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侵袭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
1材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的选择
随机选择2016年9月一2018年12月在某院牙周科就诊的ASP患者48例为研究对。其中LAMP患者20例,男9例,女11例;GASP患者28例,男13例,女15例。患者年龄1628岁,平均年龄23.56岁。要求研究对象身体健康,无严重系统性疾病;妇女未妊娠和哺乳;参加本试验前3个月内未行牙周治疗,未服用抗生素,未进行过不正规的正畸治疗;口内余留牙不少于20颗。LAMP诊断标准牙周病变局限于切牙和第一恒磨牙;至少2颗恒牙有邻面附着丧失,其中一颗是第一恒磨牙,非第一恒磨牙和切牙者不超过2颗。GASP诊断标准:广泛的邻面附着丧失,侵犯第一恒磨牙和切牙以外的牙数在3颗以上。
1.2牙周检查位点和检查指标
检查患者口腔中所有天然牙(第三磨牙不检查,只行治泉的PD, CAL, BI和牙齿松动度。其中PD和CAL检查位点为近中颊、颊正中、远中颊和舌正中,BI的检查位点为颊正中和舌正中。
1.3研究方法
患者初诊时,拍摄全口根尖片,并利用Florida探针(FP32型,Version 6} Florida Probe公司,美国)检查并记录患者全口天然牙4个位点的PD和CAL, 2个位点的BI以及牙齿松动度。将治疗医生编号,利用统计学随机数字表法决定治疗医生。治疗步骤包括:初诊时进行牙周状况评价,行全口跟上洁治术并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分次分象限进行跟下刮治术和根面平整术;治疗后1, 3, 6个月分别复诊,由同一检查者采用Florida探针检查并记录患者治疗后全口天然牙4个位点的PD和CAL, 2个位点的BI以及牙齿松动度,同时作维护期治疗;治疗后6个月时再次拍摄全口根尖片。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软件包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和LSD法比较基础治疗前后PD,CAL, BI的变化,采用卡方检验比较治疗前后牙齿松动度的变化,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中切牙和第一磨牙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
2结果
20例LAMP患者初诊时共检查了516颗牙齿,共2 064个位点;28例GASP患者初诊时共检查了742颗牙齿,共2 968个位点。LAMP和GASP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 3、 6个月的PD、 CAL、BI的测量结果见表1; LAMP患者治疗后1、 3、6个月的PD、CAL、BI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比较,PD、 CAL、 B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1个月比较,PD、CAL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P>0.05) } GAgP患者治疗后1、3、 6个月的PD、 CAL、BI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CP<0.05);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比较,PD、 CAL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P<0.05) B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1个月比较,PD、 CAL、B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2组AgP患者治疗前后PD、CAL和BI的测量结果
检测时间 LAgP CAgP 位点数 PD/mm CAL/mm BI 位点数 PD/mm CAL/mm BI 治疗前 2064 3.39±1.72 3.37±1.99 2.05±1.08 2968 3.77±2.11 3.97±2.59 2.65±1.61 治疗后1月 1848 2.19±1.35* 3.15±1.95* 0.84±0.57* 2624 2.35±1.40* 3.51±2.51* 0.99±0.91* 治疗后3月 1684 1.97±0.72*△ 2.32±1.37*△ 0.75±0.47* 2312 2.27±1.18* 3.49±2.23* 0.96±0.68* 治疗后6月 1464 1.96±0.66* 2.33±1.44* 0.79±0.45* 1884 2.08±1.09*☆ 3.30±2.16*☆ 1.05±0.65* 注:*治疗后1、3、6个月与治疗前相比较,P<0.05;△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1个月相比较,P<0.05;☆治疗6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相比较。
对所有患者的中切牙和第一恒磨牙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其结果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治疗前中切牙和第一恒磨牙的PD和CAL无明显差异(CP>0.05);治疗后6个月,中切牙和第一恒磨牙的PD和CAL较治疗后1个月均有明显改善(CP<0.05),而第一J恒磨牙在治疗后1、 3、6个月的CAL与同期中切牙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恒磨牙恢复得更好。
表2 2组AgP患者中切牙和第一恒磨牙PD和CAL治疗前后的测量结果
检测时间 中切牙 第一恒磨牙 位点数 PD/mm CAL/mm 位点数 PD/mm CAL/mm 治疗前 724 3.71±2.12 3.87±2.24 596 3.62±1.91 3.79±2.22 治疗后1月 676 2.31±1.41 3.86±2.47 576 2.44±1.45 3.27±2.24△ 治疗后3月 620 2.21±1.15 3.47±2.43 480 2.42±1.21 3.13±2.04△ 治疗后6月 548 2.03±1.15* 3.44±2.45* 396 2.18±1.02* 2.89±1.13*△ 注:*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后相比较,P<0.05;△治疗后1、3、6个月第一恒磨牙与中切牙相比,P<0.05。
3讨论
综上所述,牙周基础治疗对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对各项牙周指标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这种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萍,宋爱萍.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近期疗效观察[J]. 腔医学,2018,13 (5):126-128.
论文作者:钱帆
论文发表刊物:《大众医学》2018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
标签:个月论文; 患者论文; 磨牙论文; 统计学论文; 牙周炎论文; 意义论文; 差异论文; 《大众医学》2018年1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