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顿科学人性化的理想与现实_人性论文

萨顿科学人性化的理想与现实_人性论文

萨顿科学人性化的理想与现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实论文,理想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乔治·萨顿(George Sarton)是举世公认的著名科学史家, 他为创立科学史学科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因而被人们称为科学史学之父。他具有非常广博的知识,并掌握包括阿拉伯语和汉语在内的十四种语言。有人称他为20世纪世界上学识最渊博的人之一。他将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学科知识和谐地集于一身,成为罕见的科学家与人文学者相结合的典范。萨顿终生追求的理想仍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其理想及现实困难和可能性进行一点粗浅的探讨,但愿能成为引玉之砖,得到同仁指教。

1 萨顿的理想与实践

萨顿一生的最高理想与目标是要使科学人性化,其实质是使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协调发展,使科学与人文精神、人文价值有机地统一起来。他指出:必须把科学和我们的文化的其他部分结合起来,而不能使之作为一种与我们的文化无关的工具来发展。〔1 〕他又称这种理想为新人文主义,这是一种以科学为基础的人文主义,他明确指出:“我们必须使科学人文主义化,最好是说明科学与人类其他活动的多种多样关系——科学与我们人类本性的关系”。这样做的目的不是贬低科学,而是使科学“更有意义,更为动人,更为亲切。”〔2 〕他认识到科学能给人类带来福祉,也能带来灾害。因此主张既要重视科学的物质价值,更应重视科学的精神价值。如果仅看到前者,即使科学比现在再发达一百倍,我们也不会生活得更好。他肯定科学在人类精神方面的巨大作用,认为科学的统一性显示了人类的统一性,强调科学与人文主义结合的必要性,并认定只有他倡导的新人文主义才能使历史的精神与科学的精神的融合、生命和知识的融合、美与真的融合。新人文主义,按照他自己的解释,是相对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而言的,后者本质上是针对过去的,而前者则更多地面向未来,但二者都是对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增加人类之间的理解。〔3〕。 萨顿还曾经总结出贯穿于其所有研究和著作中的四条指导思想,即统一的思想、科学的人性、东方思想的巨大价值,以及对宽容和仁爱的极度需要。〔4〕其中, 强调科学人性化是其核心观点。

基于其广博的见识和强烈信念,萨顿进行了卓著的综合性理论研究和实践,取得了英雄般的成就。他从1910年起投身于科学史研究, 1912年创办了目前国际上最权威的科学史刊物《爱雪斯》(Isis), 并担任主编长达40年之久。1936年,他又主持出版了《爱雪斯》的姐妹刊物《俄赛里斯》(Osiris),专门刊登长篇研究论文,他是国际科学史学术团体的主要发起人,他在哈佛大学为创设科学史课程作出了巨大努力,使这门课的地位日益巩固提高,哈佛大学也已成为世界科学史研究中心,一流科学史专家辈出。在《爱雪斯》的最初几期,萨顿发表了一系列解释性和宣言性文章,他指出该刊物之所以独一无二,将不在于所选择的领域,而在于把方法论上的、社会学上的、哲学上的观点和纯粹历史上的观点系统而全面地结合起来,使历史的探究“达成其完整的意义。”〔5〕为此他采取切实行动, 以公正的态度迅速地进行《爱雪斯》编辑班子的组织工作。到1912年9月他就获得了彭加勒、 阿仑尼乌斯等各学科领域的众多著名专家学者的支持,体现了其使科学史家广泛了解自然科学各分科史,并吸取自然科学、历史学、社会学和哲学等学科专家意见的意图,也反映出其意识到过分专业化的危害性,故而强调对分科史予以综合的重要性。萨顿一生勤奋著述,成绩斐然:共写了15部著作,300篇以上的论文和评注,编了79份科学史评价性文献目录。

