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企业绩效评价理论与实践的比较_业绩评价论文

企业业绩评价理论与实践发展的中西方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西方论文,业绩论文,评价论文,理论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就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生产目的,运用特定的指标和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做出的一种价值判断。它是企业管理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即为企业管理者和全体职工指明了组织发展的方向,也为激励机制有效运行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从近年来中外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中可以看出,业绩评价体系在经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我国的业绩评价理论发展较晚,有关实践也尚处于初级阶段。

本文将通过比较中西方业绩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过程,分析我国在构建业绩评价体系过程中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

一、西方企业业绩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西方企业业绩评价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即成本业绩评价阶段、财务业绩评价阶段和综合业绩评价阶段。

1、成本业绩评价阶段(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

18世纪后期工厂制度产生,但由于当时生产规模小,管理水平低,企业经营思想是以收入弥补成本,会计核算也仅仅是简单的以计算盈利为目的。为了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企业主尽量减少生产消耗,提高生产效率,以取得更多的利润。因此,这一时期企业基本上是以成本指标为核心来评价业绩的。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资本家不得不尽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以成本核算为主的事后控制反映迟钝,已不能满足有效控制成本的需要。“泰罗制”的推行,使劳动条件和劳动定额有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工人的操作方法、工具、材料、机器以及作业环境逐渐标准化。此后,亨·甘特又把标准人工成本法推广到材料和制造费用的成本管理中。1911年,美国出现了最早的标准成本制度。标准成本及差异分析制度的建立,不仅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更重要的是它使成本管理由被动的事后反映变为主动的事前预算和事中控制,真正达到了对成本进行监控的目的。这一时期的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变为主要是以标准成本指标为依据,形成了标准成本业绩评价方法。

2、财务业绩评价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90年代)

进入20世纪,众多涉足若干经营领域的综合性大企业迅速发展起来,其庞大的规模,复杂的管理组织及层次,要求提出更有效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以协调内部多种经营活动。这一时期,杜邦公司公设计出了多个重要的经营和预算指标,其中包括投资报酬率(ROI),该指标又可分解成两个重要的财务指标——销售利润率和资产周转率,这三个指标共同为企业整体及部门的经营业绩的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标志着财务指标评价体系基本形成。

20世纪前半期,母公司多借助于“投资中心”或“利润中心”实施对子公司的管理与控制,它们对子公司的现金流量的关注程度远远胜过对业绩评价的重视,因此此时运用得比较广泛的财务评价指标是销售利润率。但是对于分散化经营的企业集团来说,取得规模经济收益才是其最终的经营目的。而单纯依靠销售利润率无法对投资项目的取舍及其业绩进行评价和比较,由此又引入了剩余收益等项指标。

20世纪后半期,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充,出现了净资产回报率、每股收益率(EPS)、现金流量和内部报酬率(IRR)等,其中经营利润和现金流量最为重要。而到了80年代,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出现了非财务指标,并且其地位不断提高。因为财务业绩指标更多的反映企业的短期财务业绩,而不能体现长期的竞争优势,以它为标准会导致企业的各种短期行为;同时,财务指标易被操纵,如果以它作为对管理层评价及补偿标准,无法实现恰当的激励。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非财务指标包括产品生产周期时间、客户满意程度、保修成本等。应该说,非财务指标的引入对业绩评价体系来说是一个重大的飞跃。但是,此时的业绩评价体系建立的出发点仍是企业内部的生产管理问题,而不是客户的要求,且管理层激励机制的所依据的主要指标体系中,始终未出现合理的非财务指标。因此,这一时期是以财务指标为主、非财务指标为补充的财务业绩评价时期。

表 工商类竞争性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

(财统字[1999]2号 关于印发《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的通知)

3、综合业绩评价阶段(20世纪90年代)

近些年,经济全球化趋势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从战略的高度考虑企业的长期目标和短期发展。而业绩评价体系作为企业行为的具体指导系统也必须符合并服务于企业的战略目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的决定因素不再仅存于企业的内部,而是受到内外部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所有这些因素都应在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中得到充分体现。此时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出发点就从企业内部的生产问题转移到了内外结合的战略管理角度上来。到目前为止,公认的较为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就是卡普兰等设计平衡计分卡。它从财务、客户、内部经营过程和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考虑,通过因果关系链把任务和决策转化为具体的目标和指标,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进行有机地结合,而这些转化与结合的关键就是战略与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平衡计分卡就像一个活的组织,其中的各个指标相互联系,相互牵制,又具有极强的灵活性;而在此之前的评价指标则更像是“散落的零件”,未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平衡计分卡为代表现阶段的业绩评价体系已经跳出了财务核算的范围,而是站在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评价企业业绩,它覆盖了采购、生产、销售、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系统、企业文化等等企业活动的各个方面,因此是一个综合的业绩评价体系。

二、我国企业业绩评价理论的发展

90年代前,与计划经济相适应,我国形成了以产值、产量、企业规模等为重点的国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且侧重于实际数与计划数的比较。这一时期的企业财务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有:固定资产产值率、定额流动资金周转天数、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利润总额完成率、销售成本利润率、销售利润率、资金利润率等。1992年,国家计委、国务院生产办、国家统计局联合下发了工业经济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包括6项指标。1993年财政部颁布《企业财务通则》规定了8项财务评价指标,分别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获利能力方面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全面、综合地评价。1995年,财政部又发布了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包括10项指标。1999年6月,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国家计委联合颁布了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包括8项基本指标、16项修正指标和8项评议指标,将部分非财务指标纳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之中。(见上表)

三、业绩评价理论的中西方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将以上中外企业业绩评价理论的现阶段成果相比较,不难看出我国现有业绩评价体系仍是一个以财务指标为主的业绩评价体系,其主要缺陷有:

1、未形成完整的、有机的业绩评价体系,各项指标只是被生硬的拼凑在一起,缺乏必需的内部联系;2、指标的可操作性差,尤其是部分非财务指标过于综合,并且基本依靠定性分析确定,主观因素影响过大;3、经营风险控制、客户及成长发展方面的有关指标不够充足;4、绝大多数指标仍以事后评价为主,不能为企业管理提供必要的指导;5、固定权重不能满足多重评价的需要,部分指标权重设计不合理(例如,从国家利益角度考虑,应增大资本金的保值增值指标的权重;但从企业角度考虑,应更加注重企业长期发展的能力指标);6、以静态指标为主的业绩评价体系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等等。

其实,从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展过程看,导致上述缺陷的最根本原因就是评价主体的问题。我国业绩评价工作以政府行为为主,业绩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基本上都是由国家统一制定,并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让企业被动的去执行。但是,任何指标体系要想充分合理的反映企业业绩,都必须是依据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制订,它应该是企业为加强经营管理而产生的自发行为,只有企业最了解自身的情况,政府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制订出行业、或部门的统一的业绩评价体系。只有当企业自身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时,才可能制订出合理的业绩评价体系。当然,不同企业的评价体系可能差别较大,相应的会缺乏横向可比性;但它作为企业管理系统一部分,本身就应该符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这时我们只能说“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因此,政府在业绩评价工作中的角色应该有所转变:

1、积极培育企业建立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积极性,让企业成为业绩评价体系中的主角。政府不再直接参与指标体系的制订,但要对指标体系制订的合理性给予评价和支持。

2、为企业建立业绩评价体系建立良好的基础支持。虽然指标的设定主要由企业来完成,但指标的实现情况需要通过大量的横向、纵向比较来评价,其中所必需一些行业数据、历史数据只能由政府来提供。

标签:;  ;  ;  

中西方企业绩效评价理论与实践的比较_业绩评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