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价值链分工思想与中国国家价值链的构建_国际分工论文

马克思的价值链分工思想与我国国家价值链的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价值链论文,马克思论文,思想论文,我国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14)12—0005—09

      价值链分工,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令人注目的经济现象之一。当代国际分工形式日趋多样化,从传统的产业间、产业内不同产品之间分工进一步深化到相同产品不同生产工序之间的价值链分工。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条件下,单纯通过国际代工融入国际分工已经造成低端锁定等许多问题,为了实现产业升级和形成产业竞争优势,构建国家价值链是我国的必经之路。

      尽管马克思本人并未直接提出价值链概念,但是,马克思对国际价值、国际分工等理论,有过较丰富的论述。实际上,马克思在主要是产品分工的年代里,对价值链分工这一新的经济现象做出了一些前瞻性的论述和分析,对我们研究价值链分工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国家价值链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当然,这些思想散见于马克思的《资本论》及其手稿的各处,并没有成为系统化、条理化的理论体系,需要仔细整理和挖掘。本文将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借鉴现代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比较、综合和创新,试图系统整理与挖掘马克思的价值链分工思想,并将其应用于构建国家价值链的经济实践过程中。

      一、价值链分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一)现代经济学关于价值链、全球价值链、国家价值链的基本概念

      当代西方价值链理论肇始于美国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1985年在《竞争优势》中提出的价值链(Value chain)和价值体系(Value system)概念。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杜克大学的格里芬(Gray Gereffi)提出了全球商品链(Global commodity chain,GCC)概念,并逐步发展为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理论。①卢峰认为,产品内分工概念的核心内涵是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不同工序或区段通过空间分散化展开成跨区域或跨国性的生产链条或体系,因而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不同环节或区段的生产或供应活动。[1]发展中国家凭借着低成本优势,通过发展以国际代工为基本特征的外向型经济实现了经济增长。但根据Schmitz的研究,除了少数案例外,那些融入GVC底部的后进经济体很难在发达国家主导的GVC下实现价值链攀升和产业升级[2]。因此,学者们提出了构建国家价值链(National Value Chain,NVC)的命题。所谓国家价值链,就是指基于本土市场和自主创新,由本土企业掌握价值链的研发、品牌、营销等核心环节,获取高端竞争力,然后进入区域或全球市场的价值链分工生产体系。[3]

      综上所述,对于价值链分工这一新经济现象,学术界已经做出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并根据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提出了国家价值链的概念。第一,不同于传统的产业间、产业内不同产品之间的分工,价值链分工是针对产品生产中的生产工序、区段或零部件进行的分工,强调了生产过程的空间分散化和片面化。第二,不同于国家内的分工,全球价值链分工是基于全球化的考虑来配置生产过程各环节,是一种跨区域或跨国性的全球性生产链条或体系,强调越来越多的国家或地区的参与。第三,国家价值链是从价值链的治理角度讲的,指基于国内市场和自主创新,由本土企业掌握价值链的核心环节,掌控整个价值链,并获取价值链的最大利益,强调民族国家或本土企业的作用。

      (二)马克思关于价值链分工概念的思想及其启示

      1.关于价值增殖链的思想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资本论》第一卷研究了价值增殖中的直接生产过程,《资本论》第二卷研究了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流通过程,《资本论》第三卷研究了各种资本形式瓜分剩余价值的分配过程。因此,《资本论》的理论体系结构中体现出了价值增殖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链式结构。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只有生产领域创造价值,流通领域不创造新价值。尽管如此,流通过程中的资本仍然要取得回报。在竞争的作用下,所有领域的资本,包括产业资本、商业资本、银行资本,都以平均利润的形式取得预付资本的增殖额。马克思还以农业为例,对垄断进行了分析,由于土地的有限性,农业中存在着土地所有权和土地经营权的垄断,土地所有权的报酬是超额利润(地租),而农业资本由于可以自由转移,只能获得平均利润。

      根据这一提示,价值链分析的重要性就在于,分布在价值链的不同环节的资源是不可替代的、稀缺的资源。谁掌握了这些稀缺资源就能获得整个价值链的控制权,进而获得从其他环节转移的国际超额利润。当然,处在价值链的同一环节的企业是互相竞争的,劳动生产率高的企业也可以获得国际超额利润。具体过程可以使用马克思的国际价值规律和国际生产价格规律进行解释。