萨顿的理想有着深刻的产生背景,以下的“科学人性化面临的现实困难”部分也可视为对此的说明。近代科学产生以来,科学一直以指数级速度迅猛发展着。至今,原子弹爆炸已属常事,人类登月亦早已实现,高新技术日新月异,如克隆技术、智能电脑已经出现。人们往往来不及从人文价值及其可能的后果进行考虑,就对无以计数的科学成果加以利用,由此而产生了大量的道德伦理、生态环境等直接威胁人类生存的危机。人们对科技价值一直进行着激烈的争论,当前尤甚。众多的人文学者指责科学负有“原罪”、“性本恶”,认为科学终将毁灭地球、毁灭人类,因此,主张限制甚至从根本上反对科学的发展。而另一部分人尤其是科学家则坚持认为科学一直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而且认为解决危机,拯救人类必须靠科学,因此,主张科学研究无禁区,科学不仅不应限制,而且应以更快的速度加以发展。当然,尚有不少人对科学的后果漠不关心,只顾自己的眼前利益,疯狂地滥用科学成果。在萨顿看来,“我们这个时代最可怕的冲突就是两种看法不同的人们之间的冲突,一方是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这些所谓人文学者,另一方是科学家”。〔26〕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分裂对立至今还在加剧,人类的前途与命运更加不可预测,更加难以掌握。科学技术的继续发展是必然的,为避免人类毁灭悲剧发生,必须使科学有控制地发展,使科学人性化,使之成为完全为人类服务的事业,这就是萨顿理想产生的根本原因。众多的有识之士包括萨顿本人为此作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不凡成就,但这距离理想的实现还很遥远。因此,萨顿的理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萨顿的追求无疑是十分可贵的,他未竟的事业应该成为人类努力实现的目标。

2 科学人性化面临的现实困难

从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及其现实关系进行考察,萨顿科学人性化理想的实现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困难:

(1)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严重分裂甚至对立。 科学作为最富有革命性的力量,是一切社会变革的根源,科学发现不仅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而且变革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传统观念,变革了人类的精神状况。但是,科学发展、分化的结果,却使分别代表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知识的科学家与艺术家、历史学家等各行其是,自命不凡、互不相容。正如萨顿指出:“确实,大多数的文人,而且我也要遗憾地说还有不少科学家,都只是通过科学的物质成就来理解科学,都不思考科学的精神,既看不到它的内在美,也看不到它不断地从自然的内部提取出来的美。”〔6〕萨顿认为, 现实中存在着下述三种对待科学的错误态度。其一,一些古典学者和文人墨客思想僵化保守,自命为古代与近代文化的卫道士,对科学发展所带来的新的美好的物质和精神世界视而不见,似乎自己不属于这个时代,这些人自甘落后于不断发展的时代,是不足取的。其二,一些科学家和发明家,只关注物质的东西,对非物质的东西则不屑一顾,因而难以领略人文知识真善美的魅力,甚至认为艺术家和历史学家都是一些毫无用场的梦想家。其三,不少文人即所谓的人文主义者则傲慢地宣称,他们比科学家更重要,作用更大,因为他们的研究对象是生命中永恒的要素,而科学家们所关心的只不过是毫无意义的、瞬时即逝的事物。在萨顿看来,科学的精神价值是科学的生命,而“一个真正的人文主义者必须理解科学的生命,就像他必须理解艺术的生命和宗教的生命一样。”〔6〕

除萨顿外,尚有许多科学家和人文学者也深刻地洞察到了两种文化的分裂对立。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汤川秀树就曾对科学日益脱离哲学和文学之类的文化活动深怀忧虑。与萨顿所不同的是,他将之归因于科学家将人文学科的主要思维方式即直觉和想象思维忽视了,使之沦落到了次要的地位。因此,“现代物理学家似乎已经失去了从他们的前辈那里继承过来的预见能力。”〔7〕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他看来, 如果不是为了扩大和加深我们的世界观,即不是回到自然哲学,达到精神世界的最深处,则对物理学等科学的爱好就毫无意义,他之所以研究物理学,正是由于存在这种可能性。汤川秀树十分强调科学目的与人生目的的结合、与人类目标的统一。

著名科学家和作家C.P斯诺也以其敏锐的眼光, 观察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文科学知识分子和科技知识分子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日益分化,形成两种不同的文化。他指出,整个西方社会的智力生活已日益分裂为两个极端的集团,“一极是文学知识分子,他们趁着人们不注意把自己看作独一无二的‘知识分子’”,“另一极是科学家,特别是有代表性的物理学家。二者之间存在着互不理解的鸿沟——有时(特别是在年青人中间)还互相憎恨和厌恶,当然大多数是由于缺乏了解。他们都荒谬地歪曲了对方的形象。他们对待问题的态度全然不同,甚至在感情方面也难以找到很多共同的基础。”〔8 〕人文学者和科学家之间由于互抱偏见,前者认为后者持着浅薄的乐观主义,没有意识到人的处境,而后者则认为前者缺乏远见,特别不关心自己的同胞,深层意义上的反知识热衷于把艺术和思想局限在存在的瞬间。斯诺指出,这种只抓一点不及其余,互相曲解和攻讦是相当危险的。

