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与美国就台湾加入WTO达成的协议_wto论文

台湾与美国就台湾加入WTO达成的协议_wto论文

浅议台美关于台加入WTO达成协议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协议论文,浅议台美论文,WTO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台湾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下简称WTO)而与美国进行的双边谈判,经过12天的讨价还价,最后终在台湾做出重大让步下,于2月20日达成妥协并草签协议,为台湾加入WTO跨出关键性的一步。由于协议内容对台湾经济影响较大,引起岛内社会强烈反响,台湾当局制订了一系列的措施加以因应。本文试对台美谈判前后有关问题做一简单评析。

一、台美谈判进程及达成协议的原因

台湾是以“台澎金马关税领域”名义、已开发地区的身份自1990年1月开始申请加入关贸总协定即现在的WTO组织前身的,并于1992年9月获得受理。按WTO的有关规定,WTO成员中有26个国家及地区要与台进行双边谈判。经过8年多的努力,台先后与23个会员体进行了200多场双边谈判,其中已同17个会员体签署了入会议定书;已经完成谈判但尚未签订入会议定书的还有香港、墨西哥、匈牙利、泰国、加拿大以及阿根廷6个国家及地区。台美谈判前尚未与台湾完成双边谈判的只剩下美国、欧盟与瑞士。早在一年前,台湾就不断向美方提出进行“部长级”谈判的要求,直到1997年年底,美方才同意在今年与台举行“部长级”谈判(注:台湾《工商时报》1998年2月9日。)。

台湾与美国的谈判最为关键,因为美国在WTO的地位举足轻重,少数与台完成谈判但未签署议定书者,都表明要等台美结束谈判后再签署。这次只要与美国谈判成功,同欧盟、瑞士的“入会”谈判都会很快解决。但对美谈判也最棘手,美国是迄今对台提出要求最多、态度最强硬的谈判对手。美方一直坚持台湾必须比照已开发地区的条件,开放猪肉、稻米、鸡肉等农产品进口。由于这项措施对台湾农民利益将造成很大伤害,台方始终不肯让步,并要求美方给予其更充裕的缓冲期。双方经过5年16个回合的谈判,始终毫无进展。今年5月,瑞士日内瓦将隆重庆祝“经贸联合国”(即关贸总协定及现在的WTO)成立50周年,台湾当局认为这是加入WTO的关键时机,它与美国的谈判是进入WTO的最后一道难关,关系到台湾能否在今年底前加入WTO,所以全力以赴。

在台美双边谈判中,台湾始终处于不利地位。台湾谈判代表团长、“经济部长”王志刚曾表示,这是一场不公平的谈判,要申请加入WTO,必须经过美国这一关,台湾有求于人,处于被动地位,“只有讨饶的份”,这种情况下的谈判,能少让步或不让步最好,即采取“少输就是赢”的谈判策略(注:台湾《中国时报》1998年2月22日。)。因台湾与美国双边经贸长期失衡,台一直处于顺差地位,双方对敏感的农产品议题各自有强大的内部压力,尤其是美方代表立场相当强硬,要价很高,使谈判多次陷于僵局。

这次台美所达成的协议涵盖范围极广,除了双方争议较大及在这一回合才达成最后协议的几项农业产品(包括稻米、猪肉、鸡肉、动物杂碎)、酒类、汽车等进口数量及关税以及电信服务市场开放以外,还包括过去16个回合台美谈判台方所做的市场开放的广泛承诺,诸如工业产品进口关税的全面降低,猪、鸡、稻米以外的农产品市场大幅开放,金融、服务业市场对外全面开放,以及政府采购、公共工程市场对外开放等。在台加入WTO后,这些市场开放承诺将本着不歧视原则,将予以多边化,亦即可普遍适用于所有WTO成员。

台美谈判以前反复多次,这次所以谈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台湾全面妥协,做出重大让步

台湾当局对加入WTO有紧迫感,因中美关系改善和自己急于加入WTO的压力,促使台湾加速谈判,做出妥协。

1、急于入会不得不让步。台湾当局认识到目前已背水一战,问题越早解决越好,否则夜长梦多,WTO将来的加入条件只会越来越高,拖下去将来美国的要价会更高。台湾还担心美国与祖国大陆先于台湾达成协议,大陆先行加入后可能会阻碍其进入WTO的进程。美国愿意与台恢复双边谈判,背后真正的原因是1997年10月江泽民访美成功,双方关系获得进展,中美关于WTO问题谈判重新展开,且可能在今年5月前有所突破,增加了台湾的紧迫感(注:台湾《工商时报》1998年2月16日。)。台湾当局意识到,不让步就打不破僵局。同时,它也看出美国所希望的是获得眼前既得利益,为换取加入WTO后的长远利益,台湾当局不得不做出大幅让步。

