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立体教学结构改革与“3#1”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_中专论文

“立体型”教学结构改革及中专“3+1”教学模式实验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模式论文,中专论文,实验研究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立体型”教学结构改革及中专“3+1”教学模式实验是我们根据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及内在规律,改革现行中专教学体制,变单一的教学结构为科学的“立体型”教学结构的一项实验。这项研究从80年代中期开始,迄今已初步形成了体现中专特色的教学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全日制普通中专教育是50年代学习前苏联教育模式建立起来的,担负着为企业和社会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的中等技术人才的任务,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中专学校受旧体制影响较深,计划、大纲、教材几乎全国统一,缺乏针对性;课程设置多年一贯制且内容陈旧现象严重,过份重视理论,强调学科体系化,忽视学生未来职业所需各项技能的培养;教育效能较低,毕业生走上岗位后缺乏相应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这些都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中专教育提高效能的要求不相适应。

攀钢冶金工业学校是一所企业办的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中等专业学校。办学初期我们就把提高教学质量、满足企业生产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摆在首要位置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了多种尝试和探索。

在深入现场进行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现场急需我们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事实上企业所需的中专生必须要担当起“常规工艺、常规管理和常规业务的实施人员”的角色,要培养这个层次的技术人员仅仅依靠强化理论,忽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把中专培养目标逐渐拉向普通专科的培养目标是不明智的。1984年后我们在全校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在这一改革实践中我们又面临几个问题,一是理论与实践争时间;二是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关系;三是继承传统与改革之间的关系。

随着教改实践经验的积累,我们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教学作为一种系统工程,其成效虽与教学人员的队伍建设有极大关系,但其效能还受构成教学结构的一系列因素的制约。教学的成效,不仅取决于目标系统,同时受制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教师队伍建设早已引起高度重视,因此必须花大力气改革教学结构,才能大幅度提高教育效能。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虽形成一定范围的共识,充实了相当的软、硬件,但收效不大,实践证明小改小革虽能带来一定的效益,但终究不能形成气候,必须走整体改革之路。1985年,我们初步形成了“立体型”教学结构整体改革的思想,正式提出“立体型”教学结构的刍型。这一思想的本质是从企业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实际和中专的培养目标出发,注意探求其对教学内部各要素的要求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结构,从而使教学效果实现最优化。1987年国家教委在北戴河召开中专教改座谈会,对中专的培养目标、知能结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作了明确的答复,会议特别强调了“加强实践教学,促进全面改革,提高教育质量”。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强化实践带动整体”的改革信心。1988年初,我们对“立体型”教学结构的内涵规范为:“‘三个坚持’与‘三个突出’相结合”。即“坚持严格训练的传统特色与突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相结合;坚持理论教学的主导地位与突出实践教学的独立地位相结合;坚持以搞好教学为前提与突出科研、生产和技术服务的开展相结合”。

二、“立体型”教学结构的几个基本观点及中专“3+1”教学模式实验的假说体系

“立体型”教学结构是一种简称,是指由教学活动的三个主要方面所构成的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一种控制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效能的教学形式。其重要观点如下。

1.突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的观点

突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其内涵是指开发和利用种种现代化教学物质条件以强化学习效果的一种系统方法。

“立体型”教学结构认为,由于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日益加速,社会对中专生要求日益提高。如果仍沿用陈旧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是不可行的。包括广播、电视、录相、投影仪、计算机、微电脑、传感器等在内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则为教学质量的大幅度、大面积提高开辟了有效途径。

“立体型”教学结构还认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不仅能从根本上缓解传授知识总量增多与学生精力有限、有效教学内容增多与课堂时间有限的矛盾,从而提高教育和教学效能;而且把传播信息的三种载体(语言、文字、图象)联系起来了。这对于适应信息时代,迎接信息革命挑战,提高学生认识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2.突出实践教学的独立地位的观点

