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发展与国际竞争力的现实思考_国际竞争力论文

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现实反思及其国际竞争力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际竞争力论文,中国制造业论文,现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制造业的主导地位和基础作用,是其他产业无法替代的。因此制造业的竞争力受到各国经济学者的关注。自改革开放开始,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深,中国经济渐渐融入国际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制造业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这引起了国内外众多人士的关注。2001年,日本通产省白皮书首次提出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肯定了中国制造业的地位,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并引发了热烈的争论。近年来,众多学者未曾停止过对中国制造业的研究。那么,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究竟如何?我们要怎样继续走制造业这条路呢?

二、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现实反思

纵观目前的中国制造业发展,表面看来制造业发展欣欣向荣,发展速度和规模,出口能力和生产能力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外商投资大规模地涌入我国,但这种繁荣的背后,值得我们反思。加工贸易份额过大,自主研发水平过低,企业规模较小且没有国际知名品牌,外商投资大量趋向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些都阻碍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

(一)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1.从制造业的发展规模及速度看。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比上年增长8.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477亿元,增长4.2%,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0.6%;第二产业增加值156958亿元,增长9.5%,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46.8%;第三产业增加值142918亿元,增长8.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42.6%。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增加值数值、增长速度以及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都是三产业之首。

图1 工业增加值及增长速度变化

数据来源:《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图1表示中国各年工业增加值及增长速度变化。由图中看出,中国工业生产总值历年来稳步上升,2009年以前保持着10%以上的年均增长率并逐年上升。2009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年均增长率只为3.4%。由表1可看出,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稳中有升,在2009年由于全球大环境影响有了大幅下降,但其促进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地位是无法动摇的。

中国制造业能力的突飞猛进还表现在,中国制造业产值占世界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不断上升。2009年中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的份额达15.6%,超过了日本的15.4%,位居第二位,美国以19%的份额仍然保持世界第一的位置[1]。

2.从制造业出口能力看。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制造业的出口能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8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额在世界中排名第32位;2001年为第6位,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3%;2005年世界排名为第3,占世界份额的7.5%;2008年,中国以1.43万亿居第二位[2];据2010年4月3日古巴《选择报》报道,世贸组织明确指出,2009年中国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出口额达1.2万亿美元,德国出口商品总额为1.12亿美元,美国排第三,为1.05亿美元[3]。中国出口总额的增加以及在全球出口额排名中的上升,都表明了中国制造业出口能力的不断加强。

由表2可以看出,中国出口产品中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例在逐年增加,1980年到1990年,上升了24.71个百分点,1990年到2000年,上升了15.37个百分点,而到了2009年,与1980年相比,整整上升了47.54个百分点,这种大跨度的跳跃式的发展说明制造业出口已成为中国外贸的最主要力量。

3.从制造业生产能力看。目前,我国一百多种商品的产量都居世界首位,如汽车行业,家电行业的空调和微波炉,文体用品的本册,乐器行业的钢琴、提琴、吉他,五金制品行业的工具五金,塑料制品行业的农膜、地膜,以及更广泛的,服装、鞋帽、钟表、自行车、缝纫机、电池、啤酒、日用陶瓷、海盐、电光源和灯具等产品[4]。2009年中国首次成为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汽车产量为1379.1万辆,同比增长48.3%。美国海关统计显示,2009年1-12月,美国进口日用陶瓷12.32亿美元,其中从中国进口日用陶瓷1.61亿美元,占比重69.28%;日本海关统计显示,2009年1-4月日本从中国进口日用陶瓷0.42亿美元,占比重58.68%[5]。我国轻工行业技术装备和产品质量也有较大提高。大型骨干乳制品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洗涤行业技术水平基本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造纸、皮革、塑料加工、照明、电池等行业技术装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4.从制造业吸引外资情况看。目前,中国正以其巨大的市场和廉价的劳动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的生产制造环节以惊人的速度和规模向中国转移。制造业是承载产业转移的主要行业,引进外资是承接大量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表现。

