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生态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_社会资源论文

关于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生态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_社会资源论文

关于未来发展的一些思索——生态经济学理论与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未来发展论文,生态论文,经济学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生态经济学的理论思想,是80年代初由已故著名经济学家许涤新先生倡导而在我国迅速传播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学思想。它全新的科学意义,就在于把客观存在的实体——生态经济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也就是把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视为一个整体,并揭示其规律性。这是一个认识上的飞跃。在实际上,它已成为90年代初我国制定并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的一种舆论和思想准备。同时,它也为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和思维方式;并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相结合,探索了一些具有普遍性质的观念和认识,主要是:

一、发展观。人类关心自身的未来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坚持什么发展观去谋划未来?这是世纪之交的首要选择。有两种发展观,一种是人能主宰大自然的发展观,另一种是人能适应大自然的发展观。实践证明,后者是符合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规律的观念。

人类果真能主宰大自然的命运吗?当然不能。过去认为,人们为生存砍伐森林而遭到洪水泛滥的无情惩罚。这是一个认识阶段。现在又进一步认识到人类对大自然的一次破坏,将遭到大自然的永续惩罚。其中包含:(1)生态链的边锁破坏性。 例如毁林垦荒的直接后果是水土流失,诱发洪涝、干旱、风沙灾害,进而造成耕地沙化、生境恶化,最终是生物物种濒临灭绝……(2)自然资源的不可修复性。 例如煤炭资源枯竭,就是0.5亿—2.5亿年以前开始的森林炭化过程的终结。而尚无人类活动的远古时代的地质运动不可重演,所以煤炭资源不可再生,如此等等。这就告诫人们,大自然不是任人摆布的,自然资源也不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只有在大自然规律作用的范围之内,才能为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创造种种必要的条件。人类对自己生存危机的发现,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从而人们才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的矛盾,是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因此,把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作为人们追求的目标。

那么,人类的命运是任凭大自然主宰的吗?!当然也不完全是。过去认为,在天文、地质及其他某些类似的宇宙演变过程中,人们即使认识了它们的运动规律,也是无能为力的;而在另外许多自然过程中,人们如果认识了它们的运动规律,善于应用和利用这些规律,便能限制它们发生作用的范围,把自然的破坏力引向有利于社会。例如修堤防洪、筑库蓄水、建水站发电等等。现在又进一步认识到,人们在高科技的武装下,物质是可知的,生命也是可知的,而且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按人的意志创造新的生命,集聚新的能量。例如核电站、宇宙飞船和“克隆羊”的试制成功。这就为人类谋求生存与发展展现了广阔前景。但是,宇宙尚不可全知,而且面对宇宙运动的无限巨大能量,人类的创造力终归是有限而微小的。在这个意义上,人类的命运还是不能超越大自然的主宰。所以,人们还是要适应大自然而谋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这是符合科学认识的发展观。

二、资源观。坚持什么资源观,是关系到能否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物质前提。有两种资源观,一种是自然资源能够无限利用的资源观,另一种是自然资源只能有限利用的资源观。实践证明,后者是支撑科学发展观的物质前提,是符合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规律的观念。

人类能无限地利用自然资源吗?!当然不能。曾经流传一个口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就是那种无限利用资源观念的一种反应。结果呢?因为它违背了土地肥力的有限性即递减律,必然是胆量越大,产量越小,甚至颗粒无收。人类在农耕时代,看到土地生万物,雨水从天降,生物繁衍不绝等等周而复始的现象,则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自然是永恒的。这个错觉早已成为历史。到工业社会,才认识到自然资源分为两类,一类是可更新的资源,如生物、土地、水资源等;另一类是不可更新的资源,如矿藏资源等。现在又进一步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特性,即时空分布的数量有限,特定的用途有限和可利用的范围种类有限。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进步。但同时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进步,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潜力是无限的,即可更新资源的潜力无限,人类认识开发资源的能力无限和对废弃物重复利用的潜力无限,这又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如果说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物质属性的认识并无穷尽,前景无限广阔,那当然是正确的。然而,科学实践证明,地球家园中的一切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是有限的,以至包括可资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大气资源也都有其承载能力的临界点。从全球看,无污染的水源和洁净的大气圈日益缺失,说明现在57亿人口对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已经构成了相当大的压力,有的利用程度接近临界点。例如地下石油、淡水的开发以及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过量等等。这是勿庸置疑的客观现实。

