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川区人民医院 四川 达州 635000)
【摘要】 目的:探究病理诊断中采用免疫组化技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8月收治的54例肿瘤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实施活检穿刺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免疫组化技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阳性率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Glypican-3和Hep par-1阳性率3.70%,观察组患者Glypican-3和Hep par-1阳性率92.59%,观察组缓和阳性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免疫组化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使诊断结果有效率显著提高,为提后质量治疗提供有利参考。
【关键词】 免疫组化技术;病理诊断;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39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7-0172-02
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免疫组化技术作为一种鉴别技术,有较显著的优势,在不同类疾病的病理诊断中广泛应用[1]。伴随医疗水平与治疗技术的持续提高,免疫组化技术被广泛应用在病理诊断中,对肿瘤的预后判断、分类以及诊断具有积极影响。但是因为此种技术具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所以,需要对免疫组化技术的原理深入研究,促使其在病理诊断中将自身作用充分发挥出来[2]。本研究探究了病理诊断中采用免疫组化技术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的54例肿瘤患者,均来自于本院2015年4月-2016年8月这一期间,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27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0例,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70岁,平均年龄(39.10±2.38)岁来平均病程(6.09±2.21)个月;6例肝细胞肝癌,17例转移性肿瘤,1例血管癌,3例肝内胆管瘤。观察组27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1例,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71岁,平均年龄(39.26±2.45)岁来平均病程(6.26±2.36)个月;5例肝细胞肝癌,18例转移性肿瘤,2例血管癌,2例肝内胆管瘤。两组患者病程等基本资料的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穿刺活检,观察组患者实施免疫组化技术,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全部应用试剂包括中性树胶、脱水液以及透明液等。首先,固定切片。全部患者均选择一块大小为1cm*2cm*0.2cm的组织,利用10%中性缓冲甲醛固定液固定其组织切片,固定时间2小时,在分别利用透明液进行透明、脱水液进行脱水以及浸蜡液分别1小时,随后在石蜡包埋后常规切片,厚度在2μm左右;其次,免疫组化染色。固定切片且予以脱蜡处理后,在室温环境下利用3%双氧水孵育10分钟;随后再利用蒸馏水进行洗涤三次,每次三分钟,随后再用高压锅修复2分钟,温度为110℃,利用PBS进行洗涤三次,每次5分钟,在室温环境洗啊进行孵育2小时,随后再采用PBS与Ulteasen Sitive TM SP试剂一同进行洗涤。最后,在孵育结束后,实施DAB显色,利用蒸馏水进行冲洗,并采用中性树胶予以封固。
1.3 阳性诊断标准
通过相关处理后,倘若切片表示为棕黄色,就确定为阳性。
1.4 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17.0统计软件对有关数据予以分析与处理,用%表示阳性率等计数资料,检验采用χ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由下表所示:对照组患者Glypican-3和Hep par-1阳性率3.70%,观察组患者Glypican-3和Hep par-1阳性率92.59%,观察组缓和阳性率比对照组高(P<0.05)。
3.讨论
免疫组化技术是一种常见的病理诊断方法,尤其是在部分肿瘤诊断中的准确率较高。但,其作为新型的病理技术,在多个方面还不完善,在操作中极易受到附近环境的影响,比如时间、抗原修复以及温度等,其会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造成直接的影响。所以,为了提高诊断准确性,在操作中应该严格根据步骤操作:首先,染色。免疫组织在化学染色的过程中,复染阶段应该采用苏木素,值得注意的是需要避免复染程度太深,由于颜色较深会将染色较浅的阳性细胞直接覆盖,从而对诊断结果的准确率造成影响。其次,抗原修复。抗原修复时间需要保持在8分钟内,喷气2分钟后端走锅,直至自然冷却后在进行切片染色。再次,烤片。烤片在恒温箱中进行,温度保持在60至68摄氏度范围内,防止温度太高。最后,组织固定。在组织固定时,需要采用10%中性缓冲甲醛固定液,与甲醛固定相比,此固定也的固定时间较长,且固定效果较高,通常在90天内,阳性率均会处在相对较稳定的状态下[3]。
在传统检测中的操作相对较简便,准确率通常在70%左右。利用免疫组化技术进行检测,可使检测准确率显著提高,对于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方法治疗有促进作用,加快患者康复。免疫组化技术显色就是酶促反应的一种,和抗原抗体复合物中的底物以及过氧化物等出现化学反应,从而形成有色复合物沉淀[4]。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阳性率比对照组高,说明免疫组化技术可使诊断结果有效率显著提高,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总而言之,免疫组化技术可使病理诊断有效率显著提高,为患者的后期质量治疗提供有利基础,临床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陶玉,张爱萍,周建云,等.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免疫组化质量控制[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5,22(12):811-812.
[2]项鹏程.免疫组化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83):46-47.
[3]康世瑾,安淑敏,刘志远,等.免疫组化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8):294-294.
[4]戴维德,吴明晓,王川予,等.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细胞块免疫组化技术对浅表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价值[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47(4):369-372.
论文作者:郭维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2
标签:免疫论文; 患者论文; 病理论文; 技术论文; 阳性率论文; 对照组论文; 切片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