突出实践教学的独立地位的观点,是“立体型”教学结构的重要观点。其内涵是指以专业技术能和实践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即根据岗位对能力的需求,改变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附庸地位的陈旧中专教育弊端,强调实践教学在中专教学中的独特作用,更好地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立体型”教学结构认为,之所以有一部分中专学校(包括我校在内)毕业生不受现场欢迎,并不是因为学生文化素质差和专业理论知识少,而是因为学生实践技能差。一个中专毕业生应能发现、分析和解决生产现场中的常见问题。在学校可以通过大量的、系统的、与生产现场实际紧密相联的实践教学来培养这种能力。同时通过实践教学的强化,也使学校培养人的全过程始终与企业和社会保持密切的联系。

3.突出科研、生产和技术服务的开展的观点

“立体型”教学结构认为,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迅速被采用的今天,学生学习的时间,既不能延长,又不能不顾一切地增加学生学习负担。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教会学生学习,让学习成为学生探索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而达到这一目的的较好途径即是让学生在在校期间就参与科研、生产和技术服务,在企业及社会实践过程中培养他们的生产意识、现场意识并形成他们未来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

4.整体功能最优化的观点

“立体型”教学结构认为,上述三个观点既是相互独立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任何一个观点离开其它两个观点的支持,都会显现出不足,只有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够充分发挥其整体功能。

“立体型”教学结构还认为,上述三个观点中的“突出”,必须以三个“坚持”为前提,任何一个“突出”离开相应的“坚持”都会成为无源之水。那种全盘否定传统教学的态度并不符合辩证法,只有在继承传统教学中的“合理内核”和闪光精华的同时,突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才是科学务实的。同样,离开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也只有在坚持理论教学主导地位的同时,突出实践教学的独立地位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无论是从事科研、生产还是技术服务,都必须要具备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也只有坚持搞好教学,才能突出科研、生产和技术服务的开展。这也正是学校办教育的优势所在。

综上所述,随着整体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对一些问题的认识更加具体、深透。理论越讲越深,教材越编越厚不应是中专教学的出路,理论教学应该以必须和够用为度,并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课程设置应该难度适中,并向综合化、交叉化方向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效果表明,可以节约约20%的教学时间;实践教学必须同生产现场的实际结合起来,比较好的方式是选用生产现场运用广泛的典型课题加以改造,移植到校作为学生在校的实践课题,形成学生合理的技能结构;教学过程中应选择适当的科研课题或技术改革课题引导学生。

1988年我们大胆提出这样的假说体系:以“立体型”教学结构思想为指导,重新调整中专课程设置和体系,改造教学计划、大纲和教材,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用三年时间完成四年制中专的常规教学任务;再用四年制中的最后一年围绕企业中典型的技术、设备和工艺课题,以提高专业实践技能为中心,使其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不断优化,适应企业产品品种结构、装备和生产工艺结构的变化,使学生具备现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艺人员所必须的比较系统、比较完整的专业技能和为这种专业技能服务的相对不系统、相对不完整的专业理论,并具有专业发展后劲的现实中的智能结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中专“3+1”教学模式实验的基本内涵。

“3+1”教学模式在形式上表现为学制模式,其本质则是在“立体型”教学结构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是“立体型”教学结构思想与教学活动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有效形式。该实验的最终目的是探求实践中专培养目标的最佳教学途径。

三、“3+1”教学模式实验过程

我们于1988年初正式成立“3+1”教学模式实验课题组,并将实验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基础理论研究阶段(1985-1988年),开办实验班的准备阶段(1988-1989年9月),实验阶段(1989年9月-1994年7月),阶段性总结鉴定阶段(1994年7月-1994年12月)。