      2.关于生产过程的“非独立化和片面化”的思想

      马克思发现工场手工业内部的生产过程可以分解为各个特殊的阶段或各种特殊的操作,研究了生产过程的“非独立化和片面化”现象。“它以不同种的独立手工业的结合为出发点,这些手工业非独立化和片面化到了这种程度,以致它们在同一个商品的生产过程中成为只是互相补充的局部操作。”[4]392更重要的是,生产过程内部各个生产阶段、生产工序存在着空间分离现象。“在这种场合,不同的结合的工场手工业成了一个总工场手工业在空间上多少分离的部门,同时又是各有分工的、互补依赖的生产过程。”[4]403很明显,马克思在这里已经提出了按照工序进行分工、在空间上生产分散化的价值链分工思想。

      马克思仔细区分了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的两种基本形式,即混成的工场手工业和有机的工场手工业,前者指制品“由各个独立的局部产品纯粹机械地装配而成”,后者指制品“是依次经过一系列互相关联的过程和操作而取得完成的形态。”[4]397当然,生产过程的结合或分离也可以按照这两种形式展开。根据马克思的提示,价值链的分解应该存在两种分解形式:产品分工和功能分工。前者按照产品的供应链条分解,后者按照价值链的功能链条进行分解。以家用电脑为例,按照产品的供应链条分解,电脑硬件可以分解为主板、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零部件,属于水平分解;按照价值链的功能链条进行分解,每种零部件又可以按照研发、设计、制造、营销、物流等进行垂直分解。如图1所示。

      

      

      图1 家用电脑的价值链

      3.关于国际分工、对外贸易以及民族国家的作用

      在《哲学的贫困》里,马克思对国际分工和对外贸易的重要性做出了初步分析:“现在纺纱工人可以住在英国,而织布工人却住在东印度,分工的规模已使大工业脱离了本国基地,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5]102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进一步进行了说明:“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自身”[6]278,为了突破这些限制,要求自身无限增殖的资本必然会发展出国际分工和对外贸易。为了使产品得到实现,资本必须不断对外扩张。②根据这一提示,构建国家价值链不等同于构建国内价值链,不能搞闭关锁国,而是要在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基础上,立足于国内市场需求和自主创新,构建我国能够控制、能够为我所用的全球价值链。

      马克思也强调了民族国家的重要性。马克思认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本身就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日甚一日地消灭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态。它使人口密集起来,使生产资料集中起来,使财产聚集在少数人的手里。由此必然产生的结果就是政治的集中。”[5]401但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不同国家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在世界市场形成以后,发达国家掌握着市场的主动权,成为世界的中心,而不发达国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③这里得到的启发是,在研究价值链分工时,不能一味单纯强调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不同国家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得到的收益和成本是不一样的。提出构建国家价值链的命题,就是要充分发挥民族国家和民族企业的作用,避免长期陷入不发达和依附的陷阱。

      (三)价值链分工的基本特点

      1.统一性。价值链分工的各环节是相互连接、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的统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产业资本的连续进行的现实循环,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是它的所有三个循环的统一。从再生产角度看,分配过程是和生产过程相统一的,生产决定了分配。

      2.矛盾性。价值链分工的各环节又是互相矛盾、互相排斥的。产业资本的循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空间的并存性和时间的继起性。流通时间和生产时间是相互排斥的,为了实现最大的增殖,要求把流通时间压缩到最小。空间和时间也是互相排斥的,要求用时间去消灭空间。从社会总资本的循环看,两大部类之间及其内部要求严格比例关系。

      3.不平等性。首先,价值链的各环节在生产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生产环节决定着社会再生产的其它环节,其它环节对生产也具有反作用。生产阶段是产业资本循环的决定性阶段,而售卖阶段也具有重要意义,被马克思称为“惊险的跳跃”。其次,价值链各环节的利益分配是不平等的。国际交换中存在着不等量的劳动相交换的现象。

