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沿海科技企业家社会资本建设与维护研究_社会资本论文

福建沿海科技型创业者的社会资本构建与维护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福建论文,创业者论文,沿海论文,资本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85(2006)05-0001-06

一、研究背景

社会资本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资本概念内涵拓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相对应的理论概念。最早从社会学意义上提出这一概念的是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他将社会资本定义为一种通过对“体制化网络”的占有而获取的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20世纪90年代初,张其仔将社会资本理论引入中国,学者开始关注社会资本在中国转轨经济中发挥的作用。本世纪初,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日益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角,同时随着社会资本在民间的更多聚集以及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否创业以及创立什么样的企业,正在成为分散的社会决策问题,国内学者纷纷开始关注社会资本对创业的影响。已有的研究主要是在北京、天津、浙江等地,研究对象主要是对传统行业的家族企业:如储小平对潮汕地区(主要是潮州和汕头)、珠三角地区(主要是广州和深圳)、浙江、福建、湖北家族企业的研究(2000),社会资本与家庭企业网络的演进(周立新、李传昭,2004),迁移创业型家族企业:对存在的和生成的社会资本的利用(张继焦,2005),企业家社会资本与家族企业的二次创业(马爱净,2005);或者是对私营中小企业:如张玉利对天津市万户中小企业的研究(2000),社会资本和个体经营者的创业与发展(符平,2003)。近年来,科技企业对于创造就业机会和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关于科技企业社会资本的研究目前还很少,由于科技企业的知识技术高度密集、经营风险大等特点,使得社会资本对其影响不同于对其他产业企业。现有的涉及到科技企业的研究一些是针对中观层次:如社会资本与高科技园区发展(张杰,2003);一些是对社会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探讨:如社会资本对高技术企业绩效的作用分析(郑美群、蔡莉、王发银,2005);对科技型创业者的社会资本研究比较少见,仅有杨德林对北京中关村IT企业的研究(2002)。对于新创企业,创业者往往是最重要的,他们涉及到了创业的各种问题,同时他们具有主观能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丁创业的成功与否。基于此,本文在对厦门、泉州、福州三地科技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对科技型创业者的社会资本展开研究。

二、研究方法与调查情况

1.研究概念的界定

1980年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发表了题为“社会资本随笔”的短文,正式提出了“社会资本”这个概念,他将社会资本定义为一种通过对“体制化网络”的占有而获取的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波茨对社会资本提出了精致和全面的表述。在他看来,社会资本是“个人通过他们的成员身份在网络中或者在更宽泛的社会结构中获取稀缺资源的能力。获取能力不是个人固有的,而是个人与他人关系中包含着的一种资产。社会资本是嵌入的结果。”国内学者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三种:一是认为社会资本从表现形式上看就是社会关系网络(张其仔,1999);二是认为社会资本是行动主体与社会的联系以及通过这种联系摄取稀缺资源的能力(边燕杰、丘海雄,2000);三是认为社会资本是个人成长时期的一些社会、社区和家庭等环境因素(钟涨宝、黄甲寅、万江红,2001)。尽管学者的视角不一,研究社会资本论的侧重点也不同,但引人注意的是,在社会资本的研究和概念的界定中,社会资本总是与社会网络联系在一起的。简单地说:社会资本就是关系网以及嵌入其中的资源。本文对科技型创业者①的社会资本进行了如下的界定:在科技企业的创业过程中,其创业者凭借其横向、纵向、社会的网络结构的运作以及向经济资本的转化,可以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或在竞争中获得明显的优势,这些可以在创业过程中运作并向经济资本转化的资源称为科技型创业者的社会资本。

2.数据来源

本文受福建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的资助,于2005年7-8月间对福建沿海厦门、福州、泉州三地的科技企业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调查主要采取问卷形式,问卷根据国内外近期相关的研究制定,保持先进性与全面性。具体调查方法采取由调研人员携带事先印制好的问卷去企业,由创业者当面完成,这种方法可以保证问卷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同时对一些答卷中的偏差可以现场纠正,而且可以就一些问题与创业者展开更深入讨论。为了提高调研的效率,在调查过程中主要选取科技企业相对集中的软件园、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进行,在调研过程中园区基层管理人员为调查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同时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福建省科技企业有400多家,本次调查走访了60多家,实际回收43份问卷,样本具有代表性。调查问卷经过编码、数据库设计、录入、检查和清理检验,最终得到有效问卷41份,有效率为95%,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调查情况

这次调查的41位科技企业的创业者中男性40人,女性仅有1人;创业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5-45岁,有29位,占样本总量的70%。与以往针对家族企业、中小企业的调查结果不同:1、科技型创业者的学历普遍较高,32位具有本科以上文凭,占样本总量的80%,创业者的专业背景主要是理工农医,21位,占样本总量的51%,其次是经济管理,11位,占样本总量的25%;2、创业者具有丰富的经验,在创办企业前大多数属于专业技术人员(18位)或者经理人员(13位);3、创业者创业的动机主要是实现自身价值,有27位,而为了谋生创业的仅有3位。这也可以通过创业者创业前的收入状况可以看出(创业者的机会成本),41位创业者的收入从3万元以下到10万以上,在各个区间分布比较均衡。(见表1)。

表1 创业前的年收入

在对社会资本对创业成功重要性的自我评价中,仅有4位选择了稍弱或者无关紧要的选项,可以看出社会资本对科技企业创业者的创业成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将根据调研结果对科技型创业者的社会资本的构建与维护进行具体的分析讨论。

