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琦[1]2015年在《有粘结预应力在高层框架结构中的应用及施工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建筑结构也逐渐向高层、大跨度方向发展。同时人们对材料的充分利用、耐久性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利用高性能材料、现代设计理论和先进施工工艺设计建造起来的高效结构。与非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相比,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不仅具有跨越能力大、受力性能好、使用性能优越、耐久性高、轻巧美观等优点,而且较为经济、节材、节能。因此,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建造高层建筑、大跨度大空间结构和重载结构以及特种结构及特殊用途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结构型式之一。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结构形式之一,并在单层、多层大跨度建筑工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本论文以苏州某办公楼建筑为例,从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有粘结预应力后张法施工的基本概念入手,结合具体本工程实例通过对其内容、特点、工艺、施工质量控制等的研究,着重介绍了该工程预应力梁在跨度大、单孔预应力束较多并且较长、张拉所需较大千斤顶、预应力柱和梁采用变角度张拉等施工中所遇到的难点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提出一套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大跨度连续梁后张法具体施工工艺方法和质量控制要点。对大跨度连续梁有粘结预应力后张法施工工艺中的材料选用,孔道的预留,预应力筋的制作、穿束、张拉、孔道灌浆等工序在施工工艺中的具体操作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探讨了一系列较符合施工实际要求及经济效益较好的施工工艺,在材料选择、工具构件、单项施工组织计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为以后的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徐军[2]2016年在《钢筋混凝土建筑框架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工程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钢筋混凝土建筑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建筑施工企业需要提高对钢筋混凝土建筑框架结构施工的重视程度,对框架结构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时解决,确保钢筋混凝土建筑框架结构施工质量达到要求。笔者就对目前钢筋混凝土建筑框架结构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施工质量控制方案,以保障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质量达标。
顾森华[3]2008年在《混凝土薄壁高墩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分析及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交通事业的发展,高墩桥大跨连续刚构的修建日益增多。薄壁高墩的温度场相关方面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还比较少,一般处理方法是采用箱梁的温度梯度模式,但是由于主梁和墩所受的日照辐射的方向角和持续时间不同,单纯地照搬主梁温度模式并不能反映高墩结构的真实温度分布。另一方面,随着墩高的增大、跨径的增长,其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也越来越明显,传统的线弹性分析方法已不能够完全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因此,展开对高墩结构温度梯度模式的试验探索研究与高墩大跨连续刚构的非线性力学性能研究显得非常必要,也将有助于推动和完善高墩桥梁的建设事业。本文针对刚构桥薄壁高墩结构,首先陈列了国内外薄壁高墩大跨桥梁相关的研究现状,然后介绍了薄壁高墩桥梁的稳定理论及其有限元分析方法,着重阐述高墩桥梁的第二类极值稳定问题及其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接着结合工程背景—青田北山大桥,利用大型通用程序Abaqus,探索建立了混凝土实体单元与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单元相结合的薄壁高墩结构空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本文以试验研究为基础,测试了背景工程典型薄壁高墩结构在日照作用下的温度分布,并初步探索了薄壁高墩结构的温度梯度模式,比较了实测与规范建议的两种温度梯度模式对薄壁高墩结构产生的温度效应影响,结果表明实测温度梯度模式的温度效应对内力的影响比较小。本文进行了高墩桥梁最大悬臂状态下高墩结构的线弹性稳定与双重非线性稳定分析,结果表明薄壁高墩结构的非线性比较明显,普通钢筋在混凝土结构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亦探索了刚构桥成桥状态下的极限承载力分析研究。接着分析了不同的普通钢筋用量与不同的混凝土材料对薄壁高墩结构非线性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普通钢筋用量的变化导致极值稳定系数非线性变化,不同的混凝土材料变化导致稳定系数呈线性变化。最后依据大量已有的高墩研究文献资料并结合本文的研究结论,统计归类了此类混凝土薄壁高墩桥梁稳定问题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有关设计此类高墩桥梁稳定安全系数的建议,并对现行的桥梁设计规范提出了一些补充意见。
