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头号海外引才计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头号论文,海外论文,计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9月16日,“千人计划”无锡太湖峰会召开,让这个中国头号海外引才计划呈现在了更多的大众面前。在此前的公众印象中,“千人计划”更多的是体制内的一项计划,此计划的组织者是中组部。
实际上,以“千人计划”为代表的全国一系列引才计划,都与新兴产业发展以及中国的国家经济转型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七大领域确定的前提下,产学研各界面临着一个崭新的命题——人才、资本、项目几大要素如何排列组合,是先引才,先引资,还是引项目?
“千人计划”正试图给出答案。“千人计划”实施三年多来已经吸引到1510名海外高层次学者,这些学者大都分布在中国确定的七大新兴战略产业领域中。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李源潮9月17日在太湖峰会上说,未来十年,将是中国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科学发展的关键期,也是海外人才回国创新创业的机遇期,也是中国风险投资业飞速发展的黄金期。他表示,要积极为风险投资与创新创业人才多搭建像“太湖峰会”这样的平台和渠道。
1510名归来者
2006年,无锡率先在全国提出吸引海归人才的“530计划”(即5年内吸引30位海外高层次人才),两年后又率先实施“千人计划”,目前无锡共有1480家530项目落地,物联网、新能源产业规模领衔全国。
江苏“530计划”其实是“千人计划”的雏形。
“千人计划”在启动时,通过世界各地的使领馆对海外高层次人才进行摸底工作,符合副教授以上要求的大概两万名左右,“千人计划”的目标是吸引其中的大约十分之一回国,大概是两千人。
“千人计划”实施不到3年,国家层面已分6批引进1510多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在这其中约三分之二是创新型人才,三分之一是创业型人才。
与此同时,各地都有了自己的“千人计划”以及各种形式的引才计划,形成了一个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归国的庞大引才网络体系。
中组部人才局副局长、海外人才引进专项办公室主任宋永华说,“千人计划”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要引进和重点支持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能够带动一个新的学科的海外人才,“千人计划”对人才评选过程是通过三道程序、部门、平台和人才工作小组层层评审,所以是最高层次的。
比这一千多人更为重要的是,形成了一个全国性引才的氛围。“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秘书长、方恩(天津)医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丹说,当年钱学森那一拨专家回来4000多人,有大成就者大概有40多人,但比这更重要的是他们形成了当时回国的一种氛围和土壤。
这些计划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些地方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先行措施。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说:“经济转型升级,人才是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先后经历了由工到农,由内到外的两次转型,目前正处于第三次转型的关键期,打好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战,需要集聚一大批善于调结构、抓创新、促转型的各类高素质人才”。
张丹以一位“千人计划”体验者的身份说,地方政府对入选“千人计划”的学者都比较重视,基本上能在办公场所和提供各种服务方面给予支撑,这对创业者有心理上的很大支持。
但在此之外,对于海外归国高层次人才来说,其回国创办的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从资本的角度讲,前期融资需求较大,如果不与资本对接,人才回来后将面临创业可能枯竭的窘境。
对接创投
在“千人计划”学者无锡太湖峰会召开两个月前的7月10日,位于苏州的“千人计划”创投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全国性引才计划的创投中心没有落户在北上广深,而是落在了苏南,有其必然性。
张丹认为,江苏的引才工作给我们这些“千人学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而搭建创投中心这件事,其实是一个从某种程度上是对创业者必须的支持,其实很多创业人才面临的最现实问题就是国内融资体系不完善,主要靠股权融资,不像海外可以利用小额贷款等各种贷款形式来发展自己。
9月16日举办的“千人计划”太湖峰会成为“千人计划”学者的大聚会,主题确定为“风险投资——新兴产业的天使之翼”,会上有近百家风投企业参与其中,寻觅助力“千人计划”的投资机会。
与硅谷的模式相对照,苏南地区正是想大面积促成创新人才和风险基金的直接对接,分析者认为,美国的创业圣地之所以没有出现在东海岸的哈佛、耶鲁附近,与硅谷的创投环境密切相关,而苏南地区濒临太平洋海岸,自然条件优越,与美国加州极为相似。
“在硅谷成功的因素中,加州天气好的自然条件当然是原因之一,很多人在加州居住过后就不再愿意离开。‘千人计划’人才回国以后必须要有一个沉淀的过程,满腔热情回国,然后慢慢沉淀到找到钱,找到适合人居的地方去。”“千人计划”学者、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曾在硅谷工作生活了10多年。
