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论文_洪锦治,易冬娟,吴小云,黄凌梅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泉州 362000)

摘要:目的 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非手术治疗中临床护理路径应用的效果。方法 160例非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对服务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在健康教育内容方面较不了解的后三位为:康复锻炼、监测方法、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健康教育内容方面较不了解的后三位为:复诊注意点、疾病的基本知识、治疗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监测方法、康复锻炼、日常生活护理方面知识的了解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非手术治疗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对健康教育知识的认知,有针对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缩知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脑出血;非手术治疗

脑出血起病急,病情重,具有高致死率和致残率,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1]。脑出血最常见病因是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为病死率最高的脑卒中类型[2]。除了积极接受有效方法治疗的同时,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是保证恢复的关键[3]。临床路径是符合成本-效益规律的管理式照顾的一种新模式,是由小组内的成员依照疾病的诊断或手术情况而制定的标准化的护理流程,以加快患者康复,减少资源浪费,使患者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4]。本文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中实施临床路径的医疗模式,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2月我科收治的非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60例,其中男72例,女88例,年龄44~76岁,平均(62.89±7.51)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病例纳入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全国第4届脑出血诊断标准[5]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6]的脑出血及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患者能够配合调查及健康教育,经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核磁共振(MRI)检查后证实,首次脑出血,神志清楚,听力、语言表达及理解力均正常。病例排除标准:有意识障碍,语言表达有困难或者合并听力缺陷;合并其他系统的疾病、可能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的。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在病人住院期间时给予常规的护理及疾病宣教,。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措施,由护士长、责任护士、主管的医生根据高血压脑出血的具体情况,查阅相关文献,参照国内现有的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临床路径资料,制定出适合我科实际的临床护理路径。由专门的护理小组负责实施,护士长每天随机检查路径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给予纠正指导。具体的临床护理路径如下:(1)病人到达病房0~30分钟:责任护士予办理入院手续、并自我介绍、告知患者及家属经管医生,带领患者到病床,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进行护理查体,填写入院护理评估表单,及时准确按医嘱予处理。(2)病人到达病房30~60分钟:指导病人卧床休息,说明卧床休息的重要性,关心病人、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介绍同病室的病友,保持病室安静,给予详细的入院介绍。(3)入院第1天:做好管道护理及预防跌倒护理,向患者介绍疾病的有关知识,如病因、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等;告知病人所用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讲解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症的表现及预防措施;向患者详细介绍各项检查的目的与检查的配合要点;讲解预防压力性损伤的重要性及相关措施。(4)入院第2天:了解病人的睡眠情况,密切观察神志、瞳孔、生命征的变化,肢体处于功能位置,示范肢体主动及被动按摩的方法,嘱患者床上大小便,向患者及家属讲清床上大小便的重要性,加强基础护理,予心理支持及安慰,嘱进食高维生素低盐低脂食物。(5)入院第3~6天:注意病人的情绪,了解病人用药后的反应,予休息、活动、饮食等的健康指导,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瞳孔、生命征、大小便、肌力、肌张力等的变化,讲清瘫痪肢体功能锻炼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6)入院第7~9天:讲解疾病复发的诱因,讲解管理控制好血压和血糖对于预防复发、预后的重要意义;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强生活护理。(7)入院第10~14天:指导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予日常生活护理的宣教指导,继续关注患者心理状态,血压计、指尖血糖仪使用方法的示范。(8)出院指导:遵医嘱办理出院,告知再出血的表现及紧急处理措施,生活有规律,戒烟限酒,避免情绪波动,防止受凉,保持大便通畅,严格按医嘱服药,继续进行肢体康复功能训练,自我监测血压、血糖,预约门诊复诊时间。