陈加军[4]2014年在《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混凝土结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城镇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为适应住宅建设的要求,解决我国大量人口的居住问题,就必须要推进住宅产业化,住宅产业化已经开始成为我国高层住宅建设发展的趋势。作为住宅产业化理想的结构体系,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已经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成为一些国家的主要建造形式,然而在我国国内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混凝土结构还处于推广应用阶段,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各方面还不够完善,所以有必要对其进一步分析研究。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理论分析、工程调研和ANSYS有限元分析相结合,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并结合调研资料和ANSYS分析数据,对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混凝土结构若干关键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结合高层住宅结构特点,对当前使用比较广泛的建筑结构体系进行了定性分析,讨论了如何选用最优结构体系,从而为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青岛地区保障性住宅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2)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相关的国内外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讨论了我国目前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混凝土结构在标准化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3)结合工程实例和相关经验,从造价、工期和社会环境效益叁个方面对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混凝土结构进行了综合效益评价分析。(4)结合工程实例和相关经验,对国内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混凝土结构的产业化配套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工厂化生产、运输和堆放、安装和施工以及施工质量控制和验收,并提出了我国国内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混凝土结构在产业化配套方面存在的问题。(5)结合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工程算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分别对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和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进行了抗震分析,讨论了节点区域刚度变化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从而为工程研究应用提供了参考。
王昆强[5]2017年在《浅谈高层建筑框架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文中认为近年来,中国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设计理念不断更新,建筑布局和垂直形式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对高层次结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框架结构体系应用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别是在高层建筑高度小于60米的地区,其优势更加明显,在我国近代建筑业近几年来,框架结构已经广泛使用。然而,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存有一些问题。在高层建筑施工问题的框架结构解析中,本文对框架结构施工品质加强措施做探讨,以提升高层建筑施工中框架结构的品质。
李成林[6]2010年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期质量可靠性控制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在我国的在建工程项目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而全国每年发生质量事故的工程有很多都是框架结构,虽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问题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且成果颇丰,但质量事故还是不断的出现,这是由于工程项目的影响因素很多,而框架结构可以看作是由多根、多种基本杆件组成的结构系统,同时由于框架结构主要由柱承担上部结构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荷载,一旦发生计算方面的错误和施工期内的集中荷载,会导致不可预期的后果,所以很难通过一个或两个方法来避免工程项目在施工期不发生质量事故。因此,施工过程中更应该用高的控制标准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控制。针对目前状况,主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首先,介绍了施工期可靠性理论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然后分析了结构构件材料性能、构件几何参数、构件计算模式的不确定性,并建立了施工期抗力的计算模型,分析了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其次,施工期结构上的荷载主要是结构自重荷载,是随时间变化的函数,施工期材料、人员的流动性大,所以结构所受的活荷载变化性较大,根据调查统计分析荷载的变化规律,结合施工过程给出了模板支撑、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四个阶段的建议荷载取值;再次,重点分析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五大因素中人的因素的重要性,指出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人员错误,然后分析了产生这些错误的原因,最后对人员错误进行了定量描述,并分析了对于结构的影响;最后,应用SAP2000建模,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寻求施工期质量可靠性控制与灰色及其他工具共同控制结构的方法,将其应用到框架结构施工过程中,并把它与质量控制图联系起来,寻求更好的控制工程质量的方法。通过分析施工期框架结构的质量问题,提出了质量管理与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为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个新的参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陈灿[7]2007年在《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施工期间变形及其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的应用日益增多。