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缔组织疾病的抗核抗体检验结果分析论文_杨谢兰

结缔组织疾病的抗核抗体检验结果分析论文_杨谢兰

杨谢兰

(大理州人民医院 云南 大理 671000)

【摘要】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疾病的抗核抗体检验结果和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140例结缔组织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患者的血清样品,对其进行抗核抗体检验,分析抗核抗体检验结果和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7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综合征患者中,阳性患者70例(89.7%);12例盘状红斑狼疮患者中,阳性患者8例(66.7%);23例全身性硬皮病患者中,阳性患者11例(47.8%);16例皮肌炎患者中,阳性患者5例(31.3%);11例重叠综合征患者在抗核抗体检查的结果中均显示为阳性,阳性率为100%。结论:抗核抗体在对不同的结缔组织疾病检验的过程中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中敏感度最高的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核的荧光学形态及抗核抗体滴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可以将抗核抗体的检测结果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 结缔组织疾病;抗核抗体;检验结果;敏感性;特异性

【中图分类号】R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3-0157-02

随着近年来我国医学的快速进步和发展,免疫学的发展使得抗核抗体检验成为诊断结缔组织疾病或进行治疗指导的主要检验方法。但此种方式在对不同的结缔组织疾病检验的过程中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1]。因此,本文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140例结缔组织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患者的血清样品,对其进行抗核抗体检验,分析抗核抗体检验结果和敏感性和特异性。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整理报告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140例结缔组织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男85例,女55例;年龄22~56岁,平均年龄(34.28±12.59)岁。140例结缔组织疾病患者中盘状红斑狼疮患者12例,全身性硬皮病患者23例,皮肌炎患者16例,重叠综合征患者1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综合征患者78例。

1.2 一般方法

本文抽取140例结缔组织疾病患者2ml的静脉血,并采用离心机对患者的血清进行分离,将患者的血清加入底核印片上后将其置于湿盒中,然后将其放入温度为37℃的恒温箱中进行长达30min的反应,取出放在恒温箱的血清采用pH值为8.0的磷酸盐缓冲液对其进行2次冲洗,冲洗时间为1~2min/次。将其吹干后加入1滴荧光抗体,且荧光抗体的稀释度控制为1:18,然后将其放置于湿盒中,放入温度为37℃的恒温箱中进行长达30min的反应,取出放在恒温箱的血清采用pH值为8.0的磷酸盐缓冲液对其进行2次冲洗,第3次采用蒸馏水进行冲洗,冲洗时间为1~2min/次。将其吹干后采用甘油缓冲液进行封闭,采用阳性和阴性对照,使用荧光显微镜对其进行观察[2]。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方差(x-±s)表示。

2.结果

140例结缔组织疾病患者抗核抗体检验结果:7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综合征患者中,阳性患者70例(89.7%);12例盘状红斑狼疮患者中,阳性患者8例(66.7%);23例全身性硬皮病患者中,阳性患者11例(47.8%);16例皮肌炎患者中,阳性患者5例(31.3%);11例重叠综合征患者在抗核抗体检查的结果中均显示为阳性,阳性率为100%。

140例结缔组织疾病患者核荧光形态检查中发现,7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综合征患者为周边型;16例皮肌炎患者为核仁型;23例全身性硬皮病患者为斑点型;11例重叠综合征患者中7例患者为周边型,4例患者为斑点型;12例盘状红斑狼疮患者中11例患者为周边型,1例患者为斑点型。

3.讨论

随着我国医学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临床上越来越广泛地使用抗核抗体检验方式。但此种方式在对不同的结缔组织疾病检验的过程中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在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检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本次研究中7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综合征患者的敏感度89.1%,略低于相关研究资料中患者95%的阳性率[3]。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本文选取的患者已经确诊为结缔组织疾病,并且经过激素治疗,但说明此种检验方式对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除此之外,11例重叠综合征患者在抗核抗体检查中的阳性率较高,但对于皮肌炎、硬皮病患者的阳性率较低。

一般来说,抗核抗体检验中核的荧光形态主要包括斑点型、均质型、周边型以及核仁型四种。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性,其体内会存在各种不同抗体,因此便造成患者不同的核形态。总的来说,患者在验核荧光形态检查中出现均质型为抗核蛋白抗体,核仁型的多为抗核小体抗体,斑点型为抗ENA抗体,周边型为抗DNA抗体[4]。此种试验方式的滴度在不同结缔组织疾病或同一种疾病患者也各有不同,一般来说抗核抗体的平均滴度在系统红斑狼疮的患者为1∶(968±264);皮肌炎、盘状红斑狼疮患者为1∶(28±10)。健康人的抗核抗体假阳性结果的滴度一般低于1∶(11±5)。本次研究中,7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综合征患者为周边型;16例皮肌炎患者为核仁型;23例全身性硬皮病患者为斑点型;11例重叠综合征患者中7例患者为周边型,4例患者为斑点型;12例盘状红斑狼疮患者中11例患者为周边型,1例患者为斑点型。

综上所述,抗核抗体在对不同的结缔组织疾病检验的过程中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中敏感度最高的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除此之外,核的荧光学形态及抗核抗体滴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可以将抗核抗体的检测结果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宫玉芳,魏巧凤,王秀花等.永久性染发剂与抗核抗体阳性结缔组织病发病风险的临床研究[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2,16(6):375-378.

[2]张颖,詹华平,刘双梅等.肺癌与结缔组织疾病患者自身抗体特点比较[J].中国医药,2012,7(12):1512-1514.

[3]夏华.结缔组织疾病的抗核抗体检验结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2(13):3061-3062.

[4]余艳云,黄胜起,雷泽洪等.结缔组织疾病的抗核抗体检验结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6):1136-1137.

论文作者:杨谢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5

标签:;  ;  ;  ;  ;  ;  ;  ;  

结缔组织疾病的抗核抗体检验结果分析论文_杨谢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