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人民医院 血液净化室 广东省河源市 517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后对其焦虑抑郁情绪产生的影响。方法:我科2017年01月01日~2017年12月31日收治的8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研究护理方式期间,对照组(40例):选择基础护理方式进行干预;观察组(40例):选择人文关怀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最终就两组维持性血透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展开对比。结果:护理前的SDS与SAS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存在轻微的抑郁以及焦虑症状,而护理后同对照组维持性血透患者SDS(抑郁量表)评分结果以及SAS(焦虑量表)评分结果对比,观察组均获得显著下降(P<0.05),结论:护理人员选择人文关怀护理方式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进行干预,通过将其焦虑抑郁情绪缓解,提高维持性血透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进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人文关怀护理;维持性血透;焦虑抑郁;临床效果
当前针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在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维持性血液透析获得广泛应用,但是此种方式经过长时间治疗后,患者于心理以及生理会呈现出严重痛苦感,并且治疗期间往往伴有系列负面情绪,从而使得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受到影响,对于疾病的进一步治疗造成阻碍[1]。本次研究将确定最佳方法缓解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以此说明人文关怀护理应用可行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17年01月01日~2017年12月31日收治的8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研究护理方式期间,对照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0岁~59岁,平均年龄为(35.25±4.39)岁;观察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1岁~60岁,平均年龄为(35.29±4.41)岁;所有患者文化程度均为初中以上;对于知情同意书,所有维持性血透患者以及家属均完成签署;对两组维持性血透患者性别以及年龄展开对比,结果呈现出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维持性血透患者在进入医院后,研究护理方式期间,对照组:选择基础护理方式进行干预;观察组:选择人文关怀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于对照组,护理人员主要通过对患者讲解维持性血透系列知识以及患者配合要点等完成[2];对于观察组:
1.2.1 合理完成良好护患关系构建
护理人员针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在开展护理服务工作期间,需要做到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将其视为亲人,从而促进其被动治疗向主动治疗进行转换。此外,在沟通期间,需要做到态度和蔼以及积极主动,对患者给予充分支持以及尊重,就心理宣泄系列方法对患者进行指导,例如自我教育法、松弛疗法、环境调节法、活动转移法、适当发泄法以及沟通调节法等。此外在思考问题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做到多角度进行,对于患者住院期间的系列生活,护理人员可以做到积极参与,在确定沟通方式期间,对于电话以及微信等系列平台需要积极应用,从而对于护患关系良性发展加以显著促进[3]。
1.2.2 对患者给予个性化健康教育干预
护理人员针对患者文化背景加以了解后,具有针对性展开健康教育工作。将疾病对身体造成的相关不适感加以讲解,从而确保患者对于现实情况可以做到积极面对。如果患者文化水明较低,则对于血液透析全过程,要求患者进行参观,并且制作宣传图片等进行发放,并且采用患者现身说教以及彼此交流等方式进行干预;如果患者文化水明较高,则制定保健宣传册对患者进行发放,利用专家授课以及口头交流等系列方法,合理完成健康教育工作[4]。
1.2.3 对患者给予持续心理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在同患者进行接触期间,需要通过安慰、鼓励、支持、劝导以及理解等系列方式完成患者心理问题疏导工作,以此将其焦虑抑郁情况显著改善。如果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尤为严重,则安排咨询师展开面对面心理干预工作,保证频率为2次/周,并且依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酌情选择阿普唑仑片进行治疗。此外对于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需要做好定期评价工作,需要在了解不良情绪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展开针对性疏导工作。就系列放松训练方法等对患者进行讲解,并且就负面情绪对血透治疗产生的不利影响加以讲解,以此确保患者可以对自身情绪进行有效控制[5]。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维持性血透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1.4 判断标准
护理人员就所有维持性血透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分别选择SAS(焦虑自评量表)以及SDS(抑郁自评量表)完成评定,最终评分不小于50分,则证明患者处于焦虑抑郁状态,并且状态表现同评分结果成正比关系。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所有维持性血透患者护理结果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焦虑抑郁情绪)组间比较以x±s形式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前的SDS与SAS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存在轻微的抑郁以及焦虑症状,而护理后同对照组维持性血透患者SDS(抑郁量表)评分结果以及SAS(焦虑量表)评分结果对比,观察组均获得显著下降(P<0.05),见表1。
表1 两组维持性血透患者SDS以及SAS评分临床对比(分,x±s)
3、讨论
对于维持性血透患者而言,因为此种治疗方式需要长时间进行,从而无法避免呈现出焦虑抑郁感。通过对患者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基本需求可以充分满足,能够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并且对于护理人员的关爱感,可以确保患者能够充分体会,进而将治疗期间的舒适感显著提升,最终使得生存质量以及生活质量获得全面改善。
本次研究中,研究护理方式期间,对照组:选择基础护理方式进行干预;观察组:选择人文关怀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最终发现护理前的SDS与SAS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存在轻微的抑郁以及焦虑症状,而护理后同对照组维持性血透患者SDS(抑郁量表)评分结果以及SAS(焦虑量表)评分结果对比,观察组均获得显著下降(P<0.05),从而证明,人文关怀护理的有效应用,可以确保护理人员同患者之间增添信任感以及关爱感,进而对于双方沟通交流工作的顺利完成做出保证,可以确保患者能够树立自信,积极应对。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选择人文关怀护理方式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进行干预,对于焦虑抑郁情绪的大幅度缓解可以做出充分保证,从而使得患者于疾病认知度、同疾病对抗自信心以及生活质量几方面获得明显提升,进而对于患者的病情好转加以显著促进,充分证明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给予人文关怀护理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肖士桂,郭德明,邱永杰等.规范化管理对尿毒症维持性血透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5,12(11):28-29.
[2] 邢丽,侯丽彤.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不良成因及护理干预[J].保健文汇,2017,15(11):246.
[3] 庄小妹.人文关怀护理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作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9):196,198.
[4] 蒋巧明.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当代临床医刊,2015,28(5):1619-1620.
[5] 何美娟,黄色丹,陆桂荣等.人文关怀护理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2):7877-7878.
作者简介:程丽娜(1984-07-08),女,汉族,主管护师,本科,主要从事血液透析护理方向的研究。
论文作者:程丽娜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患者论文; 焦虑论文; 抑郁论文; 方式论文; 情绪论文; 人文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