人类面对自然资源有限性的束缚,唯有确立自然资源质量稀缺而珍贵的观念,并实施相应的法律和政策,才能减缓人口不断增长对大自然的压力。过去那种认为自然资源是全社会所有的无价物资的观念,是导致资源过度消耗和浪费的认识根源。现在不仅承认可利用自然资源的商品属性,而且把过去认为可更新的自然资源也列为珍贵资源加以严格保护,例如对于土地,特别是耕地以及淡水资源、生物资源、环境资源等的保护管理。这是着眼于未来发展的有限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反应。

三、产业观。产业观是资源观的延伸和必然。自然资源的产业形成的物质基础。有两种产业观,一种是利用不可再生资源的产业观,另一种是利用可再生资源的产业观。这是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不同产业观的分水岭。前工业社会,人类需求的生活消费品主要来源于农业,而传统农业的物质基础除少量手工业产品以外,主要是可更新和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包括生物物种、土地、水源和大气,其中特别是太阳能的直接利用和转化。那时的农业虽然不是产业,但人们普遍认同的“土地是财富之母”的观念,实际上就是一种产业观。到工业社会,以煤炭能源和以钢铁原料为主的不可再生的矿藏资源,成为工业产业的物质基础,稀有的矿藏资源——黄金成为国际资本的计量单位;当石油取代煤炭的主角地位以后,工业社会进入了鼎盛时期。争夺战略资源的矛头也随之转向石油储量最丰的产地。掠夺占有不可再生的矿藏资源,成为财富积累的标志。这就是“乌金墨玉”电气时期的一种产业观。

未来社会即后工业社会人们将持什么产业观?如前所述,人类只有把有限利用自然资源的重点转移到可再生资源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新产业体系。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质内容。过去,以朝阳产业表示新兴的或高科技知识的产业,以夕阳产业表示传统的或技术落后的产业,这种分类混淆了产业物质基础的自然属性的本质区别,即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的本质区别。虽然,不能拢统地把利用矿藏资源的产业都划为夕阳产业,但也绝不能把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的产业列入朝阳产业。当然,转移产业的物质基础是一个历史过程,而且要有一个过渡时期。起步阶段的关键,是要转变产业观念,调整产业政策,推进转移进程。

严格意义上的可再生资源,不应包括土地、水源等可更新资源。可更新,至多是在资源质量上的变更,而没有数量上增加的涵义。可再生,是指新生资源,既有数量也有质量增加的内涵。它主要包括:(1 )大文化生态资源类,又可分为自然遗产生态和文化遗产生态资源两个分类;(2)绿色生物资源类, 又可分为自然绿色生物和人工绿色生物两个分类;(3)科技成果资源类, 是指人类智力劳动成果中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物质生产过程的知识产品资源。这类资源具有两重性,它既是开发创造可再生资源的手段,又是开发创造可再生资源的对象,是一种多功能的永续利用的资源。上述三类资源的共同特性,就是具有可再生性的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自然生态资源是大自然运动残留下的生境,文化生态资源是人类活动遗留下的文化生境,这两种生境还将会随着日月流逝而不断新生,都是可资人类永续利用的珍贵资源。尤其是以植物为主的绿色生物群落,它是地球上唯一能够把太阳能转化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能量的生命之源。而且,直接利用这些可再生资源的产业,又是低消耗矿物能源和原料,低污染的清洁绿色产业。所以,建立在这种资源基础上的产业,才是真正的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兴产业。

四、财富观。人类社会的财富积累,是一个古老的命题。坚持什么财富观去评价未来社会的财富积累呢?有两种财富观,一种是资源价值财富观,另一种是生态价值财富观。前者是迄今为止社会公认的传统财富观,而后者则是人们正在探索的全新财富观。两种观念的实质差别,在于不同的资源价值观。传统观念不承认自然生态与环境是一个价值实体,而生态经济观点认为,以人类为生命主体的生态环境资源,是一个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实体,这是新旧观念的分水岭。根据是:(1 )它能满足人们的生理、生活和生产需求,从而构成了其使用价值的实体内容;(2)它直接参与物质资料生产过程, 由于不断凝结了人类劳动,因而也具有价值;(3)人们为满足对洁净空气、 淡水和优美景观的需求,不得不对其追加保护、净化、建设等生产劳动,使这些资源本身具有了价值。新鲜空气的洁净度越高的地方,它的使用价值也越高,因而它的市场价格也就越高。

