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与科学技术环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国际竞争力论文,科学技术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中国的科学技术国际竞争力及其评价
由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IMD/瑞士·洛桑)和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WEF/瑞士·日内瓦)从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准确地把握了衡量一国经济发展中创造增加值及财富的经济实力的经济理论、指标体系和统计学方法,将各国经济发展的总体竞争力及其分项要素乃至几百个经济指标置于国际可比的统一评价体系中,主要从一个国家的国内经济实力、经济的国际化程度、政府对经济的作用和影响、金融实力、基础设施状况、企业管理能力、科技实力、人力资源状况等八个方面进行评价,从而为人们认识国际经济竞争发展的格局和态势,探求各个国家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地位、优劣势和努力的方向,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依据。
中国从1995年开始正式加入国际竞争力的世界评价体系,从而使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和研究有了世界标准。在IMD的评价报告中,中国1995年名列全部46个参评国家的第34名,1996年名列第26名,1997年名列第27名,1998年名列第24名。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在世界上综合排名及许多分项要素的排名正在迅速提高。
科学技术是与国家经济实力、国际化程度、政府管理、金融体系、基础设施、企业管理、国民素质等并列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八大要素之一。作为科学技术要素之一,科学环境实际上反映的是一国对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视以及由此带来的重大科学突破,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对国际竞争力的长远、稳定、基础性的推进作用。科学环境对国际竞争力促进作用的内在机理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第一,从科学技术自身发展和在国民经济中应用的系统和层次来看,在“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应用开发→生产推广”的链条中,科学环境主要是从“基础科学”的层面上反映科学技术对国际竞争力的推进作用。从世界各国科技发展的历史来看,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应根据各国自身的情况取得最佳状态的平衡。片面强调应用研究将不利于长远的技术进步和应用推广,使之成为无源之水,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相反,片面强调基础研究也将影响科技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二,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认为,国际竞争力取决于五种不同因素的组合,即:变革因素、变革过程、环境、企业自信心和工业序位结构。从作用的时间长短来看,这五种因素又可以分为三类,(1)包含变革过程和工业序位结构的短期因素;(2)由经济活动、市场导向、政府干预程度及其社会经济稳定性组成的环境因素具有中期影响;(3)人力资源开发(变革因素)具有长远影响。种种迹象表明,人力资源开发在国际竞争力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一个国家未来的竞争力如何,将取决于其在人力资源方面所拥有的优势。国际竞争力评价中的科学环境子要素充分地反映了国民经济发展中科技后备大军的培养环境和状况,反映了一国国际竞争力提高的长远利益。
二、中国科学环境的国际比较分析
科学环境(Scientific Environment)是IMD在1997年的世界竞争力评价报告中第一次设置的,属于八大要素之一的科学技术要素(Factor)之下,与R&D支出额、R&D人员数、技术管理和知识产权等并列构成科学技术要素的五个子要素。表1的数据显示,中国科学环境的排名从1997年的第29位上升到1998年的第17位,名次得以快速提升。构成科学环境子要素的四个评价指标中,除了诺贝尔奖一项保持不变外,其余三项均有上升,其中青年人对科技的兴趣一项,名次从1997年的第37位上升为1998年的第20位,名次提升了17位,可谓大幅上升。表1的数据还显示,从1997年到1998年,我国国际竞争力总排名在世界46个主要国家和地区中排列第24位,较之1997年的第27位提高了3位;科学技术要素排名第13位,较之1997年的第20位上升了7位;中国科学环境及其构成指标在世界排名的位次提升幅度均明显大于科学技术和国际竞争力总体位次的提升。
表1 中国科学环境评价指标位次变化分析
科学环境评价指标1997年排名 1998年排名 排名变化
科学环境 29 17上升12位
诺贝尔奖率22 22 不变
基础研究 12 10上升2位
科学教育 34 25上升9位
青年人对科技的兴趣37 20上升17位
科学技术 20 13上升7位
国际竞争力27 24上升3位
科学环境在世界评价值位次的迅速提升,说明我国近年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进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社会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环境的影响已起到了明显的实际效果,特别是科学教育和青年人对科技的兴趣两项,排名分别从1997年的第34位和第37位迅速上升到1998年的第25位和第20位,说明在知识经济迅速向我们逼近的时代,我国社会价值观念正在向有利于教育和科学的方向发展。