(2)机械论和还原主义的僭妄、自然科学日益抽象化、 日益远离人性。机械论和还原主义方法由于对近代和现代科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几乎获得唯我独尊的地位。人们妄图以此取代其他一切学科的方法,由此也导致了科学与人性的分裂。自17世纪以来,物理学一直被视为其他科学效法的典范。正如弗·卡普拉所指出的,物理学家们皆以牛顿的数学、笛卡尔的哲学,以及培根的科学方法论为基础,在近300 年以来一直持着机械论的世界观,并以此发展完善了经典物理学的概念框架。笛卡尔——牛顿观念于是便占领统治地位。这种观念的主要特征是还原主义、心物分离以及个人中心、重理性轻直觉、重物质轻精神等。还原主义把世界视为由一些基本零件构成的机器,故任何复杂的事物现象,皆可以分割的方法予以分析把握。〔9〕这样, 物质世界乃至整个宇宙都被视为由许多相互独立的客体所构成,甚至人亦被视为由零件组装而成的机器。因此,不管是对自然还是对人的研究,即使再复杂,也总能通过将之还原为基本构件,并寻找构件之间的机制的方法加以理解。这种方法论常被等同于科学方法,于是便出现了英国科学史家亚·沃尔夫所指出的状况:“牛顿力学的非凡成功甚至给诸如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各个不同的领域里的工作者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致他们都试图在解决各种问题时以力学或准力学为楷模。”〔10〕还原主义和机械论的方法无疑会使科学非人性化,因为以此法进行科学研究,必然要求排除一切主观人为因素,即科学的认知主体与客体是绝然分离的,此时的人只是一个旁观者,只是观察仪器和思维机器,或者被分析的机器,于是科学实验与理论创造皆同人的主观因素与人性无关。

虽然牛顿及其力学机械论随着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的崛起而受到考验和批判,但是,实际上受到批判的只是牛顿的力学而非机械论本身。国内科学思想史家林德宏曾明确指出,爱因斯坦进行了一场伟大的物理学革命,其巨大功勋不可磨灭。但是,由于他把自然界的复杂属性归结为其简单属性;他所要建立的统一场论是一种物理学还原论,认为生命机能可归结为物理过程;他的理论不具有有机的、系统的观点;他也未能正确看待科学认知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互渗互动关系,这都表明他所持的仍然是一种机械论观点,可将之称为“物理学机械论。”〔11〕另外,从爱因斯坦与玻尔之争,以及前者坚持认为“上帝不掷骰子”,否认非局限性联系和随之而来的或然性的根本作用等事实,弗·卡普拉断定爱因斯坦虽然发起了20世纪的科学革命,但却未能超越笛卡尔心物二分的哲学。〔12〕著名科学家普利高津则认为,机械论就是一种还原论。牛顿经典力学机械论主要特征有二,即机械决定论和可逆性。普氏认为,凡是对自然界作静态的、可逆的、严格决定论的、简单化的、把观察者与自然界作截然区分的描述,都属于机械论。因此,不仅牛顿,而且爱因斯坦也抱有机械论思想。〔13〕。虽然,“相对论改变了客观性的经典概念。但是,它留下了经典物理学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就是要得出对自然的一个‘完备’描述的雄心。……在这个意义上,相对论仍然是经典物理学的一个继续。”〔14〕换言之,爱因斯坦的雄心也就是牛顿雄心的继续。

普利高津还进一步指出,即使是量子力学也仍然保留了若干经典物理学机械论的痕迹,最显著者是没有引进时间箭头,即认为时间是可逆的,它与相对论一样,仍因袭了牛顿物理学的静止的、只存在而没有演化的宇宙。量子力学因其机械性较弱可以视为从机械论向非机械论过渡的中间环节,普氏有时甚至将其视为经典力学的一个分支。〔15〕

可见,笛卡尔——牛顿的观念继续深刻地影响着现代科学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后果是使人类知识进一步被肢解,人们对之难以从整体上把握,科学家观察自然的模式仍被认为是纯粹客观的,与人的心灵模式、观念、思想和价值毫无关涉。

