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民营企业竞争力调查_企业创新论文

吉林省民营企业竞争力调查_企业创新论文

吉林省民营企业竞争力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吉林省论文,民营论文,企业竞争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国家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民营企业具有产权清晰、风险自担、机制灵活、市场适应性强等特点,在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调整经济结构、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加快民营企业发展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004年7~8月,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课题组对浙江、广东、吉林、湖北、四川等省的民营企业(注:主要指年销售收入达到或超过500万元人民币的私营企业,且不包括中外合资企业。) 进行了抽样调查,本文主要以当时所搜集的数据为依据(有效问卷81份),以吉林省民营企业家调查数据为参考(有效问卷72份),对吉林省民营企业现状进行分析(注:全省9个市(州)及其所属19个县(市、区)的28个工商联组织选择各自有代表性的民营企业82家参与了调查,所得样本的分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并提出提升其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表1 2001~2003年吉林省民营企业经营基本情况

20012002 2003 增长速年均增长

度(%)速度(%)

总资产(万元)18322310 3025 65.1 18.2

净资产(万元)10261429 1721 67.7 18.8

销售收入(万元) 949 1240 1413 48.9 14.2

产值(万元) 12961640 1536 18.5 5.8

毛利润(万元)152 195 254

67.1 18.7

净利润(万元)77 95

125

62.3 17.5

员工总数(人)132 160 193

46.2 13.5

管理人员(人)13 19

2 61.5 17.3

成本费用总额(万元) 475.91 629.68

862

81.1 21.9

工资福利总额(万元) 55.76

84.41107

91.9 24.3

资料来源:吉林省民营企业竞争力调查。

表2 民营企业家现从事行业情况

现从事 建筑

建材

机械汽车 纺织 医药

食品

养殖 零售 其他 合计

行业 制造配件 品

加工

种植 批发

人数8 13 7

5 2 7 9 2 4 6 63

比重% 12.70 20.63 11.11

7.94 3.17 11.11 14.29 3.17 6.35 9.52 100.00

资料来源:吉林省民营企业家调查。

表3 吉林省民营企业发展的制度和政策环境比较

指标分类A B C D

企业数 37213634

比重% 86.05 84.00 94.74 89.47

注:A:企业所在地政府已颁布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规定;B:企业所在地政府未作出限制民营企业发展的规定;C:举行民营企业和企业家评优活动;D:政府部门经常与民营企业家沟通、听取意见。

资料来源:吉林省民营企业竞争力调查。

一、吉林省民营企业发展主要问题分析

虽然近年来吉林省民营企业有了长足发展,但同南方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差距,这一差距归根结底表现在竞争力上。根据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研究课题组的计算(注: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研究课题组在借鉴国内外竞争力评价理论和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践,自行设计了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指数的计算方法。用文字表述其计算公式为:竞争力指数=总资产利润率指标(占40%权重)+销售收入的成长指标(占30%权重)+净利润的成长指标(占30%的权重)。),吉林省民营企业竞争力在四个省中是比较低的,仅高于四川省。根据我们所做的问卷调查以及相关研究的积累,多重因素制约着民营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1.产权结构与治理结构 企业治理结构的核心是企业的经营控制权及其配置。企业的治理结构是受企业的产权结构制约的。调查问卷显示,吉林省81家企业中35.6%仍属于家族制企业。如表7,约72.2%的企业总经理仍由企业主本人兼任。表8中,73%的企业其重大经营决策是由企业主本人作出的。可见,即使是公司制企业,大多数在本质上仍然是家族控制型企业。“在一定阶段,集权式治理结构和家族式管理,对于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并不是毫无意义的,相反,它可能更有助于形成民营企业的竞争力。但是,从长期发展和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竞争力角度看,民营企业从传统的家庭制转向现代制,势在必行。”(注:刘迎秋、徐志祥主编:《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报告》(No.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7、9页。) 吉林省民营企业如今已走过起步阶段,仍沿用家族式管理则会限制企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表4 吉林省民营企业家以前从事工作

以前从 国企

国企

教师

政府

农业

个体其他

合计

事工作 职工

干部 官员 工商户

人数

23 18 6 4 6 6

9 72

比重% 31.94 25.00 8.33

5.56

8.33

8.3312.50 100.00

资料来源:吉林省民营企业家调查。

表5 吉林等四省民营企业竞争力比较

省份企业数量

总资产净利润平均竞争力

贡献率成长率指数

吉林76 12.62 12.31 34.61

湖北17 11.63 14.70 38.85

四川17 9.91 12.60 33.88

浙江59012.33 12.87 37.07

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的吉林等四省民营企业问卷调查数据。

表6 制约民营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因素(单位:%)

