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因而,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而语文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语文教育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作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教育学生善于发现和认识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勇于创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和反思者。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需要”;帮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所以在每节课上,我们不但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还要有自己创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作创新活动的楷模,引领学生进行创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语文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主体精神教育,即通过语文潜移默化的教育树立人的自我精神与人格,陶冶人的情感与情操,建立一个绝对不同于他人,而又与他人、社会、时代、文化相互融洽的真正自我——具有独创精神的自我。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其核心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民族的振兴需要越来越多的具有独创精神和创造力的人才。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创新精神,是语文教学的神圣使命。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有创新精神。”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基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本文将简单地谈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1.用新颖的导课方式,激发学生创新意识。(1)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2)谜语导入。
2.在教学过程中丰富想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我经常指导学生进行想象创造的训练,从而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1)填补空白,发散想象。(2)异想天开,拓展想象。
3.用创新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引领学生进行创新。(1)利用多媒体组织教学。(2)教学设计的创新。①巧设预习题。②巧问思考题,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立性。③巧找想象点,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④巧出辩论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二、如何培养学生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1.引疑激趣,使学生发现问题。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因素,精心设置导语、设置问题,创设情境,用准确生动、幽默风趣的语言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
2.深挖教材,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必须使学生跳出思维定势,让其智慧光芒四射。克服思维定势,首先应提倡发散思维,因为发散思维具有多端性、灵活性、精细性和新颖性等特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主要是教会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以求得多种设想、方案或结论;还要教会他们一些多向思维的方法,比如逆向思维、纵向思维等。
3.打破传统模式,让学生创新。教师要彻底转变教学作风,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能够诱发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使课堂教学成为教与学的多向交流过程。教师要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出更科学、更合理、更使学生容易接受并且感兴趣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的大脑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同时,在教学目标方面,要根据需要适当加以拔高引深或降低难度。开放教学空间,要适时地运用一些电教器材,增加学生创新质疑的情趣。
4.改变学习方法,加强学法指导。(1)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2)变“书本学习”为“实践学习”。
5.优化课堂结构。课堂上教师要留尽可能多的时间给学生读书、思考、讨论、练习。
三、使自己成为创新型教师
1.生动活泼、宽松自由的氛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作为课堂组织者,教师应该与学生和谐相处,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宽松自由的氛围,一种敢于创新的氛围。在所营造的这种氛围中,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或语言鼓励,或神态暗示,或动作启发,或情绪感染,或角色互换,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标新立异。这样才能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2.开放的课堂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丰厚沃土。课堂应对学生开放,开放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丰厚沃土。 (1)开放的课堂应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培养创新能力。(2)开放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培养创新能力。(3)开放的课堂要求教师要开放设计,培养创新能力。
3.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综合性沟通了课内与课外,加强了学科间的融合,学生置身于适合其探究的综合学习中,会自主选择学习方式,主动探究,不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超越自我体验,萌发出强烈的创新意识,形成创新能力。
总之,课堂教学的艺术是多方面的、高超的。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否则不仅会影响教学质量,而且会影响学生自身的发展,更会影响我们社会的发展。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那样的话,教育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创新的火花能在课堂中永久地闪现,这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
论文作者:蒋丽萍 李瑛 王正芳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20年4月总第33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3
标签:创新能力论文; 学生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思维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素质教育》2020年4月总第33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