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工作中对电气火灾的认知及预防论文_王亮

监理工作中对电气火灾的认知及预防论文_王亮

华普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镇江 212000

摘要:近年来建筑工地中监理人员的安全责任越来越大,而施工现场对安全用电的控制成了电气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当履行的安全职责之一,建筑工地的临时电用设施,以及建筑内电气施工的设计,如果没有详细的施工方案和设备负载的计算,又不适当规划好接地配置,加上临时用电接线不规范,私拉乱接现象严重,很可能导致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临时用电;电气火灾;短路;漏电;过载;安全责任

1.电气火灾的概念

电气火灾是指由于电气线路、用电设备、器具以及供配电设备出现故障性释放的热能;如高温、电弧、电火花以及非故障性释放的能量;如电热器具的炽热表面,在具备燃烧条件下引燃本体或其他可燃物而造成的火灾,也包括由雷电和静电引起的火灾。

2.电气火灾的类型

电气火灾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2.1漏电火灾

漏电,就是线路的某一个地方因为某种原因(自然原因或人为原因,如风吹雨打、潮湿、高温、碰压、划破、磨擦、腐蚀等)使电线的绝缘或支架材料的绝缘能力下降,导致电线与电线之间(通过损坏的绝缘、支架等)、导线与大地之间(电线通过水泥墙壁的钢筋、马口铁皮等)有一部分电流通过,这种现象就是漏电。当漏电发生时,漏泄的电流在流入大地途中,如遇电阻较大的部位时,会产生局部高温,致使附近的可燃物着火,从而引起火灾。

2.2短路火灾

电气线路中的裸导线或绝缘导线的绝缘体破损后,火线与火线,或火线与地线(包括接地从属于大地)在某一点碰在一起,引起电流突然大量增加的现象就叫短路,俗称碰线、混线或连电。由于短路时电阻突然减少,电流突然增大,其瞬间的发热量也很大,大大超过了线路正常工作时的发热量,并在短路点易产生强烈的火花和电弧,不仅能使绝缘层迅速燃烧,而且能使金属熔化,引起附近的易燃可燃物燃烧,造成火灾。

2.3过负荷火灾

所谓过负荷是指当导线中通过电流量超过了安全载流量时,导线的温度不断升高,这种现象就叫导线过负荷。当导线过负荷时,加快了导线绝缘层老化变质。当严重过负荷时,导线的温度会不断升高,甚至会引起导线的绝缘发生燃烧,并能引燃导线附近的可燃物,从而造成火灾。

2.4接触电阻过大火灾

众所周知:凡是导线与导线、导线与开关、熔断器、仪表、电气设备等连接的地方都有接头,在接头的接触面上形成的电阻称为接触电阻。当有电流通过接头时会发热,这是正常现象。如果接头处理良好,接触电阻不大,则接头点的发热就很少,可以保持正常温度。如果接头中有杂质,连接不牢靠或其他原因使接头接触不良,造成接触部位的局部电阻过大,当电流通过接头时,就会在此处产生大量的热,形成高温,这种现象就是接触电阻过大。

3.电气火灾的引起

任何由于电气操作方面引起的火灾,均可纳入前列的四种类型中,下面则对施工中具体的不当操作行为来讨论如何避免这些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

3.1电器具违规操作而引起火灾

私拉乱接往往出现导线短路,引起高温互相焊牢(短路点电阻可不计),但金属短路电流很大,产生的高温可熔燃近旁的易燃物质而导致火灾。导线有机绝缘材料如聚氯乙烯、交联聚乙烯等因热分解而放出可燃气体,当达到三百多度时即与氧化合而燃烧,并且火势沿线路蔓延。短路处不同电位发生电弧光或电火花,此电弧、电流击穿空气间隙可产生3000多度的局部高温,同样能引发火灾。同时电弧本身具有很大阻抗,它限制了短路电流,常使过流保护电器不能动作或难以及时动作,为电弧引燃可燃物质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对于此种成因的电气火灾,倘若线路首端的断路器能够及时切断,短路火灾就可避免。为防范短路引起火灾,首先应避免短路的发生,规范中要求导线有足够的耐压水平,防止绝缘被击穿,照明线路不小于0.5MΩ,动力线路不小于0.38MΩ。电缆额定电压在中性接地系统中相对地不低于300伏,相对相不低于500伏。同时不同额定电压的回路不允许穿在同一管内(如工地上的行灯变压器一次侧、二次侧导线的敷设)。为了防止高温、腐蚀、潮湿、日光辐射等外界不利因素,要采用耐受的电线并有适当的机械保护。要埋地或穿管,采取阻隔封堵等措施以限制火势蔓延,并且增大电气线路绝缘层的厚度,必要时穿阻燃、耐火电缆。

3.2电力系统接地存在故障

反映相线和电气装置外露导电部分以及大地之间的短路,而且能使所有外露导电部分对地带故障电压,此电压可对接地的金属导体打火或建立电弧,在一处或多处引燃起火。

一般来说,工地电工整体素质较差,由于工地面广、线路较多,他们往往对线路巡视力度不够。尤其在结构施工时砼需要充分浇水养护,造成地面、坑内大量积水。而职工小型电器具用BV线拉接。往往接头处绝缘老化,掉入水中产生微小故障电流,不能使线路首端的过流保护器动作,致使中性电位升高,故障电压沿PE线进入电气装置,传导至外露导电部分,引起人身电击产生电火花,导致电气火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电气装置进线处设有重复接地时,故障电压有所下降,但幅度有限,难以消除危险。