图2 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及制造业利用外资金额对照表

图3 制造业利用外资占全部行业的比重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2009)》和《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世界财富500强企业中,目前有400多家已经在中国投资。每年都有越来越多的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中国,它们之中的70%进入了制造业。

由图2、3可以看出,制造业吸引外资的实际金额呈逐年递增;制造业利用外资金额占全部行业利用外资额的比重2005年以前稳步小幅度增长,2005年以后逐年下降,但比重仍然在50%以上。

在过去的几年里,包括微软公司、摩托罗拉公司、通用汽车公司、三星物产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和德国西门子公司等在内的这些著名的公司已经在中国设立了100多个研究和开发中心以及更多的生产制造基地。英特尔、理光、索尼、IBM等大型跨国公司分别将其在世界其他地区的生产基地迁移到中国,面向全球进行生产和销售。日本的四个主要彩电制造商松下电器、东芝、三洋电机、三菱电视都已将彩电生产的主要基地移至中国。中国已经成为多数家电产品世界最大制造基地。

(二)中国制造业繁荣表象下的现实反思

1.制造业出口份额和结构。近些年来我国制造业有了相当程度上的量的扩张,但深究这种繁荣现象的背后,有着让我们无法轻视的问题。产量居世界首位的产品多为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小的轻工业产品。我国企业60%没有自己的商标,出口商品中90%是贴牌商品,其中纺织服装出口达全球服装贸易总额的24%,但自主品牌不足1%且没有一个世界名牌。暴涨的汽车产量有将近一半左右是外国品牌贡献的[6]。

再从工业品出口结构来看,目前和以后的一段较长时间内,出口仍将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出口产品大都集中在服装、鞋业、日用轻工业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近年来机械电子产品的出口额已经超过纺织品的出口额,但在出口的机电产品构成中,也是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组装产品为主。如:2008年1至10月,电子信息行业出口4401.4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口额的36.6%,其中进料加工贸易出口3081亿美元,同比增长21.25%,占电子信息行业出口额的70%[7]。

由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1985年以来,加工贸易出口额逐年大幅度增加,直到2009年由于上一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加工贸易缩减。且加工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逐年增加,在2008年、2009年有所下降,但下降的幅度不大。与此相伴的是,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2004年才首次出现贸易顺差,但当年外资企业所占比重为87.3%[8]。由此可见,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弱。我国近几年进口的机电产品都在4000亿美元以上,2008年高技术含量产品进口额占总进口额的50.96%[9]。相对于进口产品中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集中的情况,我国的出口份额虽然很大,但大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在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领域国内需求尚需依靠外国进口来满足。

2.从制造业科技水平看。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本、技术甚至是市场都受控于外国跨国公司,沦为跨国公司的组装或加工基地,无论该国或地区的生产能力有多强,充其量只不过是别人的工厂。英国、美国、日本成为“世界工厂”时其制造业技术水平都代表了当时世界制造业的最高技术水平,出口商品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而现在的中国则没有这种特征。

一国技术水平的强弱,首先反映在对研发经费的投入上,科技强国的研发投入必将高于其他国家。2007年我国高技术产业R&D强度为6%,但同年全部制造业的R&D强度仅为3.5%,且制造业内部研发投入极不平衡(见表4)。根据OECD数据显示,2007年美国和法国的高新技术产业的R&D强度均为30%以上,日本、英国、德国和韩国也都超过了20%,而意大利的R&D强度也为11.1%。相比之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强度明显不足[10]。

另一个衡量一国科技水平的重要指标是生产率水平。如表5所示,中国的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在逐年大幅提升,从1990年至2006年增长了2倍多,美国同时段内只增长不到1倍。但从绝对量来看,中国正在与各先进国家美国、日本和德国逐渐拉大差距,与新型工业化国家韩国相比,一直保持着10倍以上的差距,即使与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墨西哥相比,也还有不小的差距。

另外,一国的生产技术水平还体现在生产的能源消耗上。如表6所示,2006年我国能源消费增长迅速,且全国能源消费已经占全球能源消费的15%以上。尽管中国的人均能耗还远远比不上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不过中国的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沿海等较发达地区,因此真正值得比较的数据是人均GDP能耗。由于能源的高效利用,日本、德国、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人均GDP能耗都不高。而人均GDP水平与我国较接近的菲律宾、印尼及埃及的人均GDP能耗都远不及我国高。印度也与我国的人均GDP能耗远远拉开了距离。