      4.全球性。价值链分工要求全球化配置生产各环节,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和比较优势。资本要实现最大的增殖,必然会突破一切空间和国境的限制。“资本从一开始就趋向于成为一个世界性力量,或者真正的这个世界的力量。”[7]209因此,建立国家价值链,要在立足于内需的基础上,要充分使用全球的资源和要素。

      5.民族性。对于国家价值链的概念,还要强调民族性的特点。国家价值链的概念具有三个关键词,即本土企业、国内市场、自主创新。在全球化的时代,不能单纯强调融入全球价值链,而是要控制全球价值链,为我所用,获取价值链的最大增值利益。构建国家价值链,就是要强调民族国家和民族企业的利益。④

      二、价值链分工的形成条件和动力机制

      (一)价值链分工的形成条件

      1.社会分工制度的充分发展。社会分工制度是指包含了部门、行业和企业内分工的整个社会分工体系。[6]96由于市场经济是在分工基础上产生发展的,因此,也可以把社会分工制度理解为建立在复杂分工体系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体系。分工的深化和广化无不是市场经济的发展结果,反过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分工本身的发展。因此,构建国家价值链要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要顺势而为,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

      2.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和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最初的国际分工主要是垂直分工,二战以后,逐渐出现了水平分工以及混合分工。各国按照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进行生产和交换,就形成了国际市场。全球化配置生产资源和生产能力,就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现象。各生产工序在全球追逐不同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卷入这种新型国际分工体系,就形成了全球价值链分工。在这个过程中,跨国公司充当了价值链主要的领导力量和主要驱动力。

      3.生产技术和组织的革命性变革。20世纪90年代以后,柔性生产、虚拟组织等后福特制生产组织形式开始出现,产业也由纵向分工向横向分工转变,模块化的生产组织形式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模块化导致了生产过程中不同生产工序的大规模空间分离,才有可能以生产工序为单位来全球追逐低成本优势,从而实现了从产品间的分工到产品内分工的发展,出现了价值链分工这一新经济现象。

      4.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可以缩短资本的周转时间,大大减少资本的周转费用,这是价值链分工的一个重要条件。另一方面,价值链分工的空间分离也必然带来交易和协调费用的上升,要求信息技术在通讯协调等方面提供关键性支撑。在网络经济时代,信息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生产性资源,对价值链分工发挥着重要作用。

      5.国内市场容量足够大和自主创新水平足够高。除了以上4个条件外,对于构建国家价值链来说,还必须强调国内市场和自主创新。发展中国家嵌入全球价值链,发展加工贸易,主要是基于国外的市场和需求。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庞大的生产能力。要消化吸收这些生产能力,需要国内市场的购买力足够大,国内的产业结构要逐步进行调整,大力自主创新,逐步发展出高端的设计、研发、制造和营销的能力,低端制造可以逐步转移至国内欠发达地区甚至国外。在此过程中,国家价值链就可以逐步建立起来。

      (二)价值链分工的动力机制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价值链分工是一种新的分工形式,既具有生产力的属性,又具有生产关系的属性。作为生产的基本形式,分工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联系的中介。因此,理解价值链分工,首先要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进行理解。在生产力—分工—生产关系这三个范畴的相互矛盾运动中,分工不断向前发展,导致了价值链分工的出现。[8]

      2.社会分工体系内部的矛盾运动。价值链分工是一种基于产品生产工序的分工,既可以在企业内部进行,也可以在企业间进行。理解价值链分工,可以从社会分工和企业内分工的矛盾运动中进行理解。社会分工与企业内分工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代替,在社会分工与企业内分工的矛盾运动中,分工形态不断向前发展,形成了复杂的现代分工体系。

      3.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追求要求资本输出。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国内堆积了巨额的过剩资本。对于这种过剩资本现象的必然性,马克思提供了一般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的理论框架来进行解释。在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我国吸收了大量的外来投资。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已经积累了巨额资本,在构建国家价值链的过程中,需要大力发展对外投资,鼓励企业走出去。

      4.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追求要求技术创新。资本积累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量和更高的利润率,而采用新技术则是实现此目的最重要的手段。我国要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构建国家价值链,就要充分发挥资本的本性,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让市场来决定创新的方向,让市场来决定创新的回报。如果激励正确,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本性必然会带来技术创新。

