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中“决定”的涵义探微论文

唯物史观中“决定”的涵义探微

陈元明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4)

【内容摘要】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但它自创立以来,就受到不少非议和诘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其中“决定”一词的理解出现了歧义和误解。唯物史观中的“决定”不能笼统地理解为一种涵义,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唯物史观的不同范畴中,有时可理解为“必然”或“一定”;有时要理解为“主要的必要条件”;“经济因素决定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则要理解为“终极原因和最主要原因”。

【关 键 词】 唯物史观 决定 社会历史发展

自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产生至今,一直有不少人将唯物史观中的“决定”不加分析地理解成“必然”或“一定”,即把A“决定”B 理解成:只要有A 就必然有B。如果借用数学语言,就是说A 是B的充分条件。那么唯物史观中的“决定”都能这样理解吗?如果把唯物史观中的“决定”都理解成“必然”或“一定”,就极易把唯物史观误解成机械的历史决定论,忽视甚至否定了人的能动作用和其他因素的作用,从而给唯物史观带上历史宿命论的色彩。这也是近年来一些学者反对唯物史观,走向唯心史观,从而坠入历史虚无主义泥淖的重要原因之一。

质构反映了食品的物理特性和组织结构,是消费者在购买时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12,13]。从表4中可以看出,里脊的硬度为261.238比前腿和后腿的292.619、277.004较小,成年牛肉的硬度309.488最大(p<0.05)。

一、“决定”的词源探究

要具体考察唯物史观中“决定”的具体涵义,首先应该从词源上对“决定”一词进行探究。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英文版原著中,涉及“决定”之处一般用的是“determine”一词。《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对“determine”的解释如下:1.to discover the facts about sth;to calculate sth exactly 查明;测定;准确算出 2.to make sth happen in a particular way or be of a particular type 决定;形成;支配;影响 3.to officially decide and/or arrange sth.确定;裁决;安排[1](P557)。显然,唯物史观中的“决定”应该取第二个义项,原意为:以特定的方式使某事发生或使某事成为特定的类型,亦即“支配、影响”之意。在“determine”的英英释义中也有“fix in scope”限定范围之意。可见,“determine”一词作为“支配、影响、限定范围”的释义理解时,不一定是“必然”或“一定”之意。“A determine B”或“B is determined by A”不一定意味着A 是B的充分条件。

《现代汉语词典》中“决定”一词有三个义项:1.对如何行动做出主张;2.决定的事项;3.某事物成为另一事物的先决条件;起主导作用,如决定性;存在决定意识等。[2](P708)《商务国际现代汉语大词典》中“决定”一词有两个义项:1.打定主意不改变;2.定出(某事物成为另一事物的先决条件)。[3](P763)《新华汉语词典》中“决定”一词有四个义项:1.对事项、问题或如何行动作出主张;2.某事物成为另一事物的先决条件或对另一事物起主导作用,如存在决定意识、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方式的变革等;3.客观规律促使事物一定向某方面发展变化,如决定性、决定因素等;4.决定的事项。显然,唯物史观中的“决定”应该是“某事物成为另一事物的先决条件或某事物对另一事物起主导作用”或“客观规律促使事物一定向某方面发展变化”之意。如果是前者,此处的“先决条件”并非唯一条件,“主导作用”也并非全部作用,那么这里的“决定”就不是“必然”或“一定”之意,“A 决定B”或“B 决定于A”就不意味着A 是B 的充分条件而只是其必要条件。如果是后者,“决定”才是“必然”或“一定”之意,“A 决定B”或“B 决定于A”才意味着A 是B的充分条件。

以某高层建筑工程为例,对其室内装饰装修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保证绿色环保设计理念得到有效运用。该工程为某民用建筑工程一期,详细情况见表1。

根据英国学者威廉斯的考证,“决定[determine(动词)]”的本义是“设定边界”(setting bounds)或“设定限度”(setting limits),起初暗指某些事物脱离(甚至外在于)特定行动却又决定或控制着这一行动,常用于抽象决定论(外因决定论),后发展到内因决定论,经过中世纪唯心主义决定论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决定论的影响,包含了支配性、必然性的意思,从开始的消极设定限度走向规律支配过程的更积极的“施加作用力”[4](P89-96)。然而,唯物史观不是唯心主义决定论,而是唯物主义决定论;不是机械的决定论,而是辩证的决定论,其中的“决定”虽有主动“施加作用力”的意思,但不一定意味着“绝对的支配性、必然性”。

