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捐赠弱化的文化解读_中国家庭论文

中国家庭捐赠弱化的文化解读_中国家庭论文

对中国家庭养老弱化的文化诠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家庭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家庭养老何以弱化?从文化角度来说,是因为中国家庭养老正在从文化为主的模式转变为行为为主的模式。换言之,即成为文化依托不足的行为模式

1 从历史上看,中国家庭养老之所以绵延千载,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构建了能够规范其行为模式的文化模式。

1.1 中国家庭养老的文化模式表现为崇老文化。

崇老文化的要素包括“三点两线”。“三点”是指老年人,子女和社会。“两线”是指父子之间的纵线关系和家庭与社会之间的横线关系。“三点两线”,点线交合,纵横交错,共同构建了中国家庭养老的文化依托。

在“三点”关系中,老年人呈现“老则贵”的观念,坦然承受着子女们的侍奉。〈礼记〉,〈家训〉中对此多有记载。〈睡虎地秦墓竹简〉中保存的父亲请求处死或流放不孝之子的几个案例(注: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则从负面衬托出老年人对“老则贵”观念的肯定和维护。子女们呈现出“唯父是从”的观念。从孔夫子的“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到宋代的“不用父言,便是忤逆不孝”,均勾划出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礼记〉中对子女的诸多限制,无不将父母的意志作为家庭的唯一意志,子女也无不将自己的意志完全纳入父母的意志之中。社会呈现出“以老为尊”的观念。高成鸢同志所著〈中国的尊老文化〉收集了丰富而生动的有关史料。“以老为尊”的社会观念,实际上是营造中国家庭养老所需的社会舆论和社会环境的思想基础。

在“两线”关系中,父子之间是一种反馈式的血缘关系。在传统生产方式的环境中,父母们既然养育了子女,那么老年父母接受子女的侍养,自然是天经地义的;子女们既然受恩于父母,那么侍养父母,遵从父母的意志,自然也是顺理成章的。所以,父子之间的纵线关系奠定了“老则贵”和“唯父是从”观念的基础。家庭与社会之间是相互依存的政治关系。家庭内父子关系是社会上君臣贵贱关系的根基,社会上君臣贵贱关系则是家庭内父子关系的映象。所以,家庭与社会之间的横向关系决定了“以老为尊”,“唯父是从”观念之间的依存联系。

崇老文化实际上是由老年人的“老则贵”观念,子女们“唯父是从”观念和社会上“以老为尊”观念组成的。父子之间的关系和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则分别构建了三观念的内在联系及其必然性。

1.2 崇老文化对中国家庭养老具有多项功能。

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会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同样,崇老文化形成之后,也必然会对中国的家庭养老产生巨大的依托作用。

这种依托作用,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正名。中国人是重名的,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对待老年人,历史上出现过两种态度,一是杀老,二是养老。崇老文化则将养老作为家庭的主要职责之一,使老年人名正言顺地接受子女的侍养。

第二,导向。崇老文化,一方面以“经”的形式具体规定了家庭养老的内容,如,〈孝经·纪孝行章〉规定,“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尚全,然后能事亲。”其中,既讲到老年人的赡养问题,也讲到老年人的医疗问题,既讲到老年人的日常家居问题,又讲到老年人的后事问题,基本上概括了家庭养老的主要方面。一方面强调了家庭养老中的精神目标,即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规范人们的思想。〈论语〉中明确指出,“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可以说,中国家庭养老的特征,即,注重物质赡养更注重物质赡养所体现的观念,由崇老文化得以规范。

第三,监控。崇老文化对中国家庭养老具有监控和保证的作用。从直接作用来说,主要是通过纵线关系实现的。如,在养老过程中,对“老则贵”和“唯父是从”观念的强化。从间接作用来说,主要通过横线关系实现的。如,社会的舆论压力和相关政策。等等。

第四,强化。由于崇老文化将崇老观念和价值观赋予中国家庭养老,因而使家庭养老的家庭行为转变为社会行为,短期行为转变为世代相继的行为,偶然性行为转变为必然性行为,随意性行为转变为规范性行为。这样,家庭养老已不再是可做可不做的问题,而是必须做而且必须做好的问题。

1.3 前述说明了崇老文化的构成要素及其对中国家庭养老的依托关系,反映了两者之间不可或缺的联系。

2 从当前看,中国家庭养老之所以弱化,主要原因之一是崇老文化衰退,新的文化依托尚未完全形成。中国家庭养老变化为行为为主的模式

2.1 崇老文化的衰退

中国家庭养老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稳固阶段(解放以前),变化阶段(解放以后至改革开放前)和动摇阶段(改革开放后)(注:姚远.从运行环境的变化看农村家庭养老的发展.人口研究,1997;6)。

