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建筑消防安全论文_张立杰

浅析城市建筑消防安全论文_张立杰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矿区服务事业部 河北唐山 063004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的规划建设速度也大幅度提升,由于这几年的建筑火灾事故不断发生,城市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引起了大家的集体关注。本文通过对我国城市建筑消防安全目前的状况进行分析,针对消防安全的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以加强我国的消防安全,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城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措施

建筑在城市的功能发挥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进行建筑施工时,为了保证建筑更好的为人类服务,必须对其消防安全体系进行合理的构建,在满足工作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保证消防体系的全面系统。

1 城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研究

1.1 防火防烟区分不当没有防排烟通道

在进行建筑的施工建造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防火规范要求进行工作,对于封闭的防烟楼梯间的设置没有规范化设计,很多建筑虽然设置了防烟楼梯间但是没有设置防火门,不具备防火的功能。对于防火防烟分区的区分不明确,受竖向管井未封闭影响,竖向防火防烟区分不当,很多建筑并未按照规定设置机械排烟设施,很多建筑的内部走道很长,自然通风条件差,一旦发生火灾,烟雾会弥漫整个大楼,给人员的逃生问题造成影响,很多防火门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破损,其消防效果可想而知。

1.2 防火管路与电气排水通道的冲突问题

要达到建筑的标准自然需要做好基础设施的完善工作,相应的电气排水设施应该做到万无一失,在进行消防防火管路的设计施工时,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尽量避开相应的管道冲突,确保各种服务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一般情况下建筑的电气供应是建筑的基础服务,在建筑的设计施工中处于优先考虑的位置,所以在进行防火管道设计施工时,应该提前进行规划。排水系统也是重要的建筑服务的组成部分,所以必须进行考虑,在排水与电气管路占据主要位置时,防火管路的开设会与其发生冲突,这也是防火管路设计施工过程中容易遇到的一大问题,整个建筑的电气排水管道较为复杂,需要对每一层的设计管路进行详细考虑,确保整个建筑的防火管路畅通无阻。

1.3 消防设施不完善维修保护措施不到位

很多建筑的建造时间较早,没有按照相关的规范进行建造,对相关的消防自动系统的建设不够完善,对于设置了消防自动系统的建筑而言,其维护完善措施不到位,忽视了整个消防安全通道的管理,使得很多设施不能正常投入使用。经调查,我国建筑中,仅仅只有30%的建筑的消防安全系统可以正常运转,设施的完好程度不足40%,对于整个建筑的消防安全造成了很大的隐患。对于消防设施的维修工作开展很不及时,很多设备年久失修,根本无法正常使用,但是没有及时进行更换,很多管理都存在着侥幸心理。所以,设备的维护工作开展的不及时,导致一旦突发火灾,整个大楼相当于没有任何防范措施保障。

1.4 消防安全日常管理体系不完善

对于整个建筑来说,其内部功能分化很明显,使用的单位也参差不齐,没有明确的整体消防规范管理体系,导致整个大楼在日常的消防管理工作上很难做到统一。在发生火灾时,没有统一的管理体系会造成现场混乱,使得整个大楼的损失更加惨重。对于很多消防设施的管理也不到位,很多人员并没有掌握相应的使用技巧,对其操作会出现失误,由于建筑没有统一的管理体系,对于消防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也没有达到相关规定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提高城市建筑消防安全具体措施

2.1 加强对建筑防火设计的管理

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应该把消防问题考虑周全。建筑的设计单位应该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进行防火安全设计。不同的建筑有不同的火灾危险性,在进行消防设计时应该根据建筑的性质设计针对性的消防方案。建筑的总体布局应该合理,设计理念要清晰明了,建筑中的防火分区与疏散楼梯间应该有合理的划分。建筑中的内部构件需要满足相应的耐火性能,居民用户应该减少易燃可燃材料的存在。在各个楼梯口设置好消防设施,保证在火灾发生的时候可以有快速有效的展开使用。在建筑的设计方面也要一并考虑控制火灾发生蔓延的可能,做好火灾发生时的紧急疏散和快速扑救准备。

2.2 完善建筑的消防管理制度

在建筑的设计、施工、后期消防设施调试验收阶段进行防火工作的同时,还要完善对建筑的消防管理制度,做到防患于未然。在建筑中安装相应的消防设备,需要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对建筑中的消防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定期维护,减少消防设备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设备老化和故障实效现象。在建筑管理中制订消防设施定期模拟测试制度,安排专业的人员进行负责。管理单位要将建筑中的防火工作进行明确的分工,把消防管理工作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上,每一个负责人都有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建立“人人讲消防、人人查隐患”的消防工作局面,从而把建筑变成一个提供健康安全的生活、工作场所。

2.3 加强对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建筑的设计施工,需要对其落实情况进行严加监管,保证对于法律法规的执行度达到要求,对于消防设备的安装维修也应该符合相关的法律规定的要求,《消防法》对于建筑的消防体系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应该组织相应的消防演练工作,保证员工都有火灾防范意识,对于相关的消防组织进行完善健全,防火责任应该落实到个人,明确权责问题,在发生问题时可以有追究的人员,避免出现责任逃脱的现象,这样会使得整个体系的运转得不到切实的保证。

2.4 运用消防科技,强化技防物防

结合“智慧消防·智能防控”建设,建立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将公共建筑、一类建筑纳入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联网监控,对重点部位、重点人员进行可视化动态监管,随时跟踪监测人员、设施设备的运转状况,确保不出现“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对已投入使用的公共建筑、一类建筑,要落实严管严控措施,安装智慧用电管理系统,提升预防电气火灾能力。对老旧住宅消防设施达不到要求的,要因地制宜采取设置独立式感烟火灾报警器、简易喷淋等物防技防措施,提高防范火灾能力。要督促物业管理单位委托具备资质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对建筑的疏散设施、自动消防设施等进行定期全面检查和维护保养,提高其完好率和运行率,确保一旦发生火灾,建筑消防设施能够有效发挥作用。

2.5 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

对于建筑而言,期内部功能分化很多,事业单位也众多,使得整个消防体系的建立困难重重,所以,应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保证在发生火灾时不会出现混乱踩踏事件,造成更大的损失。此外,相关的水源供应部门、电源供应部门都应该做好工作,在发生火灾时可以保证这些部门可以提供帮助,进行工作的协调,使得火灾得到及时的控制,保证整个建筑的消防安全。

结语

消防安全如今是保障居民生产生活顺利进行的关键,做好对城市建筑的安全工作,需要政府、施工部门、普通群众的共同努力。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指挥下,施工者要把消防安全视为重点,落实到施工的每一个环节中去,真正做到安全防范,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将消防安全任务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张茜.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6,(04):5-7.

[2]王其磊,贾春雷,杨素芳,李本利,王丽敏,陈君辉.基于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评价[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6,35(03):416-418+422.

[3]王露.高层住宅建筑消防规范问题研究及其解决方法[D].东南大学,2016.

论文作者:张立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0

标签:;  ;  ;  ;  ;  ;  ;  ;  

浅析城市建筑消防安全论文_张立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