生态价值观派生出生态产值观。其内涵包括:(1)无效产值, 是指由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生产出毒化社会文明、损害健康的商品所带来的全部有害价值的总和;(2)有效产值, 是指生产有益于改善生态、保护环境、社会文明和人们健康的全部有益价值的总和。区别这两类产值的意义,在于把那些有害价值的无效产值排除出去,而把那些有益价值的有效产值计算进来,这就构成了新时代国民财富“真正积累”的内涵特征。

传统的以GNP(或GDP)为中心的评价国民财富的方法,实际上就是资源价值财富观的反应。其主要缺陷是,只计量以不可再生资源(主要是矿藏)为价值实体的物质财富,而不计量以可再生资源(主要指科技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为价值实体的物质财富。结果导致不计人力资源成本、不计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成本,造成一些资源输出国家,其中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国民财富的负向消耗”。通过消耗自然资源—出售石油、煤炭或森林—业增加收入,而且把收入用于消费而不是用于投资,这个国家就属于财富负向消耗的类型。同时,也掩盖了少数工业富国的财富积累,不少是以牺牲多数穷国的资源、生态与环境为代价的真实过程。

生态价值财富观认为,进入人类生命、生活和生产过程并使生命、生活和生产过程正常进行的一切自然物质、社会物质、精神条件及现役和后备劳动力,都是社会财富。这个认识,客观地反映了以人类生命主体的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能量循环与积累的全过程,并把积累财富的过程与改善生态、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过程统一起来,与大自然和谐共荣的过程统一起来,最终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五、消费观。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过程,就是一个消费过程,在这个意义上,消费观也是人类的生命观。有两种消费观,一种是无节制的消费观,另一种是有节制的消费观。前者是统治西方社会的“人类中心论”的反应,是已被实践批判为掠夺大自然的必须摈弃的观念。后者是流传于东方社会的“天人合一”观念的反应,是越来越被推崇为人与自然和谐、共荣最佳选择的消费观。

“人类中心论”的致命点,是把人看成是万物之主,把大自然看成是索取之源。近年来,沉渣泛起的“个人至上”思潮,盖源于此。这种观念认为,人类只是从自己的内在需要、内在尺度出发,来规范、把握、支配、利用和占有物,使物按照人的方式存在和发展变化。于是为了满足个人享受的无限欲望,而任意地无节制地消耗大自然的“精髓”。这是造成人类生存环境恶化根源的源头,也是人类走上自身毁灭之路的罪魁祸首。

人类是大自然中的一员,是生态经济系统的生命主体,而不是大自然的主人。人类在生态经济系统中主体地位的表现,主要应是:(1 )在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时,不能超出可利用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2)在满足当代人的消费需求时, 不能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时的能力构成危害;(3)在满足本国、本地区和本人消费需求时, 不能剥夺或破坏别国、别地区和别人应享有消费需求的同等权利。这个主体地位不是对大自然的消极适应,而是对大自然的积极创造。试问:在自然资源有限的前提下,若不加积极主动地科学开发创造,不加节约合理的利用消费,地球家园怎能承载越来越多的人口重负呢?!如前所述,科技成果资源的开发创造有无限的潜力,而节约合理的消费也具有无限的潜力。在人类生活消费领域树立节制观念至关重要。国际公认的评价消费水平的恩格尔系数,界定了生存资料与享受发展资料的关系,揭示了人类消费需求的趋势;但是没有严格区分消费资料中的物质属性即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的比重关系,没有揭示人类合理消费的界限。合理消费的界限,重点在于:(1)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而不单纯以人的生命需求为目的;(2)节约消费中的物质资料部分, 扩大其中的精神与文化资料部分;(3)节减物质资料中的不可再生资源的比重, 增大其中的可再生资源的比重;(4)调整享受资料中的物质内涵, 增加其中的大自然和谐恩赐的天然享受部分。

观念认识与思维方式的转变,是时代交替的前奏。人类未来的美好前景,还要人类现在的实践去创造。21世纪的一切,就从今天人们的脚下开始了。

标签:;  ;  ;  

关于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生态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_社会资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