中学研究性活动课程内容的构建与实践_教师评价论文

中学研究性活动课程内容的构建与实践_教师评价论文

中学研究性活动课内容的构建与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性论文,活动课论文,中学论文,内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活动课是指在学科类课程之外,通过一定的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学生为主体,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点的各种活动内容的课程。所谓研究性活动课,是指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目的的活动课程,它主要是给学生介绍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它要求给学生提供探究的问题和探究的手段,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发生过程,因而具有研究性;它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得出结论,均由学生来做,因而具有自主创新性;它一般要通过调查、实验、小课题研究、专题讨论、社会实践等方式进行学习,因而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

研究性活动课的培养目标

研究性活动课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目的的活动课,因此不应该将知识目标的培养放在首位,而应重点强调能力目标,应着重培养学生在实践探究过程中的创造能力,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培养他们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但这并不是说研究性活动课不需要知识,而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过程性和应用性,这与必修课是有明显区别的。

具体而言,研究性活动课的培养目标有以下几点:

1.培养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研究性活动的实施常常需要学生围绕某一问题,广泛搜集资料、分析资料、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科学结论,在这种探究活动中,不断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2.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

研究性活动课的实施往往需要围绕科学主题进行,其中问题的选择、资料的搜集、假说的形成与验证等,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在研究性活动课中,师生、生生、师生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通过对话与交流,开展灵活多样的研究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4.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动手操作是研究性活动的构成要素,因而在研究性活动课的实施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另外,研究性活动还有助于情感目标的发展。诸如学习兴趣、探求知识的欲望;面对困难知难而进的意志;标新立异、敢冒风险;独立思考、勇于批判,以及合作精神等等。

研究性活动课的内容设置原则

研究性活动课在生物教育总目标的指导下,通过各类活动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扩大学生知识面、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都有重要作用。研究性活动课应该与学科课程在内容上、形式上、目标上互相补充、有机渗透,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对新知识既可以系统地学“深”,又可以联系实际地学“活”。

为了更好地根据研究性活动课特点开展活动,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研究性活动课与学科课程内容互补原则

学科课程的载体——教材,虽根据各学科知识和逻辑顺序而确定,在一定时期内其内容具有相对稳定性,但现代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知识,尤其是应用领域里的知识日新月异,利用研究性活动课开放灵活的特点,可帮助学生及时地了解这些学科的新知识。同时,一些应用性、分类性、综合性活动的开展,可使学科知识内容得以补充,学科知识与活动课程互相补充、互相渗透,有助于完整知识结构的形成。

2.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相统一原则

活动课内容构建要面向绝大多数学生,立足于全面素质提高,但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活动课自主性特点,给学生自行发挥的机会,以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使特长生脱颖而出。

3.规定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

研究性活动课应引导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从理论走向实践。内容不能仅仅是学科内容的再现,也不能完全脱离学科课程,要在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上做文章,要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设计和组织活动。当然,限于学生各方面条件,教师又必须对活动作必要的指导和规划,对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形式给出一定的限制。

4.实效性和因地制宜原则

物理、化学、生物都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渗透于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因此,研究性活动课应该充分利用学科课程所学的知识与日常生活所建立的内在联系,在学中用,在用中学,学会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现象,用学科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难题。研究性活动课还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当地的生活环境、学校的教学条件及家庭的生活条件等,不能别人搞什么,你也搞什么,应重视实效性和可行性。

5.趣味性和多样性原则

研究性活动课应充分利用活动课的特点,开展一些趣味性活动,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同时,研究性活动课也不可拘泥于一种形式,要经常给学生以新鲜感。

6.自主性和主导性原则

研究性活动课的主体是学生,活动气氛活跃,学生乐于发表观点和见解。教师应侧重于促进学生能力的发挥,精心策划、创造条件。活动过程中和组织指导活动后,教师要适时给予恰当的评价、鼓励,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兴趣和旺盛的热情。

研究性活动课的内容设置和实践

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需求是青少年学生普遍的特性,但另一个现象也确实存在:学生之间知识水平、能力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这就需要在活动课上也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既要使研究性活动课取得良好效果,就必须在内容上设立一定的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科学素养的熏陶。我根据高中学生心理、生理、年龄特征、知识水平以及必修课教材具体内容,注意横向联系,各设层次,建立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逐级递增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性活动课内容框架:模仿性研究活动、程序性研究活动、创造性研究活动。

1.模仿性研究活动

时间安排:高一上学期

内容:主要是在选择高中阶段理、化、生三科实验技能的基础上,精选出在高中阶段必须掌握的一些实验技能,我所采取的内容如表1 所示。

表1:模仿性研究活动内容设置

内容举例 教学形式

1.游标卡尺的使用和读数

2.螺旋测微器的使用和读数

3.弹簧秤的使用和读数

4.安培表的使用和读数教师演示示范,学生模仿操作,

5.分液漏斗的使用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操作

6.万用表的使用 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形成

7.试纸的使用良好的操作技能.

