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及管理的几点建议论文_刘赫

山区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及管理的几点建议论文_刘赫

佛坪县水利技术服务中心 陕西佛坪县 723400

摘要:农村供水工程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基础条件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村地区兴建的供水工程出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山区地区农村供水工程存在不足与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建设标准偏低、运行管理机制不完善、引用水源不安全等,这些问题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和重点。为此,从这些管理上的问题着手提出改进措施,实现农村供水工程建的成、管的好、长受益,进一步推动农村供水稳步、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村供水;建设标准;管理机制;饮用水源

引言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饮用水的安全直接影响着人民的健康,随着脱贫攻坚期间,农村供水工程相继建成,农村饮水困难问题得到了显著改善,但也相应得带来了大量的供水工程问题。如果无法保障饮用水安全和健康的话,人类生存和社会稳定将受到一定的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也将受到阻碍。

在我国,广大农村经济发展普遍落后于城市,虽然经济、社会以及自然因素,还有城乡二元结构发展政策促进了农村的发展,但农村的供水等公共基础设施还处于较为薄弱的处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不断地受到了政府的重视与投资,促使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得以改善,使农民拥有稳定、健康的水源。

1农村供水工程主要组成

1.1取水设施

山区农村供水工程取水设施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取水设施。其中地表水可分为从水库、塘坝、山涧修建截潜流(渗渠)、引泉(泉室)等取水,从河道上的引水闸取水,在河湖水库岸边通过泵站取水或自流等不同形式;泵站取水又可分为固定泵站和不固定泵站(浮船、缆车)两种类型。地下水包括管井(机电井)、大口井等。

1.2输送原水的渠(管)道设施

当水厂与原水取水工程不在同一位置,机井、泵站、涵闸提引的原水需要通过埋设管道输送到水厂。

1.3净水处理设施

水的净化处理设施是农村水厂的核心,通常使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建设,通过混合、絮凝、沉淀、澄清、过滤等物理或化学过程,起到降低水的浊度、耗氧量和微生物等的作用。不同的原水水质选用不同的净化处理工艺与设施结构。特殊的水质选用专门的处理工艺和设施。规模较小的水厂可采用一体化净水设备。

1.4消毒设施

不同消毒技术需要对应不同的消毒设备,消毒包括次氯酸钠、二氧化氯、紫外线、臭氧、漂白粉、漂粉精等不同的消毒方式。

2山区农村供水工程存在的问题

2.1设施老化严重

农村人口稀少、自然环境复杂,供水工程的许多设施都位于荒郊野外,设施之间的距离较远,这都加大了设施管理难度,各种设施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容易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会受到破坏。例如,阳光暴晒、雨水冲刷等,都会加快基础设施的老化速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的各项设施老化情况十分严重,这一方面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不便,另一方面也容易引发饮水安全问题,对人们的健康会造成威胁。

2.2投资资金少

农村人员分布较为稀疏,为了是农村人们的生活用水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不仅要确保工程具有一定规模,而且还要适当增加饮水工程数量,这就需要增加农村饮水工程管理资金投入量。现阶段,我国农村饮水工程无论是建设,还是管理,在资金方面主要都依靠政府。当地方资金紧张时,许多农村地区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方面的投入都会出现严重不足情况,这就会导致饮水工程无法正常运维,管理工作也无法正常开展,会对农村人们的饮水造成不良影响,这不仅会降低农村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也会对农村的发展造成一定制约。

2.3管理主体模糊

农村饮水工程管理过程中,许多地区都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都存在主体模糊、管理机构没有做好相应管理工作的情况,不仅会在供水工程建设中,没有做好对工程建设情况的有效监管,无法保证工程的建设进度与实际相同,而且在工程竣工后,运行过程中也没有安排专人对供水工程进行科学管理,一旦出现问题,将会相互推卸责任,工作效率低,具体管理工作也无法取理想效果。由于管理主体模糊,许多农村供水工程竣工后,具体运行过程中都处于“无人”管理状态,这也会对农村饮水安全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

3山区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管理措施

3.1加强供水工程及其配套设施建设

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公共供水单位水质检测生产技术和硬件的投入,从而改善饮农村进行集中供水用水供应单位的生产条件和自检能力,农村集中式供水运行管理单位也要严格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的水质检测要求进行水质检,切实有效地提高饮用水安全性。加快农村供水规模的扩大,水厂管网覆盖延伸,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

3.2完善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机制

全面提高农村集中式供水运行管理单位的管理服务水平,实现专业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满足可持续利用和健康发展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集中供水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当地情况,制定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管理办法,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基金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设经营管理模式、管理机构、管理制度、供水管理与水费定价与财务管理。当地政府部门要积极监管督促供水单位的成立,并加紧完善各项供水规章制度,加大投入建设具有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水质检测中心,聘请专业团队进行培训编写关于水质的检测管理方案,严格管控水质相关标准和持续性发展,注重提高单位供水保障率,促使水质合格率达标,人民满意度提升。此外,政府应该提高相关业务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时常开展相应的学习课程和培训,包括邀请专家讲解和成员研讨交流,致力于增强单位员工的实践能力和上层的管理水平,以保证供水工程可以长期而高效的向前发展推进。

3.3加强饮用水源过程控制

首先,将饮用水源保护区进行功能性、区域性划分管理,定期邀请高校科研团队或专业机构进行水源地的水质检测和分析,通过植树栽草、清淤疏浚等方式去整治和修复水源地环境,进一步改善农村饮用水源地的安全问题。其次,加强执法力度和执法范围,促进监督制度规范化,由生态环境、农业部门、水利部门、卫生健康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共同配合,成立饮用水环境保护机构,惩罚并纠正危害饮用水源地的行为,定期选派人员前往水源地作专项检查并通报结果。再者,政府应从源头上防止水源的污染破坏,对于影响饮水安全的非法排污、非法建设项目、破坏环境等行为进行严厉整治,并不定期追踪报道,以保证饮用水的安全。最后,当地部门要加强水资源主题的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护水意识,积极鼓励群众参与爱水活动,充分利用横幅宣传册、新闻媒体等手段传播水环境、水管理、水利用等知识,加强农村居民对饮水安全风险的认知辨析能力,从而促进群众积极投身到水源保护的建设中。

3.4积极推进供水改革

加强对用水户进行安全用水、节约用水、有偿用水等政策宣传,引导广大群众树立安全用水、节约用水和水商品消费观,督促各供水单位、村组实行有偿供水、计量收费,真正做到实行自我管理、自主经营、自我维护,自负盈亏,努力营造人民群众爱护供水设施、节约用水和自觉缴纳水费的良好氛围,增强公众饮用安全水、珍惜水、爱护水、保护水的意识,促使全社会共同关心重视农村饮水安全,确保农村供水工程良性运转。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山区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严峻的,要想切实保障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还需要为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工作做出更大的努力,同时根据农村供水工程的特点为基础,提出有效促进农村供水工程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从而使得农村地区的供水水量、水质以及安全性得到一定的保障,最终实现农村供水城市化、建设美丽新农村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立坤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成效、问题与对策[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8(10)

[2] 孙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分析[J].农家参谋,2018(15)

[3] 饶学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途径及管理方式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20)

[4] 刘海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及可持续性评估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06)

论文作者:刘赫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4

标签:;  ;  ;  ;  ;  ;  ;  ;  

山区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及管理的几点建议论文_刘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