1.实验对象的选择及无关变量的控制

我们选择了大工种专业“工业企业电气化”作实验,因为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分布较广,遍及各厂矿,且跨企业、跨行业。考虑到实验班学生掌握的知识水平、智力水平、家庭背景等对实验结果都会有较大影响,我们在组建实验班时,对学生采用随机录取并作一定的等质处理,使实验班学生与其它班级的学生在各方面条件相近。其中,九级实行单组实验,九○级实行等组实验;在安排实验班与普通班的任课教师时力求做到同一人选或各方面条件对等的不同人选;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班的班级管理及德育工作,与全校其它各班一样,不采取特殊措施。

2.对主要相关变量的操作

(1)制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

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是由现场电气方面的专家(高级工程师和技师等)和管理人员(厂长或车间主任等)与我们共同制定的。培养目标的制定采用特尔菲法,由上述人员分别写出一个合格的工业企业电气化技术员应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条目,结合中专学校的培养目标,最终形成共同认可的培养目标,再根据实验的指导思想共同制定教学计划。

这种模式制定出的培养目标比较具体,既有普遍性、适用性,更有针对性,与生产现场的要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教学计划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一是将中专四年制划分为两段,前三年基本完成部颁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四年理论教学及实习教学任务,后一年集中时间重点进行以课题为中心的实践技能训练;二是课程设置上取消了与本专业关系不紧密的部分,并根据专业发展的特点和企业的需要,增设了部分课程;三是与部颁计划相比,普通课所占比重下降了7%,专业基础课提高了5%,专业课提高了2%;四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重来看部颁计划约是7.1∶2.9,而实验班计划是5.6∶4.4;五是各门普通课比部颁计划都有不同程度地减少,但考虑到要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体育课仅减少22学时,考虑到外语是学生未来发展不可缺少的工具,所以比部颁教学计划多50个学时。

(2)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制定并执行新教学大纲。新教学大纲体现如下特点。一是坚持普通课为专业课服务,以够用为原则,删掉与学生未来工作关系不紧密,且对该专业其它课程影响不大的教学内容。对各学科的重复内容进行调整合并,如物理删掉热学和物理光学及近代物理的大部分内容,并将其电路部分转移到电工基础。二是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在以加强实用性为重点的同时增强其适应性。如复杂的定理和公式只讲结论和应用,而不作严密的过程推导和详尽的理论分析,课程中安排较多的实际应用知识和工厂实例等。三是单独制定实践课教学大纲,对实践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作出更具针对性的规定。

3.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合理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要实现用三年时间完成全日制普通中专四年常规教学任务,仅对教学的内容、体系、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其效果肯定会受到由于学制缩短的局限。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广泛合理运用是弥补这一局限的有效途径。为此学校专门成立电化教学研究室,培养了一支电教研究和技术管理队伍,并组织教师认真研究本门学科的特点,从中找出适宜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内容进行电化教学。在引进电教教材的同时,实验班教师还和专业人员共同配合,自己改编或制作有关教学软件,目前在实验班教学中运用的电教教材已有200多小时,幻灯片和投影胶片2000多张,微机辅助教学程序达10多个。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了课堂教学容量和密度,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的准确性和精确性,降低了教学难度。

4.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控制

根据教学计划和大纲确定了实践教学的课题,根据课题编制了既能反映工业企业电气新技术又能代表生产现场实际状况的实践教材。

在前三年,完成普通中专四年的常规实践性教学任务,集中最后一年进行以课题为中心的实践技能训练,累计达30教学周。教学组织以学生独立工作与教师指导相结合;以在实习教研室实习与现场实习相结合;通用课题与特殊课题相结合(前者人人必作,后者由今后的分配去向而定);将实验班分成多个教学组,轮流换题;每个学生都必须完成基本课题;如用人单位有特殊要求,则灵活调整计划,更换课题;对学生完成课题的考核和评价,主要侧重于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兼顾对基本技艺掌握的检验。

四、实验结果与典型案例

到目前为止,已完成工业企业电气化专业八九级、九○级两轮实验。其它年级的电气专业均按“3+1”模式运作。现将实验的有关结果作一介绍。

1.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

我们曾先后对八九、九○两届实验班与对照班或其它普通班的文化理论掌握程度作了多次比较测试。结果表明,实验班各科成绩均不低于对照班或普通班,现介绍两次规模较大,组织严密,有代表性的比较测试。