      三、价值链分工的超额利润

      (一)工序内竞争形成的国际超额利润Ⅰ:基于国际价值规律的解释

      价值链的每个节点都会形成增加值,这种增加值的获得,首先是处在同一工序内部、生产同一种中间产品的各国竞争的结果。在国际市场上,国别价值将转化为国际价值,这个价值量是由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决定的。所谓“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4]645,就是指在现有的世界平均技术条件下,在各国劳动者的平均劳动强度和劳动熟练程度下,生产某种商品所需耗费的世界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它构成商品的国际价值。在某一工序内,各国众多的厂商同时进行生产和竞争,在国际市场就形成了某一工序(中间产品)的国际价值。国别价值低于国际价值的差额,就形成了国际超额利润I。如表1所示。

      上面的分析没有考虑供求因素,而在现实中商品的供求往往是不平等的。马克思使用了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对此解释。在供求相等的情况下,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决定国际价值量。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由于卖者之间的竞争,劳动生产率最低的国家就会首先退出市场,由幸存国家的劳动时间的平均数决定国际价值,在极端情况下,国际价值就由市场上剩下的唯一的劳动生产率最高国家的国别价值决定。在供小于求的情况下,由于买者之间的竞争,国际价值由劳动生产率最低的国家的国别价值决定。例如,考虑供大于求的情况,比如各国共提供3单位中间产品,但需求量只有2单位,则国别劳动时间最长的丙国将被淘汰出局,只有甲乙两国能够继续生产。如表2所示。

      

      

      根据马克思的解释,国别价值在多大数量上表现为国际价值,主要决定于各国的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率。“一个国家的资本主义生产越发达,那里的国民劳动的强度和生产率,就越超过国际水平。”[4]645率先采用先进技术的国家,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商品所耗费的时间就越低于国际劳动的平均单位,从而它的国别价值就会越低于国际价值,就会获得越多的超额利润。这种国际超额利润的来源是国际价值形成过程中的价值转移,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国家在表面上是平等交换的形势下榨取了劳动生产率较低国家所创造的价值。

      (二)工序间竞争形成的国际超额利润Ⅱ:基于国际生产价格规律的解释

      资本是追求最高增殖利益的,在价值链分工的条件下,资本追逐利润是通过资本的跨区域、跨国家流动来实现的,这种竞争的结果是形成了国际平均利润率和国际平均利润,国际价值就转化成了国际生产价格。在现实生活中,劳动力的跨国家流动受到了很多阻挠,造成了各国资本有机构成的差异。另外,由于专利制度、政府政策等的限制,资本也不可能无限制的在各工序间跨国家自由流动。某些工序的进入门槛较低,资本可以自由进出,在这些工序就形成了平均利润,国际价值可以顺利转化成为国际生产价格,这些工序按照国际生产价格出售产品。但另外某些工序的进入门槛较高,外部资本难以进入,难以实现利润率的平均化,这些工序仍然按照国际价值出售产品。国际价值超过国际生产价格的差额就形成了国际超额利润Ⅱ,由不参加利润率平均化的工序获得。如表3所示。

      

      在上文的分析中,资本有机构成高的工序不能获得国际超额利润,而资本有机构成低的工序能获得国际超额利润,这一假设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在生产制造环节,由于模块化生产方式的广泛引入,生产的技术含量很低,资本的进入门槛较低,大量资本可以自由进入这些环节,属于资本密集型环节。而在研发、营销等环节,需要的是大量创新,需要积聚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而对硬件设备的要求相对较低,相对来说人工费用的支出较高,属于智力密集型环节。

      

      当然,在资本有机构成高的工序也可能形成垄断。如表4所示。

      在表4中,甲工序表示垄断工序,乙工序表示不存在垄断的工序集合。甲工序的国际价值是110,国际生产价格是130。由于存在着甲工序的垄断,甲工序可以选择按价值或生产价格出售。由于国际价值低于国际生产价格,甲工序选择按照国际生产价格出售,获得国际超额利润20。当然,甲工序可以选择国际价值和国际生产价格之间的任何数字出售,但按照国际生产价格出售是最优的,甲工序必然选择国际生产价格。

