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的小组学习与独立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独立思考论文,地理论文,小组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阐述道: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同时也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合理设置地理课堂中的探究性活动就可以很好地达成这一目标。
这里以人教版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为例谈谈笔者的做法。由于本课主要知识点理论性较强、趣味性较弱,教学设计中可以把精力重点放在活动的设计上。基于本校学生思维相对活跃、整体素质较高,本课设计为:将课堂交给学生,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必要时甚至可以退在一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讲。一个还给学生的课堂是活跃的课堂,但是本课的活动设计绝不应该仅仅定位为形式上的活跃,更希望学生的思维能够活跃。这也是笔者一贯的理念。本课教学环节的设计中有动也有静;有合作探讨也有独立思考。以期用知识为载体,以各种活动为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达到思维的锻炼和各种能力的提升。
一、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用集体的智慧来完善每一位个体
众所周知,面对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技术及管理的日益复杂,单一个人的力量和智慧愈来愈显得苍白无力,即使是天才,也需要他人的协助,唯其如此才能造就事业的辉煌。很多企业认同:优秀的人才除了应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优秀的团队合作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说,团队合作能力比专业知识更为重要。很多企业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其根源不在于某一个人能力的卓越,而在于其整体“团队合力”的强大。
新课程推行以来,合作学习的理念开始不断深入人心。《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也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合作学习能让学生学会在共同的任务下,进行明确的责任分工,对各成员分担的任务进行加工、整合,对活动的成效共同进行评价。这是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的教学方式之一,是“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它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生活中学会合作。在处理问题时,如何进行沟通,让他人理解自己的意图和观点?如何说服他人让自己的观点被认同?如何取舍组员的观点综合成一个最佳的答案和方案?学生日后走进社会、走上工作岗位都会面临这些问题。
在本课教学中,“案例分析三:水库的修建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的影响”这一活动就设置为小组合作探讨。活动指导为:①从库区和下游地区两个方面入手;②讨论后,将本组所认可的结论用关系图表示出;③用红笔圈出相关的地理要素;④合作完成后,小组记录员将组员结论整理,由发言人上台投影并解说汇报。
之所以将这部分内容设置为小组合作讨论,是因为在课文中没有对这个问题的介绍,只是在课后“活动”中有一个需要学生完成的水库问题的图表,并且其中的某些表述还是非常“专业”的,因此推测大部分学生靠一己之力难以完成这一学习任务。而小组成员集体智慧一碰撞、集合,问题的解决就不那么困难了。实践也证实了这个预判。讨论时,各组争论激烈;讲台上,小组发言者镇定自信;讲台下,其他小组跃跃欲试。直至几个小组成果一叠加整合,问题分析得比笔者备课时想得还要全面周到,令教师也愧叹不如。整个活动中,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学生们也深切体会到了团队的强大力量以及合作学习对自己思维盲点的补充。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教师为了迎合新课程理念,为了营造所谓的“民主、热烈”的课堂气氛,常常设置些“不讨论也能得出结论、讨论了也没有结果”的“小组合作”。前者通常是过于简单的内容,后者则可能是较难的、奇怪的问题。如果这样,合作学习就流于形式了。合作学习当然需要“合作”,但它更是“学习”的一种形式,如果为了“合作”这一形式而忽略了“学习”的实质那也就没有合作的必要了。如果这类流于形式的合作讨论多了,学生们感受不到合作学习的成功感和乐趣,他们就会对此失去兴趣、懒于张口。本课在活动设置中也充分考虑了这点。例如,教师以“加拿大一枝黄花”这一外来生物物种导入后,为快速将学生引入整体性这一主题,又让学生就案例分析问题:①为什么要说该花是“毒草”?②该花在其本土国为什么不是“毒草”?对于这两个小问题的答案,学生从资料中很容易找出来。这种问题即属于“不讨论也能知道结论”,那么就无需学生“热闹”地讨论一把了。
此外,要想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进行得有效,问题的提出和活动的指令也很重要。关于问题设计,有位特级教师曾指出:好的课堂教学中课堂问题设计能引发学生有效的思考,畅通学生的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问题简洁且要涉及知识的本质;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探究。课堂上,教师布置具体活动时,活动指令要准确到位。不能在学生讨论过程中不时叨叨地补充。如果那样,一来有些学生在嘈杂的讨论声中可能听不清;二来教师也干扰了学生讨论的兴致。
合作学习中还要避免“搭车”现象,即因教师组织失误,导致小组中个别成员承担了大部分任务,而另外成员无所事事的现象。“搭车”现象会使那些能力相对差一些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忽略从而影响学习的效果。这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每个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都承担起一部分任务,都感受到自己是不可或缺的,从而能够积极有效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二、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依旧是个体思维发展的必要
在合作学习盛行之前,教学中我们更多地强调独立思考。教师会在课堂上提出一些问题,引发学生们停下叽叽喳喳的声音来静静地思考。也许是因为在新课程热烈展开的今天大力渲染和提倡合作学习,如今的课堂似乎很难容忍那几分钟的沉静,学生们静静思考的镜头已经很少了。部分教师在肯定与提倡合作学习时,不知不觉淡化甚至否定了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一重要的教学方式。然而,现今社会、企业的用人理念告诉我们:社会“需要团队合作能力,也需要能独立解决问题”。许多公司在招聘时都强调需要工作上“效率高、可独立解决问题、能有效完成工作任务”的员工。而对于那些进入公司核心开发队伍的人选,公司更是希望他们具备独到的市场观和产品理念、具备独立进行具体项目前期需求分析的能力。其实,“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与大力提倡“合作学习”的新课程理念是并不矛盾的。如: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地理课程标准》
“大力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数学课程标准》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
几门学科《课程标准》中“合作”一词均放在了“自主”之后,这一细节正说明了培养与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独自思考”的能力即使在大力倡导“合作学习”的今天依然是教学中重要目的之一。对于一些具有挑战性和思考价值的问题完全可以给出几分钟的课堂时间让学生独立地思考一下。那样的问题,能让学生进入一种积极亢奋的悱愤状态,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索热情,从而也更有利于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与发展。譬如,对于给定信息或资料进行概括性的图文表述,只要学习了相应的方法,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独立解决。
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节中“自然环境中一个要素的变化是如何导致其它要素变化,进而使整体发生变化的?——以东北地区森林破坏为例”这一活动即设置为学生自主学习。本案例课本上有图文并茂的资料,所以,活动指令为:①在阅读过程中,请用红笔圈出这一自然地理环境中所包括的地理要素;②尝试用关系图来表示出“森林要素变化对其他要素及整体的影响”。在这里出现了让学生自己动手,整理出地理现象因环境的整体性而引发的逻辑关系图,稍有难度,也比较具有挑战性。而由于教材已经给出了图文资料,这又使得自己动手完成还是有很强的可行性的。实际证明,大部分学生完成的还是不错的。无论是主动上台对自己的作业投影进行讲解的学生,还是举手补充、完善或质疑的学生,在大家的肯定声中都获得了相当的成就感。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中,需要小组合作,但不能唯小组合作,给学生一些独立思考的机会与空间同样重要。而无论是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还是个人自主探究学习,这需要教师在备课中充分地备教材、备学生,要舍得时间来安排学生活动,要合理分配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选择哪一种方式,则要因学情、因教学内容等各种因素而制宜。
浸润着新课程理念的地理课堂应该是动静相宜,令学生期盼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