2、采取“少输为赢”原则,以付出“头期款”为代价打开了与美国的入会协商之门。所谓“头期款”是指台湾在加入WTO前先“单独”对美国开放市场的优惠措施,美国这项特权可以享受到台湾加入WTO为止。谈判中,台对美方坚持的项目多所退让,实在退让不了就以付“头期款”方式换取缓冲调适期,“买路”过关。台湾运用“头期款”来结束谈判,已不是头一回,过去同马来西亚、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的双边谈判,全部都是以此来诱使对方签下协议。不过,这次向美国付出的“头期款”代价最大,相形之下,过去的“头期款”都算是“小巫见大巫”。例如,从谈判结果看,在农业议题上的猪肉、鸡肉、动物杂碎及稻米四类10项(包括配额内及配额外税率、配额量方面)谈判内容上,台湾方面做出重大让步的有6项,而经台方代表努力最终按其底线达成协议的只有4项,这4项中还有3项(猪肉、鸡肉、动物杂碎)是台湾用“头期款”买通的。这些过去都是台湾禁止进口的产品,原本都要等台加入后才开放进口的,为完成与美方的谈判,台湾不惜把开放时间提前至加入前。

(二)美国态度有了根本转变

出于政治因素和经济利益的考虑,美国的强硬态度有了一定的改变,在谈判中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首先,美国业者急于打开台湾市场。在亚洲金融风暴后,东南亚国家及地区购买力大幅下降,美国在该地区农产品市场,特别是肉类产品市场几乎丧失殆尽,急于开辟新的市场,而台湾正是其选择的主要目标。美方谈判代表迫于国内业者的压力,也不希望这次谈判破裂。其次,美国有意打“台湾牌”,借此对中国施压。美国主要是利用中国坚持先于台湾加入WTO的心理,压中国软化立场并做出让步。

二、台美协议可能造成的影响

对于台与美国签下的“城下之盟”,台美各方褒贬不一,仁智互见。一般来说,台湾当局自是正面评价,多强调长远利益;岛内业界及反对党人士着重批评协议对台经济的冲击及造成的损失;谈判的另一方——美国则额手相庆,欢呼打开了台湾市场。据《联合报》调查,在了解台美达成加入WTO协议的民众中,有82%的人肯定加入WTO对台的重要性,不过68%的人认为当局未做好因应准备,对于大幅开放农产品进口,正反意见颇接近。

(一)岛内业界,尤其是农业、汽车、保险等业面临破产的命运

由于台当局在稻米、猪肉及鸡肉、汽车等项目上做出的重大让步,使农业产值排名前三位的养猪、稻米种植、养鸡业损失惨重,整个农业将面临大幅萎缩的困境,业界和“民意代表”指斥当局签下“马关条约”。台养猪组织2月22日派出数十位代表赴“经济部”静坐抗议,提出延长救济贷款偿还年限、解决库存猪肉压力、离农离牧用地及人员善后等八大诉求,并表示若当局不提出让他们满意的答案,将串连全省猪农作斗争。汽车业者认为,此次协议将使汽车业及其零件的研发面临破产的命运,因货物税率减免优惠全数取消,台湾汽车产业将沦为欧美及日本等车厂的海外装配厂。

加入WTO将使岛内农业损失542亿台币。对于台美协议的负面评价,除了岛内工商业者的反对声浪外,还可从台湾当局官方统计数字上得见端倪。据台“行政院农委会”主委彭作奎公开表示,为了加入WTO,台湾农业方面损失首当其冲,预估将达542亿台币,其中畜牧业损失程度最高,达317亿,其次是农作物损失200亿,渔业损失25亿;加入WTO后农业人口将减少10万人(注:台湾《中央日报》1998年3月10日。)。岛内农业的两大支柱产业—稻米种植与养猪,前者由于无法大面积的机械化耕作,后者去年遭受口蹄疫的冲击,都不具备与进口产品在价格上抗衡的能力,这次大幅开放市场,使这两大农业项目成为首批受害者。饲养千头以上的养猪户尚可维生,但饲养千头以下的养猪户,将因美国猪肉的开放进口而在价格上不具竞争力,将全部被淘汰。因承诺美方的猪肉、杂碎及鸡肉“头期款”,预计一年将对台湾禽畜业者造成10至12亿台币左右的损失,“农委会”估计未来6年内将有11.8万公顷农地要转产,加入WTO后台湾将调降8209项产品关税税率,关税收入减少152亿台币,小汽车货物税改变课税方式的第一年,税收损失达24.8亿台币。同时,在汽车货物税协议方面,台“财政部”估计税收损失超过30亿台币。(注:台湾《经济日报》1998年2月12日。)。