可选择因素 吉林浙江四川湖北平均

人才短缺60.49

70.66

60.71

82.35

69.43

技术创新能力弱 27.16

41.15

21.43

41.18

38.86

自有资金不足44.44

31.48

67.86

47.06

34.65

融资困难35.80

36.89

50.00

58.82

37.77

经营管理落后11.11

16.52

17.86

11.76

17.53

政府政策调整8.6427.87

21.43

23.53

25.41

注:问卷规定回答该问题时,企业可做多重选择。该表引自刘迎秋、徐志祥主编:《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报告》(NO.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表7 吉林省民营企业经理人员的选择机制

指标

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

其他部门经理

分类

企业数 % 企业数 % 企业数% 企业数 %

A 39 72.2

5

13.52 4.20

0.0

B 1 1.94

10.84 8.31

2.9

C 1 1.90

0.0 3 6.32

5.7

D 1 1.90

0.0 1 2.14

11.4

E 1 1.91

2.7 1 2.12

5.7

F 11 20.4

27 73.03777.1

26 74.3

注:A:企业主兼任;B:企业主亲属;C:企业主友邻;D:亲朋好友介绍;E:政府官员介绍;F:社会招聘。

资料来源:吉林省民营企业竞争力调查。

表8 吉林省民营企业决策者

指标业主本人董事会集体

总经理副总经理

分类 企业数

% 企业数% 企业数 %企业数

A 27

73.0

2663.4

7 25.0211.8

B 10

27.0

1536.6

2175.015

88.2

注:A:重大经营决策;B:一般管理决策。

资料来源:吉林省民营企业竞争力调查。

2.人才短缺 企业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其内部管理水平,尤其是当企业从单一产品生产经营模式向跨行业生产领域转型,实行多元化发展时,离不开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市场开拓人才。吉林省约61%的企业认为制约民营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最主要因素是人才短缺,人才“招不来、用不上、留不住”。究其原因,一是人才市场发育不充分。现有劳动力市场或人才市场主要是提供一般性的、初级的或通用型人才,专门人才的中介机构比较少。二是吉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不理想,人才不愿意来。三是物质待遇和工资收入低,难以吸引人才。四是民营企业用人育人的机制没有形成,不能给人才发挥更大作用提供足够的空间。相当数量的民营企业过多地考虑成本和眼前利益,偏重于挖人才,自己培养人才的措施太少。另外,家族化的管理,也封闭了人才的引进,削弱了企业发展的后续力。

3.创新能力 “创新”指识别出一项在经济上有前途的变化,并且采取所有必要的措施来实现这种变化。(注:[美]威廉·鲍莫尔:《资本主义的增长奇迹》(中译本),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创新已成为企业有无竞争力和竞争力大小的一个重要标志和因素,任何一家企业离开了创新就不可能有持续的竞争力。从表9中可以看到,吉林省接受调查的56家民营企业中,75%的民营企业销售收入、投入比均超过了5%,可见,相当多的民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还是比较重视获得新技术的。然而吉林省在产品品牌创新、管理方式创新和激励手段创新等方面还是很欠缺的。(1)产品品牌创新。产品品牌是企业的形象,民营企业创名优品牌的过程,就是树立社会良好形象的过程,也是企业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吉林省民营企业知名的产品品牌却少之又少,这与其宣传力度不够,销售渠道单一有直接关系。调查资料显示,吉林省63.5%的民营企业没有自己的互联网站,17.1%的民营企业虽然有自己的互联网站,但并不及时更新。销售渠道主要是直销和通过批发商代理销售,占92.3%。(2)管理方式创新。从表10可知,五年来吉林省被调查的民营企业中46.2%的企业内部管理部门不曾变动过,55.9%的企业其管理层次不曾变动过,反映出企业管理方式的创新十分欠缺。(3)激励手段创新。调查发现,目前民营企业在激励员工创新的措施方面,发奖金、增加工资及其他物质奖励者居多,占总数的83.15%;采取精神鼓励、提拔重用所占比重也分别达到52.99%和54.35%。然而,创新收益分成这一重要手段使用率则仅占样本总数的17.8%。而吉林省创新收益分成这一手段使用率甚至还低于这个水平,仅占10.0%(表11)。