3.从企业规模和品牌角度看。中国的制造业企业规模小而散,整体实力较弱,没有国际竞争力,缺少参与国际竞争的领头企业,缺乏国际经营经验。时至今日,我国已经有一批企业进入世界五百强行列,且部分企业的名次比较靠前。但这些企业虽然规模够大,但其国际声誉和地位并不高。我们可把这些企业称为“国家公司”,如中石化、中石油和国家电网等,实际上是把整个国家的资源集中到一两家公司经营。对于2006年的中国500强企业,厉以宁曾这样表达自己的看法:“看到这个排行榜,我感到遗憾,因为成套装备制造业并没有突出出来。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没有一批拿得出手的装备制造业公司。”2009年《财富》世界500强中上榜的43家中国公司中,只有8家装备制造业企业,分别为:宝钢集团,第220位;上汽集团,第359位;中钢集团,第372位;河北钢铁集团,第375位;一汽集团,第385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第426位;江苏沙钢集团,第444位;中国铝业集团,第499位[10]。与2006年上榜的23家中国企业中有三家装备制造业企业相比,增加幅度有限。下面我们对世界百强和中国百强企业做一个简单对比。

如表7所示,世界百强第一位的皇家壳牌石油的营业收入是中国百强首位中石化的约22倍,而世界首位的装备制造业丰田汽车的营业收入是中国装备制造业首位宝钢集团的约58倍,差距有20080亿美元。2009年世界百强中,美国上榜29家,装备制造业企业3家;日本上榜9家,装备制造业企业7家;中国上榜6家,无装备制造业企业。我国的装备制造业企业无论从产值或是数量上都无法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

由世界品牌实验室独家编制的2009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揭晓,中国入选品牌达到18个,其中中央电视台、中国移动、工商银行和国家电网均位列前一百名。从数量上看,美国仍居首位,占241席,法国以46个品牌居第二位,日本以40个品牌居第三位[11]。《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评判标准是品牌的世界影响力。一个国家缺少世界级制造品牌,说明该国的制造业在国际上的地位是很低的。中国制造业没有国际知名品牌但制造业出口额巨大的情况,一方面说明中国的制造业缺乏品牌影响力,另一方面说明中国制造业只是在为外国投资者做加工,挣取加工利润,处于制造业产业链条的低端。

4.从制造业外商投资趋向来看。通过承担跨国公司的生产环节的转移和外商不断增加的直接投资,我国越来越深入的参与国际分工体系,但跨国公司对于某些领域的集中投资,又使得我国越来越集中于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某一部分。这些领域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领域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即加工组装环节。根据目前公认的说法,全球价值链被分为三大环节:技术环节、生产环节和营销环节[12]。就增值能力而言,以上三个环节呈现出由高到低的U形状。

经济学上的“微笑曲线‘V’”用来描述全球价值链的整个增值过程。全球现代产业价值链的中心已经转移向两端,一头是研发、设计,另一头是供应链管理和销售。2004年机械行业协会做过一项调查,表明两端的利润率是20%—25%,而作为中间的加工环节,则附加价值低,利润低,即一般所讲的“微笑曲线‘V’”的底端,利润率在5%以下[13]。而我国主要集中在加工环节参与国际分工,科技含量和产业附加值都比较低,而技术环节和营销环节控制在跨国公司手里。再次说明我国制造业在国际上的地位还比较低,在国际产业链条上还处于加工环节的低端位置,只是“生产车间型的世界工厂”。

三、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地位的实证研究

为了进一步明确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地位,下面对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简单的实证分析。

研究一国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可以从两个方向研究,一个是绝对竞争力方面,一个是相对竞争力方面。接下来,就从这两个方向选取指标进行分析。

