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南海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 528200
摘要:在新形势下档案公共服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档案工作存在不少具体的工作不足而影响了服务质量。档案部门和工作者需要对档案的公共服务进行拓展与创新,保证服务能够满足现阶段的公众需要。
关键词:档案;公共服务功能;拓展
1.《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政策背景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攻坚和关键时期。因此要求档案工作要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抓住机遇、改革创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贡献。所以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中要不断深化和拓展档案的利用服务,提高档案的公共服务能力,具体政策为:拓展档案馆开展普及型教育、专业型利用服务和定制型政府决策参考的能力,为“五位一体”建设提供便捷便利的档案服务,提高档案馆公共服务的认知度和用户满意度。创新服务方式,多渠道开发档案资源,不断向社会推出精品力作和举办受公众欢迎的活动;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简化利用方式,推动辖区档案资源跨馆利用、跨馆出证工作。推进电子健康档案和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和完善;提高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基本公共服务能力。
2.档案公共利用服务的发展现状
2.1利用价值凸显
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使得各个行业对档案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有所提升,档案利用服务越来越受到重视。档案利用目的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利用价值也越来越广泛,从过去基本的行政管理和编史修志,逐步扩展为学术研究、工作利用、传教育、经济建设甚至维护自身权益等诸多方面,涉及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从利用服务中感受到了档案自身的价值魅力。
2.2利用群体广泛
当前,档案用户的群体呈现出日益广泛的趋势。过去,利用档案的用户以机关工作人员和史学研究者为主。而现在,用户的范围已经不断扩大,不仅包括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机关的工作人员,还有科研人员、文艺和教育工作者,甚至普通公民以及在校学生们也包括在内。当然,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的档案利用服务工作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利用群体也将越来越广泛,人们对档案的利用也将越来越普及。
2.3利用需求丰富
由于档案利用群体十分广泛,而且利用目的各有千秋,因此档案的利用需求变得非常丰富:一是利用者查档的范围和内容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利用目的不同,使得用户查档的内容和范围非常广泛;二是利用者查阅档案的针对性较强,对档案的查准率和查全率要求比较高;三是利用方式复杂、形式多样,包括咨询服务、编辑出版、制作交互式光盘、网上自助查询、信息交流、宣传报道等等。
3.档案公共服务功能的拓展策略
3.1加强基础建设,提高服务利用手段
在档案资源丰富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做好档案服务工作,首先,必须加快对档案信息化的建设,提高档案查阅、借阅速度,最大限度满足社会对档案的需求;其次,要吸收别人的长处,保留自己的特色,改进工作方式加强档案学术交流,使档案工作不断向前推进。要及时了解档案信息动态,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扩大档案工作的影响,大力开展档案收集、利用的社会宣传工作,努力丰富馆藏,增强服务意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再次,要加强档案学术交流,吸收别人的长处,保留自己的特色,改进工作方式,加强档案科研工作,争取在关键性的档案技术方面多出成果,使档案工作不断向前推进.提高和强化社会档案利用的意识,让档案发挥更大的作用。
3.2建立完善的咨询服务体系
在完善的咨询服务体系中,应由两方面的工作人员共同负责咨询工作,即查档接待室服务人员和档案专业业务专家,工作人员必须熟悉馆、室藏档案资料情况,帮助利用者就相关档案信息需求建立查档路径、介绍检索方法等。查档接待室服务人员主要负责解答利用者在利用档案时所遇到的各类常规性问题,提醒利用者在利用档案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帮助初次来馆利用档案的人员办理登记手续,帮助利用者了解档案的流传和保存情况,了解档案内容中所涉及到的相关历史背景,以及其他查找档案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疑难问题。对已作回复的咨询应建立咨询档案,记录利用者咨询的内容,档案馆、室回复的方式、内容、结果等。
3.3更新服务理念
档案管理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当转变以往传统的服务观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转变自身意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更多关注与相关行业相关部门的联系,更多培服务能力。当然,工作人员还可以适当地对其工作作出调整,不只是坐等利用者上门,还可以主动进行档案宣传和档案开放服务,使档案为更多的人所认知、所熟悉、所传播。
3.4创新技术手段
随着档案数目增多和电子档案的增加,创新技术手段已经刻不容缓。当前的社会形势要求我们通过运用先进的技术,使用新知识新工具,创造新价值,使档案为公众提供更多服务。过去老旧的技术手段根本无法适应时代的步伐,更无法满足信息化的要求。档案利用服务也需要建设自己的创新型和服务型产业,借助于数字化手段,打造自己的文化产业,丰富档案利用形式,让档案服务常态化。
3.5优化利用功能
信息社会发展到现在,公共部门都在竭尽全力地向社会公众展示着自身独特的优势,档案部门也应当变被动服务为主动开放,以馆、室藏档案资源为基础,在已有服务的基础上,拓展利用档案更好地服务社会的功能,更多渠道、更多途径地吸引更多的公民,以更多形式来尽量发挥更积极的社会效应。在服务社会的内容上,要贴近公众的需要,在服务社会的形式上,要便于公众的参与。
3.6开展信息化公共服务
信息化的档案公共服务是未来档案工作的发展目标,所以要实现创新有效的档案服务工作就必须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档案工作的信息化升级,首先需要购置配套的信息化软硬件,进行必要的服务支撑,同时通过一系列的信息化手段来逐渐改变以往的档案管理和使用方案。同时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相应的档案平台,配合档案数据库进行信息化升级,可以实现建立实时的档案平台的目标,不仅档案工作者能够随时对档案进行调整和修改,使用者也可以通过该平台实现实时的调用,提高了档案服务的效率与质量。深圳市罗湖区某档案部门于2015年实现了数字化升级,在信息化技术人员的帮助下搭建了信息化档案服务平台,同时将以往的档案信息进行了相应的录入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档案的交互验证发现了一些信息不准确的档案并及时删除。该平台面向相应的事业部门和企业后,提供了实时的档案公共服务,提高了档案的使用效率同时也保证了档案的整体质量。
结束语:档案的公共服务功能是与人民群众保持一致的,也就是说,档案工作要服务于人民,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提高档案公共服务的能力,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途径,所以要充分调动档案公共服务的积极性,通过对档案公共服务功能的拓展与创新,提高档案公共利用服务的水平与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婷婷.自媒体时代档案公共服务新趋势[J].科学与财富.2017.
[2]胡洪彬.档案馆社会资本:档案公共服务的新视角[J].档案学研究.2013.
[3]李颖,许云龙."互联网+"背景下档案公共服务转型的思考[J].山西档案.2017.
[4]钟伦清,钟鸣.档案利用与服务[M].中国档案出版社.2010.
论文作者:陈欣茵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1
标签:档案论文; 公共服务论文; 工作论文; 社会论文; 自己的论文; 手段论文; 功能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