表9 吉林省民营企业新技术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

投入分类% 5以下

6—10

11—20 21—30 31—50 51以上

企业数 14 12 10 7

5

8

比重25.021.417.912.58.9 14.3

资料来源:吉林省民营企业竞争力调查。

表10 近五年来吉林省民营企业内部的管理部门和管理层次变更情况

指标分类 管理部门管理层次

企业数(家) 比重(%) 企业数(家) 比重(%)

明显增加15 38.5 10 29.4

明显减少6

15.4 5

14.7

不曾变动18 46.2 19 55.9

合计39 100.0 34 100.0

资料来源:吉林省民营企业竞争力调查。

表11 吉林省民营企业激励员工创新的手段

指标分类创新 发奖金、实物 精神鼓励 提拔重用 其他

收益分成 及增加工资

企业数 7 3114171

比重% 10.0 44.3 20.0 24.3 1.4

资料来源:吉林省民营企业竞争力调查。

4.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完善是企业发展的结果,也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完善的市场结构有助于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衡量市场结构是否完善的一个重要标准是企业两头在外的比重,比重高,说明市场结构较好。根据我们的调查问卷,浙江省41.51%的民营企业中利用外省原材料的比重超过50%,58.52%的民营企业其销往外省的产品所占比重高于50%。这两项指标都远高于吉林省,吉林省这两项指标分别是32.10%和30.86%,是四省中最低的,反映出吉林省的市场结构在四省中是最差的(表12)。

表12 吉林等四省民营企业原材料和产品两头在外情况

指标

吉林(81家)

浙江(610家)

四川(28家)

湖北(17家)合计(736家)

总数%

总数 % 总数 % 总数 %

总数%

企业来自外省的原材料所占比重

A

10 12.3599

16.23310.716

35.29118 16.03

B

2 2.47 77

12.62310.712

11.7684 11.41

C

3 3.70 55

9.02 310.710

0.00 61 8.29

D

1 1.23 88

14.43217.860

0.00 94 12.77

E

26 32.10251 41.15932.148

47.06294 39.95

企业销往外省的产品所占比重

F

6 7.41 71

11.64517.863

17.6585 11.55

G

4 4.94 22

3.61 27.14 1

5.88 29 3.94

H

1 1.23 28

4.59 00.00 1

5.88 30 4.08

I

1 1.23 31

5.08 27.14 2

11.7636 4.89

J

1 1.23 40

6.56 27.14 1

5.88 44 5.98

K

25 30.86357 58.5213

46.439

52.94404 54.89

注:A:来自外省的原材料所占比重低于10%;B:来自外省的原材料所占比重低于20%但超过10%;C:来自外省的原材料所占比重低于30%但超过20%;D:来自外省的原材料所占比重低于40%但超过30%;E:来自外省的原材料所占比重高于50%;F:销往外省的产品所占比重低于10%;G:销往外省的产品所占比重低于20%但高于10%;H:销往外省的产品所占比重低于30%但超过20%;I:销往外省的产品所占比重低于40%但超过30%;J:销往外省的产品所占比重高于40%但低于50%;K:销往外省的产品所占比重高于50%。

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的对浙江等四省民营企业竞争力调查问卷数据库。

5.融资难易度 在现行金融体制下,我国民营企业在其正常运营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融资渠道不畅,融资比较困难。根据我们对浙江、四川、湖北和吉林四省763家民营企业的问卷调查,34.65%的企业自有资金不足,37.50%的企业融资困难。造成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基本原因,首先是经济体制和制度的整体落后。一方面,我国的民营经济成为我国最先进入市场经济的一类经济成分。另一方面,我国整个经济体制的市场化程度,特别是金融体制和金融制度的市场化程度仍然很低,这二者之间的体制与制度方面的“落差”就形成了民营企业的融资“壁垒”。第二是资金供给总量不足和供给结构不合理。现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资本是最短缺的资源之一。资金供给总量不足造成几乎所有企业的融资困难,民营企业当然更难。第三是绝大多数稀缺资源包括资金被国有金融机构控制,其信贷配给又偏好于国有经济,从而使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更难获得国有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中,私营企业贷款满足率仅为60.4%,低于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属于很难获得贷款的弱势群体(注:参见《国际金融报》2002年8月22日。)。天生就有“融资缺口”,使一些较小的私营企业基本上得不到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第四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信用缺失”,加剧了民营企业的融资困难。一方面民营企业成为新的信用关系的缔造者,另一方面又确实是制造大量恶化社会信用的行为者,民营企业中的不轨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社会范围的“信用缺失”。但是,必须指出,在我国现阶段,由于人们把信用恶化现状过分地归咎于民营企业,从而进一步加大了民营企业的融资难度。从吉林省的情况来看,表13提供的数据表明,81.2%的企业认为获得资金有困难。据省民营经济局调查,吉林省民营企业建设资金和生产资金缺口达60%以上,全省27个县的民营企业因资金不足,闲置生产能力在30%以上(注:吉林省统计局编:《对我省民营经济发展的思考》,《统计分析》2004年第35期。)。我们的调研也表明,2002年吉林省民营企业市场化程度在全国排第20名,是浙江、湖北等四省中排名最低的(见表14),而民营企业融资难度也是四省中最大的(见表15),反映出吉林省金融市场化程度不高,这是导致其民营企业竞争力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表13 吉林省民营企业资金充足程度及获得资金的难易程度