为此要求工地临电设三级多点保护,选择合理型漏电保护。由总箱总隔离开关至二级箱漏电保护,转至三级末端箱漏电装置,然后导线敷设至设备,必须实行“一机一闸”制。

3.3防雷系统故障

近年来工地雷击现象时有发生,尤其在南方的梅雨季节,空气特别潮湿电气爬电间隙不够。雷电能量导入、释放于大地之中,接地系统的好坏将关系到避雷的效果。它的接地阻抗会使引雷时产生“接地电位升高”,接地电压高后将使建筑物设备产生逆闪络的二次灾害。例如,工地高层施工时,垂直运输所需要的塔吊,在基础施工时塔吊单独设接地极,而随着结构进度加快或地面的开挖,其他作业的工人不知接地扁钢的用处,挖断后没有及时修复,假如遇到打雷时就会造成设备损毁和人身伤害。此时应该在基础底板筋施工时,引出2根40×4镀锌扁钢焊接在塔吊金属体上,使用底板钢筋做接地极,使钢筋之间有良好的电气连接,并预留引线。因为地基范围广大,有很大的对地电容,自然接地冲击阻抗可大量降低。同样,新建工程的建筑物配电系统中,也应考虑安装避雷装置,当发生雷电产生雷冲击波电压和瞬间接地电位升高时,保护配电屏低压开关和户内强弱电设备。

解决方法是进户配电屏处,安装匹配的避雷器,而且做好总等电位连接,使建筑物内接触电击的接触电压和不同金属部件间的电位差降低,消除各种金属管道引入的故障电压。

3.4过载间接引起火灾

人们往往将线路过载列为多发性的起火原因,实际上过载直接起火是不多见的,过载往往转化为短路后才招致火灾。举电线电缆为例。塑料电线无载时温度和室温相同,正常负载时线路绝缘温度不超过70度,达到额定载流量时绝缘温度为70度,在此温度下电线可持续通过该负载电流并保证其使用寿命。

3.5接触不良引起火灾

它在电气线路火灾中占相当大的比例。线路与线路,线路与设备、端头与插座及开关电器的动触头与静触头的相互接触处,如果表面存在氧化股,形成的接触电阻过大,则通过工作电流时局部温度升高,过高的温度使氧化股增厚,进一步使温度升高,如果接触处连接不紧密存在空隙,通过电流时还伴随着火花的产生,局部温度可达千度以上,并能熔化绝缘。接触不良不但引燃可燃物,而且能够打出火花,若环境内有可燃性气体存在,便会引发爆炸。

3.6线路连接不良引起火灾

这一点已为大家所熟知,而其起因多属电气安装中的问题。如某些建筑工地上,使用的手动小型工具、碘钨灯经常有人没有接插头,而直接将电线捅入插座孔内造成起火,尤其零线掉出后相线经器具使未接入的零线夹带高压电压,会伤及人身。

综上所述,要做到有效预防电气火灾的发生,就要针对以上火灾的成因做出相应的措施,在生产施工中,无论是建筑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还是所建工程建筑物内部的电气施工,认真做好以下几点,才能将电气火灾的发生几率降至最低:

(1)对用电线路进行巡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2)在设计和安装电气线路时,导线和电缆的绝缘强度不应低于网路的额定电压,绝缘子也要根据电源的不同电压进行选配。

(3)安装线路和施工过程中,要防止划伤、磨损、碰压导线绝缘,并注意导线连接接头质量及绝缘包扎质量。

(4)在特别潮湿、高温或有腐蚀性物质的场所内,严禁绝缘导线明敷,应采用套管布线,在多尘场所,线路和绝缘子要经常打扫,勿积油污。

(5)严禁乱接乱拉导线,安装线路时,要根据用电设备负荷情况合理选用相应截面的导线。并且,导线与导线之间,导线与建筑构件之间及固定导线用的绝缘子之间应符合规程要求的间距。

(6)定期检查线路熔断器,选用合适的保险丝,不得随意调粗保险丝,更不准用铝线和铜线等代替保险丝。

(7)检查线路上所有连接点是否牢固可靠,要求附近不得存放易燃可燃物品。

监理人员在控制建设工程质量与进度的同时,安全控制不容忽视,作为一名电气专业监理工程师,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安全及电气施工安全则应作为重点控制的对象,而控制由电气引起的火灾则更加是重中之重,希望相关人员通过对本文的阅读,认识到电气火灾的危害,加强对电气火灾的预防,防微杜渐,履行好自己的安全监理责任。

参考文献

[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

[2]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 .

[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

[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5]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5).

论文作者:王亮

论文发表刊物:《江苏科技报》2017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1

标签:;  ;  ;  ;  ;  ;  ;  ;  

监理工作中对电气火灾的认知及预防论文_王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