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系列环保活动 我们身边的环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班论文,身边论文,环境论文,系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活动背景
春光明媚,气候宜人,活动室的门窗打开,通风换气,孩子们感受着春的气息。然而在某一天,却突然飘进来一阵阵特别的味道。孩子们一个个捂着鼻子说:“老师,这是什么味道呀?这么难闻!”有的还说:“快关上门,难闻死了。”的确,这股刺鼻的异味,让人感觉很不舒服。我抓住这个机会,组织幼儿谈话,讨论有关环境污染的问题,帮助幼儿了解污染的途径,认识污染的危害,加强幼儿的环保意识,从而产生了这个系列活动——《我们身边的环境》。
活动过程
★活动一:
谈话活动——气味从哪里来?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有毒气味,体会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探寻刺鼻异味的来源。
(1)教师:刚才我们闻到了什么味道?
幼儿A:一种难闻的气味。
幼儿B:这种气味不好闻,我讨厌它。我喜欢奶油蛋糕的香味。昨天我就吃了蛋糕。
幼儿C:是的,这种味道我也不喜欢,我喜欢草莓的味道。
(2)教师:你为什么觉得这个味不好?
幼儿:闻了以后我觉得不舒服。老师你看,我手上的汗毛都起来了。(仔细一看,真是如此。)
(3)教师:你知道这异味是怎么来的吗?
幼儿A:是从外面飘进来的。
幼儿B:是一些工厂放出来的。
幼儿C:我有时在家也会闻到这种味。我妈妈说是工厂里面放出来的。
幼儿D:我家对面的工厂里有时会放出一种水,还有气,也有味,也不好闻,不过和这个不一样。
2.鼓励幼儿大胆猜想气味的产生。
(1)教师:你认为这种气味是怎么产生的?
幼儿A:工厂里做东西时放了药水就会有这种气味出来。
幼儿B:机器里放了油就有这样的味道。
幼儿C:因为放进去的材料有味道,所以做东西时就会有味道。
幼儿D:因为他们放进去的是塑料,塑料烧了以后就会有一种难闻的气味。
……
(2)教师:那么什么样的厂里会出现这样的味道?
幼儿:塑料加工厂、染色厂。
(3)教师说明气体的产生:这些非常刺鼻的气味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它是工厂里里加工的一些材料发生化学反应后的结果。有的就像小朋友所说的是放入了某种药物,使得那些原料在加工过程中产生化学反应,导致有毒气体产生,加上厂里面没有严格的净化措施,所以大家就闻到了类似这样的怪味。这是一种污染现象,严重破坏了我们的生活环境。
3.讨论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1)教师:说说环境污染会对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幼儿A:因为这种气味是有毒的,人呼吸了这种有毒的气味会生病。
幼儿B:农民伯伯地里种的菜会长不好。菜也需要好的空气。
幼儿C:我家门前的小河以前有鱼,现在没有了,水都变黑了,我们也不能用那水了。
(2)教师:如何改变这种污染呢?
幼儿:让那些厂里做没有毒的东西;让他们在一个地方开厂,不要到处都是;我们可以种一些可以吸毒的树,让它们帮助我们;让工厂装消毒的机器,把那些气消毒一下再放出来……
4.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这种有毒的气体污染我们的环境以外,还存在许多其他的污染。如,塑料袋、废电池、一次性塑料杯等等,都在破坏着我们的环境。希望小朋友能从小做起,从我做起,节约资源,养成良好的习惯,从小就来爱护我们的环境,做个环保小卫士。
★活动二:
实践观察活动——看环境
■活动目标
1.组织幼儿参观幼儿园附近的小区环境和周围工厂环境,感受不同环境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2.引导幼儿比较各处环境的不同,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3.帮助幼儿在活动中克服困难,提醒幼儿遵守秩序,相互合作。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协助幼儿做好外出的准备工作。
2.选择好外出路线和地点,设计好活动内容。
■活动过程
1.外出前的准备。
(1)检查整理物品,明确外出活动的注意事项。
如:遵守规则,排好队伍,注意安全,讲卫生,保管好自己的物品。
(2)提醒幼儿边走边看,注意周围的环境。鼓励有困难的孩子克服困难,必要时互相帮助。
2.参观小区。
(1)将孩子带入附近小区内,引导幼儿观察小区内的各种环境设施。如,房屋的样子、小区的绿化、小区的卫生、小区的运动场地等。
(2)鼓励幼儿同小区内的居民进行交谈:了解他们小区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是如何进行小区环保工作的。
(3)帮助小区工作人员清理小区垃圾,加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3.参观工厂。
(1)组织幼儿参观电子设备厂(小区的旁边):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工厂内的环境和工厂边上的环境(小桥流水,绿树成荫,干净卫生)。
(2)同厂内员工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厂内外环境的看法。
(3)组织幼儿参观染色厂:重点引导幼儿观看工厂旁的小河,农民种的庄稼。
提问:小河是什么颜色?这样的水我们能用吗?为什么?(教育幼儿注意节约用水,保护好水资源。)农民的庄稼长得怎么样?为什么?(了解一些有害物质对庄稼的危害。)
(4)向田里的农民了解他们对染色厂环境的看法。
4.回园活动
(1)带领幼儿安全回园。
(2)比较参观的几处环境。
提问:今天我们参观的环境好不好?你觉得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你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环境?为什么?