1.3 评价指标

(1)出院当日采用我院自行制定的优质护理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共分为十个项目,每个项目共有五个等级及相应的分值:分为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很不满意。满意(10分),比较满意(8分),一般(6分),不太满意(3分),很不满意(0分)。优质护理住院患者满意度的计算方法为:各个项目数的分值总和除以10乘以总项目数。(2)住院期间采用自行设计的脑出血患者健康教育知识调查表对脑出血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的调查,调查表根据患者多年工作经验制定,请四位护理专家审定、多次修改而成。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了解患者对治疗方法、复诊注意点、疾病的基本知识、预后、日常生活护理、心理指导、预防复发指导、监测方法、饮食指导、康复锻炼。能复述宣教内容80%以上为掌握,60%~80%为基本掌握,60%以下为不了解。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计算方法为掌握与基本掌握的和除以总例数。(3)核算和统计2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组与观察组优质护理住院患者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的优质护理住院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4 对照组与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住院费用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脑出血护理临床路径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能优化患者的心理状态,保持情绪的稳定性[7]。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优质护理住院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低成本、高品质和高效率的护理方法。临床护理路径是针对特定的某种病人制定相应的一系列每日标准护理计划的优质护理管理模式[8]。降低了疾病的复发率,缩短了病人的平均住院天数,加快了病床的周转率,节省患者医药费用的开支,降低了平均住院费用,护理流程更加合理,医疗行为更加规范,使患者及家属更加密切配合治疗,充分发挥了患者及家属的主观能动性,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能力得到加强、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增强,护士患关系更加和谐,提高了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对照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82.5%,不了解14例;观察组健康教育知晓率为93.75%,不了解5例,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脑出血护理临床路径可克服传统健康教育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可以使患者得到更加系统、连续、动态及个性化的护理[9]。护理临床路径的实施及开展,使病人从到达病房后,责任护士就按照护理路径的流程对患者实施护理,使患者得到有计划的、优质的护理,详细地评估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教育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将入院介绍及疾病的健康教育内容按照一定的流程贯穿于其中,主动健康教育意识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得到了提高,进一步改变患者的生活方式,使患者树立良好的健康行为和认知理念。

针对对照组在健康教育内容方面较不了解的后三位为:康复锻炼、监测方法、治疗方法;可对高血压脑出血非手术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行语言功能、肢体功能及吞咽功能等训练;指导患者正确测量血糖及血压的方法。观察组在健康教育内容方面较不了解的后三位为:复诊注意点、疾病的基本知识、治疗方法。对实施护理临床路径的高血压脑出血非手术治疗的患者,护士应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病因、症状、体征、疾病的发生发展等,介绍疾病的治疗方法,告知患者按时到门诊复诊、复诊时须携带门诊卡及监测资料。

两组在治疗方法均为较不了解,护士应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告知患者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服药的注意点等。鉴于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监测方法、康复锻炼、日常生活护理方面知识的了解的存在差异。指导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综上所述,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可指导责任护士预见性、主动性地开展工作,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全方位落实护理计划,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为患者提供一套连续、规律、科学、高效的护理计划,使优质护理工作不断创新和优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临床路径以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满意度为特征,符合我国“以较低廉的费用,提供优质服务、满足患者基本医疗需求”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总目标[10]。可见,临床护理路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爱华.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应用[J]. 中外医疗,2012,31(30):157-158.

[2]宗彩霞.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锥颅术术后两种肠内营养护理方式的比较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8):64-65.

[3]马溢寰.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2):346-347.

[4]何雅. 临床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4):473.

[5]王文志.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节选[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6,14(20):143-145.

[6]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1,10:25-25

[7]王延莉,许立薇.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脑出血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2012,2(12):1017-1018

[8]吴琳,姚丽娜. 冠心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分析[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5,10:104-105.

[9]毛宏,门莉.临床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实施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2(6):236

[10]秦林.临床路径在急性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9(14):70-71

论文作者:洪锦治,易冬娟,吴小云,黄凌梅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7

标签:;  ;  ;  ;  ;  ;  ;  ;  

临床护理路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论文_洪锦治,易冬娟,吴小云,黄凌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