致使科学远离人性的另一重要原因是科学日益抽象化。这一事实早已为人们意识到。萨顿对此明确指出:“科学的结果总是抽象的,并且倾向于越来越抽象,从而似乎失去了它们的人性。”〔16〕著名科学家普朗克也曾指出物理学正趋向于日益远离人的感觉、远离人性。汤川秀树对此持肯定态度,他认为当前的物理学理论涉及到了一些无法测量的量。而且从这种高度抽象的理论中得到的数学关系,只有一小部分可以直接验证,这就导致了脱离直接经验的抽象倾向。本来,物理学从本质上要求与现实世界保持联系,但是物理学家们却只是醉心于抽象的理论和实验数据,只关心数字化的实验数据是否与从高度抽象化的公式中推算出的结果相符。汤川秀树指出这是一种可怕的现象,因为这种科学的目的与人生目的、与人类发现真理的学习动机相违背,因此亦致使建造巨大的粒子加速器等日益庞大的设备、使用效率更高的电子计算机变得毫无意义。他认为,物理学如果继续这样发展下去,将令人感到空虚和妄谬。〔17〕

(3)科学成果不当使用导致非人性化。 科学发展给人类带来物质利益,但这也具有使科学家人性堕落的危险性。萨顿对此感受就十分强烈,他指出,大多数科学家越来越远地偏离其内心和天国,不再成其为科学家而成为专业狭窄的技术专家和工程师、政客甚至商人。这些技术专家一旦迷恋于自己的世界,人情味就可能丧失殆尽,表现出一种可怕的冷漠和麻木不仁,德国的某些专家在二战期间成为纳粹的帮凶与同谋就是例证。更为甚者,“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根据纳粹政策的诡诈估价的需要,许多不同的学术领域在不同时间被发动起来;物理人类学和生物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所有分支都是这样——直到工程师竟去建造毒气车和焚尸炉。”〔18〕这种为毁灭成百万人命提供方法和途径的科学家,其精神上排斥人性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曾一贯标榜“为科学而科学”的科学家尚且如此,那些像希特勒一样的政治、军事寡头对科学成果的恶意滥用就更难想象了。同类的事例还有原子弹在广岛、长崎的爆炸,使无数无辜的平民被伤害。至今核战争爆发的危险依然存在,全球生物完全毁灭的“核冬天”仍然有可能出现。此外,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高科技犯罪等社会问题也在不断加重,这些都使人类深为忧虚和悲观,科学似乎已经成为人性的敌人。

3 科学人性化的现实可能性

萨顿坚信科学人性化是可以实现的,并认为科学史不仅是唯一可以反映人类进步的历史,而且是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的桥梁。他声言:“科学的历史,如果从一种真正哲学的角度去理解,将会开拓我们的眼界,增加我们的同情心;将会提高我们的智力水平和道德水准;将会加深我们对于人类和自然的理解,即达到人文主义的目标。”〔3 〕“使科学工作人性化的唯一方法是在科学工作中注入一些历史的精神,注入对过去的敬仰——对作为一切时代的善的见证的敬仰。”〔27〕直言之,科学史是科学人性化唯一可行的途径。萨顿所持的这种历史观和科学观无疑是有片面性和局限性的,把科学视为历史的中心,以为科学是根治社会弊病的万能药方,这无疑是失当的。但是这并不等于可以否定他倡导科学人性化,极力协调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的关系的积极意义。事实上,至今这种努力与追求更加迫切需要,并且具有其现实可能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科学本身内含人性因素。作为一种人为的和为人的事业, 正如萨顿所言,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是互相渗透的,科学、艺术和宗教都是人类对自然界的反作用。自然的研究者是人,尽管这种研究被要求尽可能客观化,但是,它仍是以人类的经验和价值观来观察解释的,“我们的确成功地消除了许多我们的错觉和偏见,但是由于必须由人的头脑把这些结果联系起来并给予解释,这些结论必须带有人的特性。 ”〔27〕从这种意义上说,自然科学就是关于人的科学。 “科学正如同艺术或宗教一样具有人性。它的人性是暗含的。”〔14〕“没有同人文学科对立的自然科学,科学或知识的每一个分支一旦形成都既是自然的也同样是人的。”〔27〕科学中蕴含有不可言喻的美,科学理论为人所建立并系人类独有的成就,“由于它们的人性,它们以天然物体不可能有的方式触动我们的心。”〔14〕科学史最重要的任务正是要发掘科学的人性因素,而不能仅仅关注科学成就本身。“科学史家必须解释科学的发现和理论的进化的那些条件;他也必须把那些科学家作为有血有肉的人向读者介绍,并且尽可能真实地讲出他们一生中的坎坷沉浮。伟大的科学成就是罕见的,伟大的科学家更为罕见。”〔19〕伟大科学家的理想、高尚品德和奉献精神等是科学人性的有力体现。科学家在长期的科学研究过程中形成的科学精神,是人类精神的宝贵组成部分,其主要特征是求实、批判和创造,它本质上与人文精神一样,都是出于对人类前途与命运的关怀而产生,两者之间不仅不存在冲突,而且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科学精神是科学具有人性的又一重要体现方面。因此,科学不是缺乏人性,而是缺乏发掘,通过弘扬科学的人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人们的误解和偏见。