指标分类A BC D

合计

企业数 1227

214

64

比重(%)18.8 42.2 32.8 6.3 100.0

注:A:企业自有资金充足,且获得其他资金也较容易;B:企业自有资金充足,但获得其他资金有困难;C:企业自有资金不足,且获得其他资金有困难;D:企业自有资金不足,且获得其他资金非常困难。

资料来源:吉林省民营企业竞争力调查。

表14 吉林等四省民营企业市场化程度比较(2002年)

省份吉林浙江湖北四川

市场化程度(满分为10分) 5.149.105.576.03

在全国排名 20 2

17 13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中国市场化程度最新报告》,2004年7月公布,参见国民经济研究所网页www.neri.org.cn/h-fenxi-b/2004/200407.pdf。

表15 吉林等四省民营企业融资情况比较

指标 吉林(81家) 浙江(610家) 四川(28家) 湖北(17家)

合计(736家)

总数% 总数%

总数% 总数 % 总数 %

A 9

11.11

205 33.612

7.14 4

23.53

220

29.89

B 1

1.2383 13.612

7.14 4

23.53

9012.23

C 12 14.81

113 18.524

14.292

11.76

131

17.80

D 5

6.1776 12.461

3.57 2

11.76

8411.41

E 20 24.69

28 4.59 2

7.14 2

11.76

527.07

F 13 16.05

71 11.640

0.00 1

5.888511.55

G 22 27.16

51 8.36 2

7.14 0

0.007510.19

注:A:国有商业银行贷款;B:地方股份制银行贷款;C:信用社贷款;D:企业内部集资;E:企业间拆借;F:向亲友借款;G:政府补贴或补助项目。

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的浙江等四省民营企业问卷调查数据库。

6.公共政策和制度环境 长期以来,涉及民营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和制度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系统性的“次国民待遇”问题。尽管从总体上说,近年来政府对发展民营企业的政策和制度已经大大改善,但由于人们在认识上存在的各种偏见根深蒂固,因此,民营企业竞争力的提升经常受到来自政策和制度的种种歧视。政策和制度上存在的地区性差异,在客观上也造成不同地区民营企业竞争力的差异。浙江民营企业发展快、竞争力高,主要原因是该省在制度和政策方面进行了创新,而吉林民营企业发展之所以落后,也同样是因为在政策和制度创新方面落后于浙江。从表16中不难看出,在问卷答案中,除在“政府是否已经颁布和出台过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政策”和“政府部门领导是否经常与民营企业家进行沟通”两个问题上,吉林表现出比浙江较好的制度与政策环境外,在其他所有问题上,问卷的回答均是浙江省高于吉林省。

表16 吉林等四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比较

项目 吉林(81家)

浙江(610家)

四川(28家) 湖北(17家) 合计(736家)

总数%

总数 %

总数% 总数% 总数%

A 61 75.31339 55.5710 35.71

6

35.29

416 56.52

B 6

7.41 391 64.1013 46.43

8

47.06

418 56.79

C 59 72.84404 66.2315 53.57

7

41.18

485 65.90

D 28 34.57294 48.2014 50.00

3

17.65

339 46.06

E 33 40.74223 36.5610 35.71

2

11.76

268 36.41

F 23 28.40225 36.8910 35.71

4

23.53

262 35.60

G 13 16.05271 44.434

14.29

2

11.76

290 39.40

注:A:已颁布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规定;B:举行民营企业和企业家评优活动;C:政府部门经常与民营企业家进行沟通,听取意见;D:税收减免优惠;E:减免各种收费和摊派;F:土地占用和使用优惠;G:贴息贷款支持。

