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保障机制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业发展论文,保障机制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农业发展为农业科技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也对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围绕科技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突出作用、当前阻碍科技支撑作用发挥的制约因素以及相应的保障机制构建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要前提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农业最终是科学解决问题。”纵观农业发展史,从传统农业、近代农业到现代农业,每一个阶段都是以技术变革为动力,以技术进步为标志的。由于现代农业所具有的科学化、商品化、集约化、产业化特征,相对于传统农业,科技对于现代农业具有更为特殊重要的意义。
首先,从现代农业的功能看,现代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这就意味着现代农业不仅要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还要关注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关注农业对生产、生活、生态的影响。这就必然要求在新农村建设中要突破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注重农业多种功能的开发,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毫无疑问,多种功能的开发和实现必须依赖于农业科技的创新。近年来,农业科技进步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实施,集成创新了一批粮食丰产重大关键技术,至2006年累计增加了粮食2043万吨;还培育出了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等一大批新品种,使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随着农业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水平大幅度提升,每年都为国家挽回粮食损失2500多万吨。又如“农产品加工重大科技专项”促进了农产品加工专用品种选育和技术装备研发,带动出口创汇5.02亿美元,促进农民增收累计达到54.3亿元。而以生物能源、生物基产品和生物质原料为主要内容的生物质产业的发展,更是依赖于生物质产业技术的重大突破,实现了农业功能的拓展,促进了资源的高效利用。
其次,从现代农业的实现路径看,现代农业一方面要求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实现生产条件的现代化,即运用各种机械化的生产工具,以石油和电能为主要动力,并广泛采用各种化学肥料和农药,而不是依靠人的体力和畜力;另一方面,要求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即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根据农业生产发展及其变化规律指导农业生产,能动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实现农作物及牲畜良种化、耕作方式科学化,而不是采用传统经验被动地适应自然和盲目地改造自然。这两方面内容都对农业科技进步寄予了较高的期望。
实践发展也证明,农业科技进步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通过农业科技进步提供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减少了农民的体力劳动强度,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到“十五”计划末,我国农业装备水平显著提高,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36%。[1] 此外,水稻、蔬菜等工厂化育苗的推广和大批机械化养鸡场、养猪场的兴建,均显著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率。
通过农业科技进步创新农作物的品种,运用先进实用栽培技术,提高了农产品产量。比如,崇州市在四川省率先引进美国布朗李系列新品种进行试验栽培,取得了显著效果,2002年播种面积扩大到500亩,育苗5万株,产鲜果2万余斤,实现销售收入近30万元,到2003年产量达10万斤,销售收入更大幅度提高。[2]
依靠农业科技进步改变农业生产要素的稀缺性,突破了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瓶颈。根据国外农业经济学家速水佑次郎和弗农·拉坦的观点:“农业技术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相对丰富的(因而便宜的)要素,对相对稀缺(因而昂贵的)要素的替代。技术还能通过对稀缺要素(如土地)的深度开发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其稀缺性”[3],农业科技进步一方面能有效提高稀缺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又能实现稀缺资源的有效替换。例如,成都大邑县韩场镇积极推行标准化菇房建设——通过搭棚或者在室内构架进行蘑菇生产,既使有限的土地得到充分利用和开发,又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给韩场镇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第三,从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看,无论是运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把农业建设成为技术密集型的现代产业,或是通过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相衔接,把农业建设成为高度社会化、一体化经营的新型综合产业,或是通过节约农业资源,保护生态和环境,把农业建设成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可持续产业,任一个方向都离不开农业科技的广泛运用,并以此为前提条件。现代农业不再是简单的基础产业、弱质产业,而是随着农业产业功能的拓展、农业内涵和外延的拓宽、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紧密联系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的朝阳产业。如以生物能源、生物基产品和生物质原料为主要内容的生物质产业,科技含量是非常高的,对生物质产业技术的研发、示范、储备和推广等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现代农业还要求突破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建立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全方位管理和服务体系,这也将有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从而提高科技进步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
总之,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农业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要前提。
二、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