(2)科学认知过程内含人性因素。科学日益抽象化的结果, 虽然有导致其越来越远离人的感觉、远离人性的一面,但是,“无论科学可能会变得多么抽象,它的起源和发展的本质却是人性的。每一个科学的结果都是人性的果实,都是对它的价值的一次证实。”〔27〕从另一方面看,科学越是抽象化就越要求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也就使科学难免人为因素,因而给科学人性化提供了机会和可能。科学理论是对自然界的反映,同一事物可以多种方式方法描述,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所作的描述不尽一样,人们可以选择那些符合人性要求的方式。例如,量子力学创立初期,存在两种等价的形式,一是海森伯、玻恩等人建立的矩阵力学,另一是薛定谔的波动力学,由于后者采用的方法是解微分方程,不仅为大多数物理学家熟悉,且波动方程表现出科学史上罕见的完美性,符合科学家奉行数学美的“教义”,故最终是符合审美要求、较有“人性”的薛氏理论为人们所肯定和选择。

量子论的创立,使人们对主客体关系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微观、宇观世界中,科学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的绝对界限消失了,两者的相互作用不可避免也不可忽略,正如玻尔所说的:“在现实存在这个伟大的舞台上,我们既是观众,又是演员”。还原主义和机械论在此失效了,科学中的人性因素及其影响、作用得以肯定。在这一点上,自然科学已经与人文学科相类似。科学史家丹皮尔以下一段话可视为这种情况的生动写照:“当我们从力学的抽象观点来考察的时候,宇宙可能完全是机械性的,但是,当我们从心灵的方面来看的时候,宇宙却仍然完全是精神性的。由具体而来的一条光线,物理学可以从它的遥远的发源地一直追寻到它对感光神经的效应,但是,当意识领悟到它的明亮、色彩和感受到它的美的时候,视觉的感觉及对美的认识肯定是存在着的,然而它们却既不是机械的,也不是物理的。”“要想观照生命,看到生命的整体,我们不但需要科学,而且需要伦理学、艺术和哲学。”〔20〕科学负荷审美、伦理道德等价值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必要的,微观和宇观认识领域中主客体的关系,以及认识成果尤能证明这一点。

(3)科学领域中有机论正在取代机械论。早在1956年, 李约瑟在其《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中,就确认科学发展至少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即机械论的和有机论的,并且他还洞察到机械论的科学观已经过时,科学的未来发展将采取有机论的途径。这一预见正日益得到印证。当前,不仅在微观、宇观且在宏观层次上皆发生了一场思想变革,这场变革可以普利高津提出的耗散结构理论为标志,他的意图是对包括牛顿力学、相对论甚至量子力学在内的经典物理学及其科学思想的超越。如前所述,普氏对机械论的严重局限性有深刻的认识,故而认为有必要进行一场新的科学思想变革,这场变革的实质就是以有机论取代机械论。他指出:“自然的过程包含着随机性和不可逆性的基本要素。这就导致了一种新的物质观,在其中,物质不再是机械世界观所描述的那种被动的实体,而是与自发的活性相联的。”〔20〕如今,这场革命已为所有领域感受到,其主要表现是要从原来注重可逆、稳定、线性、存在、机械决定论、一元、封闭和简单性的世界,转变为注重不可逆、动态、非线性、演化、或然、多元、开放和复杂的世界,从传统的机械分析转变为新的有机综合,科学的认知主体人既是旁观者又是参与者。在这样一个复杂的、主客体不能绝然分开,必须予以有机整合认识的世界中,人的因素,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亦即萨顿所说的人性成为被关注的重要因素,这也就为科学人性化带来了契机。

