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洞穴旅游开发*_喀斯特论文

喀斯特洞穴旅游开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喀斯特论文,洞穴论文,旅游开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喀斯特洞穴在我国分布广泛,数量多,是一种区域性的旅游资源。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本文阐述喀斯特洞穴资源和旅游生命周期特点,划分出孤立的、组合的、镶嵌的、介入机会的4种类型,探讨喀斯特洞穴的旅游开发问题。

关键词 喀斯特洞穴 旅游资源 旅游开发类型

我国碳酸盐岩的分布面积大约130×10[4]km[2],是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在湿热气候和长期地壳间断性上升作用等有利条件下,喀斯特洞穴十分发育。80年代以后,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全国各地开发大量洞穴发展旅游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已开放的旅游洞穴总数达200个左右,其中大部分属喀斯特洞穴。对洞穴旅游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1-4]①。已有的工作表明,洞穴研究已不仅仅局限于成因、演化等自然方面,学者们已经意识到必须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洞穴的发展规律,促使旅游洞穴的持续发展。在有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探讨喀斯特洞穴的旅游开发问题。

1 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的特点和总体评价

1.1 遍在性旅游资源

喀斯特洞穴是一种遍在性旅游资源,全世界凡是有碳酸盐岩分布的地区,大多有喀斯特洞穴发育。我国碳酸盐岩分布面积世界第一,在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浙江发育有大量的喀斯特洞穴,仅云南省经调查有开放价值的喀斯特洞穴就达400多个,80年代初贵州喀斯特洞穴普查,上报给省有关部门的就有3000个。除了南方省分外,北方的北京、河北、辽宁等省市都发现并开发了喀斯特洞穴。

1.2 共性大、独特性小,重游率低

从地貌学的角度,喀斯特洞穴有多种成因,可分为多种类型。但作为一种旅游景观,从旅游者的角度看,洞穴内不外乎都是由共性大、个性小的石钟乳、石柱、石笋、石幔等构成似人似兽似物的景观,甚至不同旅游洞穴所配的神化导游词都差不多。所以总体而言,喀斯特洞穴是一种共性大、独特性小的旅游资源。

个别的洞穴,或由于洞穴保存着古代文化和艺术,如广东曲江的狮子岩洞是“马坝人”出土地和“石峡文化遗址”;或由于洞穴中有观赏动物形成的特殊景观,如云南建水燕子洞,春夏秋季可见成千上万只燕子早出晚归的壮观景象,可观看农民徒手攀岩采燕窝的惊险场面;或由于历史上道、佛教利用洞穴修建庙宇,开展宗教活动,如贵州镇远的清龙洞、昆明的观音洞等,使这些洞在共性之中具有独特性。

图1 石林、阿庐古洞、白龙洞、九乡溶洞距离图

Fig.1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 among Stone Forest,Aluguo Cave,Bailong Cave and Jiuxiang Cave

1.3 空间竞争替代性强

旅游地的空间竞争是由于多个旅游地在同一地域内出现引起的。当多个旅游地在同一地域出现时,它们各自的吸引力往往出现此长彼缩或同步增长的动态变化和地域旅游市场结构的再组织。喀斯特洞穴作为一种共性大、独特性小的旅游资源,当多个洞穴在同一地域出现时,他们之间往往产生替代性强的空间竞争,其结果是区位好、资源价值高、知名度大的洞穴替代区位差、资源价值低、知名度小的洞穴。如贵州安顺郑家洞,在80年代初中期,游客很多,但由于附近龙宫洞的开发,龙宫洞资源条件比郑家洞优越,大量游客流向龙宫洞,从而使郑家洞游客大减,以至难以维持,时开时闭[1]。又如云南弥勒白龙洞,与泸西阿庐古洞区位条件相似,两洞相距87km,距著名风景区石林分别为104km和98km,如图1所示。从资源条件看,阿庐古洞既有旱洞又有水洞,稍优,白龙洞仅为一旱洞;从知名度考察,阿庐古洞比白龙洞名声大很多。阿庐古洞1988年开放,白龙洞于次年1989年开放,两个洞都想分流石林的既有客源,但结果差异很大(参见图2、图3)。阿庐古洞1988-1993年共接待332.61万游客,平均每年55.44万游客,旅游直接收入1550.32万元人民币,历年总投资1000万元;白龙洞1989-1993年共接待56.3万游客,平均每年11.26万游客,旅游直接收入303万元,历年总投资316.29万元,并且游客下降幅度很大,1993年仅5万游客,只有同期阿庐古洞的12%②。