表2中依据IMD1998年的世界竞争力评价报告,对我国科学环境诸构成指标的具体评价得分与排名进行了国际比较。我国科学环境的状况除了诺贝尔奖一项外,其他三项指标的情况还是比较好的。诺贝尔奖获奖数目最多的为美国,截至1997年底达到184项,我国仍然为0,与巴西、智利等24国并列第22位。基础研究状况最好的是美国,得7.13分;最差的是委内瑞拉,得2.60分;我国排名第10位,得分为最高值的84%。科学教育状况最好的新加坡,得8.16分,最差的是南非,得2.81分;我国排名第25位,得分为最高值的61%。青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一项状况最好的是中国台湾,得7.60分;最差的是南非,得3.80分;我国排名第20位,得分为最高值的74%。
表2 中国科学环境子要素构成指标得分值及排名的国际比较(1998)
中国
诺贝尔奖数 基础研究
科学教育 青年人对科学的兴趣
数值 排名 数值 排名 数值 排名
数值
排名
中国
0
22 6.02 10 4.96 25
5.65
20
美国
184
1
7.13 1
4.40 31
5.17
29
日本
4
9
6.37 7
6.19 14
5.42
23
德国
26
3
6.78 4
5.84 17
5.39
21
加拿大 6
8
5.75 12 4.68 29
5.04
35
法国
11
4
6.12
9 7.27 36.82
7
英国
47
2
5.73 13 4.08 34
4.02
45
意大利 4
9
3.29 40 3.98 36
5.35
24
新加坡 0
23 6.72
5 8.16
1
7.52
2
中国香港 0
23 4.21 28 5.87
16
5.76
19
台湾
0
23 4.99 21 6.89
5
7.60
1
韩国
0
23 4.38 27 4.26
32
5.45
22
巴西
0
23 3.11 43 3.44
43
5.15
30
印度
0
23 3.56 36 7.07
4
6.83
6
俄罗斯 9
6
4.71 30 5.71
19
4.81
36
最高值 184
-
7.13
- 8.16
-
7.60
-
最低值 0
-
2.60
- 2.81
-
3.80
-
中国与最 0%
-
84%
-
61%
-
74%
-
注:①共有46个国家和地区参与评价,覆盖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
②表中第一项“诺贝尔奖数目”为“硬指标(hard date),即实际统计数据。其他三项指标为“软指标(soft data)是IMD邀请全球4314名企业家对参评国家所作的评分,满分为10分。
在科学环境的诸指标中,中国具有相对优势的是“基础研究”指标,1998年排名世界第10位。说明我国具有较为雄厚的基础科学研究队伍和研究能力。但我国科学研究至今还缺少世界顶尖级的科学家和科研成果,所以至今还没有诺贝尔奖获奖成果。我国经济社会体制和科研开发机制的缺陷所造成的从“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应用开发→生产推广”链条不能迅速有效转化的问题依然存在,仍有许多高水平科研成果不能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科学环境既是国际竞争力中科学技术要素的直接构成因子,也是科学技术要求中其他必须的环境和条件。改善我国的科学环境,创造尊师爱教、热爱科学的良好社会文化氛围,提高人力资源开发的效率和质量,是我国21世纪实现社会经济全面腾飞的基础性工作。本文关于科学环境的构成要素及其量化指标、科学环境对科学技术和国际竞争力的作用机理以及改善科学环境因素的途径等问题的探讨都是初步的。这一问题还有待于进行更为系统、全面的研究。
三、中国科学技术国际竞争力提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来看,中国科学技术的国际竞争力近年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通过对近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及其子要素的国际竞争力排名研究(表3),我们可以发现在科学技术要素中,除了知识产权保护这一子要素外,其余四个子要素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技术管理和科学环境两个子要素排名提高较为明显。
表3 中国科学技术及其子要素国际竞争力排名
科学技术及其子要素 1996
1997
1998
科学技术
28
20
13
R&D支出
26
37
34
R&D人员
-
4
2
技术管理
44
24
18
科学环境
-
29
17
知识产权
-
29
38
虽然中国科学技术及其一些子要素的国际竞争力排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反映出我国科学技术事业有了长足进步,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令人满意的程度,也不表明我国的科学技术能够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如果我们在更广阔的背景范围内作进一步深入的分析,就会发现我国科学技术中一些与经济社会体制、科学技术体制改革有关的、固有的、根本性的问题依然存在,有些问题还是很严重的。
(一)中国R&D资金投入严重乏力。用世界公认的R&D资金投入占GDP的百分比来衡量科技资金投入强度来分析,在1998年的IMD评价报告中中国排名世界第34位。1996年中国的这一指标只有0.482%,这一百分比的背景是,“八五”期间(1991~1995年)中国CDP年均增长11.6%,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6.7%,而科技活动经费筹集年均增长率只有6.9%,大大低于同期GDP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这样,中国资金投入占GDP的百分比近年来就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1992年为0.7%,1993年为0.62%,1994年为0.5%,1995年为0.49%,1996年则为0.48%。从1997年开始,中国R&D经费总支出有了较大程度的上涨,达到了481.9亿人民币,占GDP的0.64%。2000年,中国R&D经费总支出达到897.7亿元人民币,占GDP的1%(发达国家如美国在2.5%左右),中国R&D资金投入显然不足,不能满足R&D投入的需要,国际竞争力很难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二)中国R&D资金投资主体缺位。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R&D资金来源主要以企业投入为主,政府的财政支出为辅,R&D投资充分反映了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以中国与其他国家R&D经费按部门分类所占比重的比较为例,中国企业中的R&D经费仅占42.9%,研究与开发机构和高等学校占55%。而1996年美国企业中的R&D人员占80.8%,R&D经费占72.7%,研究与开发机构和高等学校仅占24.1%。显然,中国R&D经费按部门分类比重不合理,不能体现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投资主体严重缺位,科研成果转化率低。