案例1

在九○至九一学年第二学期末,选择了课时减少幅度较大且容易比较的数学和物理两科;选择了三个普通班与两个实验班进行比较;数学试题选自山东省中专数学教研会组织编写的《数学标准化试题库》,物理由非实验班任课教师出题。测试结果如表1和表2。

数学测试成绩统计表

表1

物理测试成绩统计表

表2

采用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发现在α=0.01显著性水平上,各班数学、物理两科成绩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案例2

第一轮实验由于采用单组实验,故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无比较对象。我们在第二轮实验快要结束的1994年6月,对实验班的普通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进行了对比测试。从三类课程中选择出主要科目,按照各科目在本专业的重要程度组成试卷各一套,参加测试的有九○电一实验班、九○电二实验班,由于九一电气实验班也完成了前三年的学习任务,因此也参加了测试。我们对测试结果采用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发现在α=0.05的显著性水平上,实验班与对照班普通课、专业课无显著差异,专业基础课显著优于对照班。

2.学生实践技能的形成

通过强化学生实验技能训练,更加完善地实现中专的培养目标,是本实验的重点。两轮实验都证明“3+1”教学模式比普通模式更易形成学生扎实的专业实践技能。

案例3

1993年7月第一轮实验结束前夕,我们对八九级实验班实践技能作了一次鉴定。鉴定组是由校内指导教师和生产现场的电气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及技师组成;选择了最能代表电气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的三类测试课题,包括晶闸管直流调速调试及故障排除(课题一),复合联锁可逆控制线路(课题二),PLC程序设计(课题三);选择已毕业一年的八八级电气专业的学生作为比较对象,按学号在两班各随机抽取10名学生参加测试;每个测试对象必须独立进行三个课题,测试时间为一周。测试结果见表3。

88、89级电气专业十名测试对象成绩统计表

表3

鉴定组中的校外专家得出如下结论,“我们认为对中专电气班实行‘3+1’教学是必要的,成效是明显的。此种教学安排有利于毕业生工作后较快到位,进入角色,更好地为企业生产建设作出贡献”。

案例4

1994年7月中旬,第二轮实验结束时,我们对实验班学生的实践技能又作了一次鉴定,由于四川省教委和劳动厅联合发文,要求在中专层次进行技术等级证书考试试点。我们认为采用技术等级证书方式,对实验班学生的实践技能进行比较更为客观,因此决定采用这一方式,要求实验班及对照班的学生全部参加;在考试前二周通知两班学生,并提供相同的条件帮助学生准备考试;考试的技术等级是四级工;考试组织及制卷评分均由市劳动局负责,学校不参与。考试结果如表4。

九○级实验班及对照班技术等级考试统计表

表4

3.在校期间学生形成的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无论在“3”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在“1”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注意培养和检验学生的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把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的自觉意识,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形成了较好的职业素质。

我们于1994年5月前后下厂,采取问卷调查和召开毕业生所在单位座谈会等方式,对八九级实验班毕业生的现场适应能力作了调查。

案例5

我们选择了八九级实验班及八八级、八七级工业企业电气化专业毕业生作为问卷调查对象;问卷分两套,一套是对毕业生本人进行提问,另一套是对带班师傅进行的提问;问卷内容包括:毕业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毕业生现场实际操作技能,毕业生的创新能力,毕业生的职业意识和道德。从对调查数据的处理结果来看,三个年级均属B等,无显著差异。同时在问卷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八八级、八七级普通班毕业生通常在毕业一年后才能定岗,而八九级实验班毕业生30%在毕业后两个月即可定岗,60%在毕业后半年定岗。

五、实验过程中的若干问题

本实验选择教学结构作为突破口,时间跨度大,改革的面较宽,因此实验控制的难度非常大。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诸多困难,在克服困难的同时,我们还解决了一些重要问题。