三、分析与讨论

科技型创业者的社会资本并不是短时间内建构的,需要一段时间建构,而且对其帮助比较大的社会资本往往是时间比较长、关系密切的,建构维持的时间与社会资本的贡献存在相关关系。

表2 建立一定的社会关系需要的时间与对创业者贡献最大的社会关系的交叉列联表分析

在构建社会资本过程中,贡献最大的群体不是传统的以血缘、地缘为核心的差序格局,而是以朋友、同学为主体的多元化格局;而主要的认识途径是熟人介绍与参加交流会。这反映了家族企业主、传统企业创业者所依赖的家庭背景、同乡这些传统的血缘、地缘关系并不能给科技型创业者必要的支持,这也可以从创业者家庭背景看出,并无显著的趋势(见表3、表4及表5),为了寻求更多的支持,科技型创业者选择更多途径去结识关系对象,扩大关系网络建构自己的社会资本。交流、探讨会为创业者提供了结识新朋友的开放环境,这种环境同样给创业者提供了许多科技信息、管理经验交流以及商业机会。同时,通过熟人介绍也是必不可少的途径,虽然这种方式可以接触的对象少,但可以降低搜索成本,而且便于“强关系”的形成。因此,科技型创业者倾向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城市进行创业,而且多数选择科技企业比较集中的科技园区。

表3 贡献最大的群体

表5 家庭背景

科技型创业者自身的情况也对其社会资本的创建具有很大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商业信誉与奋斗精神。创业者的社会背景没有起到什么影响,这也验证前面分析的结论:从传统的以血缘、地缘为主的差序格局向多元化格局转变。值得注意的是技术背景也没有太大的影响,同时创业者在业界的声望也比较低,90%在业界的声望处于一般或以下,这与科技企业重技术的特点多少有些偏差。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过高的业界声望与良好的技术背景往往导致创业的机会成本比较高,同时创业需要大量时间精力的投入,在当前多变复杂的环境下创业具有一定的风险,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承担的,保守的文化传统使得高级人才往往留在高校、研究所等机构中;二是社会服务体系还有待加强,如专业信息的传播渠道、对创业者的资金支持,如何降低创业者的风险。从另一方面来看,也说明当前科技创业的技术门槛并不高,应该多鼓励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本科生、研究生创业,而且一些优秀的管理者也可以加盟科技型创业者的队伍。诚信在科技型创业者构建与维护社会资本中起着关键作用。商业信誉不仅是对创业者自身构建具有最重要的影响,而且也是他们选择结交社会关系最注重的因素。而且诚信始终贯彻在这个社会资本构建维护的过程中。即使对于处于困境的关系对象,大多数的科技型创业者继续维持关系、帮助他,认为这样做法利大于弊,由此也可以看出科技企业存在良好的诚信氛围(参看表6、表7)。

表6 创业者个人对发展社会关系贡献最大的因素

表7 创业者结交关系对象最具有吸引力的因素

科技型创业者在企业成长期比在生存期与社会关系对象接触的次数更多,这一方面是由于创业初期,科技型创业者的声望往往比较低,而且信息传递渠道闭塞,难以进行更多的接触,随着企业进入成长期,在业界建立了一定声望,商业信誉也随之建立,便于发展关系;另一方面是创业之初企业的业务比较少,需要的联系对象也比较有局限性,随着企业的扩大,旧有对象不能提供足够的支持,创业者必须寻找更多的社会关系对象。调查中发现,科技型企业的创业者与旧有的社会关系联系不够紧密,而主要热衷于建立新关系,忽视了社会资本的资本属性,社会资本必须持续不断地维护,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而且对企业帮助最大的往往是联系最久的(参看表8、表9)。

表8 企业处于不同发展时期创业者接触的社会关系对象频率比较

表9 当前创业者与旧有社会关系对象接触情况

四、结论与展望

本文对科技型创业者的社会资本建构与维护展开了讨论,科技型创业者在对社会资本进行建构时,突破了血缘、亲缘的界限,主要与同学、朋友形成强关系,并且意识到社会资本的重要性,进行了适当的维护,诚信是科技型创业者最为关注的,而技术背景对社会资本的构建与维护,并没有多大影响。此外,在调研中也发现一些问题:科技型创业者的社会资本更新扩展比较缓慢,更多的是追求稳定性,主要的业务领域、合作伙伴常年保持在企业的周边地区;另外,虽然处于沿海地区而且临近台湾,但是无论从资金来源、技术合作,业务拓展来看,与海外的关系非常少,同时对旧有的社会关系资本也缺乏维护意识,这些值得我们注意。笔者认为应该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加大资金、人才、信息的流动,鼓励创新与学习氛围的建立。

目前针对科技型创业者的社会资本研究比较少,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去关注研究, 比如社会资本对科技型创业者行为过程的影响,科技型创业者社会资本的衡量的指标体系以及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等等,这些可以促使我们对社会资本在科技企业的创立与成长轨迹与机制中扮演的角色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同时也有利于创业理论与社会资本理论的扩展。

收稿日期:2006-05-12

注释:

①本文的科技型创业者指的是科技企业的创办人,如果是个人创业就是其本人,如果是团队创业指的是创业团队的带头人。

标签:;  ;  ;  ;  

福建沿海科技企业家社会资本建设与维护研究_社会资本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