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化验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浅析论文_舒建萍

水质化验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浅析论文_舒建萍

昌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市政公用事业管理中心 新疆昌吉 831100

摘要:水从古至今都被誉为人类的“生命之源”,水在自然循环的过程中会受到杂质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用水安全以及身体健康。所以,水质化验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于是,研究人员要着力于水质化验技术,只有水质得到大幅度的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才能得到提高。本文首先阐述水质化验技术研究发展的历程和水质化验的分析方法,然后对新时期我国水质检验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质化验技术;发展历程;新时代要求

水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资源,水的安全性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饮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不断的提高供水质量、确保人们能够喝上安全的饮用水,水质化验技术应运而生,并且获得了持续的发展[1]。水质化验技术是净水工艺中的最根本的部分,水质化验技术的发展可以进一步推进净水工艺的进步。同时,水质化验技术也会影响净水工艺,从很大程度上讲,水质标准的水平主要体现在水质检验技术和净水流程上。由于新世纪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导致水质也越来越差,而为了保障水质的健康和干净,对水质化验技术研究发展进行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1水质化验技术在我国的研究发展历程

1.1初级阶段—70年代我国水质化验技术发展

从我国解放到1976年这个阶段,我国的水质化验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工艺上的改革进步离不开化验技术,取得了优异成绩。比如说,积极开发新型的高效絮凝剂聚硅酸制剂、氯化硫酸亚铁以及氯化铝等;采用网格、栅条、竖流人字板以及平流折板;开发移动罩瀑池和多层滤池,并且积极采用优质的净水材料,还有部分水厂已经采用的臭氧工艺等等。

在这一时期水质检测上由比色管目视比浊发展到了光电浊度仪进行浊度测定,氯化物、硬度以及碱度的检测都以滴定法为主[2]。

1.2发展阶段—80年代我国水质化验技术发展

经过第一个阶段的发展,我国水质化验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因此,在20世纪80-90年代的十年期间,可以称得上是水质研究发展历程中十分重要的一段时期。自从1983年—1985年我国相继提出了“六五”研究课题之后,我国的水质监测与化验技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将遗传毒理学的研究方法应用在了水质研究的问题上,这在国内是第一次,利用将氯和氧使用到水质化验工艺中的办法,水质化验技术得到了飞跃。水中的有机物不完全氧化的现象对水质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这项试验对其影响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得到了有机物不完全氧化会造成突变率增高的试验结果,将这个理论作为指导,较好地完善了单纯使用臭氧进行消毒的理论,对水中铁、锰等微量元素进行化验的准确性也提高了。

(2)对塔式生物滤池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知道,在去除水中污染物方面塔式生物滤池的效果和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尤其是在取出有害的物质比如氮、氯等。

(3)具体研究了臭氧活性炭技术,这种相关技术对于去除三氯 甲烷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减少毛细管柱总面积和谱图峰数,一方面又能促进阳性原水的转变。

1.3进步阶段—90年代至今我国水质化验技术发展

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可以称之为我国水质化验技术研究的飞跃时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家对于水质化验技术的研究也列入到重点研究范围,并且建立起多个国家级监测站,除了常规的检测仪器之外,有的监测站内配备了具有先进技术的大型仪器,如气相色谱仪、低本底放射性测量仪和测汞仪等。检测仪器的不断发展与更新,也代表了我国水质化验与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一些大的监测站的装备水平几乎可以与国际上的发达国家相提并论[3]。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一些大型的检测站还进行了引水调研工作,与各个研究机构联合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有效的促进了我国水质化验技术的不断提升。

2水质化验分析方法研究

人们的生活健康和日常生活与水质有着巨大的关联,并且在某些方面水质也决定着某些区域工业化水平的高低,通过多项研究和实践表明,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努力我国的水质化验技术在逐步的提高,下面将对在水质化验技术过程中,常用的几种分析办法做出简要的评价,并总结出这些方法适用于哪些对象,对这些分析方法的研究,为我国的工业用水的使用有很大帮助。