因此,在这种空间竞争替代性强的作用下,在同一地域上出现多个喀斯特洞穴时,只能选择其中最有价值的一个开发。

1.4 总体评价——区域性旅游资源

喀斯特洞穴风景区,虽然有的已被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如贵州的龙宫洞、织金洞,云南的燕子洞、九乡溶洞。但从旅游开发的角度,不论洞穴的规模多大,或景观多好,它们的吸引力和吸引范围都是区域性的,全国至今还没有哪一个已开发的洞穴具有象黄山、九寨沟、石林、张家界等那样的全国范围的吸引力。

以织金洞为例,织金洞位于贵州省织金县金关寨,距县城27km,到省会贵阳170km,织金洞长12.1km,现开放段长3km,游览面积约30×10[4]m[2]。织金洞无论从规模还是从洞内景观来看,不少专家学者都认为是目前我国已开发的喀斯特洞穴之最[1]。

织金洞1985年开始接待游客,1985-1993年,织金洞共接待游客46.23万人次,每年平均仅5.41万人次,最高年分开业后的第三年(1988年)为9.22万人次,最低年分1989年仅3.36万人次,虽然1989年属特殊情况,但1993年也仅3.58万人次。1985-1987年经济收入不详,这3年因门票价低,以1988年人均消费4.36元计算,这3年估计收入为86.76万元,1988-1993年经济收入为298.19万元,加上1985-1987的估算数为384.95万元,而同期总投入为1091.02万元(资料据织金洞风景区管理处)。织金洞仅仅能低水平维持,不可能还本付息,更谈不上赢利。因此,织金洞从景观方面评价虽然是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但从吸引力、吸引范围和游客规模方面看,它仅仅是区域性的旅游资源。

2 喀斯特洞穴的旅游生命周期特点

加拿大学者RW Bulter(1980)认为,旅游地的生命周期是一个循环进化的过程,经过6个阶段,即:探查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5,6]。喀斯特洞穴的旅游生命周期比较独特,往往没有探查阶段和参与阶段,直接进入发展阶段。孤立的洞穴巩固阶段和停滞阶段都很短,很快就进入衰落阶段,衰落到一定程度后会稳定在某一个旅游规模水平上持续发展。有些洞穴游客太少,不能维持正常的营运费用,就只有关闭洞穴。如果洞穴在旅游热线上或镶嵌在著名风景区内,则其巩固、停滞阶段较长,不会很快衰落。

作为地下空间的喀斯特洞穴,在没有开发之前,由于黑暗和危险往往没有自发前往的游客,所以很少有探查阶段和参与阶段,或者有一个很短的发现洞穴后的本地居民的好奇探查阶段,这个阶段一般由地方政府很快采取保护措施后而结束。而一旦开发,由于轰动效应会吸引大部分本地游客及部分外地游客前往游览,所以大部分喀斯特洞穴开放的第一年游客量达到最大,轰动效应一过,本地游客锐减,由于其吸引范围一般较小,所以很快进入衰落阶段。在旅游热线上或镶嵌在著名风景区内的喀斯特洞穴,借助于已形成的旅游市场分流游客,使其巩固和停滞阶段较长。图2是广东英德宝晶宫、乐昌古佛岩洞、曲江狮子岩和云南弥勒白龙洞的游客量年增长曲线,属第一种情况;图3是贵州安顺龙宫洞和云南路西阿庐古洞的游客量增长曲线,属第二种情况③。

3 喀斯特洞穴的开发类型

3.1 孤立的喀斯特洞穴开发

孤立的喀斯特洞穴指附近基本上没有与之吸引力相仿的其它类型旅游资源的洞穴,这类喀斯特洞穴的开发除了洞穴本身的质量要高以外,取决于交通条件以及是否靠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如果交通条件好,又靠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那么洞穴旅游开发容易成功,反之则容易失败。

以广东英德宝晶宫、贵州织金洞为例。宝晶宫位于广东英德市,距市中心7km,英德与广州由京广铁路相连,相距137km,相对于织金洞,宝晶宫交通条件要好得多,区域经济也比织金洞要优越。宝晶宫1984年开放后,除了第一年游客最高达32.24万,1990年最少为9.27万以外,其它年份稳定在14万左右,1984-1993年10年平均每年16.33万游客;织金洞开业3年平均每年5.41万游客(资料据宝晶宫、织金洞风景区管理处)。

