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边区抗日政权的基层组织建设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雏形与民意基础论文_杨金怀

从边区抗日政权的基层组织建设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雏形与民意基础论文_杨金怀

中共易县县委党校 河北省保定市 074200

摘要:从我在农村的调查情况看,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执政雏形和民意基础形成于土地革命时期,但是在北方则是成型于抗日战争时期。

关键词:基层组织建设民意基础历史

引言:七七事变后,在我们华北一带形成了“两进一退”的局面,八路军北进、日本鬼子南进、国民党军队大幅南撤。当衣着并不光鲜的八路军队伍开到易县山区的时候,他们并不被当地的群众看好。

1深受溃兵、土匪之害的农民们总觉得兵匪一家,没什么两样,而且与以前的兵匪比起来,八路军在有些地方还不如那些兵匪,比如说:一是没架子,不叫老总、叫一个共同的名字——同志,没有什么威严,这样的人怎么能打仗呢?印象中军人是武将,脾气暴躁,不怒自威!二是没派头,官兵一致,军民不分,有时候还挖渠、种地、收秋。这种有点庄稼把式劲头的部队能打仗吗?三是装备不好,破旧的武器,是不是有战斗力还是一个谜。

2我们的八路军很快被老百姓认同,刮目相看,赢得了群众的好感。这是为什么呢?他们做了哪些事让老百姓感觉是一家人呢?

2.1儿童团:孩子们站岗放哨、送情报,搞抗日宣传,我父亲他们也去捡弹壳、子弹头儿,给边区的兵工厂做翻火儿子弹——八路军用毛巾、缴获的战利品交换做到了童叟无欺。青抗先:出操,掩护乡亲们转移、武装起来的民兵、游击小组,学习军事技能。不至于在强敌面前两股颤颤、哆里哆嗦。妇救会:当时都是小脚,但是他们做军鞋、放哨、挖地道,形成当时的朝阳群众——对于那些敌特分子有高度的警觉。农会:把贫雇农拢到一起,平衡阶级矛盾,为贫雇农争取权益减租减息。开明士绅:德高望重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顺平涞源的一些地主也拿出过期的铜钱捐给我们的兵工厂,造枪造炮。村里的剧团与文工团相辅相成鼓舞人们斗志。让原来的村长、维持会长成为两面人,逐渐成为我们的交通员、情报员。让给日本炮楼当夫的民工成为我们的侦查员、战斗员:磨洋工、侦察情报。

通过如此严密的组织形式武装起来各阶层民众,接受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除了组织起来,我们的党组织和八路军又做了哪些工作呢?

2.2文化启蒙:给男女老少办识字班、小学等让他们识字,不做睁眼瞎,我奶奶他们那一代人都参加过八路军办的识字班儿,学不会唱歌,学会歌谣也行,我都学会了——小米饭、黄又黄,八路吃了打胜仗……爱国启蒙:不再仅仅是通过看戏学习关二爷、岳飞岳鹏举、学习杨家将,而是系统的讲清为什么爱国、如何爱国……政治启蒙:让底层民众甚至是文盲群众认识到自己的力量与社会角色,不再是抄着手看热闹的吃瓜群众……事实证明:我们绝大多数军民经受住了考验,也从侧面证明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个千古不灭的真理,同时也昭示着我们中国共产党爱国启蒙、政治启蒙是得人心的、也是符合当时形势的,而且也是成功的。

3真正的打击日本鬼子,我们的八路军在保定西北一带打了很多硬仗,树立了军威!也赢得了群众的赞叹和拥护,与溃逃的国民党军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4,1937年10月10日,攻打涞源县城。10月15日,打下紫荆关11月20日攻克易县城。后来的百团大战,直到在我们易县的小山村干掉阿部规秀!让鬼子的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在条件非常艰苦的情况下,他们凭着简陋的武器与日本鬼子打起了游击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条件艰苦,我们战士的标配就是几颗子弹和一支步枪,吃的是粗粮,艰苦的行军锻炼了我们的意志,这也是尽量不打正规战的原因!与国民党部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拿我们的狼牙山五壮士相比,他们用了近乎于多半个连的弹药。我们的手榴弹杀伤力与日本的小甜瓜手雷比起来,也是差了一大截。

5我们的八路军是仁义之师、是我们的子弟兵,与老百姓同甘苦、共患难!同呼吸、共命运!具体体现最突出的就是《树叶训令》!训令通常是部队里以政治部名义下达的命令,必须执行,级别很高,针对的是非常重要的事宜。1942年,在晋察冀根据地,由于日军的封锁扫荡,边区军民经常忍饥挨饿。当时的司令员聂荣臻曾签发过一道训令——《树叶训令》,内容是禁止部队采摘村庄附近的树叶。在后来聂荣臻自己撰写的回忆录里,关于这一段历史是这样记述的:“一九四二年春天,青黄不接,群众和部队都发生了粮荒,入春后,老百姓就把树叶当成了主要粮食。我们部队有的伙食单位,请示能不能采集树叶,我曾要求军区政治部为此发了训令,部队所有伙食单位都不能在村庄附近采摘杨树叶、榆树叶,要把它留给群众吃。宁可饿着肚子,也不与民争食”。这个关于“禁止采摘树叶的训令”以布告的形式贴到了村庄周围。布告贴出后,村民发现和他们一起摘树叶子的八路军不见了,很激动。一些老百姓甚至表示,军队也不容易,应该大家一起共渡难关,所以要求收回训令。不过,这条训令还是落实了下去,得到了很好的执行。

不与老百姓争夺粮食,而为了渡过难关,机关部队普遍制定了节约粮食计划,所有脱产人员除伤病员外每人每天节约一至二两粮食。老八路军战士说,那时的节约官兵待遇一致,没有任何人搞特殊。八路军通过大生产和节约运动来补缺军粮,把节省下的粮食救济老百姓,军民团结终于挺过了这段最困难的时期。

《西柏坡拥军小唱》里这样唱到:

最后的一碗米用来做军粮,

最后的一尺布用来做军装。

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

最后的亲骨肉送去上战场。

正是这种军民鱼水情形成了我们华北抗战的特色局面——也被延安命名为模范边区。

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是宣传车、是播种机,他们将民主、爱国的种子播撒在北方山村的每一个角落——把国民党精英政治体系里老爷们看不起、瞧不上的底层农民通过特有的方式组织起来,尊重每一个人,挖掘出底层民众的抗日热情,发动各个阶层的人找到自己在全民抗战之中的位置,找到在这个社会中力所能及的政治角色,这种新型的政权结构可谓是破天荒——因为中国历史上从来没一个政权如此的深入群众、团结群众、组织群众,这种新政权模式为我们的全民抗战、全面抗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形成了真正的铜墙铁壁,让日本鬼子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结束语:这些是史无前例的,在抗战中诞生的人民政权成为坚不可摧的堡垒——也为我们新中国的胜利诞生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和民意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恒山.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观念基础[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5(06).

[2]陈文泽.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资源比较优势、面临的挑战及拓展路径[J].河南社会科学.2018(06)

[3]张一;吴倩倩.提升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的国际传播力[J].红旗文稿.2018(06)

论文作者:杨金怀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0

标签:;  ;  ;  ;  ;  ;  ;  ;  

从边区抗日政权的基层组织建设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雏形与民意基础论文_杨金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