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佛教作为一种正信的宗教,自然是以劝人向善作为重要内容的。这与世俗伦理中的“善”有着结果上的一致性。傣族佛教作为“世俗化”“本土化”的南传佛教,它即保留了原始佛教中的一些戒律思想,又在其过程中与当地伦理思想观念相融合,这才产生了傣族佛教伦理。
关键词:南传佛教;佛教伦理;傣族伦理
一、南传佛教伦理思想的由变
南传佛教是作为佛教世界化之后的重要一支存在的。它由原始佛教演变而来,长期流行于南亚和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且对该地区和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南传佛教作为印度佛教向南传播的一支,其较少受到外来文化和宗教的影响,因此,最能体现原始佛教的基本精神,同时也保留了原始佛教最多的内容和特色。正是如此,南传佛教所承载的思想义理主要体现的是上座部部派佛教的思想义理,因此,南传佛教也相对于大乘佛教而被称为“小乘佛教”;另一方面,南传佛教先由斯里兰卡传入东南亚国家,如泰国、缅甸等地,而后又由这些地区传入中国云南傣族聚居区——西双版纳、德宏等地。而这些地域民族众多、文化各异,这就使南传佛教在传入的过程当中深受这些民族文化的影响,从而又形成与早期原始佛教极为不同的文化特征。以云南的傣族佛教为例,它确实由原始佛教演变而来,其与东南亚等地的佛教存在很多相同之处;而同时它又被打上了本土文化的烙印,这又使傣族地区的佛教呈现出不同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佛教的文化特征。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根本义理上面则是趋同的,如三法印、四圣谛、十二因缘等,这些义理是佛教得以建立的,很能体现佛教独特性和智慧的思想内容。这些内容自然被傣族佛教所继承。佛教的伦理思想在这一过程中也被完好地保留下来,如佛教“五戒十善”的戒律,这些内容最能体现佛教的伦理思想,就被傣族佛教很好地继承下来。
二、南传佛教的世俗化
宗教的传播和发展不可避免地要被世俗化,就傣族佛教而言,其“世俗化”就意味着佛教在不断与傣族本土文化进行不断交流的过程中,结合傣族信众的实际需要对自身的思想义理作出适当的调整,使其不仅符合傣族信众的一般信仰需求,同时也使这种经过改造过的文化和信仰能够融入傣族原有的社会文化之中,并成为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一方面,佛教本就是立足于世俗社会的。佛法最开始就源自于对世间,特别是对世间万事万物生灭变化现象的观察才开启对生命真谛的追求。傣族佛教的发展我们不能完全保证这种“智觉”的存在,也就是说,傣族佛教的生命观或许还有其他的文化内容在支撑着,并不是完全印合佛教对生命现象所揭示的真理,因为傣族除了佛教信仰之外,还同时坚持其他民族原始宗教的信仰,如勐神等。但对于生命无常的认识傣族在接受南传佛教信仰之后明显是加强了;另一方面,佛教戒律最能够体现佛教的伦理思想,但将佛教戒律直接等同于佛教伦理似乎是不可取的。佛教首先是作为一种宗教而得以存在,因此,佛教的终极目的在于解脱生死,而不是常住世间,那么,出世间法必须要有一套不同于世间伦理的规范,这个规范就是佛教戒律,佛教戒律用于出家修行团体的建设和规范的。至于赋予佛教戒律以世俗伦理的内容,首先是因为它确实符合一些世间伦理的意义;其次,正是佛教的世俗化才使佛教戒律的这种世俗伦理的意味不断得到强化;再次,虽然佛教以追求出世为究竟,但总的来说,必须要先以世俗社会作为出世的立足点。而且,这种倾向在传播过程中也一直得到坚持。在小乘佛教看来,出世间,即极乐世界是完全有别于世俗社会的,但他们还是不得不承认世俗社会在他们求取解脱之道的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关于这一点,佛教在“傣族化”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强化。
三、南传戒律对傣族伦理的丰富
在我们论及佛教戒律对傣族伦理的丰富之前,我们必须先就傣族社会的伦理思想做一个简要的概述。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而且它也曾影响过其他曾与傣族有过交流的民族。因此,傣族文明不仅局限于傣族社会本身,它还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文化特征。如布朗族、阿昌族等民族在历史上就曾受到傣族文化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随着傣族率先接受佛教信仰而得到不断的加强,以至于布朗族和阿昌族等民族也确立起了南传佛教的信仰。就傣族的伦理思想而言,这与傣民在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需要有关,同时也体现了傣族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确实在文化创造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创造性。
