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的就业效应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旅游业论文,效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旅游业的就业作用
旅游业是以旅游活动为中心形成的多个产业边缘组合行业,涉及旅行社、饭店、交通运输等多个行业。根据产业联系效应理论,旅游产业的后向联系较强,其发展会对相关产业产生较强的刺激作用,从而创造就业机会。自1996年始,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上提供就业岗位最多的产业。据WTFC/WEFA预测,从2000—2010年,旅游业的直接间接产值将占世界GDP的11.7%,并将提供2—2.55亿个就业机会。
我国旅游业自改革开放以来迅猛发展,总收入以年均近12%的速度递增,提供了大量工作岗位。最近10年中,旅游业直接或间接吸纳了3500多万人就业。据WTTC预测,到2010年,我国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将达到1900万,间接就业人数达到6900万。
尽管旅游业创造了大量就业,但由于自身特点决定,旅游就业与传统就业存在差异,因此应具体分析客观看待旅游业的就业作用。
二、旅游就业的性质
1.季节性属性。由于旅游的季节性较强,旅游就业呈现季节性和兼职工作特点。因此,在许多发达国家被认为是提供最低工资的“低保”工作,而不是传统产业提供“正常生活的工作”(Barrent,1987A)。原因在于:季节性使员工对工作和收入有不安全感,员工与企业之间难以达成长期契约关系;长期工的流失率较高,对企业缺乏忠诚度;同时,由于旅游就业往往集中于低技能行业,这类岗位薪酬较低,面临的职业培训机会较少,导致旅游的就业作用在很长时间里不被发达国家所重视。
2.从业人员特点。由于旅游业的主要相关行业住宿业、零售业等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专项技能要求不高,因此成为妇女、年轻人等低素质劳动力就职的主要行业。有数据表明,妇女在旅游就业中的比重达53%(Barrent,1987B);青少年的比例为21%,而在全社会所有行业的比例为8%(Neal,1995)。旅游岗位为青年人提供了获得经验的机会,为其向上晋升奠定基础,但也因此导致旅游行业员工素质始终处于较低层次。在某种程度上,旅游业成为吸纳弱势群体就业的“储物罐”。
3.产业结构发展趋势决定旅游就业的比重趋于下降。研究表明,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然后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并且第三产业将在国民经济中逐渐居于主导地位,美、日、欧盟等国产业结构调整中劳动力转化也证明了这一点。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动趋势表明,当人均收入处于较低水平时,商业、旅馆业的产出比重较高;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上述产业的产出比重逐渐下降,运输、仓储的比重也趋于下降,通信、金融、房地产等新兴服务业的比重持续上升。也就是说,旅游业在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具有阶段性。由于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较低,第三产业中的各个行业都有较大发展空间,但是随着经济总量的提高以及其他新兴产业的发展,旅游就业在总就业量中的比重将会下降。
三、旅游就业类型及工资水平
由于旅游产业是多个产业的边缘组合,对旅游就业类型的分析也因缺少标准产业分类(SIC)而变得困难。与其他产业不同,旅游带动的直接和间接就业岗位主要是为旅游者提供必要商品和服务的工作,因此就业岗位通常没有清晰明确的分类说明。一般来讲,旅游业被看作是服务部门的一部分,其中很大一部分就业属于住宿业,还包括SIC目录下零售、批发和政府部门就业,而餐饮、 零售业中约有一半属于季节工或兼职工。由于旅游业带动的就业多集中于此类工作,这部分就业可以看作是旅游就业(Christensen,1995)。在具体企业中,旅游就业类型包括:管理人员;技术支持人员;市场营销人员;专业领域专家;食品调制人员;侍者;清洁和维护人员;服务员和导游;司机;旅游企业所有者(Sylvester,1993)。
在旅游业中,餐饮、住宿业吸纳的就业人数最多(几乎占旅游总就业量的一半),而这两类企业的工资是所有部门中最低的,导致旅游业的平均工资水平不高。根据对发达国家行业工资水平的测算,旅游业平均工资约为社会私人部门平均工资70%—80%(Addendum A,1999),如果排除上述两类低工资部门,其他旅游部门的工资水平是正常的,而且有些部门的工资高于平均工资水平。
综合考虑旅游就业情况,其特点包括:(1 )许多旅游业工作岗位的工资低于平均工资;(2)旅游就业具有季节性或兼职特点;(3)就业机会的范围广泛、数量庞大。
四、旅游就业的积极效应
虽然旅游就业与传统产业就业相比存在一些弱点,但是许多旅游岗位提供的机会是其他产业不具备的:岗位进入门槛较低;小企业从事旅游业经营比其他行业更容易获得成功,有关研究显示,从事旅游业的业主收入达到了企业所有者的平均工资水平。因此,发达国家也采取措施,转变人们对旅游就业的偏见。1995年白宫旅游会议强调旅游业对经济的作用作为首要议题,采取措施提高旅游业创造就业的能力,并通过教育培训等手段提高工人技能。