二、进一步提升吉林省民营企业竞争力的建议

无论是实现长远目标还是解决当前主要问题,大力推动民营企业的发展都是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而民营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提升企业竞争力。

1.引导民营企业创新

(1)加快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已进入竞争力提升阶段,因此,应以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产权多元化为目标,有重点、分层次地引导民营企业跳出家庭经营、家族式管理的束缚,加快实施企业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改革,通过控股、参股、兼并、联合和产业协作组建企业集团,探索走产权多元化和资本社会化的路子,一定要在产权制度创新的基础上,重新构筑企业的治理结构。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机构,要通过建立健全董事会、重塑董事会与经营层的制衡关系实现全新的治理机制。推进企业由速度型向效益型、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加强民营企业园区建设和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及时帮助其建立党工团组织,推动两个文明建设一起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企业竞争制胜的前提是能够提供比竞争对手更为物美价廉的物质产品或服务,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有过硬的技术。技术创新是企业始终拥有先进技术的重要手段,民营企业特别是那些成长中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技术创新的投入和管理。企业可以通过制定技术创新战略,加大技术创新投入,调整现有技术创新的组织结构,包括建立企业研发中心,加强技术创新过程的协调与交流,包括与国内外的大学、科研机构建立新型的“产、学、研”联合模式等,使企业始终保持技术优势。有了过硬的技术作保证,民营企业就要注重新产品的开发,不断加大投入,创造名、特、新、优产品,争取在国内市场首先打响叫红,然后逐步走向国际市场。

2.加快人才建设

(1)加强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培育吉林省的名人。充分发挥工商联和行业协会的作用,通过适当的培训提高民营企业决策者的水平。一是知识水平。要大力创造条件,组织民营企业家参加有关企业经营管理、外贸、法律等知识讲座或培训班,组织企业家外出参观考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寻找差距。二是管理水平。要增强民营企业家的爱才、用才意识,实现由家族式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靠完善的制度约束人,有效的机制激励人,丰富的文化凝聚人,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民营经济竞争力。三是经营水平。尤其是骨干企业,应当关注其资产经营、资本经营决策,对明显不符合市场运行规律的决策应尽量劝阻,对可行的决策应积极联系专家进行缜密的论证,项目一旦上马要尽最大努力进行扶持,确保项目成功。可选择一些优秀企业家进行重点培训,并通过新闻媒体的宣传,使之成为著名的民营企业家,成为民营企业学习的典范。

(2)重视人才的引进、培养和有效使用。课题组认为,民营企业需要转变理念,在对待人才方面要采取更开明的态度,采取物质的和精神的手段留住人才、引进人才,并将各类人才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借鉴紫光集团的经验,企业应注重人才的微观培养。除了组织员工参加各种专题学术讲座、技术交流、政策法规培训、出国考察和直接派往国外大学进行深造外,还可举办青年干部沙龙、集团核心组会或总裁办公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为他们提供参与决策的机会和场所。此外,企业还要营造全员的创新环境,采取不同手段激励广大员工的创新激情,在注重传统的物质和精神鼓励的前提下,要积极探索采用创新收益分成这一新的激励措施。

3.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改善发展环境

吉林省民营经济的发展和民营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不仅要靠企业自身的努力,还要靠政府的积极、适度的引导和扶持。

(1)科学定位政府角色,辩证处理“有所为有所不为、有进有退”的关系。缩小政府调节和直接干预的范围,扩大市场调节的范围,提升政府实施宏观调节的能力。政府主要是完善市场规则、纠正市场失灵、提供公共产品,通过市场对企业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干预,达到有效调控的目的。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凡属应由企业自主决定的事项,不再进行审批;可由市场自发调节的,由市场调节;不需要事前审批的,改为备案或事后监督。依法执政,政府管理行为必须以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不能超越法律、法规、规章的限制任意发挥,也不能放弃法律、法规、规章所规定的职能,“无作为”或“有选择”地行使。要完善政务信息公开制度,规范行政行为,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政府办事透明度和工作效率,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