新兴产业发展的江苏实践也正是在创投服务方面提供直接便利。苏州在成立了“千人计划”创投中心后,计划启动实施“2241”工程,即完成对2000个创业项目的投资,通过投资新增“千人计划”创业人才200名,支持400名“千人计划”人才再融资,培育100家“千人计划”上市企业。
苏州创投董事长林向红说,从2005年到现在差不多6年时候,我们投了15亿元,下一步要在这个基础上创办一个“千人计划”创投基金,专门作为海归创业的投资基金。
据记者了解,目前江苏已有备案风险投资机构205家,投资规模380亿元,累计投资创业企业108个,风险投资的企业数量、资产规模、投资项目等六项核心指标均居全国第一。
创投基金也在此轮新兴产业发展中获益匪浅,施正荣回国到无锡创业时,当地企业和政府投入了600万美元引导资金,4年后退出时平均增值约15倍。
看长远一些
“千人计划”是全国各地引才计划的最高层次,在此背后,是一个全国性的留学回国潮,近几年回国人数不断攀升,2008年是6.93万,2009年突破10万,2010年达到13.48万。
“千人计划”学者、北京大学工学院常务副院长张东晓认为,国家的人才引进工作只是暂时性的过渡之举。我们应该抓紧这个阶段,把我们的科研体制完善改革,形成我们的人才培养制度,以及新兴产业的高端人才群。
“实行千人计划后,两三年内回国的正教授、终身教授比过去30年都多。”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副会长、北京创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张辉说,人才是第一资源,就像二战后美国等对德国人才的争夺战一样,我们的人才储备也应该有长远计划。
张辉说,李源潮部长的意思是“千金买骨”,给全球华人一个信息,只要有才,你就过来,“在这个国家的转型期,如果科技型企业不能大面积发展,国家的经济转型就会出问题。”
黄晓庆认为,以后国家能否做到在中国50%以上的科技人才不是在中国出生的,把洋和尚请到中国来念经——硅谷有600万人,80%以上不是在加州出生的。中国未来要成为主流的先进国家,得先把这些人才吸引过来。现在“千人计划”已经开了头。
北京大学2005年左右开始筹备工学院,现任常务副院长张东晓参与了准备工作。他早就有回来做些事的意向,但是“海鸥”(所谓海鸥,就是国内国外两边跑)了好几年,一直没有决定,“千人计划”的吸引算是一个推动、刺激因素。
张东晓的这一心态,其实反映出大多数海外人才在回与不回时的普遍心态,很多人将没有达成回国意向的原因归结于“待遇谈不拢”。而张东晓认为,这个待遇应该主要还不是物质待遇,而是一种“稳定”感。
符合“千人计划”入选条件的学者,基本上都在国外拥有终身教授的职位,没退休一说,自然就是一个终身的保障。张东晓介绍说,北大给的条件很不错,但有些高校给不了终身的职位,很多地方只给签3年、5年合同。
有评论对一些入选学者的研究状态和贡献有微词,最直接的评论便是“拿着钱而不干事”。张东晓认为,一方面对归国人员的评价不能太急功近利,学者的成就是慢慢在国内体现出来的。
“回国是插队”
在这轮归国潮中,留学人才的心态也经历了复杂的变奏。
张东晓说,回来的目的就是“成就感”。跟以前回来的人不一样,“千人计划”当中的学者,很多人在国外都有了终身教授的职位,而且年龄不是很大,如果按部就班地发展,在国外大学将来做个系主任等职务也不是没机会,但回来的话,一个主要目标,就是筹建一个更好的科研体系,通过这个为国内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回国后更高的社会地位,也应该是回来的一大动力。
张东晓举例说,他现在在北京大学拿的工资,还不到在美国南加州大学的一半,但是他跟夫人说,他的收入比北大校长还多,这在南加州大学是不可能的事。
他认为,在高校科研这一块,中组部领导也是想在引人的同时,引入完善的制度,通过这些人,搭一个更好的科研体系,更多地引入国外大学制度,是看重制度建设这一块。
上海汽车集团乘用车公司技术中心技术总监辛军和潍柴控股集团副总经理韩尔樑都回国组建了新能源汽车研究团队,用他们的话说,有机会在自己国家创建一个新的科研体系,赶上国家技术崛起的大背景,确实是一个激动人心、不忍错过的机遇。
但不可避免的,归国人才在融入国内体制上面临着不少的挑战,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如何拿到科研项目。“千人计划”的学者回国后,散布在各大院校和公司,学者各自单位分头申报项目,跟其他所有人都一样。
张东晓说,长期看,这是公平的;短期看,这些学者在国外工作了很长时间,对于体制的融入有一定困难,在这段时间里,就会发生在国外能做很重要项目的带头人的学者,回来以后拿不到项目的事情,以及在一些评审中没有参与渠道,在国家重大规划上没有直接参与机制,受到比较大的打击和挫败感。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李源潮了解大家的心事。他说,大家回来后,肯定会有很多不适应,很多看不惯的东西,这很正常。从一种制度到另一种制度,都看得惯怎么可能呢?但是大家回来了,就是自己人了,就要以主人的态度、以自家人的感情,深刻了解我们的国家,深刻了解我们的社会,既要看到存在的弊病和困难,也要看到我们的优势。
他说,这同当年钱学森、李四光回来“垦荒”的情况是不一样的,现在是“插队”,或者叫“入伍”,而不是“垦荒”。
李源潮说,归国专家不要仅把眼光放在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而且要到像无锡、苏州、宁波、大连这样的区域中心城市,到中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去。他说,9月初,我们在延安干部学院召开“千人计划”专家座谈会,一位海外回国创业人才说,他在北京没有找到风险投资,跑到苏州就很快找到了。
他表示,我要向“千人计划”专家和风险投资的企业家呼吁,希望你们联手到中小城市去,到内地去,到西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