8.打点计时器的安装与使用

9.显微镜的使用

10.天平的使用

内容举例 教学目标

1.游标卡尺的使用和读数

2.螺旋测微器的使用和读数

3.弹簧秤的使用和读数

4.安培表的使用和读数 使学生的操作程序化、

5.分液漏斗的使用 熟练化、自动化

6.万用表的使用

7.试纸的使用

8.打点计时器的安装与使用

9.显微镜的使用

10.天平的使用

形式:通过教师演示,学生模仿,在学生操作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不规范操作进行纠正,然后让学生反复演练达到熟练程度。形式是教师集中演示,然后个别辅导。

评价: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操作之后,到学期结束的时候都要进行评价,主要形式是让学生对某个仪器进行规范性的操作,然后根据学生的操作情况评分,在考查时要求学生说出这样操作的原因。如果学生操作错误,让其指出这样操作所造成的不利后果。这种评价结果记入学生素质考核,作为学生的一项素质指标。

2.程序性研究活动

时间安排:高一下学期至高二上学期

内容:指定与自选小实验研究相结合。指定小实验主要是根据高中阶段理、化、生三科的学生实验、演示实验引申的探索性实验研究,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 自选小实验是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体会所圈定的实验课题,此时教师应作好学生选题的具体指导,以便选出具有创造性、实用性的小实验课题。为创造性研究打下基础。

形式:单独完成与教师辅导相结合。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一般性课题研究的程序性思维,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地记录数据、实验结果、结果分析等基本功。同时指导学生体验生活,根据新颖性、可行性、实用性原则选择课题。

评价:学期结束上交一篇小论文,然后小组交流讨论,根据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过程的组织、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等方面对学生的小论文进行多方面的评价,主要侧重于学生的科学素质方面。评价结果同样也记入学生素质考核。

表2:程序性研究活动内容设置

内容举例 教学形式

1.生长素的发现实验

2.如何判断活细胞与死细胞?

3.唾液淀粉酶的专一性、高效性实验 运用多种教学谋体,模拟

4.共轭法测定透镜焦距 科学研究过程,让学生体

5.测定电阻率 会知识形成的过程.并要

6.即时速度与加速度的测定 求学生根据实验撰写实

7.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报告.

8.橙汁中VitC含量的测定

9.自选课题

内容举例 教学目标

1.生长素的发现实验 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

2.如何判断活细胞与死细胞?

方法的训练; 一定的实

3.唾液淀粉酶的专一性、高效性实验 验设计能力;对比实验、

4.共轭法测定透镜焦距 重复实验的实验要求; 实

5.测定电阻率 验结果的记录及数据处理

6.即时速度与加速度的测定 验能力;掌握进行科学论文

7.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撰写的一般格式和要求.

8.橙汁中VitC含量的测定

9.自选课题

3.创造性研究活动

时间安排:高二下学期到高三上学期

内容:自选课题。具体内容如表3所示。

形式:教师根据三性原则(创造性、实用性、新颖性)指导学生进行科学选题,然后以课题为中心,2—3个同学为一课题组,让学生独立提出课题实施方案。在课题实施过程中,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表3:创造性研究活动内容设置

内容举例 教学形式

1.关于白化病的调查 以课题为纽带组织活动:

2.书本中菌落情况的研究 课题分析、实验方案设计、

3.革履虫培养条件的研究与发现

结果预测、实验记录、结果

4.关于光线影响薄头茧形成的发现 分析、查阅科技文献资料、

5.龙岩素心兰的组织培养 撰写科学论文、科技展示、

6.充氧对变态牛蛙成活率的影响

论文答辩、成果展示等.

7.关于湿度与黄斑茧形成的相关性研究

内容举例

教学目标

1.关于白化病的调查

2.书本中菌落情况的研究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

3.革履虫培养条件的研究与发现检索的能力、实验设

4.关于光线影响薄头茧形成的发现 计的能力、对实验结

5.龙岩素心兰的组织培养 果的筛选、分析能力、

6.充氧对变态牛蛙成活率的影响科学论文的撰写能力、

7.关于湿度与黄斑茧形成的相关性研究 口头表达能力.

评价:学生的自选课题实验结束之后,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提出、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实验分析、结论与讨论等五个步骤把整个研究写成论文。论文经反复修改认为满意后,学校组织课题评审组,组织学生课题研究论坛,通过论文答辩、科技展示等形式,对每个课题组的课题进行鉴定,根据课题的科学性、实用性、新颖性对其进行评价,给优秀者以奖励。

4.实施研究性活动课应注意的问题

4.1活动课的内容最主要的是科学性、可操作性、实效性。 而这三个层次的研究性活动课内容;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更是层层推进,不断提高,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而且内容可相互渗透,可因学校具体条件和学生的心智发展特点,重新进行优化组合,形成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实用性的具有本校特点的内容设置框架。

4.2活动课要有考核。每个层次的活动都要有一定的考核体系, 这不仅是对前一阶段工作的总结,也是对学生前一阶段学生活动的评价,对以后的教学工作大有裨益。评价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因校因地而异。考核结果可与学校评三好生挂钩,以增强学生参加活动课的积极性。

4.3 《学会生存》一书说到: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 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其正式职能外, 教师将越来越成为一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在活动过程中应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能对学生包办代替,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4.4活动课中要充分发展学生个性。 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培养创造力的基础。 只有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探求知识的欲望才能得以充分调动和满足,才能发现新问题,才能孕育出真正的创造力。这就需要在活动课上创造宽松的环境和活跃的学术气氛:要鼓励学生向老师提问题,树立“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的求是精神。

研究性活动课的实践成效

1.发现并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1996年以来我校学生在历年的青少年生物与环境科学实践活动评比、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与科学讨论会竞赛中获市级以上奖励达13余人次,学生科技论文有多篇发表。

2.增强了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每学期学生撰写的科技小论文多达20余篇,提高了学生的论文撰写水平。

3.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在理、化、生的各类学科竞赛中成绩显著,获奖人数逐年增多:95、96、97、98、99学年获得省级以上奖人数分别为10、50、67、79、87;学生会考成绩逐年上升,会考合格率逐年提高,今年所有学科均消灭E等;高考成绩也有显著提高, 连续两年出现高考第一名,其中周曦同学的一篇科技论文在市级获奖,他在去年的高考中获得了浙江省第一名的好成绩。

标签:;  

中学研究性活动课程内容的构建与实践_教师评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