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胰腺炎血浆D-二聚体变化的临床研究论文_尹小勇 王应 杨正东 郭润兮

(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 普外科 四川广元 628000)

摘要:目的 分析讨论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40例,根据胰腺CT分级,将其分为B、C、D、E四个等级,每组10例。比较各级研究对象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 各级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脂症胰腺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上升,而且随着病情加剧,D-二聚体水平会相应上升。

关键词:高脂血症;胰腺炎;D-二聚体

高血脂症胰腺炎主要是由于胰脂肪酶水解胰腺中过多的TG导致游离脂肪酸积聚,它会引起腺泡细胞和毛细血管损伤,胰腺缺血产生酸性环境进一步增强F游离脂肪酸的毒性,导致细胞氧自由基损伤、胰蛋白酶原激活及淀粉酶释放引起的[1]。患病期间,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器官功能衰竭,而且该疾病进展快,如果未能得到有效控制,会在短时间内发展成重症胰腺炎,导致患者死亡。在高脂血症胰腺炎早期,患者出现休克、呼吸衰竭、肾衰竭等多种并发症,如果在早期能进行诊断和治疗,可有效降低死亡率,并且改善预后。有研究指出[2],该疾病患者会长期处于高凝状态,大量凝血因子被消耗殆尽,从而引发继发性纤溶亢进,甚至出现弥散性血管性凝血。D-二聚体是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能够反映人体纤溶状态[3]。我院对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40例,将其设立为正常组根据胰腺CT分级,将其分为B、C、D、E四个等级。其中,男女数量比例31/19,年龄46-62岁,平均年龄(54.2±3.6)岁。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晓本项实验,并在同意书上签字。该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标本采集前,要求所有研究对象禁食禁饮4h,抽取病人静脉血5mL,使用免疫比浊法完成D-二聚体检测。

1.3观察指标 比较各级研究对象血浆D-二聚体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将SPSS18.0统计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并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并用F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各级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注:带*数据与其他级别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D-二聚体水平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脂血症胰腺炎在临床上可以分为轻症和重症,二者治疗方案完全不同,而且预后也存在差异,但是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均会出现凝血系统功能变化,该变化也是目前反映高脂血症胰腺炎病情进展和预后的直接指标。其中,D-二聚体是机体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平衡的分子标志物,尤其是患者处于重症高脂血症胰腺炎时,患者会出现D-二聚体异常,而且全身多处器官会出现严重负担。在其他研究中显示[4],从患者入院开始,D-二聚体水平会出现快速上升,24h后,血浆D-二聚体会达到参考值2倍以上。从重症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可以表明患者此时出现凝血和纤溶障碍。而且由于血浆D-二聚体水平远超过正常健康人,表明通过监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能够反应高脂血症胰腺炎严重程度。

本文研究表明:各级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中可以发现,根据胰腺CT分级,表明CT分级越重,血浆D-二聚体水平越高。较好控制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能及时反映患者高脂血症胰腺炎严重程度,对高脂血症胰腺炎预后也有一定帮助。

血浆D-二聚体是交联蛋白水解后的特异性产物,当患者某器官、组织出现感染患者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时,形成的局部血栓会立刻升高人体血浆D-二聚体含量,而后续炎症反应会使人体凝血功能功能下降,使炎症进一步扩大,因此血浆D-二聚体的升高可以表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增加。因此在治疗和诊断过程中,可以监测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当血浆D-二聚体水平出现大幅度升高时,表明患者病情恶化,炎症加剧,需要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病情得到较好控制[5]。在预后过程中,同样也可以利用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维持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标准水平在同一水平线上,确保患者得到良好预后,并在短时间内康复出院。

综上所述,高血脂症胰腺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上升,而且随着病情加剧,D-二聚体水平会相应上升。

参考文献

[1]郑吉敏,高俊茶,刘娜等.急性胰腺炎患者实验室指标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J].天津医药,2015,43(1):61-63.

[2]张冬磊,杨宁,郝建宇等.对高脂血症性及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的观察[J].重庆医学,2017,46(1):60-63.

[3]田玉玲,雷力民,黄婵娟等.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凝血功能与病情关系的研究[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3,25(3):183-185.

[4]张冬磊,郝建宇,杨宁等.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D-二聚体和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与血钙的关系[J].中国病案,2015,16(10):91-93.

[5]卢晨霞,施正君,王东兴等.D-二聚体联合C反应蛋白监测在急性胰腺炎临床分型及严重程度评估中的意义[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5):118-119,121.

论文作者:尹小勇 王应 杨正东 郭润兮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0

标签:;  ;  ;  ;  ;  ;  ;  ;  

高脂血症胰腺炎血浆D-二聚体变化的临床研究论文_尹小勇 王应 杨正东 郭润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