上个世纪80年代,党中央提出了“科教兴农”战略,各部门也分别实施了“星火计划”、“丰收计划”和“燎原计划”,支持我国主要农产品从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大体平衡。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党中央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在“三农”问题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任务,对科技和人才支撑新农村建设以及现代农业发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我国农业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还不够,究其原因,应归结于我国农业科技在资金投入、人才需求、体制保障等方面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
1.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不足,农业科技投入水平低。首先,农业科技投入不足。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出:一般情况下,农业科研投资额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2%左右,才能使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相协调。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科研投入的总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5%-0.7%,而农业科研投入经费仅占农业总产值的0.2%左右,有的年份只有0.1%。相比之下,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农业科研投入经费占农业总产值的1.6%—2%,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也超过0.4%。[4] 从1997年到2003年,虽然我国对农业投入的绝对数增长了89%,但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年均增长率仍远低于同期农业GDP的增长速度,相对份额是逐年下降;农业科研投资强度(农业科研投入占农业GDP的比重)虽呈上升趋势,但增幅不大,到2003年,我国农业研发投资强度也仅有0.44%,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更大了。其次,资金到位不及时。由于部分地区资金调度困难、办事效率低等原因,科技资金有时不能按期拨付到位。而农业科技的季节性很强,资金到位缓慢,将贻误农时,严重影响科技投入的效力,降低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再次,资金投入分散。有些地区资金使用不集中,到处“撒胡椒面”,造成资金浪费。另外,还存在资金分配随意性大、重复投资、资金管理缺位、资金挤占挪用、支出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2.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力量薄弱,农业科技人才欠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过低。我国农业科技队伍整体素质不高。2003年,全国每万名人口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人口数为17人,而每万名农业人口中农业科学家和工程师人口数仅为0.3人;科学家和工程师占科技人员的比重在全国范围内为68.7%,而在农业范围内仅为53.8%[5];农业科技队伍中,具有学士学位的人员所占比例不到30%,具有硕士学位的不到3%,而具有博士学位的不到0.5%[6]。全国基层农技人员有近三分之一的人不具备农业专业学历,乡镇推广人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17%。这些因素对农业科技的研发和推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据统计,目前在我国的青壮年农民中,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而发达国家已达到12—14年;在成都这样的特大城市,农村劳动力中仍有6.09%的文盲,50%的人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具备高中文化程度的只占4%,具有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仅占0.4%。[7] 正是由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再加上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导致农民对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反应迟钝,缺乏接纳、消化、吸收能力。又由于思想观念陈旧和心理素质脆弱,农民不敢或不轻易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品种,造成许多先进的农业技术成果和机械装备严重浪费。如我国目前的化肥利用率仅为35%,但世界平均水平为60%,技术先进国家在70%以上。较低的文化素质不仅限制了农户对科技成果的掌握程度,也降低了技术效益,增加了农户采用新技术的风险。
3.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保障缺位,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滞后。首先,农业科技研究开发体制改革滞后,农业科技供求脱节。我国农业科技研发主体单一,国家是农业科技研发的中心主体,除此之外,民营农业科技企业、国际农业科技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个体科技人员等涉足农业科技研发的门槛高。我国农业科技研究成果完成时间长,农业部曾对1010项成果进行统计,完成一项成果所需时间平均为8.29年,最长为35年。[8] 我国农业科技研究主要集中在产品领域,尤其偏向粮棉等主要农产品,而且农业科研人员大多喜欢选择高新技术研究。据农业部调查,有91%的农业科研人员选择高产技术研究,比农民的实际选择高22个百分点。在生产环节上,则过分偏重于农业产中技术,对产前、产后环节重视不够。中国农业科研力量的90%集中在产中阶段,其中55%又集中在种植业领域,而美国农业科研力量的70%集中在产后阶段。
其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体制改革滞后。农业科技部门一般只研究和推广本专业的单一技术,而且选择取向偏重高新技术,而农民迫切需求的却是综合利用资源的集成技术。据农业部调查,92%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选择推广高产技术,比农民的实际选择高21个百分点。同时,在现行体制下,农业技术的封闭性强,本地区的技术推广一般由本地区的技术人员承担,对其他地区人员进来传播技术形成了一定限制。再加之我国农业技术成果转移推广主要面对的是传统的小农户,从而导致现有农业科技的转化与推广率很低。据统计,我国每年有6000—7000项农业科技成果面世,而能较好转化的只有20%—40%,其中成规模的尚不足20%,大约70%的科研成果没有能够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转化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80%)。[9] 全国还有31.3%的县没有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8%的乡镇没有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站,34%的村没有农技服务组织或专职农技人员。
再次,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在农业科技管理机构方面,部门条块分割、层次不清、职能交叉、任务重复。例如,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部门之间条块分割严重,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生产部门之间既没有行政隶属关系,也没有经济利益关系,难以实现有效的长期协作与联合,不仅造成课题重复,大量科研经费分流,而且有时还造成部门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农业科技人员管理方面,岗位混乱,力量分散,岗位与职称动态聘用制没有建立起来,导致大量非农专业技术人员以及非正当渠道进入农业科技管理部门的人员占据编制岗位。在农业科技项目管理方面,经费与任务、责任与目标没有直接挂钩,农业科技重大立项没有很好地面向农业生产需要,农业科技选题没有制度化的公开、公平竞争机制和择优支持与委托机制,成果评审没有建立起专家评审与市场评审、用户评审与效益评审相结合的崭新机制,平衡、分散的使用科技资金导致农业重大科技项目经费不足。
