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拉美不同历史发展道路的对比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拉美论文,美国论文,发展道路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美洲大陆是一块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土地。当欧洲人“发现”今天的美洲大陆时,这里已经有3种较为发达的文化: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印卡文化。1492年8月3日,欧洲航海家哥伦布带着西班牙国王致中国皇帝的国书率领3艘帆船、90名船员向西远航,去寻找通向东方的新航路,他们首次到达美洲大陆。随后,葡、英、荷、法等西方国家的殖民者也纷纷涌向美洲,建立自己的殖民地。从那时起,美洲大陆就被打断了原有的发展轨迹,被迫纳入西方资本主义殖民体系。
在整个美洲,从发展类型看,有两个地区较为典型:一是由原英属殖民地发展而来的美国,另一个是原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拉美。这两个地区都是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在历史、地理、资源等方面具备许多相同的因素,殖民地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并且相继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取得了独立。随后,英属北美尤其是美国,在不长的时间内即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美国独立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已获得较快发展,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后的经济发展更是突飞猛进,美国一跃而成为世界强国,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举世瞩目的超级大国。拉美国家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与美国相比虽然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拉美国家在发展中却大大落后了。拉美国家虽然在二战后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直到今天仍然属于“第三世界”,仍面临严峻的经济问题而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蹒跚前进。
对于这个问题,山东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系韩琦教授在《拉丁美洲经济制度史论》中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研究这一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人类文明的兴衰规律,总结美国与拉美国家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的探索。本文按照历史年代顺序,对美国和拉美地区的历史、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加以对比和分析,希望从中总结出一些有益的结论与启迪。
一、美洲大陆被“发现”以前
在欧洲人到来之前,北美洲印第安人处于原始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按照语言特点,可以分为许多部落,如阿尔衮琴部落、易洛魁部落等,其中阿尔衮琴部落是最大的部落。根据美国人类学家路易斯·亨利·摩尔根的考察,北美印第安人的社会制度是典型的古代氏族制。在详尽考察了北美印第安人各个部落的社会制度后,摩尔根指出:“根据现有的资料,我们敢于作出下面的结论:美洲印弟安人部落在刚被欧洲人发现时已普遍地按民族组织起来,虽见到极少数的例外,但不足以妨碍这一点的规律。”他的研究表明,印第安人的社会组织形式既经历了由民族、胞族、部落到部落联盟的发展阶段,又以民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等不同的组织形式构成社会总体。
这一时期,拉美地区有三大文明。在欧洲人进入该地区之前,拉美大部分地区的印第安人的社会和政治结构处于原始公社制阶段,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卡等部族处于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时期。拉美拥有美洲最灿烂的印第安人文明——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印卡文化,在欧洲人进入美洲之前,拉美的社会和文化发展水平高于北美。
二、殖民地时期
