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旗--论拉夫丹国家劳动模式_全国劳动模范论文

高旗--论拉夫丹国家劳动模式_全国劳动模范论文

一面高扬的旗帜——记全国劳动模范拉夫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旗帜论文,拉夫论文,全国劳动模范论文,高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全国劳模、国家个体劳动者协会副会长、我省优秀共产党员、海南州共和县倒淌河镇哈乙亥村党支部书记拉夫旦,担任村党支部书记20多年来,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执着追求,把传统的畜牧业和现代大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贫困的哈乙亥村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成为全县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的典型与榜样。

示范带头 滚动发展

1982年,拉夫旦当选为哈乙亥村党支部书记,当时村里草场不足、退化严重、超载放牧等现实让他清楚地认识到:光靠单一的游牧经济是不可能摆脱贫困的。经过深思熟虑,他以前瞻的目光和过人的胆识,开始了他放牧兼经营小商品之路。1983年,拉夫旦贷款3000元,在哈乙亥草原上办起了第一家烟酒食品店,成了草原上第一位经商的牧民个体工商户,第一年就赚了2万多元。次年他又贷款12万元,新开了6个代销点,买了东风汽车搞运输,一年下来,仅经营就盈利10万余元,除还清了贷款还赚了5万多元。活生生的榜样,激励了本村和当地牧民发展多种经营的热情。为让越来越多的牧民跳出单纯的牧业圈,进入市场,走经商致富的道路,1987年,拉夫旦拿出15万元资金,贷款12万元,创办了倒淌河镇第一家私营“综合消费品市场”,除部分租赁给外地客商外,大部分提供给本村村民经营。通过滚动发展,资本逐年增加。2001年至2003年,拉夫旦又利用倒淌河小城镇建设的有利时机,投资500万元,创办了集畜产品交易、农牧产品批发零售、房屋租赁等为一体的“海南州雪域畜牧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不仅使自己成为商海中的多面手,而且为倒淌河集镇的繁荣和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做出了突出贡献。

无私奉献 共同致富

拉夫旦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坚实的,每一步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1986年,县上分配给倒淌河镇30只种公羊,每只360元,许多牧民心存疑虑,几经动员只买走了3只,拉夫旦将剩余的27只全部买下,并投资10万元,从海西等地选购了200只良种种公羊,办起了第一家个体种羊场,其规模超过县、乡两级国有种羊场。除了自己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外,还无偿支援全镇畜种改良。经过几年的创业,拉大旦饲养的种公羊发展到350只,为了普及这项成果,让全村人共同致富,拉夫旦给全村123户群众每户无偿赠送一只种公羊,为全村畜种改良制造了条件。为使当地经商的群众尽快发展,拉夫旦减免了贫困户的摊位费2万余元,1999年又捐资18万元为哈乙亥寄校、党员活动室等集体活动场所进行改造装修。在拉夫旦的带领下,哈乙亥村发生了显著变化,1982年全村人均收入为105元,到200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650元,增长了15倍多。

千秋大业 教育先行

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和经商的实践中,拉夫旦认识到,要让牧民过上真正富裕的日子,必须培养具有现代科学知识的人才。1984年前,哈乙亥村只有一个简陋的帐篷小学,仅7名学生。为改变这一落后的面貌,拉夫旦多次向上级反映,争取到资金20万元,自筹4万元,拆除自家的3间商店,盖起了一座砖木结构、具有民族特色的寄宿学校。办学伊始,群众不愿送子女入学,他就先让自己亲戚的子女来上学,然后带着村干部挨家挨户动员。目前,哈乙亥寄校有教师7人,在校学生76人,全村入学率达到100%。现在,哈乙亥村在西宁、兰州等地读大学的学生有6人,还有一人自费留学日本。如今从该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中已有15人成为国家干部和其他行业的人才。

拉夫旦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全国农村科技致富能手、全省优秀党员、全省先进个体户等荣誉称号。

标签:;  ;  

高旗--论拉夫丹国家劳动模式_全国劳动模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