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赋权理论在肠造口患者术后康复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谢萍

邵阳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湖南邵阳 422000

【摘 要】目的 探讨健康赋权理论用于肠造口患者术后康复管理的效果。方法 将92例行肠造口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基于健康赋权理论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的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自我效能。结果 干预组造口造口皮肤黏膜分离、肠造口狭窄、肠造口回缩、肠造口周围皮肤炎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造口自我效能得分高于对照组。结论 基于健康赋权理论的护理能有效降低肠造口并发症的发生,及提高肠造口自我效能。

【关键词】肠造口;健康赋权;自我效能

直肠癌患者经Mile手术治疗后会改变正常排便方式,常需采取永久性肠造口排泄粪便,易导致造口周围皮肤炎症、造口狭窄、造口出血等并发症。患者出院后自我护理能力的欠缺更易引起肠造口相关并发症,从而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1-2]。激发患者主观能动性,可有效提高肠造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及自我管理能力[3]。赋权理论从发掘患者自身潜能、自我决策及自我管理能力出发,改善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结局与生活质量[4]。本研究将健康赋权理论用于肠造口术后患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行永久性肠造口的直肠癌患者。纳入标准为:⑴自愿参与本研究;⑵沟通及理解能力好。排除标准:⑴预计生存期低于1年;⑵ 合并其他慢性病或严重术后并发症;⑶生活不能自理。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收案的9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46例。两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造口位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主要进行术后用药指导、造口护理、并发症预防等。

1.2.2 干预组方法

由本院腹外科具备肠造口护理资历5年以上护士组成健康赋权小组,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拟定了健康赋权程序。

1.2.2.1 入院后评估

直肠癌术前,在麻醉科与手术医师对患者讲解手术麻醉方式、肠造口位置及可能的并发症后,再由健康赋权小组护士评估患者的综合情况,采用开放式提问的方式与患者交谈有关患者的饮食习惯、对肠造口的了解程度、及患者对健康的需求。

1.2.2.2 赋权增能训练

(1)激发觉醒阶段:根据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焦虑恐惧心理情况及对健康的需求,进行赋权增能训练。对于患者存在的焦虑恐惧心理,安排手术成功的患者讲解手术及术后护理经历,使其认识到手术改变其对手术的必要性与自我护理的重要性。综合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及健康的情况,采取模型与视频讲解肠造口分类、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及护理方法,引导患者思考自我管理与健康的关系,促使其觉醒到自己在承受健康行为相关结果、自己有能力及有责任成为日常照护的主要决定者。(2)分析原因阶段:术后由赋权小组利用实物讲解造口护理用品的种类、选择及使用方法,现场演示造口灌肠及造口皮肤护理的技巧,并请科室同类患者现场演示造口袋更换,患者作为被赋权者开始主动参与讨论、分析造口袋更换与护理过程中的问题,明确自己目前需要纠正的自我护理问题。(3)设定目标阶段:根据造口护理知识的指导与自身造口护理,协助患者制定造口护理知识与技能目标。(4)计划实施阶段:根据制订的目标,赋权小组提供资料与资源,协助患者增强自我护理。出院前将造口护理视频、健康教育资料发放给患者。出院后,赋权小组每2周进行电话随访、每月的门诊随访。电话随访与门诊随访中评估患者造口周围皮肤情况、饮食、运动等,与患者讨论其自我照护行为与设定的目标间差距,明确需要纠正的问题,并一起分析自我管理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时指导其正确处理问题。鼓励患者出院后参加造口联谊会,通过病友间造口护理经验的传递与互相鼓励,增加患者造口自我管理的自信心,激发自我潜能与重建健康意识,改变不良的饮食、衣着、活动、造口护理技能等,重建正确的自我护理方法。⑸ 评价阶段:协助患者反思及评价目标与计划达成情况,以作为自我照顾行为调整的依据。在每次门诊复诊时与患者讨论自我管理计划执行情况,对于正向的结果给予鼓励,对于未达成的目标或行为计划,仔细分析原因,提供某些建议。

1.3 观察指标

⑴ 记录患者出院后三个月的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包括造口皮肤黏膜分离、肠造口狭窄、肠造口回缩、肠造口周围皮肤炎症。⑵在干预3个月后,在患者门诊随访时,采取造口术自我效能评估量表进行评分,该量表共28个条目,每个条目采取1~5分分值,评分越高自我效能越好,总分<65 分为低效能,中效能为 66 ~102 分,>103 分为高效能。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3. 讨论

3.1 基于健康赋权的护理意义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术后腹壁的开口因排泄物的刺激可以产生多种并发症,终生佩戴的造口袋要求患者具备良好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应对并发症的发生。但患者出院后,护理场所由医院过渡过家庭,护理服务可出现中断,引导患者主导自身健康管理是现代卫生保健的趋势[5]。健康赋权理论着眼于激发病人的自身潜能,主动获取自我护理知识与积极参与自我管理,增强促进健康的信心[6]。因此,基于健康赋权理论构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以改善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3.2 健康赋权对肠造口术后康复的影响

基于健康赋权理论,赋权过程需要挖掘患者自身力量,整合个人潜能与外在力量来促进健康[7]。在本研究中,健康赋权小组综合评估患者的饮食习惯、对肠造口的了解程度、及患者对健康的需求开始进行赋权增能训练。赋权增能训练经历了激发觉醒阶段、分析原因阶段、计划实施阶段、评价阶段。护士先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肠造口相关护理知识使患者意识到永久性肠造口并发症的高发性,再借由同类型疾病患者演示肠造口袋的更换,让患者意识到自己拥有自我管理的权力与潜能。然后在出院前,赋权小组倡导及鼓励患者自己更换造口袋、并让患者作为被赋权者主动借由健康宣教视频进行自我护理技能缺陷的分析,使其从意识和行为上都转变。在出院后,通过造口联谊会分享造口护理经验增强自我护理意识,通过远程微信评估、门诊随访时与患者讨论其造口护理行为与设定的目标间差距,找到需要纠正的问题。经过这些阶段的赋权增能训练,干预组患者有效地掌握了知识与技能,自我效能感得到了提升,也才能有效地预防造口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健康赋权理论能有效提高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效能及降低并发症。

参考文献:

[1]周志英. 肠造口护理中延续性护理对改善并发症及自我护理的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1):1492-1495.

[2]吴莺燕,江金燕,刘学英等. 标准化护理在肠造口患者中的实施及效果评价[J]. 护士进修杂志,2018,33(9):805-807.

[3]韩正风,裴褀,邵林静. 基于激励理论的动机性访谈对直肠癌术后肠造口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2018,35(2):281-285.

[4]王春昕,赵颖,李容杭等. 健康赋权理论在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管理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10):1199-1203.

[5]郑伟. 基于健康赋权理论的军队离退休老干部医院-家庭过渡期护理模式的研究[D]. 北京:解放军医院,2017.

[6]张英英,黄桂玲,李雯等. 基于授权理论自我管理模式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出院准备服务中的应用[J]. 护理学杂志,2017,32(22):24-28.

[7]陈璐,王芳,沈小芳. 基于授权理论自我管理模式在脑卒中病人出院准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护理研究,2016,30(10):3613-3617.

论文作者:谢萍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  ;  ;  ;  ;  ;  ;  ;  

健康赋权理论在肠造口患者术后康复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谢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