混合结构体系能充分发挥钢材与混凝土两种材料的特性,受力合理,抗震性能良好。但是,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增高,施工期间结构体系的变形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这一问题不仅影响施工方案制定和施工质量控制,还关系到结构体系本身的安全。对变形问题进行研究,能够提高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对高层建筑结构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的时变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拟合,建立了高强、高泵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随龄期变化的模型。通过与试验数据对比,对广泛应用的几种混凝土徐变模型进行了评价,认为CEB-FIP MC90模型与B3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高强、大流动性混凝土施工期间的徐变。对施工期间高层结构体系竖向变形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采用按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法,能够将复杂的徐变计算转化为拟弹性问题,大为简化了高层建筑结构的竖向变形计算。施工过程对结构计算影响不可忽略,用有限元-超级元耦合方法能够很好地模拟施工过程,提高了计算效率。基于施工进程,将结构施工期间的竖向变形分为“已发生值”和“将发生值”,通常施工中的找平会把前者补偿掉,而变形只剩下后者。这为施工过程中竖向承重构件确定找平补偿值提供了理论指导。以一个典型的57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为对象,进行了施工期间的竖向变形分析。在计算中考虑了混凝土的时变性、核心筒领先钢框架施工,以及找平补偿等因素。计算表明,施工结束时,弹性变形占到总竖向变形的比例在60%左右,而徐变与收缩大约占40%。找平补偿使承重构件的累积竖向变形呈现出“顶、底部层小,中间部层大”的随层变化规律,而不是通常的随层递增。外钢框架柱承担大部分竖向荷载,其累积弹性竖向变形要大于核心筒,但混凝土的徐变、收缩减少了竖向变形差异水平。因此,在施工时让核心筒先行施工若干楼层以使混凝土的徐变收缩尽早开始发展,能有效减小受力体系间竖向变形差异。连接核心筒与外钢框架柱的梁,由于混凝土的徐变收缩造成了梁端支座负弯矩的变化。对于连接核心筒一端来说,徐变收缩减小了梁端支座负弯矩,而对于连接外钢框架柱一端则是增加。从整个结构上看,徐变收缩因素对结构中间部层梁支座弯矩的影响要比顶、底层的大。对于钢框架柱,通过计算对比讨论了不同补偿方案对柱竖向变形的影响。建议可以采用“不等长度区段补偿法”对钢框架柱进行找平补偿。对混合结构体系施工期间水平变形的简化计算方法进行研究。根据施工特点,将混合结构体系分为“悬臂部分”与“完整部分”,根据钢框架与核心筒协同工作原理建立了平面简化模型并获得解析解。为了手算应用,将计算过程中所需的数据制成了图表便于查找。通过与叁维有限元模型的计算对比,验证了简化计算方法的可靠性。计算表明,核心筒领先施工层数越多,结构体系的水平变形越大。对控制结构体系施工期间变形的施工方案和措施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以控制高层混合结构体系施工期间水平变形为目标的确定核心筒领先施工层数的方法。钢框架梁的二次施工,可以在竖向变形差异随施工进程发展到某个极小值后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小竖向变形差给梁内力带来的影响。
马明正[8]2014年在《高速铁路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高速铁路具有运载能力大、运行速度快、运输效率高、运载成本低、安全系数高的特点,在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上占据明显的优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建设高速铁路,实现客货分离,不仅缩短了沿线城市时空距离,大幅度提升旅客运输服务质量,方便旅客出行,还能改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释放既有铁路能力,有效缓解货运能力紧张状况,对促进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实现我国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高速铁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结构稳定且维修养护简单的无砟轨道逐渐成为高速铁路建设中的主要趋势。本文以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为研究对象,对其施工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系统的研究,提出合理的质量目标和职能分配方式,制定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可靠的质量控制措施,确定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高速铁路CRTS Ⅱ板式无砟轨道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和关键环节分析以高速铁路CRTS Ⅱ板式无砟轨道施工全过程研究为基础,结合对运营期常见病害的产生机理分析,综合运用故障树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因果图分析法,识别出影响CRTS Ⅱ板式无砟轨道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分析确定了影响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质量的八大关键环节,即线下结构物的沉降变形控制、精密控制测量、梁面打磨、滑动层和挤塑板施工、底座板施工、轨道板精调、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灌注及轨道板的纵向连接。2.高速铁路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质量控制研究对高速铁路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确定了无砟轨道施工控制的目标,提出了以“系统施作、过程控制、重视维护”为主要内容的施工质量控制理念和基于供应链的施工质量控制模式,并针对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的关键控制环节,从制度、组织、人力资源、材料与机械设备、质量监督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3.