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孩子礼仪看家庭教育论文_叶颖

从孩子礼仪看家庭教育论文_叶颖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五羊小学,广东 广州 510600)

摘要: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以“礼仪之邦”著称。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讲的就是,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可见,礼仪教育对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我们今天所讲的“礼仪”并非只是向长辈问好或者让座给老人等,它是更为广义的一种品质和道德的熏陶和培养。

关键词:家庭教育;文明礼仪;影响;重视;重复

家庭是孩子日常生活中最理想的港湾,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它既是遮风挡雨的寓所,也是孕育希望和放飞理想的锚地。家庭礼仪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礼仪习惯。如今孩子一些最基本礼仪的缺失主要来源于不合理的家庭教育。比如,只注重学业成绩而忽略道德行为等。看平时,重养成,便是家庭礼仪教育实施的目的和意义。那么,家庭应如何加强对孩子的礼仪教育呢?

一、以礼带礼,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的春节团拜会上指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温馨港湾,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

孔子也曾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则与之化矣。”意思是:环境熏陶及良好的心理环境形成为对人的深远影响问题。家庭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施,应该营造一定的氛围,制造一定的舆论,以感情的变化促进礼仪活动的开展。生活环境,是孩子品德最好的教师。对孩子最深刻的教育,言谈不如行动,对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遗传不如环境。长大的孩子身上任何一点不良品格,都可以从他幼年的环境中找到形成的原因。长期处于愉快心理环境下的孩子,往往表现为精神振奋,性格豁达,活泼乐观,充满自信。许多家教成功的父母都“十分留心在每日的生活,在欢愉的气氛中,对孩子进行启蒙。”

要营造健康向上、和谐精神的家庭环境,父母必须“以礼带礼,以身作则。”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前苏联大文豪托尔斯泰也曾这样说:“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家庭礼仪教育的实施,应该加强教育者(主要是父母)自身的礼仪修养。孩子是父母言行的一面镜子 ,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先、最深的人,是孩子模仿最早、最多的形象。而孩子也会把自己的行为与父母相对照,甚至父母行为中的某些失当之处,也往往会成为一些孩子开脱自己错误的理由。孩子既可以从父母身上学到优点,又可学到缺点。我们常说,有怎样的孩子,就一定有怎样的父母。¬孩子的道德人格最初是从父母那里观察学习而来的,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这里,我跟大家分享三个小故事,(一)在儿子幼儿园有个比较野蛮任性的孩子,平时爱打小同学,爱撒谎惹事,同学及家长对其相当有意见,在和老师沟通后,我们得知,其父母的教育方法也是非常单一,动辄打骂,因此这个孩子在家中感受到父母随意地动手,回到幼儿园也动不动就扬手打小朋友,养成了非常不好的习惯。(二)在我们学校有个很文静的男孩,但他非常乐观、成绩优秀且有礼。后来我们才知道,他母亲罹患癌症多年,一直坚强的陪伴着儿子,一直以来,家庭熏陶和父母引导的就是这种乐观向上,善良坚强的教育。(三)2017年新年,我在武汉度过,当地电视台播出一则新闻,据监控显示:有一孩子在商场捡到了一个钱包,里面有两千多远现金及十余张银行卡,孩子将钱包交给母亲,没想到母亲却将这个钱包塞进了自己的包包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试问父母的这种言行,会给孩子带来一种怎样的影响?

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也认为,创设彬彬有礼,愉快活泼,和谐协调,相互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的教育氛围是搞好教育的主要条件。因此,父母应该切实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自觉践行文明礼仪,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发挥榜样和示范作用,认真负责地扮演好孩子人生道路上引路人的角色,从一言一行做起,努力践行规范的文明礼仪,让孩子看得见、摸得着,从而自然地接受影响、教育,自觉地付诸实践,建设一个充满理解、信任和亲情的幸福家庭,这正是孕育良好礼仪素养的摇篮。

二、设家规,抓日常

家规是指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家风则是一个家庭的灵魂,是指家庭传统习惯、精神风貌、生活作风和处世之道。家规家风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约束和示范作用。严格的家规帮助孩子“择其善而从之”,能够提高家庭的教育质量,促进子女的健康成长。良好的家风对子女的行为有着榜样示范的作用,家长发扬民主,与子女平等相处,孩子们才能够开心快乐的成长,个性和聪明才智会得到充分发挥。日本有一户家庭,设立了这样的家规,第一条:每天家人要一起吃早餐;第二条:当天的事情当天完成;第三条:不撒谎、不伤害、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第四条:每月家庭一次聚会。这个家规多年没有打破,即便父亲多忙加班多晚,第二天照样早起陪家人吃早餐,有了这样的约束和熏陶,孩子们都快乐健康地成长着。

设立了家规,有了好的家风,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更要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落实为基础,教导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孩子提供长期的文明礼仪实践平台。

三、坚持不懈,重复巩固

重复和巩固是养成习惯的关键环节,抓好日常生活规范教育,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要依赖于反复的训练和强化。曾经听过一位家庭教育专家的讲座,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好的习惯的养成就是不断重复一个好的行为”。父母不能因为忙于工作或者专注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对日常行为疏于规范和引导,而忽略了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指出:“仁与礼未有不学问而明者也,”(卷七《求其放心》)“必待学而知之。”(卷十八《破题用庄子》)。家庭礼仪教育的实施,应该包括具体清晰的指导、规劝和训练。事实上,“无论是在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的西方社会,还是在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善的当代中国,一个不名一文的穷光蛋一夜之间突然暴富,虽是难得,但也绝不是天方夜谭,但是要让那些举止粗野,俗不可耐的人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温文尔雅的绅士,成为优雅的淑女,则是绝不可能的事。因为一个人的风度气质是长期训练之后形成的。”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林崇德教授也指出,“重复和练习是习惯形成的关键。无论是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还是不良的道德行为习惯,都是靠重复和练习而形成的。要使文明用语普及,唯一的办法是在明确意义的情况下反复练习,使之习惯化。良好的文明习惯和道德习惯,我们提倡重复和练习养成。”

家长必须向孩子提供良好习惯的训练,不时地对孩子进行有意识地礼仪重复、练习。家庭礼仪教育的实施还必须以广阔的社会背景为基础,紧跟时代发展的要求,共筑良好的道德基因进行设计、规范,与时俱进。当前的首要任务是要继续深人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及其相关文件,导风气、增意识、明方向、促自律,具体规范,提高整个家庭的文明素质。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我们这样教育孩子》,1999,第1版(179)

[2]齐上林,《论规则教育》,1985(68)

[3]李敏,《了解孩子》2008第1版(7)

[4]王中华,《幼儿教育不可缺席的营养元素》,山东教育2009(3);

[5]徐文君,《让礼仪教育回归幼儿生活》,教育导刊2008(09)

[6]杨兴国,《日本幼儿礼仪教育及启示》,教育导刊20

论文作者:叶颖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  ;  ;  ;  ;  ;  ;  ;  

从孩子礼仪看家庭教育论文_叶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