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分析论文_王戈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分析论文_王戈

聊城市时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 聊城 252000

摘要:地震灾害是对建筑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分析建筑抗震结构的问题,并制定出问题的改良方案,对保证我国建筑的抗震性能,维护建筑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对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抗震;设计要点

引言

近年来,地震灾害频发,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同时还减缓了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根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处于地震灾害多发带上,一旦发生地震灾害,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如何加强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

一、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性

在所有的自然灾害当中,地震的灾害其实是比较大的一种,并且发生地震之后会对地震区域当中的建筑工程结构造成十分严重的危害,在我们人类的发展历史当中曾经发生过很多起大型的地震,这些地震的发生都对当时的人们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危害,比如说我国曾经发生过的唐山大地震以及汶川大地震等地震,都对当地的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危害。随着现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的加快,我国大量的人口开始向城市当中迁移,这也就导致了现在我国城市人口密集程度非常大的问题,一旦说在这种人口密集程度非常大的城市当中发生了地震,将会给城市当中的人们造成十分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地震其实是地球地壳活动的一种正常现象,但是就现在我们掌握的科学技术来说,还不能够对地震灾害进行准确的预测,所以说我们为了防止地震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我们应该从建筑物自身的防震性能方面进行入手。在现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在进行抗震设计的时候需要严格遵守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现在我国建筑工程当中抗震设计的目标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并且这一设计目标以及原则在我国的建筑抗震实践当中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成果,并且因为这一抗震原则的推行,使得现在我国的建筑抗震性能得到了十分显著的提升,即便是在我国人口密集的城市当中,受到了地震的影响,最终造成的人员以及财产的损失也开始逐渐的得到了控制。

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面的问题

2.1建筑物高度设计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我国早已对建筑师设计高度进行了明确的要求,但是,个别建筑开发商为了谋求较大的经济利益,往往将建筑设计得超出规定的要求。

如果发生地震灾害,超出规定要求的建筑的抗震结构将难以彻底发挥作用,一些抗震结构会因为不能完全起到巩固建筑物的作用而导致建筑物坍塌。建筑的高度如果不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设计,不仅影响了建筑的结构,也使得建筑的抗震结构设计需要重新考虑结构建设成本,因此,建筑的施工方虽然从增高的空间中获得了经济利益,也要从抗震结构的设计施工中消耗很多经济成本。

2.2建筑地基选择缺乏科学性

建筑的地基选择十分重要,如果建筑所在的地区的地质存在问题,建筑的抗震性能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近些年来,我国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城市建筑使用地日益紧缺,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建筑的开发商往往选择更具经济效益的地址作为建筑的施工地,较少考虑不良地质对建筑抗震结构带来的影响。

一些建筑选择了地势并不平坦的地区,一旦发生地震灾害,建筑将由于顶部震动过于激烈而发生倾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还有的混凝土建筑选择在河边进行建造,建造过程中没有对地基以下的土质做好防水工作,一旦发生地震灾害,过于松软的地质会使建筑的抗震结构失效,导致建筑发生危险。

一般情况下,建筑要选择均匀坚实的地点作为建筑施工地,但是一些建筑在施工前并没有对当地的地质条件进行深入的调查勘察,以致于选择了一些地质松软,容易造成建筑塌陷的地点作为建筑工地,虽然在正常环境下,这些地质环境不会对建筑物造成什么影响,但在地震灾害中,原本松软的地质会因为地震的影响而失去承载能力,造成建筑塌陷。

因此,建筑的选址至关重要,不科学的建筑选址是建筑抗震结构设计者需要改良的重点。

2.3建筑选材缺乏合理性

建筑的材料选择至关重要,如果建筑的材料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建筑的抗震结构将不能在地震灾害发生时切实起到维护建筑使用者安全的作用。我国的建筑大多以钢筋混凝土的核心筒作为公用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位移值是设计人员主要考虑的依据,这样设计的混凝土建筑的抗震结构容易使地震灾害时建筑顶部的变形过大,而硬度较小的钢结构无法承受建筑顶部巨大的震动,抗震结构会因为无法承受巨大的振动力而失去抗震功效,因此,选择硬度适当的材质是建筑抗震结构的重要环节,不合理的选择抗震材料对建筑的危害较大。

三、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有效措施

3.1慎重选择建筑场地

在进行抗震设计的过程之中,首先要选择建筑场地,其会直接性的影响到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在发生地震的时候,势必会有相应的地质活动,那么选择建筑施工场地的时候,要选择在相对平坦的区域来进行建筑。在地质相对比较活跃的地带,不宜选择。除此之外,建筑结构对于土质的要求也相对严格,所以在进行甄选的时候,还得要分析建筑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在土质均匀、相对较硬以及密实度偏大的地段适宜房屋的建筑,对于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也十分有利,从真正意义上保障了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性。

3.2慎重选择建筑结构

影响抗震设计的关键因素就是建筑结构。科学、合理的建筑结构,不仅仅可以加大建筑物本身的抗震力度,而且可以保障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性。在进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时候,要将以下的几点问题充分的重视起来:首先,建筑结构的载重范围。想要达到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性,那么在进行抗震设计过程之中,时刻关注建筑物自身的缀余度、建材是否发生变质,其会影响十分深远;再者就是建筑结构的平面设置。在进行抗震设计的时候,建筑物本身立面及平面的布局十分的关键,因此,务必要保障建筑的精确性。严格管理相应的数据,加大各项数据的精确性;最后则是关于结构自身的硬度与强度。建材的硬度与强度也会关系到抗震能力,假使材料强度不达标,那么就是引发突变的现象,最终减弱抗震能力。

3.3加强多重抗震防线的设置

在发生地震的时候,多一道抗震防线十分的关键,同时也会加大建筑结构自身的抗震能力。在进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时候,就可以采取设置多重防线的方式。优先选用具备优良延展性的材料来作抗震防线,另外再优选适宜作抗震设计的部件,进行设置其他几条防线。设置多重防线的优点就在于可以有效的缓解地震的冲击力,尽量的减弱地震而带来的一系列的破坏。

3.4科学布局减少地震能量

将地震所带来的能量进行有效的降低,那么就可以减弱地震的破坏力度。以位移为结构设计及定量分析,是减低地震能量的关键。在发生地震的时候,建筑物的结构就会发生变形,那么我们就可以在进行定量设计的时候,降低建筑下层位移延性比。最为关键的就是我们可以选择在地质硬度大的地段进行房屋建筑。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震灾害对建筑安全以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的认识到抗震设计的重要性,并严格的控制抗震设计的各个要点,以便于更好的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为建筑安全以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同时为促进整个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志峰,姜歆瑗.刍议建筑结构抗震设计[J]房地产导刊,2014(7).

[2]华颖.抗震概念设计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6):27-28.

[3]周静.刍议建筑结构中关于抗震设计的若干问题[J].房地产导刊,2014(29).

论文作者:王戈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2

标签:;  ;  ;  ;  ;  ;  ;  ;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分析论文_王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