在我国,由于农村拥有大量青年剩余劳动力,以旅游就业为代表的弹性就业显得非常重要,虽然旅游就业存在季节性特点,但是恰好可以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的现象。
五、旅游就业效应
由于旅游业涉及国民经济中所有产业,旅游者与当地居民对日常需求基本相同,许多产业同时面向普通顾客和旅游者,难以区分销售对象,因而导致对旅游业的实际效应难以准确测度。本文采纳李江帆提出的旅游剥离系数方法,根据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注:由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对第三产业内部行业的最新统计数据更新截至到2000年,因此本文采纳了2000年的各项统计指标进行分析。),计算旅游业直接相关产业收入在产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在此基础上得出旅游业对全社会和第三产业的直接贡献率并计算旅游直接相关产业的就业乘数,从而科学分析旅游业对社会经济和就业的影响。具体方法如下:
1.根据我国现行统计口径,将旅游收入统计中涉及的直接相关产业根据其在第三产业中的相应类别进行归并,将现行旅游收入统计中的九个类别合并为对应第三产业分类的六个部门: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餐饮业;社会服务业(住宿、娱乐、游览);其他服务业。然后根据旅游统计数据,对应各项分类计算旅游业单项收入。
我国旅游总收入包括国际旅游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2000年我国旅游总收入4522.67亿元,其中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62.3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47.17亿元,国内旅游收入3175.5亿元。国际旅游分类收入由统计年鉴获得:长途交通405.04亿元,游览62.33亿元,住宿183.02亿元,餐饮126.41亿元,娱乐99.02亿元,商品销售268.2亿元,邮电通讯41.75亿元,市内交通44.32亿元,其他117.11亿元; 国内旅游收入的分类统计数据不够完全,目前难以查到近几年的国内旅游分类统计数据,考虑到国内旅游花费分类比重变化不大。本文对1993—1996年国内旅游收入各项分类比率测算综合平均比率,得出各项收入的平均比率:交通29.8%,住宿17.3%,饮食18.4%,购物18.2%,娱乐1.4%,游览9.5%,其他5.5%,以此作为2000年国内旅游收入中各分类收入;交通946.3亿元,住宿549.4亿元,饮食584.3亿元,购物577.9亿元,娱乐44.5亿元,游览301.7亿元,其他174.7亿元。进而得出2000全国旅游收入的各分类总收入,交通1395.66亿元,住宿732.42亿元,餐饮710.71亿元,商品销售846.1亿元,娱乐143.52亿元,游览364.03亿元,邮电通讯41.75亿元,其他291.81亿元。
然后,对应第三产业统计分类项目,将旅游业单项总收入合并,得出旅游直接相关产业的旅游总收入,交通业1395.66亿元,邮电通讯业41.75亿元,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846.1亿元,餐饮业710.71亿元,社会服务业(住宿、娱乐、游览)1239.97亿元,其他291.81亿元。
2.根据2000年全国统计数据,计算旅游业直接相关的6个产业在2000年的总产值增加值率(增加值占总产值的百分比);然后据此与旅游各项分类收入相乘,得出旅游总收入的增加值:旅游交通业增加值为66.43亿元,旅游邮电通讯业为7.07亿元,旅游批发零售业为91.46亿元,旅游餐饮业为104.76亿元,社会服务业为40.6亿元,其他行业为15.47亿元,详见表1。
再进一步将旅游各行业的增加值与该行业全部增加值相除,得出各相关行业增加值中为旅游业消费所占比重,即2000年中国旅游消费的剥离系数,也表示旅游业对相关行业的拉动效应,旅游交通业在总增加值中的比重为1.95%;旅游邮电通讯业占0.4%;旅游批发零售业占3.7%;旅游餐饮业占18.9%;社会服务业占3.05%;其他行业占5.63%,如表1所示:
表1 旅游直接相关产业增加值率及其在总产值中的比重
分类相关第三增长 相关产业总产值 相关产业在各行业
产业增加率(%) 当年总产增加值 旅游增加增加值所
值(亿元) 值(亿元)率%值(亿元) 占的比重%
交通运输业
3413.3 5 71679.3
4.76 66.43
1.95
邮电通讯业
1995.3 20.411776.2
16.947.070.4
批发零售 2490.5 12.123042.3
10.8191.46
3.7
餐饮业
55317.33752.614.74104.76 18.9
社会服务业
3249.8 8.7 40603.82 899.23.05
其他行业 274.5 5.6 5176.35.3 15.47
5.63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旅游业对餐饮业的贡献度最大,拉动了18.9个百分点;其次为批发零售业,对其发展贡献了3.7个百分点; 对社会服务业的增长也有较大拉动作用,达3.05个百分点;对邮电通讯业的拉动作用最小,仅0.4个百分点,这其中部分原因在于国内旅游收入中邮电通讯类没有单独分类而被划归到其他类项目,导致其按照综合比率计算方法得出的比率偏低。正是由于旅游统计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一些应当包含在上述直接相关行业收入的销售额被遗漏或被忽略,因而对其他服务业的拉动作用较为显著,达5.63个百分点。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旅游业发展较快,许多新兴行业不断涌现,由于类别不够明确或暂时产值较小不足以单独分类,从而归并到其他行业类。