(一)绝对竞争力的显示性指标分析

国际市场占有率,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出口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的份额或程度,计算公式为:某类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一国某类产品的出口额/世界该类产品的出口额。其值越高,说明该国此种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越强。由于直接数据较难查找,于是引用陈湛匀所著《中国制造业的跨国竞争优势及其跨国投资战略》中的相关数据。从表8中可以看到,我国的六类制成品都占有一定的国际市场份额。其中,服装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最高,超过美国7.8个百分点,超过日本10.02个百分点,说明服装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最强。纺织品业也占有较高的国际市场份额,其国际竞争力较强。而钢铁、化工、半制成品和机械运输行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较低,相对于美日发达国家来说,其国际竞争力较弱。这种情况再次反映出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明显,而高新技术缺失的现状。

(二)相对竞争力的显示性指标分析

1.贸易专业化指标分析。TSC指数,即贸易专业化指数,也称出口竞争力指数,其计算方法是,(出口额-进口额)/(出口额+进口额),数值在-1和1之间。一般情况下,TSC指标数值越接近-1,表明该国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比较弱,出口少而进口多,处于入超状态;越接近1,表明该国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比较强,出口多而进口少,处于出超状态。为了分析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实力,选取轻纺制造业、资源加工工业和机械电子制造业三个分类,分别代表轻工业行业、重工业行业和高新技术行业,以此分析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情况。从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海关出口商品中选取12个小类的出口额,计算其TSC指数,结果如下:

上表的12个分类中,1至4属于轻纺制造业,5至7属于资源加工制造业,8至12属于机械设备制造业。由上表的数据分析可得:2008年TSC指数较高的行业(高于0.5)由高到低依次排名为:鞋帽制品业、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低于0.5大于0的行业依次排名为:食品业、皮革毛皮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机械电气制品业。这些企业具有出口的专业化及相对比较优势。小于0的行业依次排名为:化学工业及相关工业品制造业、塑料及橡胶制造业、精密仪器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制造业。从总体上来看,轻纺制造业的TSC指标数值最高。2004年至2008年鞋帽制品业的竞争力一直处于强劲的地位,纺织业的竞争力次之,但逐年都在递增,皮革毛皮制品业一直处于稳定的出口相对优势的状态,食品业虽然近年来有小幅下降趋势,但仍保持着较高的竞争力水平。资源加工制造业中,塑料及橡胶制造业、化学工业及相关工业品制造业的竞争力水平都较低,2004年至2008年TSC指数一直小于0,但我们也应看到,TSC指标数值都在逐年上升中。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具有较高的竞争力,这类行业的产品主要包括水泥、石料、陶瓷制品、玻璃及其制品,这与目前我国这些产品的高额出口现状是符合的。机械设备制造业,属于这三大类中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的,航空航天制造业和精密仪器设备制造品都是高度依赖进口的行业,说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弱势地位,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而金属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机械电气设备制品业虽然是出口相对优势状态,但相对于轻纺制造业和资源加工制造业来说,其竞争优势还是较低的。同时我们不能否认这些行业在2004年到2008年间良好的上升趋势。

2.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分析。RCA指数,即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用来分析一国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时,表示的一国某种产品的出口额占该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与世界范围内该种产品的出口额占世界总出口额的比重之比。一般的,RCA指数越接近1,表示其比较优势接近中性,没有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之分;RCA指数大于1,表示该国该产业具有较强的出口相对优势;小于0,表示该国该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较弱。在确定产品比较优势的时候,一般的,当RCA指标数值大于2.5时,表示该出口产品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RCA指数数值介于1.25至2.5之间时,表示该产品具有比较强的竞争优势;RCA指标数值介于0.8至1.25之间时,表示出口产品具有中等比较优势。

由于RCA指数相关数据较难获得,所以直接应用于峰和孙洪波的《中国与其它新兴市场国家制造业贸易的特征比较》中的RCA指数数值分析。由表10可以看出,中国在办公与通讯设备、电子数据处理与办公设备、电信设备、纺织和服装五个行业中有极强的国际竞争优势,这些行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在钢铁、机械与运输设备、集成电路与电子元件三个行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而在化工、制药和汽车行业都不具有国际竞争优势。虽然制造业总体实力与韩国接近,但主要差距在于化工、集成电路与电子元件、汽车这些技术密集型产业,说明我国高新技术的缺失。而墨西哥仅在电信设备行业较之我国具有更强的国际竞争优势。印度制造业与我国具有很明显的差距。

数据来源:于峰、孙洪波.《中国与其它新兴市场国家制造业贸易的特征比较》.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54页.