三、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保障机制构建
要克服以上制约瓶颈,充分发挥科技对现代农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必须构建强有力的保障机制,才能使科技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效用最大化。
1.构建农业科技投入长效增长机制。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信贷为支撑,社会团体投入为补充的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长效增长机制。首先,设立财政支农科技专项资金。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财政都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必须达到农业总产值的1%以上,保证并不断增加基础性和公益性农业科学研究的投入,增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在农业科技专项资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解决重大项目建设中的农业科技难题和相应的技术进步与开发工作,用于农村“土专家”、“田秀才”和农村大户对农业实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其次,创立农业科技多渠道社会融资方式。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强化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科技投入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减免税收等手段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高科技企业从经营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农业科技开发;鼓励金融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参与高科技农业产业化项目开发,提高对农村“土专家”等农村能人的贷款数量;通过降低贷款风险和放宽贷款抵押担保尺度,鼓励农村能人增加对农业实用技术的投入,扩大农业实用科学技术的生产规模。
2.构建农业科技人才培育机制。发挥科技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必须加强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首先,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造就一批涉农学科带头人、农业科技型企业家、高级农业科技管理专家、农业技术专家和农业专业技术人才。提升农业高等院校和农业科研院所的地位,加大高等院校在农业高科技人才方面的培养力度;充分发挥农广校、农技校、乡镇企业培训中心等培训机构传播农业技术信息的作用,加大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训。其次,创造条件,培养本土农业科技人才。农村还存在一大批“土专家”、“田秀才”、农村大户等农村能人,这些农村能人生活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熟悉农活,了解农业科技需求,同时在实践中善于总结出一套农业实用技术而成为农村中的先富者。对他们进行免费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既能提升他们的科技水平,又能带动农业实用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再次,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通过农业技术讲座、培训、函授、夜校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农业科技水平。尤其要加强对成年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教育。
3.构建农业科技研发创新机制。现代农业科技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面向现代农业生产的民生实用技术,包括现代农业生产急需的高效优质栽培、饲养、养殖技术以及节水技术、土壤改良技术、病虫害与自然灾害的综合防治技术等。第二层次是面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性研究。第三层次是面向现代农业发展国际趋势的高新技术。农业科技创新研发体系的构建就应着力于这三个层次来展开。首先,支持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开展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加强产学研密切结合,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和储备能力。其次,启动实施新农村建设民生科技行动,以农民健康、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农村饮水安全、农村康居工程、农村人居环境、农民就业创业为重点,加强关键实用技术的开发和集成应用。第三,瞄准世界农业高技术发展前沿,大力推进农业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和集成创新,加强农业高技术研究,重点发展农业生物技术与分子农业、农村信息化与数字农业、环控农业和节能减排、农产品精细加工等技术。当前,针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实际,应着力于加强民生实用技术和基础性研究开发,有选择地发展农业高新技术,有效解决农业科技供求脱节的问题。
4.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促进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建立以“主体多元化、服务社会化、形式多样化”为特征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首先,充分利用经济、法律等各种手段,调动科技人员、农民和企业、农村合作化组织等社会各界参与农技的转化与推广,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其次,在推广过程中注意政府主导和市场引导的有机结合。对于公共性和基础性强、社会效益高的技术推广,例如节水灌溉、农产品安全技术推广等,应切实保障政府投入。对于物化程度高、市场潜力大、商品率高、经济效益好的技术推广,例如奶牛品种改良等,财政应逐步对其实行定额或定向补助,促其实现企业化经营。再次,形成农技推广的多种传导模式。如政府部门主导型的农业技术传导模式和“公司+农户”的产业化型传导模式等。
5.构建农业科技管理服务协调机制。首先,优化涉农科技部门管理制度,改革因制度设计不合理而造成的多头管理、分散管理、政出多门、互相推诿等弊病,明确部门职责,加强部门协调,形成多方联动的工作机制。根据农业科技周期长、公益性和区域性强的特点,可以探索将农业科技机构分为具有面向市场能力的服务类农业科技机构和基础性、公益性为主的农业科技机构,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转为科技型企业的科研院所,要引导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人员实行“按岗定酬,按绩效取酬”的岗位聘用制。其次,涉农科技部门也应改变管理理念,着力搭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及培训推广等平台,加强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部门之间的合作。再次,强化农业科技项目的管理。在项目选题、立项的过程中,应改革现有立项模式,针对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技术难题或当地重点发展的农业技术立项,并实行首席科学家制度,面向全社会公开招标,充分利用全社会的科技资源;对已立项的科技项目要实行全程跟踪的项目管理制度,确保中标项目按期完成;项目成果评审也应建立专家评审、市场评审、用户评审和效益评审相结合的新型评审制度,确保科技成果的质量。
注释:
① 本文系四川大学2008年《中国城镇新农村建设》研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