美国是由英国在北美的13块殖民地演变而来的,而拉美地区各殖民地的主要宗主国则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地时期,英国与西、葡两国的社会制度、阶级基础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宗教、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对整个美洲地区的发展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虽然不能把拉美各国和美国发展轨迹的不同简单地归结为宗主国的原因,但由于宗主国因素引起的这种差异正是以后美国、拉美走上不同发展道路的十分重要的因素。拉美的宗主国西班牙和葡萄牙在15世纪末便开始对拉美进行殖民,当时它们处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英国对北美的殖民开始于17世纪,当时的英国是资本主义发展最快的国家,资产阶级革命正在酝酿之中。西、葡作为封建国家,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的落后对殖民地的发展有较大的负面影响,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则对殖民地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一)宗主国和殖民地的双重因素,决定了两块殖民地政治制度的差异。西班牙、葡萄牙是封建国家,把高度中央集权的社会和政治制度移植到拉美,形成了以总督、监察庭、郡守、市长、卡西克等组成的自上而下的权力金字塔,庞大的官僚机构行使职权时往往独断专行。北美殖民地由于受英国先进的社会政治制度和生产关系(尤其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的影响,其政治制度一方面代表英国统治阶级的利益,英国的殖民势力在北美体现为殖民地总督和参事会;另一方面,由新兴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推动建立的议会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殖民地的利益。英国在北美的殖民统治结构虽然很庞大,但却是重叠和松散的。各个不同的殖民机构的殖民政策彼此常有抵触,不能协调一致,殖民地因而为不服从命令找到了借口。由于英属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殖民地资产阶级作为新兴的政治力量,在各殖民地推动建立了代表其利益的立法会议。在北美殖民地,殖民地总督及各级官吏的薪金由殖民地提供。殖民地立法会议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往往以提出不支付总督及各级官吏薪金的法案迫使英国殖民地官吏屈服。虽然殖民地议会对英国议会的法令以服从为主,但殖民地议会日益成为殖民地资产阶级反抗英国高压统治的政治力量。(注:黄绍湘:《美国史纲》(1492~1823),第125页,重庆出版社,1987。)
总之,西、葡给拉美带来了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殖民体系,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限制了殖民地的发展。而英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国家,为殖民地带去了相对先进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更多地体现了民主精神,使资本主义因素得以更好地发展。
(二)西班牙、葡萄牙对拉美殖民地采取的经济政策与英国对待北美的方式存在很大差异。西、葡殖民者垄断对外贸易,禁止殖民地之间、殖民地和其他地区之间进行贸易,一切贸易必须通过宗主国的港口,还要由宗主国的商船运输。西、葡极力限制殖民地内部经济的发展,在农业上推行单一作物制,凡宗主国能对拉美输入的农产品禁止当地生产;在工业上也禁止殖民地生产宗主国能生产的商品。西、葡对美洲殖民地采取了贸易垄断政策,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拉美生产多样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使该地区进一步依赖于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殖民者想方设法搜刮殖民地的财富,血腥屠杀印第安人,并役使大量印第安人和黑人从事奴隶劳动。在这种高压政策下,拉美地区的经济发展极其缓慢。英国也要压榨殖民地财富,但较多地采取了贸易的方式,对北美殖民地的限制相对宽松,这就使北美殖民地在一定程度上获得自由发展。
(三)殖民方式不同。在西、葡拉美殖民地,原来印第安人人数较多。殖民者并未将印第安人杀光,而是奴役他们进行劳动,并从海外不断输入黑奴,实行奴隶制度。而英属北美的居民主要是英国和西欧移民,他们移居北美旨在逃避本国迫害,而印第安人几乎被斩尽杀绝。在英属殖民地北部的新英格兰,英籍移民占绝对优势。当然,在南部也逐渐形成了类似拉美的种植园奴隶制,但当这种制度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时,南北战争清除了这一障碍。
(四)在土地制度上,西属拉美殖民地实行分配制、监护征赋制和劳役分配制,后来又发展为大庄园制和债役农制,而葡属殖民地巴西则盛行种植园奴隶制。土地兼并严重,土地基本上被大庄园主占有,印第安人、黑人奴隶被禁锢在土地上,封建制度桎梏十分严重。在英属北美,来到这里的劳动者大多是欧洲贫苦人民,他们渴望成为独立的小土地所有者,但东部的大量土地被殖民地政府支配,价格高昂,他们无力租赁,于是纷纷去西部侵占印第安人的土地。在殖民地及整个美国发展史上,西部边疆的“占地”现象非常普遍。通过“占地”,在农业土地所有制关系上,在建立大土地制的同时,还出现了农民小土地所有制,这种发展特色就是农民对土地的自由占有制和农业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受封建残余的束缚而得到发展。(注:黄绍湘:《美国史纲》(1492~1823),第100页,重庆出版社,1987。)北美移民的“占地”给统治者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迫使统治阶级降低土地价格和地租,并在政治民主方面作出一定让步,从而扩大了农业种植地区,也使大量自由民所受束缚有所减轻,有利于农村手工业的发展。