(二)从长远利益来看利大于弊

台湾亟欲成为WTO的一员,具多项意义。首先,WTO目前有132个会员,其贸易量占整个世界贸易总量的95%,被称为“经贸联合国”。台湾如能成为其中的一员,可借此进入世界舞台,同诸会员体平起平坐,有利于发展官方关系,是“务实外交”的最好途径。其次,目前在台湾的160多个贸易伙伴中,与其有邦交者仅有29个国家,其余无邦交者占台贸易总额的比重高达98.6%(注:台湾《联合报》1998年2月23日。),使台与它们的贸易因欠多边、双边协定的保障,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影响了台湾对外经贸关系的维持与拓展。若加入WTO,这些问题便好解决。台“经济部”官员表示,台应尽早加入世贸组织,虽然加入后对岛内个别产业会造成冲击,对农畜业如稻米、养鸡、养猪户虽不利,但整体而言还是有利的;“如果不能加入WTO,台经济贸易就会萎缩”。他们认为,加入WTO后不但可确保会员享有的最惠待遇,一旦发生贸易争端时,亦可透过国际组织解决纷争,短期内虽不可避免会冲击到弱势产业的生存空间,长期却可让“国家资源”配置更有效率,促进产业升级,加速经济成长。

台湾当局对谈判结果表示“基本上可谓满意”,并强调台湾在入会过程中虽有部分让步,部分产业受到冲击,但与台湾“经济自由化”的步骤一致,加入WTO“利大于弊”,对台湾整体经济发展有益,将更充分的融入国际自由经济体系,享受WTO成员的各种优惠。

(三)美国产品得以大幅进入岛内市场

达成的协议为美国大幅打开台湾农产品、服务业及工业品市场,是美国业界的“重大胜利”。美贸易谈判代表巴尔舍夫斯基在发布的新闻稿中开门见山地指出,美台协议是全面性开放台湾市场给美国产品的协定,因此美国农产品和服务业会大幅进入台湾市场;美国农业部长格利克曼掩饰不住兴奋之情地说:“对美国农业而言,这是破土性的协定”(注:台湾《中国时报》1998年2月22日。);美国猪肉制造商协会当天发布新闻,称许美国政府打开台湾的猪肉市场并谈出一个合理的协议,堪称是一个“全垒打”的表现。台舆论指出,看到美国谈判之后的兴奋表现,岛内各方面对当局的关于谈判结果对双方是“双赢”的宣传表示不以为然,认为最大获利者是美国业界。

(四)有利推动海峡两岸“三通”

台美谈判结束,将促使台加快进入WTO的步伐,两岸一旦成为WTO的成员,必须互给对方最优惠待遇,“三通”已不再是“该不该谈”而是该“如何谈”的问题了。有学者认为,台湾为加入WTO而与美国达成的协议,实际上可为进退维谷的大陆政策提供一个“解套”的大好机会。一方面,两岸在WTO架构下进行的对话和互动,是发展双方良性关系的切入点,台当局可在不谈“三通”的形式下,与大陆谈判涉及“三通”的相关议题,;另一方面,“戒急用忍”的大陆经贸政策,也会因WTO提供的保障机制和两岸谈判的过程而必须做出阶段性的调整。

三、台湾当局的因应措施

由于台美协议将对岛内经济造成一定冲击,台湾当局拟采取一系列因应措施予以补救。

(一)成立专门的农业辅导机构。为因应农业所受的损失,台“农委会”决定成立“加入WTO农业专案小组”,依产业分设稻米、园产、养猪、养鸡、渔业等5个分组对相关产业进行辅导。同时,省农林厅也针对台美协议中各项农产品开放进口种类及数量对于岛内相关农产品所可能带来的冲击进行逐项检讨,并且决定将调整包括稻米、园林特产品及渔畜产品未来发展方向。

(二)为农业提供资金支持和补偿。“农委会”准备成立“养猪产业发展基金”和“家禽产业发展基金”,各以50亿及30亿台币协助产业发展;并计划在6年内投入869亿元经费,用于推动稻米、养猪、养鸡、园产、渔业产业方面的调整措施。“农委会”主委彭作奎表示,该会1999年度已编列212亿元台币救助基金,若有不足,将动用政府第二预备金弥补。