图2 宝晶宫、古佛岩洞、狮子岩洞、白龙洞游客量年变化

Fig.2 The mumber of tourist arrivals to Baojing Cave,Gufoyuan Cave,Lion Cave and Bailong Cave

图3 龙宫洞、阿庐古洞游客量年变化

Fig.3 Tourists to Longgong Cave and Aluguo Cave

再如浙江桐庐瑶琳洞(瑶琳仙境),距县城28km,到杭州84km,背靠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区位条件优越。瑶琳洞1979年考察,1980年开放,1980-1992年共接待国内游客1184万人次,境外游客10.6万人次,1985年以来平均每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左右。1979-1990年的11年中,用于开发建设的总投资为457万元,同期,瑶琳的旅游收入(不含瑶琳景区各社会单位的经营收入)达4755万元,净创利1244万元,仅税利一项,相当于瑶林洞累计投资总额的近3倍[4]。

3.2 组合的喀斯特洞穴开发

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在同一地区出现有助于延长游客的游玩时间,使该地区对游客的吸引力增强,这就是正的近邻效应[7]。如果能借助其它风景区已经形成的旅游市场,组合的喀斯特洞穴开发,易于成功。但要注意,一是所借助的风景区的吸引力要大,已经形成的市场也较大;二是洞穴本身的质量要高,二者缺一不可。这种正近邻效应的喀斯特洞穴开发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3.2.1 借助的风景区著名,洞穴质量高

最成功的案例是贵州龙宫洞借助黄果树瀑布的开发和云南阿庐古洞借助石林的开发。

龙宫洞位于贵州安顺市,距黄果树瀑布39km,从贵(阳)黄(果树)公路叉路口到龙宫洞仅13km,龙宫洞与黄果树瀑布处于同一旅游路线上,龙宫洞主要为一水洞,有洞内瀑布,景观价值较高,由于开发早(1982年开放),在国内知名度高。大部分去黄果树瀑布的游客都会顺道参观龙宫洞,反过来,龙宫洞的开发也对黄果树瀑布风景区有促进作用。1984-1993年,龙宫洞共接待374.67万游客,黄果树瀑布405.03万,龙宫接待的游客量相当于黄果树瀑布的92.50%(资料据贵州省旅游局)。

阿庐古洞位于云南省泸西县,距著名风景区石林98km,离昆明188km,处于昆明—石林旅游热线的延长线上(图1)。阿庐古洞1988年开放,开放之前,石林1987年的游客已达95.30万。开业之后,充分借助了昆明—石林旅游热线的延伸,1988-1993年6年来一直保持着比较高且相对稳定的游客量。这6年阿庐古洞共接待游客332.61万,石林为624.13万,相当于石林的53%(资料据石林、阿庐古洞风景区管理处)。

3.2.2 借助的风景区著名,洞穴质量不高

旅游者到达旅游目的地后选择旅游点的级别与旅游者到该目的地需要迁移的路程有关,长程旅游者,他们只游览目的地级别较高的旅游点,之后,如果资金和时间尚允许时,他们一般也不停在原地游览该地级别较低的旅游点,而是迁移到其它地方,游览该地级别较高的旅游点[5]。因此,如果洞穴的质量不高,即使附近有著名的风景区可以借助,其开发也不能成功。

以广东曲江狮子岩洞为例。狮子岩洞位于曲江县城西南1.5km,狮子岩洞以出土“马坝人”头盖骨和“石峡文化遗址”而闻名,但洞内景观质量不高。在县城东南距狮子岩洞7.5km处有著名的南华禅寺,该寺是佛教禅宗六祖慧能弘扬“南宗禅法”的发祥地,宗教地位很高,每年游客达50万左右。狮子岩洞从1985年开放,当年游客达到12.38万,以后几乎年年递减,到1992年只有6.58万,而同年南华禅寺的游客却达51.6万,狮子岩洞游客只有南华禅寺的12.75%。狮子岩洞的游客还在下降,1993年比1992年又减了1万左右,只有5.66万(资料据南华寺、狮子岩洞风景区管理处),南华禅寺巨大的游客量对狮子岩洞影响很小。