      (三)工序间竞争形成的国际超额利润Ⅲ:基于国际生产价格规律的另一种解释

      此外,由于价值链的不同工序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把价值链各工序作为生产投入,那么这个产品的生产函数是里昂剔夫技术。某些生产工序的劳动生产率相对很低,效率相对很差,但它是生产产品不可或缺的环节,必须被保留,不能被淘汰。这个时候整个价值链的国际生产价格就是由这个工序的较差的生产条件决定的,而其它生产效率较高工序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国际生产价格,可以获得一种国际超额利润。如表5所示。

      

      可以发现两点比较重要。第一,垄断性问题。能够获得国际超额利润的价值链环节具有较强的垄断性,能够阻止外来资本的进入,不参加利润率的平均化过程,而且这些超额利润能够长期存在。第二,“虚假的社会价值”问题[6]745。在表5中,甲工序所获得的国际超额利润具有一种“虚假的社会价值”,这种超额利润实际上来自于其它工序,在国际交换中白白多得了一部分剩余价值。

      四、构建国家价值链的基本形式与政策建议

      (一)构建国家价值链的基本形式

      基于以上的分析,构建国家价值链的关键是要掌握价值链的关键环节,掌握关键性资源和获取市场需求。根据这一思路,可以归纳出构建国家价值链的四种基本形式。

      1.产业资本驱动型。在这种国家价值链中,本土跨国公司通过全球市场网络来组织商品或服务的销售、外包和海外投资等产业前后向联系,最终形成本土生产者主导的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一般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价值链,如汽车、飞机制造、计算机、半导体和装备制造等,大多属于产业资本驱动型价值链。例如:海尔、格兰仕、格力电器。

      2.商业资本驱动型。在这种国家价值链中,商业资本取代了产业资本成为了价值链的驱动力,拥有强大品牌优势和国内销售渠道的本土商业公司通过组织起来的跨国商品流通网络,能够形成强大的市场需求,获得了价值链中的主要分工利益,对中小生产制造企业形成了巨大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服装、鞋类、玩具等大多属于这种价值链。例如:阿里巴巴、京东、苏宁、国美。电子商务正在这类价值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金融资本驱动型。在经济高速金融化和虚拟化的背景下,金融资本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金融资本就是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在一起而形成的垄断资本。在这一形态的国家价值链中,金融资本取代产业资本占统治地位,金融业务占据核心地位。例如,中信集团、平安集团、光大集团、招商局集团四大金融控股集团。

      4.生产要素驱动型。在这类国家价值链中,掌握了上游核心生产要素资源的国有大型企业拥有强大的垄断势力,控制了某一行业的生产、销售各个环节,能够取得价值链的主要增殖利益。这类国家价值链主要存在于电力、石油、烟草、通信、交通、能源等国有企业比重较高的产业。

      (二)对我国构建国家价值链的政策建议

      构建国家价值链,实际上意味着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式要经历从融入全球价值链—协调全球价值链和国家价值链→构建国家价值链的演变过程。根据上文使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对价值链的研究结论,提出如下具体政策建议。

      1.功能架构和产品架构双重嵌入。价值链的分解存在两种分解形式:产品分工和功能分工,前者按照产品的供应链条分解,后者按照价值链的功能链条进行分解。如果考虑到价值链的双重分解,将价值链分解为若干子价值链和功能模块,实现功能架构和产品架构的双重嵌入,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就更容易,更容易在嵌入过程中学习到核心知识。可以从某一种零部件开始,逐步构建零部件的国家价值链,然后最终构建整个产品的国家价值链。例如,中航工业集团下属的西飞公司与空中客车公司签订了A320系列飞机机翼总装项目合作协议,西飞承担空客A320系列飞机的机翼制造任务,成为空客A320系列飞机机翼总装项目欧洲以外地区的首家供应商。通过机翼制造就实现了从产品架构成功嵌入商用飞机的全球价值链,为我国发展自己的大飞机项目积累了经验。

      2.全球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双链协同。如果直接抛开全球价值链来构建国家价值链比较困难,可以在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基础上,学习低端环节的制造技术。同时在国内建立国内价值链,在本土市场培育包括研发、品牌等高端环节的完整价值链,等资金、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然后再将价值链延伸到国外,将品牌延伸到国外,构建跨国、跨区域的国家价值链。这种思路要求企业面向国际市场做制造,面向国内市场做品牌,全球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双链协同,最终构建国家价值链。例如,格兰仕集团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微波炉制造商,主要的经验就是嵌入全球价值链,将自己定位于全球微波炉生产制造中心,面向国际市场做贴牌生产,为全球240多个品牌作代工,通过大规模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企业的高速发展。金融危机之后,格兰仕集团开始转型,注重品牌和营销,同时做内销和外贸,双轮并行,双链协同,企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