《舒帕西塔》是傣族的伦理教科书,其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解决了很多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概括起来说,此书概括的傣族伦理有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傣族语言伦理。《舒帕西塔》教导人们讲求语言美。其写道:“甘蔗最甜,女儿之情最甜,但比不上善言美语甜。”语言对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种文化而言都是十分重要。首先,语言起到沟通人与人关系的作用,“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其次,语言能够上升为一种伦理的高度,也就是说它已经超出了单纯的沟通和交流的功能,这只有在一种语言发展到很高程度之后才会出现的情况。这就说明傣族在历史上发展出了十分系统而完善的语言。
(二)傣族文化伦理。《舒帕西塔》教育人们要尊重知识、注重技术、学习文化,人应该要有好学奋进的精神。其中说:“人有两种,有文化知识、懂技术的人聪明,没有文化知识的人愚笨,他们一样是人,可是就和谷子一样,一个是谷中有米,一个是谷中无米。”伦理的外延显然比道德要大,伦理可以理解为处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一种特定的秩序,而我们通常所谓之道德仅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够按照一定的规范来相处。因此,傣族社会形成了重视知识和科学技术的风气,亦可称其为一种伦理。
(三)傣族道德伦理。《舒帕西塔》主张,“对人讲礼貌,宽宏大度,就是说,要对所有的人表现出善意,待人温和,处理问题有分寸。”道德伦理显然指的就是道德规范,这几乎是任何一种社会或人群都不可缺少的。一个社会形成的时间越早,持续的时间越长,也就意味着此社会的道德伦理越发完善。
(四)傣族社会伦理。《舒帕西塔》说:“对于一个男子汉或者有学位的人来说,不能无理辱骂爹妈、医生、官员、海关人员、渡口头目、邮递员、商人、僧侣、自己的师傅和教师、天文工作者,我们应该尊重这些人,应该爱戴他们。”社会伦理的范畴比文化伦理和道德伦理都大,其可以理解为一种社会性的规范。傣族社会在历史上就形成了众多的社会职业,因此,社会伦理就必然涉及到如何处理这些职业间的关系问题。
(五)傣族美学伦理。傣族的美学观念是和它的伦理观念相联系的。即符合伦理规范的就是美的,否则就是恶的。这种观念所体现的中国儒家思想的精神更多一些,在中国儒家那里,善的即是美的。或许我们可以将其作为傣族社会深受中国儒家思想影响的佐证。当然也应该看到,佛教对此也持几乎同等的态度。
(六)傣族家庭伦理。傣族有很多家庭规矩,比如说主人和客人应该平起平坐;老人说话时年轻人不得插话;以及家里来客,年轻人不能高声喊叫等等。这一伦理所受佛教或其他外来思想和信仰的影响较小,它更多的是傣族社会原先就已经形成的一些基本规范,这可以从傣族佛教“十戒” 的内容中看出来。
事实上,我们在讨论傣族社会伦理这个问题时,我们已经很难就哪些是傣族社会原先就有的,哪些是佛教传入傣族社会之后在佛教思想的影响之下傣族社会自觉形成的做出明确的说明。正是如此,几乎当我们论及傣族社会伦理思想的同时,我们就已经十分明显地看到南传佛教对傣族社会伦理的影响了。就南传佛教而言,最能够体现其伦理精神的当属“五戒十善”,所谓“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恶口和不饮酒;而所谓“十善”,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恶口、不两舌、不妄语、不绮语、不贪、不嗔和不痴。“五戒十善”又分为“止持”和“作持”两类,“止持”,是从禁止这个角度来说的;“作持”,则是从鼓励这个角度来说的。但其目的都是为了引导众生能够不造恶业、去恶从善。这些“戒律”涉及到身、口、意等各各方面,而这些方面又恰恰是人造作业力最为紧要的地方。但“劝人行善”的基本精神则贯穿于佛教戒律学的始终,并且也对傣族原有的伦理学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后来傣族佛教的所谓“十戒”,即不杀生,不伤害人;不偷盗;不邪淫,不调戏妇女;不欺骗人;不饮酒;过午不食;不准唱歌跳舞;不准戴花打扮;不准坐比老人、佛爷更高的位子;不准做生意,不能贪财。
我们从中既能看到佛教戒律对傣族佛教伦理的影响,同时也可以看到傣族本位伦理思想的影响。但二者都已劝人向善作为最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净海著:南传佛教史[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2.
[2]覃光广等编著:中国少数民族宗教概览[M].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8.
[3]吴之清著:贝叶上的傣族文明[M].人民出版社,2008.11.
[4]陈麟书、陈霞主编:宗教学原理[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8.
[5]罗国杰著:伦理学[M].人民出版社,2011.7.
论文作者:孙丽伟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6
标签:傣族论文; 佛教论文; 伦理论文; 社会论文; 戒律论文; 思想论文; 文化论文; 《文化研究》2016年7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