二、唯物史观三对范畴中“决定”的涵义

在唯物史观中,“决定”一词常用于以下三对范畴: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些基本原理是每一个对唯物史观有初步了解的人都熟悉的。但问题是对唯物史观这三对范畴中的“决定”究竟如何理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下面,我们就对唯物史观这三对范畴中的“决定”进行具体分析。

(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决定”的涵义

恩格斯在这里既强调了人的意志在创造历史中的重要作用,又说明了人的意志的作用的局限性,认为历史既是人创造的,又不是人随心所欲地创造的,历史是多种力量的合力共同创造的,而不是经济因素自行创造的。这就是著名的“历史合力论”。但在这种合力中不同力的作用是不平衡的,经济因素归根到底仍然是最重要的,其他因素不可能与经济因素等量齐观。正如恩格斯所说:“相互作用的力量很不相等:其中经济运动是最强有力的、最本原的、最有决定性的。”[7](P705)

然而,对这里的“(历史结果)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各个人的意志虽然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应该如何理解呢?恩格斯在致威·桑巴特的信中也说:“迄今为止的整个历史,就重大事件来说,都是不知不觉地完成的,就是说,这些事件及其所引起的后果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么历史事件的参与者所希望的完全不是已成之事,要么这已成之事又引起完全不同的未预见到的后果。”[7](P742)既然历史结果是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在不知不觉中就能完成,历史发展像一种自然过程,各个人的意志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历史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那么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何以体现呢?

图1

注:在图1 中,A 代表社会存在,B 代表社会意识。

(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中“决定”的涵义

关于这个问题,除了上述有关历史合力论的论述之外,还应该作如下进一步的理解:第一,历史结果从整体上看是独立于单个人、少数人的意志之外的,是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在单个人、少数人看来,历史好像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历史发展类似一种自然过程。但如果只从局部或个体来看,某些具体历史事件的结果是可能以某些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我国历史上“陈桥兵变”的结果就符合赵匡胤及其心腹的意志。第二,历史上发生的一些微小事件,可能是以某些人的意志为转移,在某些人的知晓中完成的。如古代皇帝在某个时段宠幸某个妃子基本上取决于皇帝的个人喜好。第三,“各个人的意志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并不意味着各个人的意志都完全达不到自己的愿望,个人的意志部分达到自己的愿望还是可能的。第四,“历史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不意味着历史独立于所有人的意志之外,因为历史结果正是由历史上的所有人共同参与创造的“合力”的结果。其实,此处的“人的意志”多指单个人或少数人的意志,从整体上看,历史发展确实不以单个人或少数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历史发展是可能以多数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通过多数革命者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因此,单个人或少数人的意志与多数人的意志,二者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另外,唯物史观在强调历史必然性的同时也不否定历史人物的重要作用。正如列宁所说“历史必然性的思想也丝毫不损害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全部历史正是由那些无疑是活动家的个人的行动构成的”。[10](P26)这就说明,在创造历史过程中,单个人与单个人的意志之间也可能是不等同的,其中作为“活动家”的杰出个人的历史作用往往更突出。

图2

注:在图2 中,A 代表生产力,B 代表生产关系,C、D……代表其他因素。

(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决定”的涵义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的“决定”是从“归根到底”的意义上讲的,经济基础并非直接决定上层建筑的具体形式,换言之,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最终动因或终极原因,而非直接原因。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影响往往是比较间接和疏远的,因此并非上层建筑的任何变化都是由经济原因直接引发的。唯物史观并不要求人们对于上层建筑的任何变化,都要机械地从经济上进行说明。正如恩格斯所说“如果要从经济上说明每一个德意志小邦的过去和现在的存在,或者要从经济上说明那种把苏台德山脉至陶努斯山脉所形成的地理划分扩大成为贯穿全德意志的真正裂痕的高地德意志语的音节的起源,那么,很难不闹出笑话来。”[7](P696-697)那么,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是一对一的关系还是一对多的关系呢?一方面,就基本性质而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一对一的关系,即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其上层建筑的基本性质是资本主义的,同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其上层建筑的基本性质是社会主义的,在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上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上也不可能建立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另一方面,就具体形式而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一对多”的关系,在同样的经济基础之上其上层建筑的具体形式可能有所差异。如美国、德国和日本虽然同样是资本主义国家,但其上层建筑中国家政体、法律、宗教等却有较大差异。总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就基本性质而言,有A 就必然有B,A 是B 的充分条件;就具体形式而言,有A 就可能有B,A 是B的必要条件。如图3 和图4 所示:

图3

图4

注:在图3 和图4 中,A 代表经济基础,B 代表上层建筑,C、D……代表其他因素。

三、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发展中“决定”的涵义

因而,2016年全国武术散打冠军赛中量级别散打拳法技术特点表现在:技术配合战术的需要,拳法技术使用数量多的以虚招为主,配合关键技术的使用,如鞭拳和抄拳,这样既能协调各个技术动作,又能达到制胜的目的。

长期掌管国民党党务的陈果夫曾提到,“党的宣传为民主自由,党的训练为军事化,党的组织为学苏联,内部是中国的。如此东拼西凑,不成一套,如何是好?”㉛国民党体制所存在的上述矛盾实际上都导源于孙中山的建国程序设计。

唯物史观中的“决定”一词除常用于以上三对范畴外,也常用于社会历史发展中。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唯物史观时经常强调生产、经济等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着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6](P73)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认为,“唯物主义历史观从下述原理出发: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9](P617-618)恩格斯在致约·布洛赫的信中也说,“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7](P695-696)这就是说,经济因素是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因素,它既决定着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意识形态、意识形式等其他因素,也决定着社会历史本身的发展,但这是否意味着唯物史观像国内外某些学者所说的那样,是机械的、单线的、直接的经济决定论或历史决定论呢?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因素对社会历史发展的这种“决定”是在归根到底的意义上才成立的。恩格斯说“这里(社会历史发展)表现出一切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而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归根到底是经济运动作为必然的东西通过无穷无尽的偶然事件(即这样一些事物或事变,它们的内部联系是如此疏远或如此难于确定,以致我们可以认为这种联系并不存在,以致忘掉这种联系)向前发展。否则,把理论应用于任何历史时期,就会比解一个最简单的一次方程式更容易了”[7](P696);“它(经济)决定着现有思想材料的改变和进一步发展的方式,而且多半也是间接决定的,因为对哲学发生最大的直接影响的,是政治的、道德的和法律的反映”。[7](P704)这就清楚地表明了经济因素是通过众多复杂的中间环节间接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换言之,经济因素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具有明显的间接性。如果不是在“归根到底”的意义上,经济因素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就不一定成立。这里的“归根到底”具有以下三方面的涵义:一是经济因素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始发力量;二是经济因素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力量;三是经济因素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是就总体上、长时段、宽范围而言的。如果只从个体上、短时段、窄范围来考察,决定某些具体历史事件或历史过程的可能是经济因素之外的其他因素。如我国古代汉族与少数民族以及少数民族之间战争的起因往往是民族问题;欧洲中世纪后期的宗教战争,其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宗教矛盾;我国近代的“五四运动”、“东北易帜”的决定因素是政治因素。但如果从总体上、长时段、宽范围来考察历史,经济因素归根到底仍是决定社会历史发展整体进程的。正如恩格斯所说,“如果您划出曲线的中轴线,您就会发现,所考察的时期越长,考察的范围越广,这个轴线就越同经济发展的轴线接近于平行”。[7](P733)由此可见,唯物史观还是间接的历史决定论。

那么历史究竟是怎样创造的呢?恩格斯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但是,各个人的意志——其中的每一个都希望得到他的特质的和外部的、归根到底是经济的情况使他向往的东西——虽然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而是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然而从这一事实中决不应作出结论说,这些意志等于零。相反地,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7](P697);“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并非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这是在归根到底总是得到实现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相互作用。……并不像人们有时不加思考地想象得那样是经济状况自动发生作用,而是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是在既定的、制约着他们的环境中,在现有的现实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的,在这些现实关系中,经济关系不管受到其他关系多大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它构成一条贯穿始终的、唯一有助于理解的红线。”[7](P732)

恩格斯就这一问题在致约·布洛赫的信中进一步作了比较详细的阐释:“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政治等等的前提和条件,甚至……传统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7](P696)这就表明,经济因素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不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上层建筑的许多因素往往决定着历史斗争的具体形式,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因素作为基础,仍然主要决定着历史斗争的实质内容;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除经济因素外,政治、传统等因素都发挥着一定的历史作用。由此可见,虽然经济因素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是主要的决定因素,但社会历史发展是包括经济因素在内的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经济因素和社会历史发展之间也不是一对一的关系,而是“多对一”的关系,即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但其中经济因素是影响社会历史发展的终极原因。这里经济因素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可以理解为终极原因之意。借用数学语言表达,有A 就可能有B,A 是B 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但A 是B的终极原因。由此可见,唯物史观主张辩证的、多线的历史决定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实际上是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的运用,就是肯定“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5](P32)这里的“决定”是指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根源,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派生的,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与之相适应。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意识在任何时候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