2.1氯化亚锡还原光度法

这种方法一般需要在酸性环境中可以应用,正磷酸盐和钼酸铵互相作用,经过一段时间后会产生磷钼杂多酸,此时再加入氯化亚锡这种还原剂,此时就能够生成蓝色络和物,一般在某些研究领域将其称为钼蓝。这种方法应用上限为每升0.6毫克,最低检出浓度为每升 0.025 毫克,主要应用于测定地面水中正磷酸盐。

2.2离子色谱法

一般此种方法适用于离子交换的环境中,可以对各种阴离子实施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这种的测定下限一般为每升0.1毫克,能够在一定时期内不断的对地下水、饮用水、雨水和地面水中的硝酸根离子、溴离子、氯离子等进行测定。

2.3电化学探头法

这种方法应用到的氧敏感薄膜通常是由选择性薄膜和两个金属电极组成。这里的薄膜起到关键性作用,其可以让水和可溶解物质不能透过,可是溶于水的氧气或者别的气体却可以自由通过。电极还原了透过薄膜的氧气,能够产生较微弱的扩散电流,如果各种条件稳定那么水样溶解氧含量与电流大小是成正比的。这种方法所用仪器决定了其测定下限,一般情况下此种方法可应用于溶解氧含量大于每升 0.1 毫克的水样。

2.4 高锰酸钾修正法

这种方法用于含有悬浊物的水样,对其进行溶解氧测定。(硫酸铜—氨基磺酸絮凝修正法也同样适用)假如发生严重的干扰,那么就用氟化钾消除。

2.5明矾絮凝修正法

如果水样中有不透明的悬浮物以及藻类,或者是含有颜色的水样,在酸性条件下消耗碘而干扰测定,此时我们必须要应用到明矾絮凝修正法将杂质、悬浮物和杂色去除。

3新时期我国水质检验技术的新发展

根据新国标对水质检测标准的要求来分析检测项目,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常规性的检验,二是非常规性的检验。新国标中将关于水质标准的内容增加了 70 多项;也在一定比例上增加了毒理学传统的项目指标,例如对无机化合物的监测,增加11项[4]。关于有机化合物的监测指标增加了 48 项;此外,微生物的标准、消毒剂等方面都有了提高,这就充分体现了我国对水质安全性的重视程度。

在传统的项目基础上,新国标项目又增加了8项修订,重新提高了浑浊度、四氯化碳、硝酸盐、砷、铅、镉等项目的限定值。与此同时,还修改了总大肠菌群的计量单位与测定方法,但是,放宽了总 放射性的要求[5]。随着农药、化肥等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在新国标中新增了大量的有机物指标标准,其中,主要有农药检测标准,有机污染物等等,并在常规性的指标上新增了耗氧量指标。这在很大程上说明了,要想在根本上对有机物综合指标进行控制,必须控制受污染水源的水质。氨氮、耗氧量这是两个新增加的指标,全面反映了对现阶段水污染的重视程度,这将会大大促进水污染的饮用水处理质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水质检验技术的研究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已经相应地取得突破性进步,尤其是90年代至今,关于水质检验技术的发展更是迅猛。而对水质检测技术的研究和探讨,对提高与完善我国的供水水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雪莹. 水质化验技术研究发展探讨[J]. 科技传播, 2011(13):110-113.

[2]鲁淼娟, 周建强. 水质化验技术研究发展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18).

[3]庞月霞. 水质化验技术研究发展浅析[J]. 化工管理, 2014(21):94-94.

[4]候月, 杨金艳. 水质化验技术研究发展浅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5, 5(28).

[5]许兰瑛. 水质化验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浅析[J]. 科技资讯, 2013(19):216-216.

论文作者:舒建萍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2

标签:;  ;  ;  ;  ;  ;  ;  ;  

水质化验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浅析论文_舒建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