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常规,论文_邓真平

打破常规,论文_邓真平

邓真平(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明威镇中心小学校 四川 宜宾 644000)

摘要: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推动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起点,也是学习成功的关键。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师只有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才能由“苦学”变为“乐学”,才能自由快乐地在语文的世界中飞翔,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关键词:兴趣激发、兴趣提高、兴趣诱发、兴趣巩固、兴趣改变、乐于学习

中图分类号:G6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8)03-0077-0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推动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起点,也是学习成功的关键。有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语文教学作为一门融于感情化、个性化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传授知识,更应抓住学生心理特征激发好奇心、求知欲,抓住学生年龄特征培养兴趣,从而激活学生潜在的想象力。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来灵活运用诱导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当前,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把教学理念的改革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调动起学生的兴趣, 从各方面激发学生,使他们产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和欲望,做到一上课就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然后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课学习中去,这样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1.恰当处理教材,激起学生兴趣。总体上,文本教材难度适中,对于一些标有星号的课文或不受学生喜欢的课文,要找一些资料,以便更好地导入课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不能激起大多数学生的兴趣,就不可能把课上的生动有趣,也就产生不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2.创设良好教学情境,倡导学生主体地位。设教学教学情境,能够以鲜明的形象强化学生感知的真切性,调动学生参与认识活动的主动性。我在讲《陶罐和铁罐》一课时,在“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这句话的旁边,提出“‘奚落’是什么意思呢?我要往下读读看。”先创设了童话情境,让同学们自己体会说话人的语气。我指出要读出铁罐不可一世的神态。然后让学生们分角色朗读,感受不同的说话语气。在读的过程中,讨论现实生活中有什么教育意义,自己是否有过像铁罐的行为。同学们通过讨论,讲出了自己的看法,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3.作为教师,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让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充分尊重学生差异、面向全体学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尊重学生, 做学生信赖、 喜欢的老师, 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对于学困生我还经常作出一些激励性的评价。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探微

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

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如在教学《群鸟学艺 》一课时,揭示课题后,我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把找到的问题答案用直线划出,不明白的地方用问号标出。自学时要求学生做到边读边想边动手。通过这样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学生,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三、课堂教学方法要灵活

教学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不必局限于某一种教学模式,也不能约束于某一个教学经验。语文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前提条件,课堂教学不能局限于知识传授这一方法。

1.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兴趣。兴趣产生于思维,思维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教学中出示恰如其分的问题,问题难易适中,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有经验的短跑教练总是在跑道上设置一些障碍物,让运动员在跨越障碍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爆发力,天长日久的训练才会有一鸣惊人的成绩。我们语文教师也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一些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需要用"力所能及"来限制,问题若过于简单,起不到刺激学生兴奋点的作用,问题若过于深奥,学生就会迷茫而无所得。

2. 满足学生好胜心理,培养学生兴趣。每个学生都有好胜心理,好胜心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好这把剑,学生就能兴趣高涨,学习劲头十足。对于一些天性高傲、争强好胜,见不得一点失败的学生,尽量不要让他们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卡壳。好胜心强的学生,常常好表现自己,一个大家都能回答的简单问题,他回答出来后,可能会趾高气扬,万一回答失误,也不要深究。还是照样表扬他的其他方面的优点,例如勇敢,乐于助人等等。班级成绩最好的几个学生,也往往是好胜心埋藏得最深的学生,他们因为是"师之娇子",在学习活动中时常会比来比去的,这样的学生,在满足于他们的好胜心的同时,还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当然,这些要求,最好是一个一个分别的鼓励。

3. 利用课文,培养学生兴趣。课堂教学是主阵地,语文教材就是我们作战的枪炮。小学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大部分选自耳熟能详的名篇名著,还有一些是生活常识和哲理故事。课文内容,寓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短小精悍,可读性强。教师在利用教材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一定要利用好教材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方法有很多,可以根据课文编排课本剧,还可以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腔调诵读不同的角色,还可以让善于表演的学生把课文内容滑稽地表演出来,这样的课堂教学,既寓教于乐,又培养了学生兴趣,学生在快乐无比的笑声中学到了知识。

四、激励评价,巩固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带来的愉快是一股强大的情感力量,儿童想当一名好学生的愿望,就是依靠这个力量。”学生的自尊心使之希望展示自己,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善于激励学生,巩固学生对语文课已有的兴趣。不吝啬一句轻轻的赞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赏识的动作。这样,成功的喜悦会化作一种动力,使学生增强自信,更爱老师,更爱听老师的话、老师的课。他们会感到老师的课趣味无穷。如一堂作文评讲课上,我在总结后让写得好的几个同学当堂朗读,他们的朗读是充满了自豪的。成功的喜悦激发起他们写作的乐趣和热情,激发出一种强大的创作动力,觉得作文并不难且很有趣,因而会越写越好。兴趣决定了学习的效果,一旦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并巩固下来,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之,兴趣培养要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作为教师应该明白,没有兴趣,就没有学生素质的提高。兴趣培养就在于打破常规,以开放性促进学生的参与性,通过学生的参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论文作者:邓真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2月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9

标签:;  ;  ;  ;  ;  ;  ;  ;  

打破常规,论文_邓真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