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前导入的重要性及一些技巧论文_熊加芬

浅谈语文课前导入的重要性及一些技巧论文_熊加芬

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第二十小学

摘要: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语文课的导入设计必须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高度集中,感知力、理解力和创新力都处于最佳发挥状态,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就能主动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去,并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语文的课前导入能更好地揭示课题,体现教学意图,教师选择何种导入方法,其最基本的目的就是通过导入揭示本课堂的重点是什么,体现教师的教学意图,使学生从上课开始大致了解今课堂到底学些什么并能有兴趣积极投入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

关键词:体现教学意图 学生参与 导入形式 时间安排

一、小学语文课前导入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习兴趣的功能

引人入胜的开头,能强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主要原因是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了特殊的认识倾向,即发生了兴趣。兴趣是人们从事各项活动的内驱力之一,它会明显地提高人的活动效能。由于学生饱尝欢乐,心情舒畅,当然就会使他们的学习兴趣不断发展,使认识逐渐深化。

(二)承上启下拓展的功能

如果课的起始就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就为全节课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并能在此基础上,使教学内容进一步展开、发展、开拓,把课的进程不断向高潮推进,产生良好、积极的“连锁反应”。

(三)调剂学习情绪的功能

有趣的开头能使学生积极联想,丰富想象,训练思维,热烈讨论等,不仅使教学民主化,而且使学生感到教师的亲切、和蔼。心境处于愉快喜悦状态的学生,会排出师生间传统的紧张关系,消除一些学生对教师产生的“疑团”(例如:恐惧、畏惧、不敢接近、不敢质疑等),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了信任感、尊重感、敬佩感。

二、语文课前导入的一些形式

(一)开门见山导入法

这是阅读教学常用的一种开讲方法,揭示课题后,由题及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西师版五年级语文《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向我们讲述了“9.11”灾难中,银行家爱德华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一共向外界拨了三个电话,在导入时课前先播放《天之大》歌曲,营造氛围,并用深情的语言导入:这首温情的歌曲让我们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天之大,唯有妈妈的爱完美无瑕,让人无限牵挂。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走进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课文中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主要是向别人表达什么,语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此环节用深情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新课,学生此时对整个故事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行源于思,思起于疑。”鼓励学生就课题质疑,使学生带着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将生成的问题归纳梳理,整合为探究的专题,体现了教师的引领作用。课文中“他”只拨通了打给妈妈的第三个电话,只说了一句:“妈妈,我爱您!”作者采用设置悬念的表达方法,用朴素平实的语言记录了一个真实的事件,那不平凡的母子之爱是那样打动人心,使人久久难忘。让学生在亲近美好文字的时候获得心灵的感动。我然后用激情的语言向学生介绍9.11灾难的情况,从而引导学生再读课题,并就课题质疑,教师归纳梳理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文的阅读。

(二)设置悬念导入法

这种导入法其奥妙就在于讲到最扣人心弦的时候,有意避而不讲,吸引听众非听完不能满足心愿这个要害处。说穿了,就是善于设置悬念,紧紧吸引听者的注意力。这种技巧运用于新课的导入之中,以悬念作为挑逗学生好奇心的触发点,也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欲望,这种导入法,设置的悬念要做到三个字,即“精”、“新”、“奇”,一下击中学生的兴奋点,促使构成学习掌握知识的意图。具体而言,在内容上要突出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在手法上可以浓缩全文,也要以从中截取片断;在技巧上必须发人深思,留有无穷余味,能引人入胜。如《草船借箭》一文中的周瑜,他很嫉妒诸葛亮的才能。于是,他就暗地里盘算加害诸葛亮。他假借商议军事为名,叫诸葛亮三天之内必须造十万枝箭。在这仅仅三天的时间里,周瑜又设置了种种障碍,不但不给诸葛亮造箭所用的材料,而且还让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如果三天之内造不出十万枝箭,诸葛亮就会被就地正法。欲知诸葛亮如何三天之内造十万枝箭,他的“高招”如何,请同学们自己认真读读课文《草船借箭》,学生就能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弄清楚诸葛亮是怎样在三天把十万枝箭“造”出来的。

(三)联想导入法

即提出与新课有关的事情、有关的知识,引起学生回忆,加以联想,来启发学生思维的一种方法。又如西师版三年级《雪儿》一课,这篇文章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人鸟情深的动人故事:一只受伤的白鸽—“雪儿”,被爸爸带回了家。“我”的腿跌伤了,家里就只剩下“我”一个人,雪儿和“我”做伴,“我”为雪儿疗伤,盼着它快快好起来。终于有一天“雪儿”展开双翅飞起来了,最终“我”放飞了“雪儿”。《雪儿》这篇文章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真情,在反复朗读中,你会感受到生命的魅力,感受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快乐。 在课前我引导学生通过联系实践生活谈谈对鸽子的认识,通过学生课前的介绍联想到“雪儿”这只鸽子与“我”之间所发生的一切,体会人鸟情深的感情。

(四)其他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还有对答激发热情导入、利用课题导入法、游戏导入法、谜语导入法、歌曲绘画导入法等等,我们可以由此及彼;有的形式相近,我们可以举一反三。只要我们勤于动脑,肯于钻研,新颖别致的艺术导入方法是不难设计的。

三、课前的导入需要恰当安排时间

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前以教师提问、检查布置的预习内容为主,目的是为上好语文课打基础。这几乎已成为程式化的做法。学生也对此习以为常,不甚重视,不感兴趣,收效甚微。在课程改革大潮的推动下,我尝试探索着 “课前五分钟导入活动”的做法,即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的时间,围绕与课堂相关的内容,借助各种手段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气氛,这一做法,学生积极踊跃参加,情绪激昂,不仅对普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大有裨益,而且为课堂上学生对新知的构建生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此,我认为在语文教学时,把握课前五分课前导入,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起到积极重要的意义。

课的起点要亮,才能一下子激活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于漪老师说:“起点的亮关键在有妙言妙语、妙人妙事,聚焦在点燃学生心中求知的火焰。”亮点的设计要紧扣课文主题与特征,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充分发挥教者的教学智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营造一个精彩课堂的导入,也是整堂课教学的一个良好开端,也是你这一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张明高.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重要性[J].小作家选刊. 2015.

[2]. 吕燕清.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艺术[M]. 《软件:教学》,?2014,?第3期(3):98

论文作者:熊加芬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5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5

标签:;  ;  ;  ;  ;  ;  ;  ;  

浅谈语文课前导入的重要性及一些技巧论文_熊加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