(4)现代反科学思想的兴起。 这种思潮的实质是反对机械论的科学观,反对对科学的滥用,故而是对科学非人性化的批判。本世纪70年代起,人们由于觉察到“科学技术拜物教”正在把人类引向灾难的深渊,而对科学的恶性膨胀产生了逆反情绪,对科学本身进行反思,对滥用科学加以谴责和非难,使传统的功利主义科学观、唯科学主义、技术统治主义发生动摇,这就是所谓的反科学思潮。它主要从两方面对近代以来的科学进行诘难。〔22〕首先,它针对传统的科学哲学,要求从认识论方面重新评价知识的意义。如马尔库塞就批判当代科学哲学的观点:一切物理科学的东西都可以分解为数学的和逻辑的关系,并且可“根据数学结构来阐释自然,把现实同一切内在的目的分割开来,从而把真与善、科学与伦理学分割开来。”〔23〕而费耶阿本德则更加直截了当地提出“反对方法”,反对有普遍、永恒有效方法的观点,主张多元方法论。另一方面,反科学思潮反对狭隘、片面的功利主义观念,要求从社会伦理角度重新探讨科学的价值。这实质上就是要达到培根曾经企求并极力论证的,使科学实现“正德、利用、厚生”的为目的,使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与道德精神统一和相互协调,使科学的发展成为社会进步的催化剂。这也就是萨顿所要达到的科学人性化的理想与目标。

人们指责科学不再是文明的道德力量、人类尊严的最高表现,更不是人类获得解放与自由的力量,而是日益被当作一种技术,一种受人利用的工具而受到社会——尤其受到政治、军事力量等社会权威的控制,科学成了社会活动的一种形式,科学思想和精神被忽视,人们关心的只是其效用,这就难以保证其在社会意义上的任何控制。更有甚者,在马尔库塞等人看来,科学技术已具有一种内在的意识形态特征,成为人统治人的手段,他指出:“趋于更有效地统治自然的科学方法,开始通过对自然的统治来为人对人更有效统治提供纯概念和工具。”〔24〕发达工业社会正是凭借其组织的技术基础的方式,倾向于极权主义,技术为不断扩大的同化所有文化领域的政治权力提供了很大的合法性。技术统治的后果是使人成为丧失了合理批判社会现实的能力的“单向度的人”,整个文化变成了“单向度的文化”,社会成为了“单向度的社会”。的确,现代社会是远未完善甚至极不合理的社会,科学被政治、军事寡头等所滥用而蒙上了不白之冤,在社会控制的状态下,科学家也身不由已,不可能纯粹地“为科学而科学”了。对科学应予反思,对滥用科学必须反对。但是,反科学思潮在大多数时候矫枉过正或有失偏颇。一方面,像费耶阿本德主张的多元方法论,有着强烈的相对主义色彩,以致模糊了科学和非科学的界限。另一方面,这一思潮的批判予头指向了科学和科学家,指责其远离人性甚至成为反人性的力量,这无疑是找错了批判对象。这样也就难于找到切实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譬如马尔库塞所主张的“大拒绝”手段就显得十分苍白无力,不可能成为取得实质性成果的方法。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唯利是图而滥用科学的那些所谓政治家、军事家等才是真正应该批判的对象,由于反科学思潮本身的局限性而未能充分达到这一认识。然而,它对科学进行反思的主张,揭示科学具有工具合理性,而不能保证价值合理性等事实却是有益的。可以认为,它是科学人性化必要的一步,因而具有积极的意义。

总之,我们认为萨顿所追求的科学人性化理想,面临着巨大的现实困难。但是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故而它又是具有现实可能性的。随着人性的觉醒和全人类对根本利益的强烈要求和实践,尤其是随着更为合理的社会制度的出现,科学人性化的目标将可达到,正如马克思曾预见过的:“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25〕主要关涉事实的自然科学和主要关涉价值的人文学科之间必将得以协调,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将实现完美的结合。

标签:;  ;  ;  ;  ;  ;  

萨顿科学人性化的理想与现实_人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