3.2.3 借助的风景区旅游容量小、洞穴质量高

这种类型也不易成功,即使洞穴质量高,它本身的吸引力也不会太高。借助的风景区的旅游容量小,其市场规模不大,对洞穴的互补作用不强,难以推动洞穴的旅游发展。

以广东乐昌古佛岩洞为例,古佛岩洞位于乐昌市区西部5km处,是一个大型喀斯特洞穴,洞内景观较好。1985年开放后,除第一年因轰动效应游客达23万以外,随后逐年递减,到1993年只有5.1万人次,从1984年开发至1993年累欠债务460万元。1988年,在乐昌市坪石镇至市区之间的60km长的武江河段上开发了“九龙十八滩”漂流项目,这个旅游项目很快在广东和港澳出名,但由于漂流项目季节性强,旅游容量较小,所以虽然游客量每年都递增近1万,但绝对量小,到1993年才5.35万人次,它对古佛岩洞的促进作用不大(资料据乐昌市旅游局)。

3.3 镶嵌在著名风景区内的喀斯特洞穴开发

镶嵌在著名风景区内的喀斯特洞穴,如果洞穴的质量很高,往往能与风景区形成群体优势,成为风景区的一个组成部分,风景区的客源也就是洞穴的客源,但如果洞穴质量不高只会有少量游客分流到洞穴。

前者最典型的案例是桂林芦笛岩洞,芦笛岩洞景观质量高,以芦笛岩洞为中心建成了芦笛公园。它与漓江、七星岩公园、滨江公园等共同组成了桂林山水,旅游者到桂林,一般都要去芦笛岩洞一游,1992年芦笛公园共接待游客166.86万人次,漓江接待173.00万人次,两者相差无几[8]。

后者如云南石林风景区内的芝云洞,由于洞内景观单调,虽然镶嵌在石林风景区内,但游客不多,1993年石林总游客量为133.82万人次,芝云洞仅10万多人次,只有石林的10%左右。

3.4 利用介入机会的喀斯特洞穴开发

介入机会是指旅游者在选择旅游目的地的过程中,由于去乙旅游地,在时间和费用的消耗上,比去甲旅游地更为节省而总体旅游效果近似,旅游者选择乙而不选择甲这样一种现象[9]。

当在客源地(或旅游中心城市)与已成功开发的喀斯特洞穴之间或距客源地较近的地方发现了新的喀斯特洞穴,而新的喀斯特洞穴景观价值又高,可以利用介入机会进行旅游开发。实际上,这就是喀斯特洞穴空间竞争的结果,前述的龙宫洞的开发就是利用了介入机会。

以云南宜良九乡溶洞为例,如图1所示,九乡溶洞处于昆明与阿庐古洞之间,距昆明100km,距著名风景区石林68km,九乡溶洞景观质量很高,它有条件利用介入机会开发。九乡溶洞1989年10月开放(比阿庐古洞晚1年零9个月),九乡溶洞开业后游客量相对较为稳定,每年维持在20万人次左右,1990-1993年每年的游客差不多相当于阿庐古洞同期的游客的1/2,4年多来共接待游客99.44万人次,门票收入617万元(资料据九乡溶洞管理处,游客量由门票收入计算)。

九乡溶洞是利用介入机会开发取得的初步成效,但由于它在知名度、管理和宣传推广方面与阿庐古洞有较大差距,因此目前效果尚不理想,但可预计,只要九乡溶洞在上述几方面有所改善,它与阿庐古洞游客量之比值会逐年增大。

综上所述,喀斯特洞穴分布广泛,其景观共性大,独特性小,游客重游率低,是一种区域性的旅游资源。喀斯特洞穴的开发除了洞穴景观质量高以外,还必须交通条件好,靠近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或者处于旅游热线上或镶嵌在著名风景区内或利用介入机会,不然很难成功。

80年代之后,我国开发了数以百计的洞穴发展旅游业,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总结其旅游发展规律、布局原理,有助于洞穴旅游的持续稳定发展。

*来稿日期:199410。

注释:

①宋林华。试论旅游洞穴的类型及旅游对洞穴环境的影响。中国旅游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1993。

②资料来源据阿庐古洞、白龙洞风景区管理处(白龙洞游客量由门票收入计算)。

③具体的论述及数据见第3部分。

标签:;  ;  ;  ;  ;  ;  

喀斯特洞穴旅游开发*_喀斯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