1.培养了一支科学求实、勇于奉献的科研队伍

教育科研,尤其是教育实验一定是持久战,一定需要大批骨干为之奋斗。因此我们在科研人才的准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选派了部分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具备一定教育科研基础的中青年教师外出学习进修,先后在中央教科所、西南师范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院校科研机构,学习教育科研方法、心理测量等理论,为实验的开展准备了一支基本科研力量;同时学校积极邀请知名教育专家来校讲学,在全校兴起教育研究的热潮。广大教师,尤其直接参与实验的教师对本实验的假说体系及方案更是苦心钻研,仔细琢磨,这支队伍不断成熟、壮大,成为实验的带头人和课题组的中坚力量,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教育实验不仅是探索培养学生的更好途径,同时也是造就一代有抱负的教育工作者的过程。

2.为保证实验的顺利进展,学校从组织机构上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第一,成立了由学校领导、校内教学专家和专门实验人员三方面组成的课题组,由这些同志组成实验的研究核心,定期对实验会诊,及时发现实验中的偏差和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第二,为确保突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学校专门成立了电化教学研究室,由该科室负责举办培训班,对全校教师进行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基础知识培训;第三,为保证突出实践教学的独立地位,学校成立了实验部和实习教研室,单开实验课、工艺课和实践课,突出了实践教学的独立地位;第四,学校成立了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具有开拓精神的年轻教师组成的教科所,专门从事理论研究、实验操作,并负责全校的教育科研。这些机构的设立为实验的稳步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3.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充实硬件、研制软件、编写实验教材。

突出实践教学的独立地位,必须要配置相应的实习、实验设备和器材;突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也必须要添置相应现代教学设备。几年来我们根据轻重缓急,采用分步建设和重点配置的方法,建成实习车间和实验室,不但基本满足了实验班教学计划中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各种硬件要求,而且提高了全校实践教学的总体水平。现在教学闭路电视系统已在全校开通,各班级都配上了电视机,全校实习实验设备投资达300多万元,电化教学设备投资达200多万元。

在实验过程中,硬件建设虽十分艰难,但软件研制,所花心血更是难以计算。实验初期,外界可供借用的教学软件极少,如幻灯片,电教教材、计算机辅助教学程序等,为此实验教师和专业人员共同配合,自己改编或制作有关教学软件,往往在课堂上的十多分钟的电教片,编制就要花上几十小时,这个过程确实需要实验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

由于对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进行大幅度调整,必须组织广大教师在实验计划和大纲的指导下组织编写教材,在几年的实验过程中,共编写了数学、物理、实践教材、微机控制技术等11种约370万字的教材。

4.实验变量控制中的难题及对策

实验初期,部分教师总习惯于传统教法。因此,对实验持不积极的态度,部分教师态度虽积极,但对“立体型”教学结构改革思想理解不透,因此组织教学困难,往往表现在“三个坚持”较充分,但“三个突出”不知如何下手。学校和课题组及时组织这些教师学习、理解、领会“立体型”教学结构改革思想,并在教学技术上对他们进行培训。同时采取行政手段要求和鼓励教师实施实验变量。

由于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过去中专四年的教学任务,因此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大部分学生思想一度动摇,个别同学甚至提出退出实验班,学校和课题组针对这一问题,从几方面下功夫,一是认真改进班主任的管理方式,稳定学生情绪;二是在授课教师这一方面加大实验变量实施的力度,如广泛采用电教手段,提高了教学效果。一学期后学生普遍适应了这一模式。同时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日渐高涨,生活、学习节奏明显加快,对慢节奏反而不适应了。

我们的改革和实验仅仅取得阶段性成果,今后的工作更艰巨,我们将调动更多的师生,积极实验、探索,扩大实验的战果,为探索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之路再创辉煌。

标签:;  ;  ;  ;  ;  ;  ;  

中专立体教学结构改革与“3#1”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_中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