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医院心血管内科 054600
【摘要】目的 分析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及不良反应。 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有效。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胺碘酮
【中图分类号】R54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179-01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高达80-100%[1]。其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心肌梗死后的室性心率失常不仅会导致心功能恶化,还会影响血液动力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2]。利多卡因是临床上治疗心律失常的一线用药,但有报道指出,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优于利多卡因。因此,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1月对胺碘酮的临床疗效做了一项研究,现将结果报到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在48-74岁之间。其中室性期前收缩20例,室性心动过速31例;观察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在48-75岁之间。其中室性期前收缩21例,室性心动过速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心律失常类型等临床资料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溶栓、抗凝、心肌再灌注治疗等。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用法:利多卡因50mg静脉注射,根据患者心率及心电图表现,每5-10min重复一次,总量达到300mg或早搏消失,再以1-3mg/min的速度静脉滴注维持治疗24h;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方法:150mg加入25%葡糖糖液20ml静脉推注,10min内推完。900mg加入葡糖糖液500ml中,以1mg/min的速度滴注6h。再以0.5mg/min速度滴注18h。待患者病情好转可停止静脉给药。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严密监测心率、心率及心电图。
1.3疗效判定[3] 显效: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完全消失或室性心律失常较治疗前减少>90%;有效: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转化为窦性心律或室性心律失常较治疗前减少50-90%;无效: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无改变或室性心律失常较治疗前减少<50%。临床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人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临床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出现1例胃肠道症状,心律失常1例,低血压1例,占总人数的5.88%;对照组出现神经系统症状2例,心律失常3例,过敏反应1例,低血压4例,占总人数的19.61%。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导致相应的心肌持久而严重的急性缺血坏死。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危及患者生命[4]。其中又以室性心律失常最为常见,其发生率高达80-100%。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心肌缺血坏死、酸碱平衡紊乱、低氧血症及心肌再灌注损伤有密切关系。心律失常的危险性极高,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首选利多卡因。但因利多卡因作用时间短,不良反应多,其口服生物利用度低,而梗死后心律失常易频发,需要口服药物维持治疗。因此,利多卡因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疗效不甚理想。胺碘酮可延长各部心肌组织的动作电位及有效不应期,可抑制心房及心肌传导纤维的快Na+内流,减慢传导速度,并减低窦房结的自律性,但不会对静息膜电位及动作电位高度产生影响。并且可扩张冠状动脉及周围血管,对缓解临床症状有协同作用[5]。胺碘酮作为梗死后心律失常的有效治疗药物,其口服生物利用度高,即可静脉注射,又可口服维持治疗,并且不良反应少。本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符史健.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症[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3508-3509.
[2]徐国民.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探讨[J].临床心身疾病探讨,2015(21):280-281.
[3]张香玲.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2016(9):
[4]李巧春,李巧华,肖景刚.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4):136-137.
[5]蔡清亮.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5(1):112.
论文作者:张丽军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9
标签:心律失常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利多论文; 患者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