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对封闭式小区与街区制的交通特点进行了分析,参考现行相关国家规范,对小型封闭式小区的相关技术指标进行了探讨,对小型封闭式小区的实施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封闭式小区交通;街区制交通;小型封闭式小区
前言
2016年2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中国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所谓街区制,是城市建设布局的一种形式,它的特点是在城市规划的道路边上建设房子,且不设围墙。而在欧美国家等土地私有国家和中国改革开放早期,大多采用街区制这一方式。但从21世纪开始,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我国大部分城市大范围的采用封闭式小区。封闭式小区具有私密性、安全性好,活动空间大等优点,受到大部分市民的青睐,成为目前我国城市建设的主流形式。
1.封闭式小区交通特点
封闭式小区一般采用围墙等分隔物与外部道路隔离,仅留部分出入口作为小区居民的日常出行使用。小区内部除建筑部分外,一般都大范围的种植绿化和布置相关的娱乐运动设施,同时部分小区内部还布置有商铺、学校等生活配套设施。综合来看,封闭式小区的交通具备如下的特点。
1.1小区内部交通和外围道路交通处于隔离状态,除在小区进出口处外,基本不产生相互影响。
1.2由于封闭式小区的阻隔作用,往往在封闭式小区周围形成断头路,封闭式小区越大,则形成的断头路越多。
1.3由于封闭式小区出入口有限,在高峰期,造成大量车辆拥堵于小区出入口附近,人为造成拥堵,进而对周边路网交通产生不利影响。
1.4封闭式小区提供了大量的停车位,方便车辆停靠,减轻周边道路路边停车的压力。
1.5部分封闭小区内部具有市场、学校等生活服务设施,居民可以在小区内部解决大部分的生活问题,减少了交通出行,降低对周边路网的出行压力。
1.6封闭式小区中,老人和小孩等多在小区内部活动,而老人和儿童,多为交通安全的敏感因素,这在客观上减少了周边路网的交通安全压力。
2.街区制交通特点
街区制,一般直接在城市规划的道路边上建设房子,且不设围墙。建筑物的出入口,直接面向市政道路。综合来看,街区制的交通具备如下的特点:
2.1增加公共道路和路网密度,有利于周边路网格局的行程,便于车辆快速通过街区。
2.2街区制的建筑内部停车位数量,往往较封闭式小区少,增加车辆路边停车概率,对通过街区的道路通行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2.3由于街区制居民日常生活,多需要去往外部空间,因此增加了居民的出行需求,增加对周边路网的出行压力。
2.4街区制居民中的老人和孩子,多在靠近道路的外围活动,这在客观上增加了周边路网的交通安全压力。
2.5街区制建筑一般距离周边道路较近,周边道路的交通噪声、汽车尾气污染较封闭式小区严重,增加环境保护压力和社会稳定性压力。
3.两种城市建设布局的思考
封闭式小区和街区制两种城市建设布局各有其优缺点,不建议采用一刀切的方法进行处理。封闭式小区具有私密性、安全性好,活动空间大等优点,受到大部分市民的青睐,也方便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开发和管理,目前不建议全部取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街区制对解决城市断头路、交通拥堵等问题具有一定优势。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环境下,建议对封闭小区制度进行适当的改良,推广小型的封闭式小区,不失为一种现实的做法。所谓小型封闭式小区,是指面积较小,由相邻的两条道路围起来的,封闭式的小区。小区的范围内,未跨越道路,或形成断头路。
4.小型封闭式小区的面积探讨
城市路网规划中,多采用方格网状布局,各等级道路在路网中较为均匀的分布,以实现交通功能的最大化。在城市规划中,居民生活小区往往布置在由次干路和支路组成的方格网内,跨区域的交通则主要由主干路和快速路承担。根据上述第三节对小型封闭式小区的定义,小型封闭小区宜布置于由相邻的次干路和支路组成的方格网内。
截止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城市道路网规划,都是根据已经废止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的要求编制,次干路和支路网划成1:2~1:4的长方格。考虑到规划的延续性和此条规定的合理性,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次干路和支路网布局均会遵循这一惯例。
同时根据《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第4.1.3条的要求,平面交叉口间距应根据城市规模、路网规划、道路类型及其在城市中的区域位置而定;干路交叉口间距宜大致相等;各类交叉口最小间距应能满足转向车辆变换车道所需最短长度、满足红灯期车辆最大排队长度,以及满足进出口道总长度的要求,且不宜小于150m。
由于小型封闭式小区布置在由相邻的次干路和支路划成的长方格内,由此可见小型封闭式小区最小长度,应满足两个交叉口之间最小间距的要求,且不宜小于150m。同时根据前述次干路和支路网的方格网的长宽比(1:2~1:4),可以得出,封闭式小区的面积最小以4.5×104~9×104m2为宜。
另根据《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条文说明第9.2.3条,平面交叉口间距不宜太短。当遇到旧城区道路间距较短,如小于200m时,可采取单向交通组织,以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由此可见,为减少当交叉口间距小于200m而采取单向交通组织的情况,改善城市路网格局,建议交叉口间距在300~500m为宜,进而推断出,一般小型封闭式小区,面积以1.8×105~1×106m2为宜。至于在容积率选择方面,应结合城市整体规划格局,同时考虑周边路网规划格局决定。若周边全部为城市支路,建议适当降低容积率,若周边路网有多条主干路,建议适当提高容积率。
5.结语
根据以上所述,建议在现阶段的城市建设中,不宜一刀切的推广街区制。建议推广布置于由相邻的次干路和支路划成的长方格内,面积在1.8×105~1×106 m2左右的小型封闭式小区,同时结合周边路网规划格局选择合适的容积率,这样既可以解决一些城市交通问题,也可以保留封闭式小区的优点。
参考文献:
[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年版)》(CJJ37-201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
[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
[3] 国家技术监督局,建设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年.
[4]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T51328-201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年.
[5]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
[6] 阳建强.《城市规划与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7] 过秀成.《城市交通规划》.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
论文作者:郑秉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封闭式论文; 小区论文; 街区论文; 路网论文; 干路论文; 交通论文; 交叉口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