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沈阳 110006
摘要:城乡规划设计的关键是乡村规划,乡村规划的科学性直接关系着整个城乡区域的整体发展,因此一定要重视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入和推广,全国范围内都针对农村积极地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活动,大多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在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同样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空心别墅”、经济产业的缺乏等问题都严重阻碍美丽乡村建设。本文对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进行研究。
关键词:美丽乡村;城乡规划;建筑设计;基本原则
引言
乡村规划作为城乡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对城乡地区整体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在研究中主要以美丽乡村规划为核心,探究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规划方式,进而促进城乡地区快速发展。
1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原则
1.1美丽乡村建设应以农民为主导
虽然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是城乡规划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统筹城乡发展起着重大作用,但是乡村的规划不应该忽略农民的想法,如果在建设过程中没有顾及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从根本来说,不利于农村的长远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规划美丽乡村,应该坚持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农民的需求作为乡村规划的出发点,切实保障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1.2整体推进、整体发展
总结不同村落的特点,在不同的乡镇抓好相示范点的建设,合理确定各个村庄的建设目标、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建设方案,分步实施、以点带面,不断提升乡村景观和经济条件。
1.3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升级农村产业结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前提就是搞好农村的经济建设。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弊端就是产业结构单一,资源消耗量大,经济发展方式几乎都是粗放型的。为了建设美丽乡村,在长期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外,要大力发掘农村的发展潜力,提高农村的生产能力,开发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让上游产业中的生产废料变成下游产业中的原料。大力发展城镇经济,转移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合理规划农村土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规划的具体策略
2.1合理规划乡村的建筑布局
2.1.1做好乡村空间规划
在开展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中,要在项目实施前到乡村进行走访与调查,了解乡村目前规划状态和建设情况,针对乡村居民家禽饲养空间与车控空间等进行了解,规划方案要以村民生活需要为基础,尊重民意,使得美丽乡村规划满足人们实际需求,以达到规划目的,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同时,要对乡村道路进行调整,考虑到乡村居民用车需求,将交通阻塞节点打通,不断优化乡村基础设施,保证乡村人们的娱乐生活质量。
2.1.2做好监督宣传工作
为了确保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工作的有序开展,政府和村委会要加大宣传和监督力度,没有乡村规划建设资格的或者没有严格按照乡村规划方案进行建设的,有关部门应责令施工部门停止建设,重新整改,逾期不改的,政府有权力拆除。政府各部门应该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范来发放乡村规划建设许可证,如果出现有工作人员弄虚作假的情况,应严格查处,绝不姑息。
2.1.3合理规划乡村住房建设
在进行美丽乡村规划的过程中,首先,要依据强化管理、高效便民、因地制宜的原则。按照先规划、后许可、再建设的要求,依法加强管理,规范乡村建设秩序,维护村民公共利益,保持乡村风貌;以服务农民为目标,简化程序,明确时限,提高工作效率,做好事前、事中、事后服务,提高服务质量;结合实际制订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实施细则,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明确适宜的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内容和深度。其次,在乡、村庄规划区内,进行农村村民住宅、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应按要求申请办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确需占用农用地进行建设的,依照有关规定办理农用地转批手续后,申请办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同时明确,城乡各项建设活动必须符合城乡规划要求。
2.2保护乡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2.1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经济
为了切实提高农村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应该根据农村的资源和发展优势,大力开发乡村循环农业,减少农村经济废物的排放量。通过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产业链,可以变废为宝,上游产业中的生产废料经过加工处理之后可以成为下游产业的肥料,节省经济建设成本。乡村的生活生产垃圾应该遵循就近处理原则,因为垃圾的远途运输会增加处理成本。同时,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村环保事业的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农村保护环境专项基金,为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打好坚实的经济基础。
2.2优化生态环境
绿色是乡村的底色,生态是乡村的优势。为了实现美丽乡村,要借助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从整个发展方式的转型入手,跳出传统发展思维看农村资源,挖掘农村文化、休闲、生态等功能,对这些资源进行综合保护和利用,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让环境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其具体措施为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加强环保教育,重视乡村环保工作,从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入手,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要求,通过广播、网络媒体、电视等传播途径宣传环保理念,同时可以采用板报、知识手册等方式进行环保宣传,实现农村环保意识的提升,促发环保行为。第二,完善环保制度,根据乡村实际发展情况设立乡镇环保管理单位,统一环保思想,明确各个管理机构的环保职责,设立环保站或者是乡村环保办公室,负责乡村环保工作,落实乡村各个环保制度,以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第三,推行环保建筑,采用环保材料和环保施工技术进行乡村建设,提高可再生能源在乡村建设中的应用范围,实现美丽乡村的绿色理念。
2.3制定合理的标准体系
为了能够更好地落实并执行美丽乡村建筑规划设计原则,必须要针对美丽乡村建设制定合理、科学的标准体系,通过建立标准体系及配套设施,来保障美丽乡村建设的质量及效益。例如,在浙江省已经出台了《美丽乡村建设规范》,这一规范的制定突出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特征,制订了多个满足民众意愿的量化指标,对于其他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标准体系的制定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2.4重视乡村人文建设,发展农村旅游业
在进行乡村人文建设时,有关部门要以农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争取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农民的凝聚力,集合大家的力量来建设美丽乡村。同时,要根据农村现有的特色资源,积极开发农村的旅游产业,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选派专家进行实地指导,帮助农民开展“农家乐”和“采摘园”等农村旅游项目。此外,还可以开发当地农村民俗旅游项目,带领游客参观乡村田园,体验传统的耕作方式,与农民进行沟通交流,让游客切身感受到农村生活的乐趣,发展旅游业不仅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发展方式,还能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2.5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
美丽乡村建筑规划设计必须要坚持绿色、人文、智慧以及集约的规划理念,对于农村的山水肌理、人文历史、发展现状以及潜在的旅游开发项目等资源,充分结合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规划以及环境保护规划等。通过对田园城市理念的借鉴和引用,让城市及乡村之间能够相互吸引,相互补充并完善,最终实现消除城乡二元化的格局,让美丽乡村得到和谐、永续的发展。
结语
美丽乡村规划应该立足于农村的发展现状,以保护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为基础,合理规划乡村的建设布局,积极转变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式,大力开发旅游产业,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倡导保护环境的绿色发展理念,不断优化乡村的发展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此来实现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陈仪.“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探讨———以广州增城萝岗区九龙镇为例[J].建设科技,2017(7):44-45.
[2]赵洋波.休闲视角下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探究[J].安徽建筑,2017(1):20-21.
论文作者:杨隆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乡村论文; 美丽论文; 农村论文; 规划设计论文; 城乡论文; 农民论文; 规划建设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