(五)殖民地经济的发展。由于上述几方面的原因,美国和拉美在殖民地时期的经济发展道路已经显示出不同。在殖民地封建制和奴隶制的束缚下,拉美地区的社会发展十分缓慢。拉美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后,又片面发展单一农、矿产品以满足欧洲的需要。拉美地区虽然出现了日常手工业和较为发达的纺织业生产,但受到了西班牙殖民者的极大限制。殖民当局采取重商主义政策,只准许殖民地同宗主国之间贸易,禁止殖民地之间、殖民地与欧洲国家间的自由贸易;殖民者还从拉美掠夺了大量财富供本国统治者挥霍。在300多年的殖民地时期,拉美仍在原有的生产水平上停滞不前。英属北美的封建阻力较小,英国对殖民地的控制也相对宽松,这使殖民地的经济得到较快发展。英属北美很早就发展了多种手工业,进行商品生产。17世纪,北美殖民地社会分工显著,工业生产由家庭副业发展到分散的手工业,进而发展为工厂制。制造业工厂制的建立,意味着生产方式的根本改革。尽管英国对北美制造业采取了多种限制措施,但某些不妨碍英国经济垄断的手工业获得了较为自由的发展。皮革、纸张、食品等制造业逐渐发达,一些雇用少量工资工人的小型工厂纷纷建立。殖民地贸易也发展起来,当地还出现了自行印制的纸币。新英格兰各殖民地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了造船业,便利了殖民地同英国、欧洲的贸易以及殖民地之间的往来。北美航运业的发展促进了贸易,通过走私贸易,特别是同西印度群岛的贸易,突破了英国的限制。走私贸易为殖民地剩余资本开辟了出路,成为殖民地原始积累的源泉之一。英国曾对殖民地颁布过禁止走私贸易的法令,但在1650~1763年期间,英国连续对荷兰、西班牙和法国作战,放松了对殖民地的干预,使英国在战争结束前并未认真实施这一法令,殖民地因而在这一时期获得了经济繁荣。总之,殖民地时期,英属北美13个州就已具有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基础,而拉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徘徊不前。
三、从独立到19世纪末
18世纪末19世纪初,美国和拉美先后摆脱了殖民统治,取得了民族独立。然而,两个地区独立之后的发展道路仍大不相同。
(一)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取得了独立,在世界范围内较早地建立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解除了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在民主方面,颁布了旨在保障人民基本自由权利的《独立宣言》,这一切都为美国工业资本迅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美国独立战争摧毁了土地独占制度和土地贵州的势力,促进了资本主义在农业中的发展,也使贫苦农民得到了一些土地。
拉美的独立战争也取得了胜利,拉美各国纷纷取得民族独立,但殖民地的社会政治结构和经济结构却几乎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拉美独立战争的结果只不过是土生白人代替了宗主国的殖民者掌握了政权。大庄园制、种植园制、债役农制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二)美国独立战争后,通过购买和战争,美国从法国、西班牙、英国、墨西哥和沙皇俄国手中获得了大量土地,使美国版图急剧扩张,从原先东部海岸的13个州一直延伸到太平洋,成为一个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潜力巨大的国家,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为美国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地缘政治方面,美国的邻国只有加拿大和墨西哥两个相对较弱的国家,没有强国与之抗衡,国际环境相对安定,也节省了大量的国防开支;而且美国面临两大洋,可以同时向两个方向发展。美国独立后初期,也经历了一段艰难的道路,但随着困难的逐渐克服,这个国家开始显示出自己的影响。1787年宪法的制订,使美国成为一个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民主政治制度。经济上,西部存在的大量自由土地以及不断被开辟为农业区,为美国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广阔的产品销售市场,对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强大的推动力,形成农业发展的“美国式道路”。
拉美殖民地独立后,原西班牙殖民地分裂成大小不一的国家,只有原葡萄牙殖民地巴西保持了统一。这些国家虽然从总体上看资源比较丰富,但是对每一个国家来说,都或多或少地缺乏某些重要资源。19世纪前半叶,旧殖民势力的存在和欧洲列强的威胁,使拉美各国政局不稳;各国之间还发生了多次战争,彼此消耗了实力和大量财富;考迪罗盛行拉美各国,原有的大地产制、大庄园制继续存在并得到扩展,土地兼并严重,工、农业发展受到很多限制。拉美各国经济上仍然依靠单一农、矿产品出口,对国际市场依赖很大,基本上只是满足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需求。外国资本主义对该地区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控制,使拉美地区的大部分国家处于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外围。