根据上表得出中国旅游直接相关行业因旅游所带来的增加总值,为384.39亿元,占增加值总量的3.28%,占当年第三产业总增加值1.29%,即旅游业带动了第三产业约1.29个百分点。
3.假设第三产业内部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同,依据各产业总产值与旅游相应产业产值之比,粗略计算各产业因旅游而带动的就业人数,考虑到批发零售、餐饮业的就业人数只有限额以上企业的人数统计,因此在计算就业人数时,将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作为一项,并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获取就业人数和总产值数据。
将上述各项产业的就业人数加总,得出旅游直接相关产业的就业人数461.5万人,计算旅游业对社会就业的直接贡献,应用公式:
表2 全国旅游业直接相关产业的就业情况
总产值 旅游业带动 各相关产业 旅游业创造
(亿元)部分的总收 的总数就业 的就业人
入(亿元) 人(万人) 数(万人)
交通运输业 71679.3 1395.661915.8 37.3
邮电通讯业 11776.2 41.75 113.2
2.37
批发和零售 965351556.81468675.6
贸易餐饮业
社会服务业 40603.82 1239.97921 28.13
其他行业5176.3
291.81 5643 318.1
其中:L[,i]为第i个旅游直接相关产业的就业人数,L为全社会就业总人数,得出:2000年旅游业对全社会就业直接贡献率为:461.5/72085=0.64%;同理,得出旅游业对第三产业就业贡献率为461.5/27701.7=1.67%。
对比2000年有关统计数据公布的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524.5万人,本文得出的数值偏小,主要原因在于本文依据的第三产业数据与抽样调查得到的旅游从业人员人数的基数不同,导致对就业人数的测算存在差异。
4.旅游就业效应。由于旅游业由多个产业组成,本文计算旅游业直接就业效应,运用单位旅游消费所引起的直接相关产业就业人数的变动值,替代旅游业的直接就业乘数,间接说明旅游业的就业带动能力。
在上述计算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公式:LM[,i]=CL[,q]/σ[,i],其中:LM[,i]是指第i个旅游直接相关产业的旅游就业效应;CL[,i]是旅游业每增加消费100万元给第i个直接相关产业带来的就业人数;σ[,i]是第i个直接相关产业旅游带动的收入。计算结果见下表:
表3 旅游业直接相关产业的旅游就业效应
旅游直接相关产业
旅游直接相关产业就业效应
交通运输业0.8247
邮电通讯业0.5222
批发零售贸易业 0.3642
餐饮业0.2783
社会服务业 0.6218
上述结果表示,旅游消费100万元,交通业的就业人数增加82.47人;邮电通讯业增加52.22人;批发零售业增加36.42人;餐饮业增加27.83人;社会服务业增加62.18人。
5.不足与缺陷。本文通过计算得出了旅游业直接就业对全社会就业和第三产业的贡献率,并且讨论了旅游直接相关产业的就业效应,但是未对旅游业的间接效应和引致效应进行分析,从而使旅游业的就业效应分析不够全面和完善。另一方面,本文采纳的旅游剥离系数计算方法本身存在不够精确之处,该方法的计算基础是将旅游直接相关各产业的总增加值率等同于其在旅游消费中的增长率,这导致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影响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六、几点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本文主要的出以下几点结论:(1)旅游就业是解决当前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尤其是以弹性就业方式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使其在我国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2)旅游业本身特性决定旅游就业存在一些弱点:季节性和兼职性导致旅游就业不为发达国家重视;低工资、低技能造成人员流失率高,产业的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不高,削弱了旅游就业的积极作用。(3)2000年旅游业对全社会就业的直接贡献率为0.64%,旅游直接就业在第三产业中所占的比例为1.67%,说明旅游业对就业的作用并没有人们普遍认为的那样大。随着社会进步以及产业本身发展,旅游就业人数将会进一步增加。(4)旅游消费每增加100万元,交通业的就业人数增加82.47人;邮电通讯业增加52.22人;餐饮业增加27.83人; 社会服务业增加62.18人。这说明,旅游业对直接相关产业的就业带动能力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