建立高速铁路CRTS Ⅱ型板无砟轨道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在遵循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代表性、可比性、方便性和成长性等原则上,建立了一种科学的高速铁路CRTS Ⅱ型板无砟轨道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还介绍了多种可用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质量评价的方法,并对基于多指标可拓综合评价模型进行了细致分析。4.客专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质量管理实证研究以石武客专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质量管理为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对其无砟轨道质量策划进行了深入分析,确定了无砟轨道施工的质量方针与总目标并对总目标进行了分解,明确各参建方的质量职能,结合影响质量形成的关键要素和关键控制环节,提出了石武客专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并建立多指标可拓综合评价模型进行质量评价。
李江[9]2014年在《超高层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施工质量控制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据统计中国2012年粗钢产量达到7.16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46.3%。中国钢铁协会公布的2013年2月份的中国钢铁产量为6183万吨,这是中国钢产量第一次占到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随着产量的迅速增加,库存的增加和价格的下跌在市场上形成了共识。同时,中国的十二五规划报告指出,中国的钢结构产量占粗钢产量的4%,远低于发达国家的10%的水平。“建筑十二五规划”中指出“建筑产品施工过程的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0%”,“钢结构工程比例要增加”。中国人比以往的任何时期都拥有了更多的便宜钢材,中国的建筑行业拥有更多的理由大力推广钢结构的应用。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就是在矩形钢管内填充混凝土的一种结构形式,钢材和混凝土可以共同工作并承受荷载,钢管对混凝土的“环箍作用”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受压承载力,大幅度提高了钢结构的耐火时间。施工时矩形钢管柱先被安装,它可以承受施工荷载,浇筑柱芯混凝土可在下一层柱安装前进行,不受养护时间制约,不和本层其他工序产生冲突,矩形钢管混凝土柱节省施工时间、劳动力使用少,是符合现代施工技术的新结构形式。近年来,我国超高层建设项目愈来愈多,本文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依托于某超高层建设项目,结构层高197.8m,地上39层,标准层层高4.5m,首层层高达到13.5m,结合此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管理问题,分析产生原因,为今后此类工程项目的施工提供解决方案。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属于此类超高层建筑的外框架部分,是外框架结构的主要竖向受力构件,在所有钢结构构件中,它的自重最大,长、宽、高的尺寸也最大,所以,矩形钢管柱的制作、运输、质量、安装是进行此类工程施工的关键项目。本文研究BIM技术在超高层钢结构施工中的应用,BIM系统在构件加工、现场安装中的应用,它将设计、加工、运输、安装等过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业主、总包、各分包之间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使项目的质量、工期、成本、安全等一直处在受控的状态。超高层钢结构工程项目中,施工单位通过使用BIM平台,可以极大地提升项目的管理水平,提高工程的质量,缩短施工的工期。本文通过对工程施工中的塔吊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的问题,结合BIM技术,说明模拟施工过程是怎样帮助施工方确定一个合理的专项施工方案的。
佚名[10]2005年在《《山西建筑》2005年总目次》文中研究表明专家专稿干混砂浆与建筑抗震………………………………………………………陈贵平1-1利用移动最小二乘法计算节点量场………………………………………方自虎2-1磨依沟大桥地震反应分析…………………………………………………许志刚2-2点支幕墙抗风可靠性分析…………
参考文献:
[1]. 有粘结预应力在高层框架结构中的应用及施工控制技术研究[D]. 孙琦. 苏州科技学院. 2015
[2]. 钢筋混凝土建筑框架结构施工质量控制[J]. 徐军.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
[3]. 混凝土薄壁高墩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分析及试验研究[D]. 顾森华. 浙江大学. 2008
[4]. 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混凝土结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 陈加军. 青岛理工大学. 2014
[5]. 浅谈高层建筑框架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 王昆强. 绿色环保建材. 2017
[6].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期质量可靠性控制研究[D]. 李成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
[7]. 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施工期间变形及其控制研究[D]. 陈灿. 同济大学. 2007
[8]. 高速铁路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 马明正. 西南交通大学. 2014
[9]. 超高层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施工质量控制及关键技术研究[D]. 李江. 北京建筑大学. 2014
[10]. 《山西建筑》2005年总目次[J]. 佚名. 山西建筑. 2005
标签:建筑科学与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装配式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核心筒论文; 无砟轨道论文; 预制混凝土构件论文; 质量控制方法论文; 预制装配式住宅论文; 普通混凝土论文; 钢筋混凝土论文; 板式住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