在三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家庭养老的形式始终存在,但其文化内核——崇老文化的“三点两线”则随社会的变革而变化。

老年人方面。从被动地消极养老趋向主动地积极养老;“老则贵”的观念依然存在,但已大为淡化;地位的高不可攀已为“平等一员”所替代。有学者认为,传统社会将老年人从人推向了神(注:张铭远.中国人的人生曲线.人大出版社,1989)。现在,我们可以说, 老年人又从神回归了人。

子女方面:养老,敬老,但不拘泥于传统形式;“唯父是从”的观念转变为追求个人发展;绝对服从变为平等对话。简言之,侍养父母不再构成子女生命的主旨。

社会方面:以老为尊,但不绝对化,也不再与政治思想相联系,回复其道德本位。而道德是缺乏足够约束力的。

老年人,子女和社会三方面的变化,直接导致父子关系和家庭与社会关系的弱化,从而促成崇老文化的全面衰退。如果将崇老文化视为一个系统,那么,正是这个系统结构从优化到劣化的组合,造成了整个系统的动摇。

2.2 中国家庭养老走向行为为主的模式

前面讲过,崇老文化对中国家庭养老有正名,导向,监控和强化的作用。这些作用随崇老文化的强化而强化,随其衰退而弱化。因此,当崇老文化面临社会发展的巨大冲击而步步衰退之时,作为其作用对象的中国家庭养老,其崇老文化的色彩也逐渐淡化,日益显现出行为模式的特征。

第一,在功能上,重视现实的养老行为,如物质赡养,日常照料和精神慰藉,不再刻意追求其蕴含的精神目标。

第二,在形式上,呈现多样化,如合居养老,分居养老,雇人养老,委托养老,协议养老,等等,不再拘泥于单调的传统居家养老和子女养老。

第三,在性质上,体现为家庭事务,而非社会职责。换句话说,养老的形式,程度和目标基本上由家庭自行决定,没有一个统一的社会标准。

第四,在效果上,具有明显的差异。老年人状况,子女状况,甚至社会的相关政策,都会对家庭养老的效果带来影响。

中国家庭养老从文化模式向行为模式的转变,增大了其随意性,因而养老的功能也大为弱化。

3 面对“未富先老”条件下的人口老龄化浪潮,一个重要措施就是保持中国家庭养老的功能,由此提出了解决中国家庭养老弱化的问题

如何才能解决中国家庭养老弱化的问题?

从文化角度来说,有两点需要注意。

第一,应认识到,中国家庭养老的弱化是中国传统家庭养老的弱化。

马克思在讲到艺术变迁时指出,“希腊人……的艺术对我们所产生的魅力,同它在其中生产的那个不发达的社会阶段并不矛盾。它倒是这个社会阶段的结果,并且是同它在其中产生而且只能在其中产生的那些未成熟的社会条件永远不能复返这一点分不开的。”接着,马克思又比喻说:“一个成人不能再变成儿童,否则就变得稚气了”。(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恩选集,2:114)依据这个思想,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中国家庭养老的弱化是中国传统家庭养老的弱化,而不是中国现代家庭养老的弱化。中国传统家庭养老是同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文化形态相一致的。因此其功能是有局限的。对于发展中的现代社会来说,中国传统家庭养老的弱化是必然的,而且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正是中国传统家庭养老的弱化,提出了建立中国现代家庭养老方式的必然性。

第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敬老养老文化。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敬老养老文化应该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既要汲取传统崇老文化的合理内核,又要反映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汲取崇老文化的合理内核方面,应注意培养敬老养老的家庭美德,积极构建敬老养老的社会观念。在反映社会主义实践方面,则应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人口老龄化角度去考虑。

第二,具有更广泛的内涵。在性质上,属社会主义文化。在思想上,建立以老年人为对象的社会观念,如正确评价老年人,正确认识老年期,等等,在文化规范的行为上,既要经济赡养,也要精神慰藉等。

第三,为家庭养老提供可靠的保证。具体来说,促进物质赡养,精神慰藉和日常照料一体化,促进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一体化,促进思想教育,制度规范和法律约束一体化。

总而言之,文化依托是保持中国家庭养老功能的重要因素。离开了文化的导向,监控和强化作用,家庭养老就很难维系。纵然维系了,也很难确保老年人拥有一个高质量的晚年生活。在我国目前城乡所出现的厌老,弃老和不养老的现象,从根本上说并不能完全归诸经济因素,还应从思想建设,道德建设和敬老养老文化建设方面进行思考。

收稿日期:1998—04

标签:;  ;  ;  ;  

中国家庭捐赠弱化的文化解读_中国家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