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分析论文_朱松

关于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分析论文_朱松

安徽省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建项目不断增多,提升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不仅是建筑企业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求,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显著,相关部门应该引起重视,高支模作为一种大型的框架结构的支撑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结构的承载力,避免其出现失稳现象,从而实现房建土建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对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房建;土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

1 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1.1前期准备

工作在实际使用高支模施工技术之前应当做好准备工作,为后续施工顺利奠定基础。具体而言,搭设高支模前,针对施工现场及其附近的土质状态、地形地貌特征等有全面的了解,充分考虑影响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的因素,进而保障施工安全,根据上述信息制作专项施工方案,给予具体施工科学、有效的指导。除此之外,还应当检测检查设备,保证设备能够发挥辅助施工的作用,且能够正常运行,相关人员应当定期维护保养设备,进而能够使设备稳定,且长期处于可适用状态。注重培养设备操作人员的认知水平,让操作人员了解施工方案,能够做到初步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其灵活使用设备,提高施工效率与质量。在开展具体施工前应当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细致的勘探、调查,重点解决安全隐患,降低施工风险。例如,构建合理、科学的管理模式,同时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制定与其相适应的解决方案,该方法有助于保障施工质量与效率,对于房建土建工程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1.2 高支模体系安装

(1)支模架搭设

根据构造要求在支模架搭设范围内用尺量出内、外立杆距离,并做好标记;用钢卷尺拉直,分出立杆位置,弹线点出立杆标记;垫板、底座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必须铺放平稳,不得悬空,并垂直于墙面设置。在搭设首层支模架的过程中,沿柱子外围设一圈斜支撑,待该部位支模架与主体结构的连墙件可靠拉结后方可拆除。当支模架操作层高出连墙杆两步时,应采取临时稳定措施,直到连墙件搭设完毕后方可拆除。

(2)横杆的设置在进行高支模施工的过程中,应注意对横杆的设置,需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设置,才能确保土木工程高支模施工的顺利进行。横杆塔设,一般会在立杆底距地面 200mm 高处,沿着横纵水平方向按照纵下、横上的顺序设置相应的扫地杆,其中可调支座的支柱顶端应按照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从而有效的确保横杆设置的有效性。另外,顶部水平拉杆与扫地杆之间应进行平均分配,同时要确保相互之间的间距满足模板(排架)设计的要求,这也是横杆在设置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地方。

(3)楼面安装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需严格遵循相关行业规定的施工流程来完成对楼面模板的安装。在安装楼面支顶时,需提前对楼面安装中涉及到的轴线和梁防线进行测量,以此确保楼面高度和水平度的精确性。然后沿着纵向横梁方向进行脚手架的安装和固定,要充分保证脚手架的稳定性和水平程度。脚手架的安装方式根据脚手架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对于门式脚手架的安装,在将脚手架两端进行锁紧固定的基础上,确保脚手架足够稳定的前提下再在两侧方向上安装,同时要确保上层脚手架与下层脚手架处于同一垂线上,并且两侧的立柱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1.3高支模验收

当安装好高支模支架以后,还应做好高支模的验收工作,避免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问题。因此,相关人员应对整个高支模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详细全面的检查,确保其相关高支模结构具有较强的承载力,确保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各个部分之间有较强的协调性和契合度,这样才能保障高支模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混凝土浇筑施工

为实现对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有效控制,首先要确保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质量和科学的配合比,利用实现检测的方式来确保混凝土质量及配比的科学性。浇筑过程需实现对混凝土浇筑工作流程与工作步骤的控制,从而为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运用打下基础。混凝土通过罐车运送到施工现场后,实施浇筑时要从梁的中间位置开始浇筑,然后依次是梁的两侧。在浇筑过程要合理控制好浇筑速度,确保混凝土浇筑高度、浇筑速度符合相关行业操作规范,混凝土浇筑高度达到楼面以上时,要对其进行赶平或铺散。同时要做好浇筑过程中的振捣工作,保证振捣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要控制好振捣力度和振捣频率,防止产生漏振或者过振现象。

1.5 高支模的拆除

高支模的拆除要根据跨度进行,跨度在 8 m 之下的需要在混凝土强度达到 75%时拆除,超出 8 m 的高支模需要在混凝土强度达到 100%以上时才能够进行拆除。

(1)在实施振捣混凝土浇筑的 8~10 d 后,要对高支模混凝土强度实施监测,如果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就可以实施拆模作业,若不满足须等待一段时间,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标准后进行拆除。

(2)高支模拆除过程中遵照“先浇筑、后拆除,分级、分段拆除”的基本原则实施,先拆除次梁模板,后拆除主梁模板。

(3)在进行拆除时先搭设拆架平台,后对木枋及模板逐个拆除,根据不同的类型(包括松枋、散板、模板以及支架等)进行堆放,确保堆放的规范性,在模板拆除过程中避免造成楼层的冲击。模板拆除后也需要将模板和支架分类进行堆放,及时清运。保证临时堆放位置距离楼层边沿距离在1 m之上,保证堆放高度在不超过1 m。在特殊位置(例如脚手架边缘、通道口、楼层边口等)严禁堆放任何拆下物品。楼面梁板拆模前,须有混凝土强度报告,本工程高大模板梁板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强度的 100%,经项目技术负责人、现场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进行模板拆除。拆除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向两端支座对称拆除。

2 强化高支模施工过程控制措施

2.1 重视员工队伍的专业技能培训

施工队伍的综合素质能力会直接影响到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所以建筑施工企业应该重视对施工队伍的专业技能培训,促使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及业务能力提升。具体的培训应该分为综合培训及专业培训,综合培训主要是面向所有施工的工作人员,培训的内容主要是施工安全意识、责任心的加强等等,以此来促使所有工作人员可以时刻牢记安全与质量的重要性。专业培训主要是对于相关专业性较强的岗位,如财务、物资管理以及部门施工环节的技术及设备操作等,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参与施工的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有效完成质量,不仅要保证工作的质量,还需要提升工作的效率。

2.2 加强高支模技术应用过程中的监督管理

高支模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很多是由于监督和管理没有有效落实。要落实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加强细节方面的监管,例如水平撑、斜撑和剪刀撑钢管节点是否严格遵照标准规范进行安装等。在 8~20 m 高度范围内作业平台支架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6 m 之下距离的防范,可对剪刀撑进行加密,在扫天杆位置设置对应的剪刀撑,在纵向和横向位置设置竖直剪刀撑。落实好监管工作,实施签字验收,使监督管理有效落实。

结语

随着土建行业的不断快速发展,高支模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因此,我们就应加大对高支模技术的实施要求进行分析,确保发挥出其的最大使用价值。因此,我们应首先认识与了解高支模施工技术概述,进而将高支模技术应用在土建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这样就能有效的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效率,从而不断的促进土建行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牛永杰.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智能城市,2018(23):100-101.

[2] 樊军.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47):14-15.

论文作者:朱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  ;  ;  ;  ;  ;  ;  ;  

关于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分析论文_朱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