该检测器不使用空间导数,也不平滑图像。而是在每个像素周围应用圆形遮挡物,同时将圆形遮挡物像素的灰度值与中心区域的灰度值进行对比,与中心区域亮度相似的像素被认为是USAN同化核的一部分。

图5

注:在图5 中,A 代表经济因素,B 代表社会历史发展,C、D……代表经济之外的其他因素,X、Y、Z……代表中间环节。

[6](P72);“甚至人们头脑中的模糊幻象也是他们的可以通过经验来确认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因此,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没有历史,没有发展,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着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6](P73)这里的“决定”可以理解为“必然”或“一定”,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有A 就必然有B,A 是B 产生和发展的充分条件。如图1 所示:

那么,对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否也可这样理解呢?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虽然马克思恩格斯曾说“人们生产力的一切变化必然引起他们的生产关系的变化”[6](P152),“这些关系的性质必然随着这些生产力的改变和发展而改变”[7](P536),但这里的“决定”并不意味着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的先进程度之间是线性的必然的一对一的关系,并不是说生产力水平较高生产关系就一定较先进或生产力水平较低生产关系就一定较落后。如古罗马帝国比其后的日耳曼诸国的生产力水平高,但日耳曼诸国的封建制生产关系却高于古罗马帝国的奴隶制生产关系;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生产力总量高于英国,但其封建制生产关系却已落后于英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其实是复杂的“一对多”和“多对一”的关系。一方面,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可能有多种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如二战前,中国和印度两国生产力的结构和水平比较相似,但在战后,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而印度却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8]当代北欧诸国内部,在同一生产力水平上既有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关系,也有一定比例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另一方面,在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上可能建立起相同性质的生产关系。如二战后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虽然远远落后于苏联和东欧国家,但却与后者一样建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然而,这里的“一对多”和“多对一”都不是任意的,而在生产力所限定的一定限度内,石器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决不可能产生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唯物史观中的“生产力”不仅指生产力水平,也指生产力结构;其中被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是就生产关系的基本性质而言,而不是指生产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绝不意味着相同结构和水平的生产力就一定会产生从内容到形式都完全相同的生产关系。如当代法国、英国的生产力结构和水平相似,决定了两国的生产关系都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但两国生产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却各有不同。因此,生产力只是某一种生产关系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还要与其他条件综合在一起,才能产生一定的生产关系,但在其所有的必要条件中,生产力又是主要的条件。总之,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有A 可能有B,A 是B 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A 还需与C、D……等其他条件一起影响B,但A 是B 的主要条件。如图2 所示:

总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社会历史发展上,不仅是历史决定论,还是历史合力论,是历史决定论与历史合力论的辩证统一。

四、结语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的“决定”在不同的范畴中、不同的语境下有着不同的涵义,对其中“决定”的涵义不能作简单化的理解,尤其是不能将其都机械地理解为“必然”或“一定”,而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比较准确地把握唯物史观中“决定”的涵义,才能更好地理解唯物史观,从而更有力地回应针对唯物史观的种种非议和诘难,使人们更加坚信唯物史观的科学性,自觉推进唯物史观的不断发展和广泛传播,进一步破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种种迷雾。

注释:

灵山岛尖生态景观超级堤把单一城市防洪工程与城市道路建设、码头建设、景观建设等其他基础设施建设融合起来,将休闲公园、慢行系统等纳入其中,建设以现代公共设施为核心内容的滨海服务型经济带、景观带和文化带,成为人、水、城和谐的防洪(潮)工程典范。灵山岛尖生态景观超级堤典型剖面及俯瞰图分别如图1、图2所示。

①指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他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

②指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

参考文献:

[1][英]霍恩比.赵翠莲等译.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八版)[K].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7.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 版)[K].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3]龚学胜主编.商务国际现代汉语大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5.

[4][英]威廉斯.王尔勃等译.马克思主义与文学[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贾英健.唯物史观社会结构的层次决定及辩证特性[J].理论学刊,1993(4).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列宁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中图分类号: B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106(2019)03-0037-06

* 本文为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自媒体时代历史虚无主义对广西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7B K S003);广西教育厅中青年基础能力提升项目“抗战问题研究中的历史虚无主义观点研究”(项目编号:2017K Y0180)的阶段性成果。

* 作者简介: 陈元明(1980—),男,博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师,从事唯物史观和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责任编辑:张美玉)

标签:;  ;  ;  ;  

唯物史观中“决定”的涵义探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