投资主体缺位与中国科技运作机制密切相关。中国科技运作机制的突出特点是科技活动国家化和行政化,R&D资金来源则是以政府财政支出为主,企业R&D对政府的依存度较大,R&D能力薄弱,技术创新意识差,科学技术竞争力发展主体缺位,导致科研、开发与生产的脱节,科研成果转化有很大的困难,这是影响中国企业科学技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问题。
(三)中国R&D人员配置不合理。中国科技人才队伍存在的两个突出问题是人才素质不良和布局结构不合理。中国科技队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能力却并不让人乐观。从人才分布结构来看,发达国家R&D人员主要集中在企业。1995年美国企业R&D人员占全部R&D人员的比重达83.2%,德国达61.9%,日本达61.1%,而中国只有39.1%。中国大量的科技人才集中在科研院所和大学中,并且与企业间的协作与联系不够。这种科技人才布局是影响中国科技力量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重要障碍。
(四)中国研究与开发产出的效率很低。2000年中国R&D活动机构约有28461个,平均每个机构有科研人员112人,约有近一半的R&D机构一年竟然没有发表过一篇论文,只有5%的R&D机构创造过国家级科研成果,15%的R&D机构创造过部级科研成果。R&D机构年平均只获得0.09项发明专利,97%的R&D机构其科技成果的应用每年不超过10项。IMDl998年世界竞争力评价报告也显示,中国“平均每10万国民持有的有效专利数”1995年只有2项,排名世界第36位,远远低于在这一指标上排名世界第一、第二和第三的瑞土1409项、瑞典1058项和加拿大1018项的水平。
(五)滞后的教育体制,薄弱的知识产权保护。教育体制改革滞后,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脱节,也是制约中国R&D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问题。高等教育中人浮于事的现象相当普遍,高校中教师占教职工的比重全国平均低于40%,平均每一个教师负担的学生人数不到7人,这在世界各国几乎是最低水平。中小学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严重影响了劳动力资源的素质。
作为促进科技进步的制度保证,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历来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而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并不让人乐观。IMD1998年的世界竞争力报告中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满意程度”一项指标的评价排名落后,只有第33位,说明中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力。
(六)中国R&D产、学、研合作中的困惑。中国的产、学、研合作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由于产、学、研涉及多个经济实体,所以合作的组织机制不稳定,双方经常发生矛盾纠纷,从而影响合作的效率;许多企业的素质低,缺乏掌握产业化科技成果应有的技能;许多科研成果还不成熟,在研究阶段缺乏对工程化、规模生产的考虑,导致合作生产失败;由于产品销售权在企业一方,而科研院所、大学一方难以了解监督企业生产、销售的实际情况,使许多收益提成的合作难以实施。
四、对策与建议
(一)营造一个宽松的科研环境。由于R&D是一项探索性的创造活动,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从事研发过程的科研人员一般需要自由和宽松的工作环境,以使他们的思维不受限制,从而创造出更好的新成果。对于科研人员的管理,首先要努力创造良好的科技资源支撑条件;其次,建立完善的聘用和培训制度;第三,鼓励创新,允许失败。
(二)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学技术管理体系。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将相互独立的科技资源与经济资源统一到实现企业经营的总目标上,使两者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紧密结合,创造新的生产函数;动态地对科技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使科技资源在与经济资源的结合中进一步向企业倾斜,使得企业直接面对市场开展技术开发活动,实现企业技术开发活动与经营活动的统一。
(三)适当增加R&D的资金投入。R&D的资金投入包括财政拨款、企业自筹(或者私人自募)、风险资本、银行贷款、股票上市等方面。为此,要在这些方面形成较成熟的、相对独立的运作体系,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投资方式,以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全过程发展。
(四)走产、学、研相结合,共同发展的道路。作为企业,加强与研发机构、高等院校的联系合作,借助外力来弥补企业自身技术能力的不足,有助于解决研发的能力不足等问题。产、学、研合作具体来说包括技术转让、合作研究、合作开发、共建新企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