总体上来说,我国出口优势行业依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且这一优势会继续加强。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出口有较快的发展,其国际竞争力虽然较弱,但已出现良好的上升势头。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还比较弱,现有的比较优势仍然处于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的较低层次,而制造业主要通过劳动力优势参加国际分工,因此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地位还较低。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的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只能说是占有一定的国际市场份额但不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与英国、美国、日本等历史上的制造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最终使得中国制造业逐渐稳步的强大起来,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制造业强大不会是最终的发展目的,而是一种实现经济强大的手段。为了使中国的制造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必须结合我国的国情对中国制造业的制定有效的战略对策,以迅速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地位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改革制造业发展方式,大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加工贸易产品,属于具有一定技术和产品质量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要不断强化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质量,增加品种,满足多样化需求,提高高端市场份额,并建立品牌战略,尽全力进入国际市场,产生品牌效应。而对于装备制造业应该采取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与跨国公司进行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并努力消化吸收,然后更进一步的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完善管理运营水平,争取在一定时间内建立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批企业。对于一些高新技术前沿领域,要抓住机遇并创造条件,集中优势资源进行重点开发研究。在信息、生物和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业、航空航天技术、新能源环保技术等关键领域集中全国之力取得重大突破,引领国际水平,形成产业化,从而占领国际市场。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品牌优势

企业自身要营造创新环境,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自己的科研部门,有系统、有计划地进行本行业核心技术的研究,使产品生产技术不断更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国际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同时,借鉴国外经验进行品牌营销,在“三来一补”和许可证贸易中,尽量争取使用自己的品牌,以免永远处于被动。具有优势的企业要逐渐摆脱无牌、贴牌出口的状态,创建自身的独立品牌,以质优价低换取市场份额和国际声誉。

政府一方面要从财政支出上加大力度,逐渐稳步提高对于科研经费的支出比例,做到全面资助又要有重点的扶持一批创新基础、发展能力的前沿企业,更要完善法律体系,建立一套严密而且行之有效的法律体系,保护知识产权,使企业从知识创新中获利,保护和激励企业创新能力。

(三)扩大外资引进的“量”,提高外资引进的“质”

扩大外商直接投资的量,就要完善吸收外商投资的法律环境;加强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同时要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逐步建设完备配套的关联企业,以大企业、大项目为龙头,发展产业集群,形成较好的产业集聚效应;提高区域物流水平,满足跨国公司即时生产和战略外包的需要,从而减低企业生产成本。

为了提高“质”的水平,外资引进应更加倾向于对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等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外资引进上。采取减税或财政贴息扶持,促进鼓励外商提供关键技术或核心技术的项目的开展,或是在华设立研发机构。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不断提升本土企业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创新或二次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出口”的良性引资循环,从而实现产业技术跨越发展。

(四)提高劳动力素质水平,培养技术性人才

劳动力的价格优势被认为是中国近年来制造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这种优势几乎到了人人皆知的程度,所以在本文中并没有给予详细的介绍。目前,我们的低成本劳动力优势正面临着跨国公司的“零距离竞争”的威胁。如果我们不做好策略准备培养和吸引高技术人才,很有可能陷入被动境况。

从企业角度来说,要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通过有效的薪酬结构的建立,树立起员工“能者多劳”的意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供在职进修机会,提高职工的受教育水平及创新能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建议;将职工的利益与企业的经营来联系起来,充分调动职工责任意识和主动性,创造职工与企业的双赢关系。

从政府角度来说,要大力投资于国民教育事业,建立遍及城乡的教育网络;还要建立社会化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使智力资源进入法人治理结构,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要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迅速提高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要创造吸引人才的环境,建立和完善待遇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

标签:;  ;  ;  ;  ;  ;  

中国制造业发展与国际竞争力的现实思考_国际竞争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