(3)教师总结并教育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环保能力,加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活动三:
采访活动——身边的环境
■活动目标
1.明确采访内容,尝试运用采访的方法,了解我们周围环境在不同时期的变化。
2.激发幼儿对活动产生兴趣,能大胆与成人交往,清楚地提出问题。
■活动准备
1.记者采访工作的录像或图片。
2.采访调查表:
调查内容过去的现在的心理
家庭成员环境 环境 感受
■活动过程
1.与幼儿一起观看记者进行采访的录像或图片,讨论记者工作的作用和意义,激发幼儿采访的愿望。
2.幼儿讨论如何进行采访活动。
讨论:
(1)怎么样才能让大人乐意接受我们的采访?
(2)如何表达清楚所要采访的内容?
(3)对家长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3.给幼儿提出问题,激发幼儿寻找答案、乐意采访的迫切心情。
(1)你知道爸爸妈妈小时候生活的环境是怎么样的?
(2)你知道爷爷奶奶小时候生活的环境是怎么样的?
(3)你知道他们看到变化着的环境心里是怎么想的吗?
4.介绍采访调查表,了解调查表的记录方法。(幼儿可用绘画的形式将调查结果记录在调查表中,或请家长将调查结果直接记录在调查表中。)
5、幼儿领取调查表。
请幼儿说说回家后准备采访谁?
★活动四:
语言活动——新闻发布会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能清楚、连贯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采访。
2.能认真倾听别人的介绍,并大胆相互补充。
■活动准备
1.采访过程中收集到的一些照片、图片和资料。
2.话筒一个。
3.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采访过程,激发幼儿谈话的愿望。
教师以提问的形式来引起幼儿说话的兴趣。
(1)这次采访顺利吗?
(2)你都采访了谁?他们回答你的提问了吗?
(3)你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找到答案了吗?
(4)在采访中有没有遇到什么有趣的事?
(5)你觉得这次采访怎么样?
2.鼓励幼儿大胆上台向大家介绍采访的情况。
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作为一个采访人对幼儿进行采访,了解幼儿在这个活动中的点点滴滴,也让其他幼儿在这个环节中了解别人在采访过程中的收获,并能及时给予一定的补充。
3.引导幼儿说说在采访后对环境变化的认识。
帮助幼儿认识到:经济的发展会带来一定的污染,但我们必须尽量减少这样的污染,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4.我们该怎样保护环境。
鼓励幼儿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环保的习惯。
★活动五:
综合活动——画环境
■活动目标
1.能运用绘画、粘贴、刮画等方式来表现出自己心中理想的生活环境,并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讲述自己所要表达的愿望。
2.能认真倾听同伴的发言,体会同伴的心愿。
■活动准备
1.幼儿参加外出活动后在家长帮助下写的日记。
2.幼儿在外出活动中照的照片。
3.绘画用的材料:油画棒、彩色纸、绘画纸、胶水、抹布等。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外出活动中的一些事,鼓励幼儿将这些事积极地表达出来。
(1)简单交流对外出活动的印象。
提问:在活动中你对什么最感兴趣?
(2)介绍有关幼儿的外出小日记,帮助幼儿加深对一些事情的认识。
2.幼儿进行操作活动。
(1)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
(2)进行选材搭配。
(3)以多种形式记录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或将自己心里所希望的生活环境表达出来。
(4)教师进行适当辅导。
3.展示幼儿作品,倾听幼儿介绍。
(1)幼儿相互交流,讲述作品内容。
(2)请部分幼儿进行交流,说说作品的内容,讲讲他自己心里的想法:我想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3)对有关作品进行讨论。
4.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总结,并对幼儿提出希望:希望大家从小就有爱护环境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参加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争做一名环保小卫士。同时也能提醒家人进行环境保护,让我们生活在干净清洁的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