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二病区 442000
关键词:乳腺癌;药物外渗;护理
化疗药物外渗是肿瘤患者行化疗时常见的并发症,轻者可引起局部皮肤红、肿、热、痛、静脉炎,严重者组织坏死,甚至溃疡经久不愈,可深及肌腱及关节。本例双乳癌患者输人的化疗药物外渗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56岁。于 2002年8月在我院行左乳根治术,术肿块再次人院,行右乳癌根治术。患者拒绝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术,于2005年2月15日在左侧上肢开始行第1疗程化疗,无不适症状。5d后患者左上肢出现轻度水肿,并逐渐加重,指导患者抬高患肢,无明显好转。2月25日外敷中药路路通3d后水肿消失。3月1日患者左上肢肘上3指处出现红肿区。5月2日行第3周期化疗时患者强烈要求在双下肢进行化疗,化疗第2天患者左上肢脚踝上至小腿10cm左右下至脚踝3cm左右也出现一红肿区并伴有热痛症状与化疗药物外渗极为相似。后经及时治疗和护理患肢恢复较好,病情稳定,好转出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护理
2.1 局部用药:最初我们认为患者左上肢红肿是因为淋巴回流不畅引起的,我们采用氢化考的松与蒸馏水按1:1比例配制液体,但效果较差,并出现加重现象,后改用如意金黄散加醋调成糊状均匀敷于患处,用一层塑料薄膜封闭,防止药物外渗,每天更换3次,以便持久发挥作用。敷于患处1周后,患处红、肿、热、痛症状消失,皮肤颜色恢复正常。对周围组织在渗出的可先用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进行环形封闭后再敷本品。
2.2 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属于左乳癌术后右乳又复发,心理压力较重,情绪极不稳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相互信赖的关系,给予病人安慰、关爱,向患者讲解化疗知识,消除患者想象性恐惧及焦虑,增加了心理安全感,更好的配合治疗及护理。
2.3 皮肤护理:由于化疗药物外渗部位较大,因此我们要应严格观察患处皮肤情况,及时更换被药液污染的床单,保持皮肤干燥,给患者敷药时动作应轻柔,以免损伤皮肤。
3 讨论
静脉注射是化疗最常用的给药途径,在浅静脉给药时若静脉所在区域出现红肿时应及时改为深静脉注射。由于下肢静脉易于栓塞,所以除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外进行化疗时均不宜采用下肢静脉注射。在化疗用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副作用出现的 时间、方式及程度,积极采取措施。应用化疗药物时注射操作技术要求较高,能减少或降低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但由于患者反复不断地静脉给药,加之患者本身血管条件不好而使化疗药物外渗,导致组织损伤。据报道,经外周静脉给药的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为0.5 % ~ 6 %,而实际工作中,真正发生率远高于此比例,故如何减轻化疗药物外渗给患者造成的危害,保证患者健康的心理状态,顺利地完成治疗成为护理工作中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徐春艳,王晓明.输液后肢体水肿引起化疗药物外渗的护理体会[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4,1(1):29.
论文作者:闻巧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9
标签:患者论文; 药物论文; 外渗论文; 上肢论文; 静脉论文; 患处论文; 红肿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