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血透患者心理症状的观察与护理对策论文_袁慕玲

冷水江市人民医院 417500

【摘 要】目的:观察尿毒症血透患者的心理症状,并分析护理对策。方法: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70例尿毒症患者分为两组,采用90项症状清单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A组予以常规护理,B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针对性干预措施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及恐惧状况。结果:两组护理后SAS评分和SDS评分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恐惧I级和III级占比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可对尿毒症血透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进行改善。

【关键词】血透;尿毒症;护理

尿毒症血透患者的心理状况比较复杂,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改善其不良心理,对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1]。本研究以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尿毒症患者为对象,对其心理症状进行观察,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就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尿毒症患者共70例,均采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患者各35例。A组患者:男20例,女15例;年龄35-68岁,平均年龄(42.8±6.5)岁;血透时间0.6-5年,平均时间(1.6±1.2)年。B组患者:男19例,女16例;年龄34-67岁,平均年龄(42.2±6.8)岁;血透时间0.7-6年,平均时间(1.8±1.0)年。比较A组和B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①心理调查[2]: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调查,两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负性心理,因子得分从低到高依次为偏执、恐怖、敌对、失眠、焦虑、人际关系、抑郁、强迫症状、食欲下降。②护理方法:A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B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针对患者出现的焦虑、抑郁、偏执等异常心理,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护理。

1.3评价标准

①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程度进行测量[3]。②参照文献标准[4]比较两组患者的恐惧状况,无恐惧为I级;有恐惧,试图回避为II级;恐惧、烦躁程度明显,尽力回避为III级。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数据,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x2和t进行检验,P<0.05说明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状况的对比

比较A组和B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态,两组护理前SAS评分和SDS评分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SAS评分和SDS评分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3.1护患关系的建立

SCL -90量表提示,A组和B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负性心理,包括偏执、恐怖、敌对、失眠、焦虑、人际关系、抑郁、强迫症状和食欲下降。针对患者出现的上述心理反应,护理人员应重视其面临的挫折感,也要重视其自身的性格特点。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善于从患者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以积极、热情、真诚的态度对待患者,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责任护士与其加强进一步交流和沟通,向其讲解心理健康状态与疾病康复的联系,以此鼓励患者面对现实状况,学会情绪的自我控制和调整。

3.2抑郁和焦虑状态

尿毒症血透患者的治疗时间较长,多数患者对自身疾病和血透治疗的认识不足,悲观、失望等心理状态的发生导致其出现焦虑、抑郁情况。护理人员需要耐心倾听患者的不同需求,向其讲解疾病和血透治疗的相关知识,使其能够正确对待自身疾病的发展及治疗。同时,组织血透治疗效果良好的患者向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交流,帮助正在进行治疗的患者减轻内心痛苦和负性情绪。

3.3恐惧状态

多数血透患者初次接受治疗,因文化程度低,缺乏对血透治疗的足够认识,易出现恐惧等不良心理。护理人员应采取亲切、和蔼的语言帮助患者稳定情绪,并鼓励患者诉说自身的内心感受,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调节,逐渐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3.4悲观和失望状态

尿毒症患者血透时间延长、痛苦加剧、合并症不断出现,易使患者出现失望、悲观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在护理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言行举止,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的同时,尽量满足其生理及心理方面的需求。与此同时,提高患者对自身价值的认识,确保其产生一定的舒畅感和满足感,逐渐树立患者战胜疾病、回归社会的信心。

3.5家庭及社会支持

在给予患者鼓励和安慰的同时,调动家属及朋友等相关人员,给予尿毒症患者倾诉与宣泄的机会,使其心理逐渐舒畅;家庭及社会支持可促使患者的不良情绪进一步趋于稳定,对其回归社会具有较大帮助。

本组结果显示:B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和SD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A组患者(P<0.05)。B组护理后恐惧I级占比45.7%,高于A组的20.0%;恐惧III级占比5.7%,低于A组的22.9%;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研究表明[5]:尿毒症血透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症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后,患者的心理状况显著改善,且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说明针对尿毒症血透患者出现的心理症状,应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护理干预,稳定、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由此为患者血透治疗的顺利进行、病情的有效康复、生活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佳.心理干预对老年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10(10):473-473.

[2]齐士君,刘旺兴,田小莲等.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的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1):92-93,96.

[3]张宇平.心理护理在长期血透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5,10(18):139-140.

[4]罗海萍,李玲君,王竞华等.尿毒症病人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对策探讨[J].母婴世界,2015,12(6):331-331.

[5]汪海燕,王铁云.腹膜透析患者转血液透析的心理状况分析与对策[J].医药前沿,2013,20(16):7-7.

论文作者:袁慕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6年5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7

标签:;  ;  ;  ;  ;  ;  ;  ;  

尿毒症血透患者心理症状的观察与护理对策论文_袁慕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