(三)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及相应对策。“农委会”决定重新检讨辅导稻农转作的“水旱田利用调整计划”,避免因生产过剩对稻农造成严重冲击;对竞争力弱的畜牧业,“农委会”将对毛猪建立抗病种猪生产及优良种猪的供应体系,选育、改良猪种,并辅导建立契约产销及统合经营制度;在养鸡方面,台农政单位将随时通报业者有关美国鸡肉的进口数量,做为业者调节生产的依据,对产品数量与价格进行有效地控制,以使损失降至最低点;并将调整农产品运销策略,鼓励农民团体直销,计划设立多功能都会农产品交易中心,营造优良促销环境,扩大优良农产品认证制度并加强产品包装;同时,台当局还将研拟农业发展条例修正案、放宽农地农有、落实农地农用等救济办法,并研拟提升农业竞争力计划,调整农业结构等方案。

(四)开办劳工失业保险,拟订培训方案协助转业。为解决因加入WTO所引发的失业问题,台“劳委会”决定近期内开办失业保险,以缓解失业工人的生活困难;并拟调降雇用外籍劳工比率,以提高本地居民就业率。对因开放农产品市场而引发的有关产业离农、离牧情况,“农委会”将制订具体措施协助其转业。此外,还将拟定对离农离牧人员的补偿方案,委托有关职业培训单位开办第二专长培训,建立专业技术人才资料库,协助人员合理流动。

(五)逐步使祖国大陆物品进口程序正常化。为确保顺利加入WTO,台湾当局拟从4月起,逐步将现行进口祖国大陆农产品正面表列、工业产品负面表列的方式一律改为负面表列,表明台湾当局已开始逐步使祖国大陆物品进口的程序回归到一般地区物品的管理规范。

四、台湾在谈判中所做让步的主要内容

台美达成的协议内容主要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烟酒、金融保险、电信、民航、政府采购等诸多方面,其中在农产品、汽车业等主要项目上,台湾付出代价最大。

(一)“头期款”主要体现在农产品上。在农产品这个最为敏感、关键的议题上,台湾做出了重大让步。按协议规定,台湾农产品平均税率到2004年将由现行20.6%降至12%;对猪肉、鸡肉、动物杂碎采取“头期款”方式,入会前立即先开放岛内市场:对美国开放5000吨的猪肉(约值4000万美元)市场(注:台“中央社”1998年2月20日电。)、1万吨的鸡肉产品市场(约值1000万美元)、7500吨猪杂碎及5000吨牛杂碎市场,台湾实施关税配额的第一年将开放价值1800万美元的鸡肉市场,至2004年市场开放值增至4300万美元;以后每年如此,直至加入WTO后为止。

(二)比“日本模式”更严荷的稻米开放模式。在稻米方面,台湾原底线是依1990年底岛内的消费量计算,第一年开放消费量的4%,第6年开放8%,但美国坚持按修改后的日本模式,第一年就开放6.4%(约11万多吨),2000年开放到8%(约14万多吨),调适期比台湾原规划缩减3年,这也代表台湾稻米进口将不再是官方垄断,协议生效第一年,即向美国开放价值6000万美元的市场。至于年消费量的计算基础,也采取对台湾最不利的计算方法,比照日本以1990年到1992年平均消费量计算,以此为基础计算得出年消费量高达180万吨,但由于台湾稻米消费量正逐年递减,1997年岛内实际稻米消费量已降到160万吨,如果加入WTO后第一年按180万吨计算开放6.4%,即近12万吨,实际开放幅度已高达岛内年消费量的7.1%,对台农民冲击力度加大。

(三)大幅降低台产汽车自制率,拱手让出民族工业市场。在工业品方面,台湾承诺在2002年之前,将工业产品平均关税由6.5%降为4.9%,至2004年降为4.7%。让步较大的是影响台湾汽车产业生机的关税最终调降幅度,台湾未能坚守20%的税率底线,小汽车自制率也被迫由50%从明年起先降为40%,加入WTO后撤除台产车自制率的保护限制;原坚持的台自行设计研发车身、底盘及引擎业者各享有3%货物税抵减优惠,因迫于美方压力,被迫同意自2001年起取消,只给予台汽车业者3年缓冲期。

在台美谈判达成协议之后,台湾又初步完成同欧盟的协商,与瑞士的谈判也开始进行。这些进度均显示台湾加入WTO的预备工作已接近完成。按WTO入会规程,台湾在完成与26个国家的“双边”协商后,还要经过工作小组“多边”的审查程序,多边审查即使顺利也要有一个过程。据台湾当局估计,受克林顿访华及台湾内部作业等因素的影响,台湾原想在今年5月瑞士日内瓦隆重庆祝“经贸联合国”成立50周年前入会的愿望将难以实现。因此最理想的状况是争取和祖国大陆一起在年底前加入WTO。

标签:;  

台湾与美国就台湾加入WTO达成的协议_wto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