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周围血管疾病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10月接收的260例老年周围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将患者分配为两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对研究组的手术前期、手术过程中和手术后的临床护理与对照组的术前和术后的护理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是94.61%;对照组总有效率是76.15%,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周围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的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治疗疗效,促进患者康复,应在临床上进行应用。
【关键字】 老年周围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4-049-01
我院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10月接收的260例老年周围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分析,探讨老年周围血管疾病应用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价值,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10月接收的260例老年周围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30例,所有患者均经过标准的诊断标准进行确诊。研究组男性患者98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是(73.9±5.3)岁。
进行主髂动脉狭窄闭塞介入治疗的有37例,进行深静脉血栓有58例,进行股胴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有35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0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为61-83岁,平均年龄是(75.1±4.2)岁。进行进行主髂动脉狭窄闭塞介入治疗的有41例,进行深静脉血栓有62例,进行股胴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有2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研究组在手术前、手术过程中和手术后进行临床护理,对照组采用术前和术后的护理。
1.2.1 术前护理 患者对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不了解,容易出现恐惧、焦虑的情绪。护理人员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向患者介绍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应用价值和效果,耐心稳定患者情绪,使患者能够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1]。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应做好基础护理工作,让患者保持卧床休息,将下肢抬高,保持膝关节屈曲,使患者体液回流,减轻水肿和疼痛。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控制,嘱咐患者饮食清淡。
手术前期,对老年周围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清理肠道准备,在给与患者泻药时应注意用药量。并为患者做好皮肤准备,常规准备是在腹股沟区域进行。对患者进行常规留置尿管,并注意置尿管的力度。手术前,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常规过敏试验,并在术前两个小时,遵医嘱为患者补液约800ml[2]。手术前发现病变涉及到主髂动脉时,应准备血液,在进行管腔内介入手术前3天,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服用前应注意患者能否服用相关药物。
1.2.2 术中护理 手术过程中,首先确认患者的基本信息,确认患者的备皮情况、碘过敏试验和血管造影影像资料,确认置尿管通畅,并放净尿液。护理人员应保证无菌操作,根据手术的实际需求,放置相应手术器材,确认这些器材仪器的正常运行。手术进行过程中,保证手术室环境安静,无刺激性因素。进行麻醉的时,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稳定患者情绪。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可能因紧张过度或麻醉效果不足而产生强烈的应急反应,血压升高,护理人员应立即配合医生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注意给予患者降压药和镇静镇痛药物的用量。对患者的血氧、血压、心率指标进行密切关注。
1.2.3 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护,手术完成后12小时内,每隔半小时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包括血压、脉搏、呼吸和心率等,直至各项指标稳定下来。每隔6小时测定患者病患部位与健康部位平面的周围长度,做好消除肢体肿胀的护理工作[3]。在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应嘱咐相关的注意事项,进行适量的活动,出现不适情况立即到医院就诊。
1.3 评判指标优良效果:手术成功,患者疾病肢体静脉回流恢复正常,没有出现并发症。一般效果:手术成功,患者疾病肢体静脉回流恢复正常,出现并发症,如急性血栓等,经护理后好转。无效果:患者疾病肢体静脉回流不畅,或者出现严重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对采集到的两组数据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两组经过不同的护理方法效果对比如表1。经过分析表明研究组取得的优良效果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护理效果对比[n(%)]
3 讨论老年人是周围血管疾病的主要发病人群,该疾病能够引起静脉曲张或者肢体动脉栓塞,影响了患者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对患者有很大的危害。因此,对老年周围血管疾病的治疗和相应的临床护理愈加重要。对老年周围血管疾病进行治疗的传统方法主要是采用单纯的抗凝治疗和经周围静脉溶栓的治疗方式,这种方式消栓效果较慢,而且血栓的再次发生率较高[4]。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主要是对主髂动脉和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进行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术,对深静脉血栓进行下腔静脉造影与滤器植入术。老年周围血管疾病多发人群主要是老年人,身体素质较差,多伴有其他疾病[5]。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在术中加强护理,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相应项目的操作,显著的提高了治疗效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4.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6%,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采取老年周围血管疾病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具有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 陈伟华.老年周围血管疾病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J ] .护士进修杂志,2011,28(13):1220-1221.[2] 丁金环,董晓萍,路桂梅.老年周围血管疾病85例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4,32(19):61-63.[3] 张世杰. 周围血管疾病发病原因探讨及防治[ J ] . 医药论坛杂志,2012,12(03):126-127.[4] 赵伟华,鲁宁,张广海,等.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J ] .中国伤残医学,2013,15(08):484.[5] 吴展,张丽颖,张继辉.周围血管病的护理体会[A].中华中医药学会,2013,13(06):3.
论文作者:杜嫩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7月第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30
标签:患者论文; 血管论文; 疾病论文; 老年论文; 介入治疗论文; 手术论文; 效果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7月第1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