(三)美国独立后,生产力发展很快,原有的南部种植园奴隶制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随之美国又爆发了第二次独立战争——南北战争。通过南北战争,美国摧毁了奴隶制的经济基础,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全国政权,使南方的经济纳入资本主义轨道,最终扫除了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为工业化和现代化铺平了道路。而拉美各国在严峻的政治和经济形势下,仍然沿袭旧的落后体制,采取经济自由主义政策,这就不可避免地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的不合理分工体系。拉美各国在19世纪发展缓慢,错过了两次工业革命和发展现代化的机会。
四、关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历史机遇
(一)拉美各国独立后并未走上工业化道路。在拉美,封建和半封建的大庄园制仍然存在并继续发展,大批国有土地和印第安人土地被侵吞,广大无地和少地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沦为债务雇农,一部分大地产卷入了国际分工,继续从事单一产品的生产。尽管出现了一批现代企业,但主要是发展非耐用消费品工业和建筑材料工业,工业设备主要依赖进口。拉美的外向型经济使其对外依赖严重,经济命脉被外资控制。这一时期,拉美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十分落后,错过了两次工业革命的机会,即使拉美早期的现代化也只不过是一种“飞地现代化”,即在外资控制的矿山和一些部门实现局部的现代化。
美国独立较早,经历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过程。由于西部边界的不断扩展,独立之初,美国是一个基础较好的农业国。1790年,美国开始了工业革命。由于脱胎于殖民地,美国经济面临重重困难。为给工业化铺平道路,美国采取了果断措施,如1789~1791年期间,美国国会授权总统发行债券偿付国家的内债和外债,实行统一币制,采取固定税收制,实行关税保护,等等。由于得到了独立的资产阶级政府的支持和保护,美国工业革命才可能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内首先在北部工商业发达地区完成。在美国南北战争以后,工业革命在全国范围内完成,美国经济突飞猛进,国力蒸蒸日上。
(二)与拉美国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走出了一条成功的现代化道路。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等基础设施是工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而且美国地域辽阔,内地广大,只有发达的交通运输,才能使全国形成统一的大市场。美国独立后,民办、州办、联邦办交通运输业发展很快,一直走在工农业的前面,出现了兴办运河和铁路的高潮,建立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体系。(注:中华美国史研究会主编:《美国史论文集》,第125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北京,1980。)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缩短了工农业产品的运输时间,降低了运费,满足了工业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内地工业的发展。此外,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部门(如钢铁、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宅地法》的实施,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促进了西部边疆的开发和农业生产的资本主义发展。从19世纪20年代到1850年,美国农业开始了以畜力为主要动力的半机械化过程。1850~1910年期间,美国完成了近代农业的半机械化过程。(注:黄安年:《美国的崛起》,第25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92。)农业教育和科学研究蓬勃发展,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农业的发展为工业提供了大量资金、原料和粮食,也为轻重工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美国的工业革命首先在轻纺部门进行,19世纪40~50年代,许多轻工业部门取得较快发展。(注:中华美国史研究会主编:《美国史论文集》,第132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北京,1980。)19世纪后半期,重工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美国的工业生产渐居世界前列。
在工业化过程中,美国重视利用外国资金,引进先进技术,并结合本国国情加以改造。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没有封建残余的束缚,没有陈旧的包袱,避免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走过的弯路,因此,美国得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赶上并超过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五、几点思考
