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患者应用疼痛健康教育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论文_艾静静

癌痛患者应用疼痛健康教育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论文_艾静静

艾静静

(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 湖北荆门 448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癌痛患者应用疼痛健康教育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应用随机均分的方式把纳入本次研究的80例癌痛患者分为干预组40例和常规组40例,两组患者均在知情同意下参与本研究,常规组采取传统疼痛难忍用药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疼痛教育护理干预和规范化疼痛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控制情况、满意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疼痛控制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二者数据通过比较检验,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即P均<0.05。结论:对癌痛患者应用疼痛健康教育,予以合理且规范化的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应用价值较高,建议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癌痛;护理干预;疼痛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9-0164-02

所谓癌痛就是指疼痛位置需修复或者调节的信息传至神经中枢以后造成的感觉,调查资料显示,大约有69~93%左右的晚期癌症病人和疼痛为伴,如果癌痛未得到及时且合理地治疗和护理,在影响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同时,还会使其生活质量受到影响,甚者还会使患者产生轻生的念头。本组实验选择了2013年4月~2015年8月到院治疗的40例癌痛患者作为干预组,施予了疼痛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和规范化疼痛治疗,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报告汇报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参与本研究的病例人员来自于2013年4月~2015年8月到院就诊治疗的癌痛患者,研究对象总人数为80例,全部患者均满足癌痛标准,同时均在知情同意下配合医师完成本研究。本次研究已排除合并严重器官组织系统疾病患者、存在交流沟通障碍者、既往存在精神病史、资料不全者以及妊娠期、哺乳期妇女。通过医院伦理委员批准。采取随机均分的方式将80例癌痛患者分成两组均为40例的常规组和干预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常规组40例患者中有26例是男性,14例是女性,年龄在24~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28±10.25岁,病程为4个月~13年,平均病程为5.68±1.02年,文化程度:小学5例,初中及高中16例,大专及以上19例;干预组有25例患者为男性,15例患者为女性,年龄为25~70岁,平均年龄为56.26±10.28岁,病程为3个月~14年,平均病程为5.71±10.23岁,病程为4个月~14年,平均病程为5.69±1.01年;文化程度分布:小学6例,初中及高中14例,大专及以上20例。二者在平均病程、文化程度分布、男女病例组成以及平均年龄方面对比,无显著差异,即P>0.05,有很好的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采取传统疼痛难忍用药治疗和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定时发药,确保患者服药到口,同时讲解严格按照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和使用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等,解答病人所提问题,做好记录工作。干预组采取疼痛教育护理干预和规范化疼痛治疗:(1)患者入院后对其疼痛情况实施动态评估,经交流沟通、临床检查和观察,结合患者自身病情变化和认知情况选用合适的评估工具对患者疼痛情况实施评价,比如数字评分法、面部表情疼痛评分法、文字描述评分法以及视觉模拟评分法等。同时将这些方法教于患者,使其能够自己对疼痛实施评价。强化患者治疗信心,做好相关解释工作,消除其可能存在的各种顾虑,及时将所用药物可能产生的各种不良反应告诉病人,一旦发现不适应马上停止用药并告诉医师和护士。(2)在住院治疗期间长时间使用止痛药物,容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导致患者丧失信心而不遵照医嘱用药或者不配合治疗护理等。在这种情况下护士应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工作,预防和处理各种不良反应,嘱咐患者多食含有粗纤维食物,适量运动等。对不可下床者鼓励多喝水,且以顺时针的方式对其腹部进行按摩;或者使用甘油灌肠剂或者开塞露帮助病人排便。制作有关疼痛方面的知识宣传手册,借助于知识宣传栏或者爱心书屋等宣教癌痛方面的知识。(3)出院后还需进一步做好相应的健康教育护理工作,构建随访调查表,每周进行电话随访。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控制情况、满意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借助于中华医学会疼痛医学会制定的视觉模拟评分表对患者疼痛控制情况实施评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疼痛剧烈,分数≥4分表示疼痛控制有效。根据疼痛控制情况调查分析患者护理满意情况,以百分制实施评价,≥75分为满意,<75分表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式

数据用专业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即SPSS20.0,各组计量资料表示形式均为均数±标准差(x-±s),利用t进行比较检验;计数资料均用%表示,利用卡方进行对比检验,如果P<0.05说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组患者疼痛控制有效率为92.5%(37/40),患者满意度为90.0(36/4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3/40);常规组患者疼痛控制有效率为75.0%(30/40),患者满意度为80.0%(28/4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10/40)。两组数据通过统计学软件的比较分析,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3.讨论

引起癌痛的原因有肿瘤直接所致疼痛、癌症治疗所致疼痛以及肿瘤间接所致疼痛等。癌痛发生包含三个环节,即感受器、神经中枢以及神经纤维,目前关于癌痛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在癌症病人中癌痛作为发生率最高的一种自觉症状,很容易使患者产生消极念头,出现各种负性心理,拒绝治疗,继而影响疾病的治疗以及预后,对此,如何有效控制疼痛,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也成为了癌症治疗的焦点。景风敏等学者曾就疼痛管理对于癌痛患者知识获得及满意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施予疼痛管理的干预组,患者用药知识、疼痛评分掌握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本组实验笔者就癌痛患者应用疼痛健康教育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了探讨,实施的疼痛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包含有入院宣教、动态评估疼痛、发放有关疼痛方面的宣传手册、用药健康教育、心理疏导以及出院随访等,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疼痛控制效果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即P<0.05。

综上所述,对癌痛患者应用疼痛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还可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临床中具有应用价值,值得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凤云,罗明,王永峰等.阿片类药物联合疼痛健康教育治疗癌痛临床观察[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2,28(6):46-47,51.

[2] 孙坚,陈梅,王青梅等.基于授权理论的健康教育在癌痛口服阿片类镇痛药物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5,30(21):65-68.

[3] 何娅娜,张月娟,刘蕾等.应用微信平台开展健康教育对提高院外癌痛患者止痛依从性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8):599-600.

[4]李智慧,胡爱萍,朱华琴等.跨理论模型的个体化指导在癌性疼痛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3,12(8):797-798.

[5] 孙晓丽,陈鹏,邓立华等.医护合作模式在肿瘤科癌痛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3):1092-1093.

论文作者:艾静静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3

标签:;  ;  ;  ;  ;  ;  ;  ;  

癌痛患者应用疼痛健康教育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论文_艾静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