(2)加强对民营经济发展的综合协调。当前,民营企业正面临着结构转型、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政府部门首先要抓好产业布局的协调工作,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按照市场需求引导民营企业进行项目投资,避免项目的重复建设。应鼓励民营企业从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粗放经营模式转向低耗能、低污染和高附加值的集约经营模式,依托老工业基地的科教优势,鼓励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培养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竞争力的民营科技企业;其次,要抓好产业升级的协调工作。必须破除均衡式发展思想,政府按照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有序发展的原则,通过财政贴息、税收、技改贷款等政策措施,有步骤、分层次地推进民营企业的产业升级,借助老工业基地的产业基础和优势,引导民营企业进入农业产业化主战场,引导民营企业依托汽车、精细化工与合成材料、现代中药、光电子等重点产业,培育一批经济实力强、技术水平高、地区经济特色突出的大型民营企业,从而带动民营经济整体升位。第三,大力抓好外向型民营企业的培育,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到外省市场甚至国际市场上去经风雨、见世面、求发展,实施跨地区、跨行业兼并联合,改善其市场结构,形成一批知名度高、国际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帮助民营企业申办外贸经营权的服务力度,指导帮助其尽快创造条件获权,要认真落实国家扶持中小企业扩大出口的各项优惠政策,对民营企业平等对待,一视同仁。

(3)强化社会诚信意识。诚信是市场经济的通行证,也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应从政府、企业、个人等三大体系入手,构建社会诚信体系。建立政府主导的信用评价机构和机制,对民营企业信用状况作出真实可靠的评估,为企业间的交易和企业关联部门提供企业信用信息,解决企业失信无法界定、逃避信用无法惩罚、企业守信难于得到肯定和取得市场便利的问题。同时,还要构建诚信奖惩机制,对讲诚信的企业、个人以及其他机构,给予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鼓励和奖励。对于不讲诚信的企业、个人以及其他机构,给予严厉惩处。政府要鼓励并参与建立权威性征信公司,建立个人和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向社会提供有效信用信息资源。

(4)充分发挥和有效利用行业协会的自律管理。按照市场经济原则,鼓励和帮助那些已进入产业集群初级阶段的企业建立自己的行业协会。政府通过行业协会传达国家的方针政策,表达政府的意图,行业协会通过对本行业内企业的引导、督察,规范其行为,促进其进步和提高。

4.拓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

(1)一是按照市场机制的内在要求,进一步深化国有商业银行和整个银行体系的改革,逐步实行浮动利率,实现市场资金投向的市场导向,摒弃国有商业银行的唯成分论(是否国有企业)和大宗金融服务效率论以及服务于大企业的倾向,设立专为民营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窗口和金融机制。引导商业银行将信贷资金定位在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层面上,提高对民营经济信贷支持的比重,对规模大、后劲足、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的重点企业给予支持。(2)政府出资组建各级贷款担保机构或积极促成民间互助型担保机构,为中小民营企业信贷需求提供系统性担保,这样既可解决中小企业信贷担保难的问题,又能降低金融部门的信贷风险。(3)建立发展短期拆借的互助基金。吉林省目前已成立类似的互助会,但规模不大,资本有限,应通过股份制的方式把它发展成为一种产业基金。(4)建立经营风险投资基金。组织有实力的民营企业通过战略联盟,投资组建风险投资公司,对科技创业项目进行风险投资。(5)建立社区性中小型银行,为民营中小企业提供直接金融服务。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不健全,只有大银行,缺少小银行。货币的流通缺少传导,无法形成完整的货币乘数,从而也就很难形成有效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结果难免出现大银行有钱贷不出去,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缺钱却贷不到款的现象,以及与此相关的货币政策无法传导、从而最终形成货币政策失灵的现象,等等。因此,除了建立有自主决策权的大型银行外,大量建立社区性中小银行、特别是小银行,势在必行,也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急需,更是全面提升民营企业竞争力的一个客观需要。(6)建立民营企业发展基金。浙江省每年都从财政拿出2亿元左右设立此基金,而吉林省目前尚无动作,可考虑采用股份制的形式建立民营企业发展周转基金。(7)试行以特许经营权质押的贷款。即把预期收益比较稳定的设施项目,以政府授予的特许经营收费权和收益权为质押,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

注释:

⑦“融资缺口”一词最早出现于1931年英国议员Mcmillan向国会提供的关于中小企业问题的调查报告,他发现当企业需要的外源资本的规模低于25万英镑时,很难在资本市场上融到资金,从而形成中小型企业的“自然融资屏障”,这主要是由于中小型企业拥有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特别是商誉)较少,从银行获取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的能力有限,企业又达不到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的要求,从而也难于获得风险资本的支持。

标签:;  ;  ;  

吉林省民营企业竞争力调查_企业创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