      3.市场的无形之手和政府的有形之手双手并举。国际分工从产品间分工发展到产品内的价值链分工,主要是市场经济和生产技术发展创新的结果。培育和发展国家价值链,首先要确立市场的决定性地位,发挥市场的无形之手的决定性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居民购买能力日益增强,也为我国立足国内市场构建国家价值链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但是,由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的不平等性,市场在改变国际贸易规则等方面是无能为力的,必须发挥政府的作用。另外,由于相当大一部分价值链分工是在跨国公司内部进行的,也需要国家着力培育和发展我国的大型跨国公司。因此,构建国家价值链,必须使市场的无形之手和政府的有形之手双手并举,实现强市场和强政府的双强融合统一。

      4.产业资本、商业资本、金融资本和生产要素四轮驱动。根据行业和产品特点,分别构建产业资本、商业资本、金融资本和生产要素驱动型四种国家价值链,实现四轮驱动。构建产业资本驱动型国家价值链,核心是通过自主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构建商业资本驱动型国家价值链,核心是通过刺激内需,扩大国内市场,创新商业模式,发挥商业先导力量,从制造大国向消费大国转变。构建金融资本驱动型国家价值链,核心是推进金融创新,从分业监管转向统一监管,实现金融企业和实业企业的双向资本流动,从制造大国转向金融强国。构建生产要素驱动型国家价值链,核心是推进国有垄断行业改革,提高大型国企的经营效率,鼓励企业走向世界,培育战略性资源的全球生产能力和定价能力,从资源进口大国变成资源运营大国。

      ①参看下列文献:Gary Gereffi and Miguel Korzeniewicz,co-editors,Commodity Chains and Global Capitalism(1994),Westport,CT:Greenwood Press(hardcover) and Praeger(paperback); Gary Gereffi,John Humphrey,Raphael Kaplinsky,and Timothy J.Sturgeon,Globalisation,Value Chains and Development,IDS Bulletin,vol.32 no.3(July,2001),1-8.

      ②新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德国经济学家罗莎·卢森堡(Rosa Luxemburg)在1913年出版的《资本积累理论》中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的理论,认为资本主义必须依赖外来经济体系的消费,资本如不能得到外来的滋养,就无法依靠自身生存。

      ③20世纪50—60年代出现的不发达和依附理论进一步指出了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市场体系下的困境,经济发展中存在着的等级体系进一步固化和扩大化。

      ④根据哈特和奈格里在《帝国》中的研究,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民族国家和民族主权正在衰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称为“帝国”的新帝国主义形式。我们认为,经济全球化并不意味着需要放弃全部民族利益。实际上,经济全球化带有鲜明的民族国家利益的色彩,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化。一方面,要承认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趋势,自觉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另一方面,必须保持头脑冷静,坚持民族国家利益。

      ⑤在表3中,甲工序实际是一个工序集合,表示不存在垄断的其它工序,在竞争的作用下,这些工序的剩余价值转化为平均利润,但剩余价值总额等于平均利润总额。在表3中,这个数字是10,平均利润率是10%。当然,不能用甲工序和乙工序的总剩余价值40来除以总资本200来计算平均利润率,因为根据假定,乙工序不参加利润的平均化过程。

      ⑥1969年,法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伊曼纽尔(Arghiri Emanuel)在《不平等交换:贸易帝国主义》中提出了不平等交换理论,解释了国际交换中的不平等问题。伊曼纽尔认为工资率决定了资本有机构成,因而用工资率这个唯一变量解释了各国间的不平等交换问题。与伊曼纽尔不同,表4中假定存在着甲工序的垄断,但按照国际生产价格出售是最优的。

标签:;  ;  ;  ;  ;  ;  ;  ;  ;  ;  ;  

马克思的价值链分工思想与中国国家价值链的构建_国际分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