(一)关于宗主国对殖民地以后的发展究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的问题。不能把拉美和美国发展轨道的不同简单地归结为宗主国的原因。宗主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关系对殖民地以后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但这并非决定性因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独立后未必会发达(如英、法的许多非洲殖民地)。其实,即使同为一个宗主国的殖民地,其发展也有很大差异,美国、印度和加拿大都是英国的殖民地,而今天,美国成了超级大国,加拿大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印度则是发展中国家。
(二)关于殖民方式的问题。笔者认为,一个国家无论多么强大,其远离本土的殖民地迟早是要独立的。以老牌殖民强国英国为例,其殖民地有以下两种类型:一是有生命力的民族国家,二是人迹稀少、资源丰富和潜力巨大的国家。第一类国家在被殖民前就有自己的文化和民族的巨大凝聚力,只不过是由于一时的落后而被纳入殖民体系(如印度、埃及等)。第二类国家指的是像美洲国家那种原先人口就稀少的具有优越条件的国家(如美国和加拿大)。由于原先有三大印第安人文明,印第安人人数又多,可以认为拉美国家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国家。对于第一类国家,即使宗主国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方式,但是由于殖民地是有生命力的民族国家,其自身的文明虽然受到宗主国的冲击,但它却每时每刻都在抵抗这种影响。这时,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殖民地首先的选择就是赶走侵略者,而不可能牺牲自己的民族特性来换取先进的生产方式。但是在英属北美殖民地,本来印第安人就很少,又在英国的殖民过程中被杀戮殆尽,而且移民又主要来自资本主义较为发达的英国和其他西欧国家,所以,完全有可能把先进的生产方式接受下来。由于到达北美的移民中有相当多的人曾遭受迫害,所以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宗主国的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些因素也会被消除。在经济发展中,美国作为一个具有先进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的幅员辽阔的国家,又赶上了工业革命的潮流,并且没有机器设备陈旧的包袱,加上其优越的地缘环境,必然会超过原有的宗主国而成为世界强国。拉美的宗主国带去的先进因素不如英国,而拉美地区本身的印第安人数量相当多,西、葡殖民者还剥削他们的劳动成果,并大量贩运黑奴,无形中培养了自己的对立面,使整个殖民地经济陷入一种赤裸裸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使拉美地区的经济发展显得先天不足,更由于西、葡在政治和经济上对拉美的重重限制,拉美不但没有接受多少资本主义先进因素的影响,相反,奴隶制和封建制的盛行,极大阻碍了该地区的发展。
(三)关于工业化和现代化问题的思考。美国能通过现代化赶超英国。美国在殖民地时期就具有较为发达的制造业和农业基础;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又扫清了发展的障碍,先进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得以确立;美国具有优越的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美国的工业化起步虽然晚于英国,但美国落后的时间并不长;美国没有机器设备陈旧的包袱,能够直接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成果。而拉美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一直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30年代起才开始进行工业化,其差距非一朝一夕所能弥补。在工业化时期,美国在世界上的经济竞争对手不是很多,但拉美各国在战后超级大国争霸的两极格局及两极格局解体后的全球化趋势下,面临的国际竞争和国际压力要大得多。从美国工业化的具体措施看,在工业化时期,美国采取了关税保护政策并大量引进外资,这些政策在美国取得了显著成效。而拉美国家却因关税保护导致效率低下,因引进外资导致外债沉重,甚至爆发危机,这不能不发人深省。在工业化时期,美国采取交通运动先行的策略,完善基础设施,高度重视农业,走“美国式道路”,使农业为工业提供资金、粮食、原料和市场,发挥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为工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带动了轻纺工业和轻工业的发展,然后又推动了重工业的迅速发展。此外,美国在工业化过程中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富有独创性。美国的经验对包括拉美在内的面临现代化任务的所有国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标签:宗主国论文; 西班牙美洲殖民地论文; 法国印第安人战争论文; 英属北美殖民地论文; 英国殖民地论文; 拉美国家论文; 法国殖民地论文; 北美印第安人论文; 殖民地历史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美洲文明论文; 英国政治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美国史论文; 美国政治论文; 殖民扩张论文; 历史政治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