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论文_刘颖

贾汪人民医院 江苏徐州 221011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透析室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这段时间内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以随机对照分组法分成两组,其中30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另外30例为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在干预前后的SAS和SDS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的SAS和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41.9±7.2)分、(40.2±6.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4.2±7.5)分、(51.4±6.8)分](P<0.05)。干预前两组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75.2±9.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2.1±7.8)分](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6.7%)显著低于对照组(26.7%)(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血液透析;生存质量;影响

为了解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现选取我院透析室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这段时间内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详情报道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透析室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这段时间内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以随机对照分组法分成两组,其中30例为观察组:男21例占70.0%、女9例占30.0%,年龄19-75岁,平均(47.9±5.5)岁;另外30例为对照组:男19例占63.3%、女11例占36.7%,年龄18-78岁,平均(48.5±6.2)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①心理干预:与患者及家属进行积极的沟通,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通过针对性心理辅导做好正确的引导,以使患者减轻焦虑和抑郁,放松心情,提高信心[1];②饮食干预:在了解患者个人口味喜好的基础上,针对其具体病情与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食谱,并制作饮食指导卡,嘱咐患者合理饮食,控制营养摄入量[2];③认知干预:为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和血液透析的认知,通过多种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如一对一指导、健康问答、健康讲座、发放健康手册等,另外还可帮助患者们建立病友圈子,以方便实施团体认知干预[3];④优化透析模式:为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提高血液透析的安全性,可进一步优化透析模式,如采用低温+可调钠模式,钠浓度由148mmol/L开展逐渐降低至136mmol/L[4];⑤运动干预:督促患者坚持每日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骑行、慢跑、爬楼、散步、打太极等,嘱咐患者不要一次性过度运动超过自己的耐受力,而应循序渐进,也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应持之以恒[5]。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即入院指导、健康宣教、基础对症护理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在干预前后的SAS和SDS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对以上所有临床研究数据均利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来进行分析和统计,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并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SAS和SDS评分

干预前两组的SAS和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41.9±7.2)分、(40.2±6.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4.2±7.5)分、(51.4±6.8)分](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的SAS和SDS评分对比表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血液透析治疗技术的提升,给很多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患者带来了治疗的希望。所谓血液透析,即是通过将患者的血液引流至体外,经透析器中进行清洁净化后,再回输至患者体内的一个过程[6]。但是,虽然血液透析可以有效治疗和缓解一些疾病症状,但其存在的并发症也是不容忽视的。如低血压、心脑血管并发症、贫血、心功能衰竭等均是血液透析的常见并发症,其会大大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所以,为了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应当要在血液透析期间给予患者综合、系统、整体的护理干预。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干预前两组的SAS和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41.9±7.2)分、(40.2±6.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4.2±7.5)分、(51.4±6.8)分](P<0.05)。干预前两组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75.2±9.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2.1±7.8)分](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6.7%)显著低于对照组(26.7%)(P<0.05)。可以得出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焕娟.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影响效果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6,(22):55-56.

[2]陈彩霞.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6,(31):167-169.

[3]黄锦桂,岑甜.协同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6,(10):116-118+128.

[4]廖春梅.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4,(21):123-124.

[5]刘锦霞.心理护理干预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3,(11):2002-2004.

[6]崔岩,魏丽丽,李琳,王祥花,王静远.个体及集体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44):7815-7820.

论文作者:刘颖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9

标签:;  ;  ;  ;  ;  ;  ;  ;  

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论文_刘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